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关火起固然是因为早有准备的缘故,但是第二关的火起却是邓艾派出的三个亲兵趁牛只带着着火的车辆冲向第二关时趁乱混了进去,然后在暗中专挑那些木制结构的建筑下手。很意外的这三个亲兵发现了蛮兵放在关口里方便取食的一批粮草,那自然不会客气,烧了再说。而这三个亲兵在事成之后趁蛮兵兵退之时的混乱,再借着月色为掩护而远遁,目标是从小道赶往广州,希望能在半路上就遇到陆仁派来的救兵,催促救兵加快行军速度赶来救急。

    两关的大火一起,阿不氏也无法在夜里进行扑救,自然是只能看着大火干瞪夜,而邓艾也就有了整顿行伍安然撤回山寨继续坚守的时间。现在邓艾到是希望这把火能烧得久一些,多拖上一天是一天。多一天,他手中的士卒也能多休息一天,多回复一点气力,以备之后的守寨大战。

    可惜的是事与愿违,两道关口之间并没有什么林木不能引发更大一些火势,单凭邓艾准备的那些柴草也烧不了那么久。至次日的日中时分,两关的火势渐小,阿不氏也赶紧派兵救灭余火打通道路。邓艾闻讯后紧急聚起寨中士卒与工匠,开始作最后的防守准备。粗算一下时日,这已经是第十天了,孟获没能多守的几天就已经补回来了三天。邓艾只要再坚守上两到三天,陆仁的援兵应该能赶到了。

    所有的士卒、工匠正小心的守护之余,却不料出了一点点的意外。当然这个意外不是在邓艾这里,而是在占据了孟获山寨的阿不氏。

    原来孟获带领族人紧急出逃时,能够带走的钱粮财物自然不会很多,山寨周边的地里也还有很多未及收割的成熟作物。阿不氏部族的族兵们作为蛮族军兵,打仗时固然勇猛……应该说是狂暴,但是相应的军纪却不怎么严明,用句难听点的话说就是乌合之众。

    这样的乌合之众吧,在没见到什么钱粮财物之前或许还像那么点样子,但是一见到唾手可得的大量钱粮财物就都红了眼,甚至引发出了混乱非常的打斗哄抢。

    前面也曾说过,阿不氏族长采用了族中长老的建议,强行要求其他的一些小部族也派兵加入。而这些小部族本身并不怎么情愿参战,是受迫于阿不氏部族的淫威才不得不派出兵来。现在见到这么多好东西,小部族的族兵们还不拼命的抢?有抢掠就有争斗,而打不过、抢不到的小部族也比比皆是,不满之下自然是处处添乱。

    邓艾在了望楼上望见了这一切,心头却也松下了一口气,哭笑不得的道:“还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本以为还要靠打硬仗再拖上几天的,现在看来硬仗至少要过两天才能打得起来……师傅,你的兵马快到了吧?”

    ————————————————————

    三天过去,混乱了三天的阿不氏终于控制住了局面,重整军势把邓艾的山寨团团围住。只是到这时阿不氏部族的兵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万五千不到。十余天的激战与混乱,阿不氏居然损失了四分之一的兵力,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死在三道关口下。

    损失了这么多的人丁,孟获部族又逃得无影无踪,阿不氏心中能不气愤?愤恨之余,阿不氏便把矛头指向了邓艾。事情发展到现在,似乎一切都是邓艾这个汉人所造成的……事实上也可以说本来就是,所以阿不氏下了狠心,不把邓艾除掉决不罢休。

    只是邓艾的山寨虽然已经被围住,阿不氏此刻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比起那三道有些赶工性质的关隘,这座邓艾已经修建了好几个月的山寨要周密得多。除去西面的那条主道之外,另面的三面若是没有相当好的攻城器械,可以说根本都下不了手。

    就拿东面来说,寨墙的墙脚就离梯状坡位足有五米多的落差,而寨墙本身又有五米多高,这就是十米有余,相当与相代三层楼的高度了。

    这还不算,寨墙下面的斜坡以水平线来算的话是七十度左右,攀爬已经不易,更要命的是邓艾居然在这斜坡上还埋了尖锐的竹刺!

