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

    陆仁前前后后做了那么多有利于汉室声威的事是不假,不过怎么看怎么像是在提升陆仁本身的名望而已,真要说陆仁一直在为汉室尽心尽力,荀彧是死都不会相信的。举个例子来说,陆仁当初还是尚书仆射的时候,就曾经在荀彧面前戏称献帝为“不懂事的小娃娃”,这种不客气的语调闹得荀彧当时都差点和陆仁翻脸。

    “这个陆仁到底是想干什么?平天下还是在乱天下?”

    这就是荀彧的疑虑,也是一个现代人与古代人之间思想观念上最根本的差异。

    至于担心就好说得多。荀彧回想起当初,陆仁在大事方面几乎是“言无不中”,所以在某些事情上,当时的荀彧都对陆仁有些盲从。陆仁既然赶来和荀彧说曹操称公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事,那就肯定是铁定不会错了……(未完待续。)

卷三 第十五回 十六年末

    陆仁有着陆仁的“言无不中”,而荀彧也有着自己对形势上的分析。而且真要说起来,陆仁是属于“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荀彧则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和眼光,再者陆仁是游离于外界,荀彧却是处在“暴风眼”的中心,所以很多的事,荀彧其实比陆仁要看得清楚得多。

    只是在陆仁临去时说的几句话着实有点让荀彧心惊:

    “荀公,你这样做无疑是在自寻死路。你再这样不顾一切的劝阻下去,根本就是在逼老曹他杀你。当然曹公在明面上不会对你动手,应该会是用其他的方面让你自尽,对他来说这样也是给你最后的几分颜面。

    “荀公,我最后再劝诫你一句,当哪天他老曹决定对你动手时,内庭中最后的汉室力量就全完了。粲儿这次我不带回夷州去,就留在你的身边。当你遇到那一天的时候,粲儿会有办法救你出来的。”

    荀彧是聪明人,只要从时势上面来分析一下,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事情只怕确实如陆仁所说的那样,荀彧能够拦挡得住曹操称公的机会十分之渺茫。

    但荀彧仍然是选择留下来,除去本身对曹操还有一线希望,同时追随了曹操近二十年,怎么说都有些不忍相离之外,更多的到是想尽一尽最后的努力……这用陆仁的话来形容,就是这个性子看上去好像是有点傻,但其实是一个真正的士人的风骨。而有这种风骨的士人,才是值得人尊敬的士人。

    不知不觉之中,荀彧在门前已经呆立了许久,直到天色已经全亮,早起的侍从赶来书房打扫时荀彧才回过神来。再想了想那天陆仁说出来的那些话,荀彧只能是摇了摇头,再在沉默了一下之后,荀彧忽然大声吩咐道:“来人,速将信函送去邺城!”

    ————————————————————

    老曹称公的事还没那么快,毕竟时值年末,老曹又是打完了马超和韩遂从西凉刚回来不久,怎么说也得让大家过好这个年,所以在这个档口上,还是别惹那么多的事了。

    刘备这会儿到是和原有的历史一样,正在巴中一带收买着人心;江东方面,一向主张吞刘的周瑜虽然因为去夷州的时候治好了伤病,但面对刘备留在荆州的诸葛亮,周瑜却总感觉有那么些的力不从心。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孙权听从了鲁肃联刘抗曹的意见,对荆州只是虎视眈眈却不敢动手,毕竟这时的孙刘两家要是动上了手,最高兴的人只能是老曹。而老曹来年可能会从合肥南下再次攻打孙权的消息,孙权也肯定是打听到了的,那么在这个时候孙权又哪里敢和刘备翻脸?

    总之,这个时候的内陆格局还是相对平静的,哪怕这只是暴风雨将要到来之前的平静,也是平静对不对?而陆仁在离开许昌之后,很快就回到了夷州老窝……就是回来之后差点没被刘晔那帮子人的口水给淹死。

    这些都不说了,只说到了建安十六年的腊月中旬的时候,陆逊、孙尚香、次卑的舰队从倭岛回来了。当然倭岛那边的事还有很多,这个时候他们回来,一则是带着士卒们回来过个年,二则却是要回来向陆仁述一述职,顺便的当然是把从倭岛那边弄来的白银给带回来。

