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说吧,在打这场仗之前,我们夷州只能算是一个可以躲避战乱的避风港,而在打了这场仗并且取得了胜利之后,我陆仁才能算得上是一方诸候,这世间的许多人在作出选择的时候才会把我也考虑进去,所以这场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必须要打的一仗。而唯一可惜的就是尽管我作了这样和那样的诸多准备,却没想到会发生那样的事情,赔上了那么多本来应该是活蹦乱跳的女孩子们的生命……我陆仁对不起她们啊!”

    雪莉默然了一下,摇摇头道:“主人,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而且这世间的事本来就会有着太多太多的意外,你再有本事也不可能会算得那么精准的,大体上能按照你心中的走向走下去就已经很不错了。嗯……这些我大概能明白,就是不明白主人你所说的收获指的是哪些?”

    陆仁笑了笑,把芯片中的一份文件传给了雪莉:“这是我刚才整理出来的一些对比,你也看看吧。”

    如果是原本的建安十五年,曹刘孙三家在表面上平静,暗中却激流不断。曹操在等着孙刘相争,而孙刘两家却是想争却又不敢玩得太过火,就只有在暗中各自大玩手段。而在建安十五年,孙权本来是应该将孙尚香送嫁给了刘备,同年周瑜于含恨之下伤病而死……或许这两件事是当时比较大的事了。

    可是现在是东汉建安十四年的入秋,却由于某个异数人物的出现,使得原有的进程开始偏离了原有的轨道。首先是江东四英之一的吕蒙被俘身亡,然后就是原本应该嫁去刘备那里的孙尚香成了夷州的人质。

    而周瑜呢?说来也巧,周瑜之前和诸葛亮一起来夷州劝说陆仁的时候,正赶上华陀和张仲景这俩位名医都在夷州。周瑜身上的伤是由外而内,华陀和张仲景一起出手,帮周瑜诊治了一下之后,原本应该在建安十五年伤病而死的周瑜,却意外的因此留了一条命下来。

    而周瑜活下来这意味着什么?就是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争斗又会因此而继续下去。再往大了说,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争斗,实际上就是孙吴与刘备之间的荆州之争。

    眼下陆仁与孙权和解,周瑜也不愿再惹到本来就不会给孙权添什么麻烦的陆仁,于是就苦劝孙权应该重视与陆仁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借与夷州的通商之便获取巨额的收益,然后将孙权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到江北的曹操与荆州的占有权上去。

    在这种时局前题之下,陆仁的夷州毫无疑问的是得到了一个比较长的平稳发展时期,按刘晔的分析就是至少也能够有五年左右的时间。而陆仁就算是再笨也知道不能固步自封,而是应该借着这个平稳发展的时期进一步的增强自身的实力。所以在各方局势一缓和之后,马上就作出了战略调整。

    首先是命令甘宁率领舰队前往印度,同时注意打通马六甲商道。如果事有可为,还要甘宁占据马六甲这个东南亚海域关键的大门。这个占据指的是彻彻底底的占据与牢牢的控制在手中,而在此之前陆仁已经有派出一小部份的人在马六甲一带兴建村落码头,只不过那点人整出来的充其量就是一个补给港,说掌控根本就是在扯淡。

    至于印度地区在当时盛产棉、麻、稻、香辣料、宝石与黄金,也是目前夷州航海能力可以抵达的最佳贸易地区之一。在预定的交易品中,陆仁最在意的是当时印度出产的高质量的棉花。各位可别小看棉花,这玩意儿可是属于战略物资。像曹操在平定河北之后,为求尽快恢复河北地区的民生经济,一度大幅度的减免河北百姓的税赋,但要求河北百姓“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织二匹、绵二斤”,由此可见棉花早在汉时就已经能与丝绢并论。

    而在东汉时期,华夏地区的黄河流域虽然有一定的棉花种植,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品质上都相对较次。陆仁因为早先在曹营里混的时候一直是司管屯田,与北方的流民接触得很多,所以对这方面的事是比较了解的。

    现在有了相应的能力,陆仁当然想把优质的棉花给弄回来。反正现时点的东南亚地区有的是土地,到时弄个大规模的棉花生产基地出来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在陆仁的计划里面是准备对东北地区动刀子的,但是以东北地区的严寒,想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就必须要有棉花这种可以大量普及的东西。