    此外阿不氏还不知道,斜坡下面看似平坦的地面,邓艾还不知挖了多少防御用的陷阱。当然阿不氏很快就知道了,因为当他们派人去周边查探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死在了陷阱里面。这么说吧,现在的阿不氏人多势重,固然像是一只凶恶的狮子,可邓艾这个小小的山寨,却尼玛就像是一只周身上下全都是刺,让狮子都没办法下嘴的刺猬……(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一回

    面对“邓刺猬”,阿不氏部族围了一天却不敢冒然进攻,所以只是在山寨外面叫嚣了一番之后就草草的收兵回寨。直到次日,阿不氏族长才狠下心来,从正面的主道发起了强攻。

    蛮兵的喊杀声震天,纷纷涌上主道进行强攻。可是意外得到了几天休息的邓艾士卒已经恢复了不少气力,再打起来的时候虽不能说是生龙活虎,但至少已经不再是打得那么累。

    诚然,邓艾现在手上的总兵力其实还不足两千人,面对的也是十倍于他们的蛮敌。但邓艾也在适当的时候告诉了士卒们,他已经向陆仁派出了求援的使者。而以陆仁的为人脾气,就算会不管他这个“有违师命”的不肖之徒,却不会对这里的大汉子弟不管不问,所以陆仁的援兵是肯定会来的,因此士卒们的战意高涨。

    就是在这个时候,山寨中一直没能派上用场的防御工事终于大显神威。邓艾守关时虽然折损了一些人员,但实际的损失并不大。就比如这四百多的精兵,到现在仍有三百出头的数字,而那几百的工匠们也没死几个。

    而且这些工匠虽然不然算是战士,但他们参于过山寨防御工事的修建,操作起来也远比士卒们熟练。所以当山寨正面道口的十多架发石架一齐发威,扔出大量的石块、沙袋砸向蛮兵时,阿不氏的蛮兵伤亡立刻呈直线上升之势。

    最重要的是这些石块与沙袋所带来的心理威慑,令得阿不氏都不敢再下令强攻,转为僵持对峙。另外阿不氏也想试试看是不是能够劝降邓艾。这样再打下去,邓艾的山寨也许是能攻得下来,但是已方的损失也势必会大得可怕。

    对峙僵持中又是一天过去……

    ————————————————————

    “邓艾不肯投降?派人去给我骂阵!什么难听骂什么!能把他骂出寨来和我族对战就行!”

    派去劝降邓艾的人无功而返,勉勉强强的回来向阿不氏族长禀报,把个阿不氏族长气得火冒三丈,但偏偏又对坚固的山寨又无可奈何,气极之下想起了“讨敌骂阵”这一招。叫骂之人这才刚刚派出去,族中留守的信使飞马赶到。

    “族长,大事不好!陆仁以黄忠为将,率领五千人马正在攻打我族大寨!”

    “啊?不可能!陆仁许诺过决不介入我南中各族纷争的,为什么现在派兵来攻打我族?”

    在一片的惊愕之中,座中的某个长老忽然一拍脑门:“族长,我们、我们现在正在攻打的,不是孟获部族啊,而是邓艾……”

    “可是邓艾不是陆仁的弃徒吗?”

    长老摇头道:“陆仁与邓艾终归是师徒,他们之间有什么事也该是他们自己之间来解决才是,旁人不应该插手的。用汉人的话说,陆仁他这是在……护短。”

    阿不氏族长气得几乎失去理智,急忙下令道:“聚起族兵,不要再管这里的邓艾了,马上回援大寨!”

    能不赶快赶回去吗?这次尽起全族,大寨中只是留下了一千多族兵守护而已。黄忠的五千部队真要是压了过去……嘿嘿!这连日来与邓艾之间的战斗,阿不氏上上下下对夷州士卒的强大战斗力那可是心里有数。所以黄忠到时候只怕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把阿不氏的大塞攻打下来,再说阿不氏的大寨可没有邓艾的山寨这么坚固!

    某长老急忙献计道:“族长,族兵要赶回去至少还要五天时间,而陆仁军兵勇猛非常,只怕我族军兵未到他们便已攻破大寨。不如先派一使者赶去陆仁军中求降议和,或许还能保全我族,日后再作计议。纵然陆仁不许,我们也能争取到一点回军的时间。”

    “依你依你!不要等了,就你,快去吧!”