    陆逊他们去倭岛邪马台已经一年多了。一年的时间并不长,而陆仁对他们的要求,也并不是要他们去倭岛打仗,而是要他们在倭岛以扶持次卑的名义和方式在倭岛站稳脚跟。所以在这一年之中,陆逊主要在做的事情就是建立根据地。

    不过既然是要扶持次卑,帮次卑在卑弥呼一族中建立权威,一些该打的仗却还是要打的,那么这个事自然是交到了孙尚香的手里。

    事实上在这一年之中,孙尚香带着她的两千江东子弟兵,前后摆平了十几个与卑弥呼一族不怎么对路的小部族……说句搞笑点的话,当时的倭岛部族大多都几近于原始社会的形态,手里的家伙居然还有骨制品!这尼玛能和装备精良的孙尚香兵团相抗衡?当初陆仁怂恿着孙尚香去孙权那里借了兵,借到兵之后难道还会舍不得两千人的装备?再说得难听点,孙尚香要是真的出了什么事,陆仁这里也不好向孙权交待是不是?

    不过据孙尚香在酒宴上说,那些仗打得一点都不过瘾。再按孙尚香的形容,简直就是一大帮子全副武装的成年人,在欺负一小帮子手里只有玩具的小孩子……说是小孩子可能还真没错,因为当时的倭人身高,和华夏十来岁的小孩子可真没多大的分别。

    最要命的是那些倭人部族在当时哪有什么战略战术可言?如果他们有好的战略和战术,利用地型优势和孙尚香打打游击什么的或许还能让孙尚香头痛一下,可是……唉,不用多说了。总之用孙尚香的话说,就是陆仁当初是说让她去倭岛玩一玩,还真的是去倭岛玩了一年。江东子弟当时去是多少人,回来的时候还是多少人,连受伤的数字都少得可怜。

    作战任务动用的主要是孙尚香的两千江东兵,陆仁调给陆逊的三千人,更多的时候是在充当建设兵团。一方面是驻扎在卑弥呼部族那里给次卑壮一壮声威,另一方面就是建设根据地和开发里见山的银矿。只有很少的几次,陆逊调了些人支援一下孙尚香。

    再接下来,孙尚香摆平了不少的部族,俘获的劳动力可不在少数,统统都被孙尚香送到了陆逊的手里当矿工。这时如果是按照大航海时代时期西方人的做法,是会把这些人作为奴隶,逼迫他们去进行劳作。

    但陆仁和陆逊都不是那种掠夺者,或者说陆逊这种带有儒家思想的人不会那样做,哪怕连陆仁也不会赞成那样的做法。所以陆逊的作法是把这些部族集中在里见山一带,挑了个合适的地方建立了一个新的部族联盟。当然了,这个新的部族联盟其名义上的盟主是次卑。

    接下来,当然是陆仁的棒子加蜜枣策略,说白了其实就是我给你们吃穿用度,你们给我好好干活。干得好的有奖,干得不好的就只有稀饭和咸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的家伙你就给我饿着。

    当时倭岛的生活水平是何等的落后?而陆仁所提供的衣食质量又哪里会差?所以那些被孙尚香摆平的部族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还有些反抗,但是当看到自己只要服从下来,而且只要好好的干活,生活就能比以前要过得好得多的时候,那还不是一个个的都拼命干?

    所以到陆逊他们这次回来的时候,里见山地区实际上已经型成了一个新的体系,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城邦,用他们开采出来的白铅白银,来换取夷州这边的衣食用度。相对来说,双方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而这也是陆仁想看到的事情。因为没必要的话陆仁也不想用武力去打,那样的损失会比较大,对方的反弹也会比较大。要是有点什么事就动用武力,搞不好就真的会变成穷兵黩武了。

    顺便的还得说一下,陆仁目前心中的银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倭岛,另一个是南中那边。不过南中那边的情况比较复杂,短时间之内是不太可能搞得定的,按邓艾发回来的消息,想达到陆仁心中的那个标准可能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行,所以现时点陆仁对南中那边不指望什么。

    相比之下,倭岛的情况就要好得多,而且在陆仁向南中下手之前,倭岛的银就已经在凌远和次卑的手里开采了不少并转到了陆仁的手中。而开发与稳固现有的,同时再发展将来的,这不也是一种战略走向吗?