    麻、稻、香辣料什么的不必多说,宝石与黄金则可以直接性的增强夷州的经济基础。陆仁虽然不是什么经济学科的学生,但也很清楚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要有大量的黄金储备来支持国库。而夷州是以商业流通来赚取发展资金,对黄金储备的要求也远比当时的任何一方诸候要高得多。

    甘宁的目的地是印度,黄忠的目的地则是雅加达地区。雅加达地区是东南亚的另一个大门,控制住马六甲与雅加达这东南亚的两个大门,整个东南亚基本上就全数握在了手中。至于雅加达地区所盛产的香辣料嘛……

    这个有点不太好说,毕竟香料群岛的辉煌是建立在十五世纪时,经济已经长足发展的欧洲的基础上的,而现时点的欧洲?还是等甘宁那边先把印度的贸易点稳固了之后再说吧。但是话又说回来,当时的欧洲地区经济虽然没起来,但在波斯湾和小亚细亚地区,却有着比较繁荣的经济圈子,而这个经济圈子对当时东方地区的许多产物有着很高的需求率,也就是说那可是陆仁能大赚特赚的地头。在这种前题之下,陆仁也必须尽快的把沿途的几个重要中转点给整起来。

    雪莉看完了陆仁整理出来的这些东西,稍稍的思索了一下之后就向陆仁点了点头,但仍然不无忧虑的道:“可是主人,这些基本上可以算作是我们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但是对于孙权、曹操这些人,你就不担心什么吗?特别是孙权,他万一再对我们动手怎么办?”(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六回

    “可是主人,这些基本上可以算作是我们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但是对于孙权、曹操这些人,你就不担心什么吗?特别是孙权,他万一再对我们动手怎么办?”

    陆仁笑道:“刘晔分析出来的五年时间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说与他之间的这场仗是必须要打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么说吧,这场仗其实就是我们的立威之战,如果不打这场仗,不把曾经对我们动过手的人给打怕、打服,那么接下来谁都会把我们夷州当成一块肥肉,反过来说我们也就会失去相应的外交地位。弱国无外交,这可不是瞎话。

    “不过这场仗我们已经打赢了,而且是打到连周瑜那样的人物都不得不亲自出面来与我们进行和谈,从某个角度上来看,就是孙权方面对我们已经有了畏惧之心。所以只要我们在保持良性发展的同时,不再露出什么明显的破绽,孙权是不敢再对我们有什么举动的。”

    说着陆仁晃了晃手指,略显得意的一笑:“而且这些事不光是在战争方面。从内政方面来说,孙权这次的行动或直接、或间接的触怒了江东的那些本土士族……嗯,这么说吧,如果这场仗打赢的人是孙权,然后孙权在占据了我们夷州的同时,把可以从夷州获得的利益及时的分配给了这些江东士族,那可能就会啥事都没有。

    “但是孙权打输了,那些江东士族就要考虑一下在无法摆平我的情况下,如何才能继续从我这里取得巨额的收益的问题。一但把我惹火了,却又无法彻底的摆平我,那么江东士族的损失可是难以诂量的。有着这样的前题,在知道无法彻底的摆平我的情况下,孙权再想对我们有什么举动,江东士族头一个就会不答应。这些钱袋子不支持孙权,孙权还打个屁的仗!没了这些钱袋子,孙权又哪来的钱粮兵马哦!”

    话到这里陆仁又想起来了些什么,补充道:“毕竟我们和老曹不一样。老曹的南下江东对江东士族来说是属于征服者、侵略者,而我们保持的作风是合作者、贸易伙伴,所以我们对江东士族并没有什么威胁可言。再一个,我毕竟还挂着一个吴之四姓中的陆氏子弟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江东士族而言是属于自家人。要是孙权真的动手去铲除我,也难免的会让江东士族产生出一种危机感。而现时点的孙权,他还没有那个能把江东士族随意揉捏的实力。或许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孙权才有这个实力吧。

    “总之一句话,在近几年之内,我们不用担心孙权什么。当然我也不是真的一点准备都没有,陆逊不是被我留在了手边吗?真要是发生了什么事,陆逊可以出来帮我,而且徐庶不也一样的留在了泉州?哦对了,正好雪莉你提起了这件事,让我想起来我们应该进行一次考试,挑选出一些次代的人才了。”