    可惜,阿不氏的这个长老才刚刚离开关口,他的眼前就已经尘头大起,约有一千多的骑兵正在向这里赶来。为首将领是一员女将,大旗上绣的是一个“孙”字。长老见状大惊,急忙掉回头赶去向阿不氏族长禀报,阿不氏族长大惊之下急调蛮兵去把守三道关口,以防备骑兵的快速突袭。

    这千余骑兵赶至头道关前时,阿不氏的族兵才刚刚上关守卫。再看看率领这千余骑兵的女将在离关口尚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便拉住马势,手中的马刀一举,千余骑兵便陆续停了下来,各依行伍开始整列军阵。

    又有一女将拍马来到领军女将的身边急问道:“孙郡主,为什么不马上下令攻关?邓小哥现在仅剩两千余人,退回山寨死守,情况危急啊!”

    这位是孟获的老婆祝融,而孙郡主自然是孙尚香了。这时又有一骑拍马上前,却是邓艾的师兄郭弈。不过郭弈的样子惨了点,他虽说也被陆仁逼着和邓艾一起练过武,但他终究起步较晚,仅能算是锻炼了一下身体而已,在马背上长途奔袭了这么久,早就累得气喘吁吁。

    喘了几口粗气之后,郭弈解释道:“骑兵只适合在平川之地快速驰援,但并不适合攻关攻城。阿不氏现在在关上既然已有准备,强行攻打的话只是在徒损军力而已。而且就算我们打破三道关口,里面的山地丘陵地形也对骑兵不利。

    “再者士载的才干我很清楚,他既然选择了退守山寨就决不会那么容易被阿不氏攻破。稍微等等吧,阿不氏分出军势来把守关口,士载肯定会猜出援兵已到,相信很快就会设法传递消息过来。我们只需驻军于此,为邓艾师弟遥为声势,令阿不氏不敢再全力攻打山寨便可。”

    祝融可犯了难:“话虽如此,邓小哥那里真的能撑得住吗?”

    郭弈黯然摇头道:“说实话我也心里没底,先权且如此吧。如果士载真的……那我们就全力堵住这个路口,把阿不氏困死于此,为士载报仇!”

    尽皆默然,孙尚香则是在环视了一圈之后,忽然振声大呼道:“那我们也不能在这里干坐着!换弩弓,先给关上的阿不氏送点见面礼!”

    千余骑兵马上就收刀换弩,按照队型向关隘上撒去了数波的箭雨……好吧,陆仁这家伙虽然不懂打仗,夷州又因为地域的原因没有大规模的骑兵,但骑兵总归还是有一些的,而且要知道陆仁可是把张绣父子给挖去了夷州,此外北方商道也时不时的就会买一些北方的优质战马回来,所以夷州有那么几支规模不大的骑兵部队作为快速反应部队来使用。

    再加上夷州的弓弩精良,经过相应的改良之后,这些骑兵要在马背上玩“飞射”还是可以玩得出来的,当然准头就别去指望了。当然陆仁也从来就没指望过准头,只要骑兵们能在马背上把箭匣里的箭矢都射出去,形成一个范围覆盖就行。

    且不说孙尚香带着这千余的骑兵开始对关隘上玩“飞射”,直压得关隘上的阿不氏族兵们连头都不冒,只说郭弈的眉头扬了扬,心里有些不高兴,却也无可奈何。

    陆仁麾下的军兵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陆军方面多以步兵系的兵种为主,特别是长于弩兵,再就是海战实力可能无人能及。但是在骑兵这方面还真的一点都不够看,除去本身的势力范围多山多水,骑兵很少能有用武之地外。

    此外陆仁找不到擅长骑兵战术的将领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把张绣父子都挖到夷州去了。这次的南中之战,陆仁本来是应该把张绣父子派来的,但是因为前段时间张绣父子奉陆仁的命令去了吕宋一带进行勘察工作,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邓艾这边的局势又有点紧,所以陆仁就想把吕玲绮调来广州。

    但吕玲绮在夷州也走不开。吕玲绮在夷州的职位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公安部部长,司管着夷州上上下下的治安工作,本身就很忙。另外陆仁在建安十四年的春季才和孙权打完一场仗,战后的治安工作那可开不得玩笑。

    再就是陆仁和雪莉正在筹备最初的科举考试的事情,这可是件往当时的士族阶层的心脏捅刀子的事,尽管夷州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士族阶层,可该防着点的事情还是防着点的好,所以也有很多相关的任务都压在了吕玲绮的身上,所以这个时候的吕玲绮哪里走得开?

    在这个时候,吕玲绮向陆仁推荐了在夷州当人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