    且不提在这酒宴之中,孙尚香是如何的兴致盎然、滔滔不绝,反正到了差不多的时候,孙尚香就被灌趴下了。陆仁让孙尚香的近侍女兵把孙尚香给抬了回去,然后又聊了几句闲话之后,陆仁才向陆逊正色道:“之前的吹牛之言咱们不去论它,伯言你现在告诉我倭岛那边的局势如何。”

    陆逊道:“愚弟也正想和兄长细说一番。不过这倭族邪马台……老实说,跟本就不够看!我们的几千人马才刚登上邪马台,倭族女王卑弥呼便赶来示好,再看他们的战斗力,真要是打起来也根本就不够我们打的。愚弟按兄长的意思,在那里因势利导,仅半年不到的时间,倭岛一大块就被我们纳入掌中。当地的原住民也有些反抗的,不过就他们那种刀耕火种的情况……唉,愚弟都懒得去说了。”

    陆仁嘿嘿一笑:“那你们有没有按我说的做?”

    陆逊双手一摊:“兄长有命,郡主与愚弟又岂敢不从?不过老实说,兄长你下的这个命令是不是太狠了一点?对敢于顽抗的就杀光男人再抢光女人……很多时候我和郡主都下不去手啊。”

    陆仁轻轻的哼了一声道:“对那些倭族心软不得……算了,咱们说是这么说,可真要我下手去杀,我多半也下不了这个手,就是嘴上图个痛快罢了。”(未完待续。)

卷三 第十六回 宴中交流

    “对那些倭族心软不得……算了,咱们说是这么说,可真要我下手去杀,我多半也下不了这个手,就是嘴上图个痛快罢了。”

    陆逊听了陆仁的话之后点了点头,接着道:“不过兄长说倭岛那边多山多矿确实不错。我们占下之后便让那些降服的部落开山挖矿,这段时间下来得到的白银数量连愚弟都大吃了一惊。”

    陆仁笑了笑:“是啊!你们之前零零碎碎的送回来的不算,单是你们这一趟回来过年,带回来的白银加起来有三万多斤,这可是一笔大钱。”

    陆逊道:“兄长打算如何使用这笔巨钱?”

    陆仁仰着头想了想,再次笑道:“分五千斤给孙权。嗯,孙郡主借来的那两千多江东子弟每人一斤,让他们回江东风风光光的过个年。剩下的我再吃点亏,给孙权补足三千斤的数字。”

    陆逊讶然道:“兄长你可真是舍得!一甩手就是五千斤白银没了。”

    陆仁仍笑:“不是五千,是一万有余甚至几近两万。江东子弟都人手一斤,我们派过去的夷州子弟又怎么能不发上一斤?再算上海军部曲,两万斤差不多了吧。”

    陆逊道:“兄长可真是待之甚厚啊!”

    陆仁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再说咱们不是还留下了一万来斤的白银入库吗?伯言啊,百姓们其实有几个愿意去当兵打仗的?更何况咱们夷州百姓的生活富足,愿意去当兵打仗的人可就更少了。如果该舍得的地方不舍得,那咱们到时候又哪里还有兵可用?难道真的去强征百姓入伍从军不成?”

    说是这么说,夷州的军制还没那么差劲。陆仁虽然没有走府兵制的路线,但是在有大量的历史资料的前题下,整一套适合夷州的兵役制度出来还不是什么难事。

    这些不细说,只说陆逊在听完陆仁的话之后,若有所思的道:“兄长你如此厚待两地士卒,是不是还另有深意?”

    陆仁道:“算不得什么深意。今年你们回来过了年,难道明年咱们就不去倭岛了吗?而我与孙权之间总得用什么事物来绑着,现在我让他尝到点甜头,明年开春之后孙郡主再去借兵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再说得难听点,就算孙权不肯借,那些尝到了甜头的江东子弟,听说又要和孙郡主一起去倭岛发财,你说他们会不会跟着孙郡主一起去?”

    陆逊哑然一笑:“那当然是一呼百应。去倭岛做一年的事就是一斤白银,别说那些寻常的农家子弟了,就算是愚弟,听了都很有些心动。”

    陆仁笑骂道:“我还会缺了你的那几斤白银不成?钱嘛,本来就是拿来用的。现在我虽然看似发散掉了那么多的白银,可是百姓的手里有了钱,自然就会去花用,这样反而可以带动咱们夷州的商业流通,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的利益绝不会少。要是干巴巴的把这些白银当成宝贝扔在仓库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