    雪莉点点头。陆仁说的这些,雪莉此刻还并不是完全明白,但雪莉相信陆仁敢在这个时候就把甘宁和黄忠这两员大将都派出去肯定是有着相应的底气。另外说实话,雪莉其实也很想尽快的把人派出去在东南亚地区转上一圈,因为生产火药所需的硝石、硫磺资源有些吃紧,而东南亚的一些海岛正好盛产这些东西。单靠目前正常交易所得来的数量,实在是有些跟不上。

    接下来雪莉又问及了曹操那头,陆仁表示曹操方面曾明确的表示想要扩大与夷州之间的贸易联系。曹操可是个精明人,与陆仁之间的贸易关系最大,得利也最多。而且除去一般的民生商贸,曹操很希望能从夷州购置来大量精良且比较先进的武器装备。特别是把孙权打得心惊胆战的火炮,曹操会不想要?当然,陆仁也没那么容易就卖给老曹。毕竟在自己的实力没有达到某个标准之前,这玩意儿要是卖了出去那可是会出大问题的。

    这里还要扯上珠崖。珠崖的富铁矿一直是挂在陆仁心头上的大事,而早在陆仁并未正式归还夷州之前,雪莉就有多次派人前往珠崖探查地区。后来直到前两年,陆仁才把陆诚和陆信这对最为信任的人给派去了珠崖进行开发工作,同时还特意的算上了甄氏的一份。甄氏可是夷州冶金业的领头人物,现在有这样的好处,派去珠崖的族中子弟会差?

    就这样,珠崖到建安十四年的泉州之战的时候虽然开发的时间还并不算久,却已经能够将珠崖出产的大量优质铁矿石送回夷州,然后由夷州本土在当时十分先进的半工业化生产体系打造成优质的铁制品。而泉州之战时期,珠崖那边由于调动了一定数量的人力的原因而处于一个半停工的状态,但是恢复生产也就是陆仁一句话的事。到陆仁与孙权和解时,陆仁诂算了一下珠崖的矿产量,早就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夷泉各地的自需,完全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出口。

    而优质的铁在当时又意味着什么?说得不客气点,曹刘孙三家士卒的武器上,可还有不少是青铜器来着……

    所以所以,曹操在从合肥退兵之后应陆仁的要求,除了原有的北方商道之外,另有开始兴建青州的即墨、山东的烟台这两处对夷州的商贸港口。而陆仁自己仍觉得有些不够,于是有另派出人手去到右北平,也就是后世的天津,去自行兴建一座贸易港,那边有田畴在顶着。可别小看天津这个港,后世是如何暂且不提,只说在当时,天津是中原与胡人交界之处,而胡地盛产的畜产品、豆类、各类寒地植物产品,也是夷泉地区很需要的东西。

    势力最强的曹操尚且如此,刘备与孙权又岂敢落后?

    比如刘备,夷吴和解之后的刘备还只拥有荆州而已,急需要大量的钱粮去扩充军备。如果按旧式的小农经济,钱粮汇集的速度会很慢,所以刘备与诸葛亮都很重视与夷州的贸易往来。

    再如孙权,孙权除了想赚取大量的钱粮之外,比刘备还多了一层与陆仁之间保持友好关系的考虑。上次曹操兵至合肥,孙权就吃了一次大亏;现在想夺荆州,如果不理会与陆仁之间的友好关系,那搞不好孙权想打刘备的时候,陆仁还会从后面捅上一刀……

    这三方提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而令陆仁感到意外的是一直没什么动静的交州士家突然有了些动静,而且已经有在加强合浦、苍梧地区的兵力。是防备还是想举兵,这个一时间也说不清楚。但有一条,士家严禁交州地区的百姓与夷泉地区进行贸易往来,而且对百姓的迁居也开始变得管制极严……之前陆逊可没少从交州边境那里弄人口。

    是战是和还说不清。为防备万一,陆仁采纳了刘晔的建议,让徐庶返回珠崖镇守,陆绩继续开发澳门,陆逊则仍旧统领泉州。一但有变,这三处就相互呼应。反正也没听说过士家有什么会打仗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