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6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尚香的侍女,这会儿早就吓得躲得远远的,生怕香香会在盛怒之下殃及她们这两条可怜的池中小鱼,只是这样一来花园里面的花花草草可就倒了大霉。

    不说俩侍女正躲在一边发抖,一个门前卫士跑了进来。刚想上前通报,侍女甲急忙拦住道:“慢点慢点!郡主现在正在气头上,你这么冒冒失失的赶过去想找死啊?”

    卫士望了眼香香凌乱的剑势吓得一吐舌头,扭头向侍女道了个谢,然后小小心心的凑了过去。在离着香香还有十来步的时候,他就赶紧的停住脚步,远远的向孙尚香高声唤道:“启禀郡主……啊!”

    孙尚香的剑不知何时已经抵在了卫士的鼻尖上,而孙尚香此刻是满面的怒容,骂道:“我在练剑,不要来烦我!有什么事说了快滚!”

    “诺、诺!启、启禀郡主,门外夷州来使赵雨赵别驾求见……”

    “不见不见!快滚!”

    卫士也不敢再多说什么,掉头就跑。只是他才跑出几步,孙尚香却又突然出声唤住了他:“站住!你刚才说什么?是谁要见我?”

    “夷州来使,赵雨赵别驾。”

    “是小雨?”

    孙尚香的眼珠转了几下,还剑入鞘向卫士吩咐道:“赵别驾是远方来客,又是我在夷州的闺中好友,不可不见。去将赵别驾请到我的房间里来!”

    “诺!”

    卫士如蒙大赦一般的离开花园,孙尚香望了眼仍躲得老远的两个侍女,大声喝骂道:“你们两个还躲在那里干什么?还不马上去给我准备沐浴更衣?我这一身汗水的赶去见客太失礼数了。快去!”

    “是、是!”

    看着侍女逃一般的跑开,孙尚香原本的满是怒容的脸终于松缓了一些。再叹了口气,孙尚香心中暗道:“小雨怎么到我这里来了?”

    ————————————————————

    “小雨久等了!刚刚练剑出了一身汗,听说是你来了赶紧沐浴之后再换了身衣服,所以来迟了一点,别见怪!”

    赵雨正坐在客厅里品着茶,见孙尚香出来赶紧站起了身,有板有眼的施礼道:“夷州来使赵雨,参见孙郡主。”

    作势欲拜,孙尚香连忙上前扶住,脸上露出了不快的神色:“怎么我一回吴,连你都对我这般生疏了?我们在夷州的时候可是闺中好友,经常食常同桌,卧常同榻的。”

    赵雨淡淡一笑:“此一时,彼一时嘛。闺中嬉闹自然无所禁忌,可在人前你是身份尊贵的郡主,我只是个远方来使,礼数不尽则有失大体。”

    孙尚香嘟起了嘴:“你再这样拘礼我可真的受不了了。不理他们,到我的厢房去坐坐。你我可谓是布衣私交,到了我房里我们就不用理会那么多了。快走快走!老实说你来得正好,我最近心中很是烦闷,难得你能来这里,正好陪我好好聊聊。”

    赵雨装模作样的推辞了几句,便由着香香拉去闺房。侍女们的茶点尚未摆上,赵雨望见了孙尚香房中一些准备用作婚嫁的东西,故作惊呀的大声问道:“尚香,你这是……”

    香香面色一黯:“我马上就要成亲了。母亲与兄长要将我送嫁给荆襄刘皇叔,孙刘两家就此结下姻亲……”

    赵雨见侍女仍在近侧,便依旧演着戏:“不想竟有此事!我此番来吴是受先生之命,送来些礼物,以表我夷州对吴候的亲近之意。我已见过吴候表明来意,礼物也已全数献上,因为念及你我私交就请吴候能容我与你一见,想不到这一见你居然就要大婚了。这也来得太过突然,我现在想备下点贺礼给你都束手无策了。”

    “在我出嫁之前你能来看看我,我已经很知足了……”

    嘴里说着,孙尚香扭头向房中的侍女喝道:“都出去!我要和赵别驾说些闺中私话,你们都去门外候着!”

    几个侍女对望了一眼,默不作声的退出房去。香香起身合上房门方欲开口,赵雨不紧不慢的道:“尚香,似乎你还不想出嫁啊?”

    “是啊是啊,可这是母亲与兄长的意思,我违背不得。我最近一直被关在府中,连想出门射猎都不允许,人都快闷出病来了。说真的,刘皇叔年长我近三十岁,这……”

    赵雨道:“尚香我也不瞒你,其实我这是从荆州那边过来的。见过刘皇叔的面,其人确实是天下间少有的英雄……”

    门外的侍女一个个拉长了脖子竖直了耳朵,监听着房中的谈话,生怕香香与赵雨会谈些什么不对劲的话。不过听来听去都是香香在如何抱怨,而赵雨则在好言相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而不知过去多久,香香一肚子的怨气似乎都发泄得差不多了,与赵雨手挽着手走出房来。

    “小雨,要不你就在我这里住上几天,多陪陪我吧?”

    赵雨微笑着摇了摇头:“不行啊,现在又不是往日在夷州的时候,我如果留宿于此只怕会多有不便。再说你不日即将大婚,我们是闺中好友,真的不送些贺礼的话也太过意不去了,而且以吴夷之交,先生也要送上一份贺礼才合礼数,所以我要赶回夷州,让先生再调运些合宜之物来权作贺礼。不然我的好姐妹出嫁,我连份贺礼都不能送上,这叫我心中如何得安?”

    孙尚香幽幽的叹了口气道:“好吧,你先去忙你的。你出使东吴应该也没有这么快回夷州,抽空多来陪陪我吧。等到我一朝出嫁,我们只怕就再没有这种闺中细语的机会了。”

    赵雨文雅大方的施了一礼,由侍女领着飘然离去。香香转身回房,其他侍女刚想跟入房中就被香香给赶了出来:“都退出去,觉得我不够烦吗?”

    赵雨和香香见面的事很快就会有人报知孙权与吴国太知晓,不过在细听过侍女的禀报之后全都不以为然。话又说回来,两个未曾出阁的小丫头,哦,应该说是大丫头躲在房里谈些闺中密语本来就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又会有谁去留心?

    赵雨是夷州使臣是不错,在庙堂之上显露出来的聪明才智也很令孙权欣赏。不过貌似赵雨在此之前还不知道孙尚香马上就要出嫁的事,现在就算知道了想通知陆仁设法阻拦也来不及,因此孙权也就放松了警惕。或许这也和孙权轻视女人的心态有些关系吧。

    ————————————————————

    所谓的礼尚往来,或许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之一。

    赵雨受陆仁之命代表夷州出使东吴,随队带来的各种礼品可不在少数,价值亦不斐,为的不外乎就是和东吴加深那么一点点的友好关系,而且赵雨在“得知”孙尚香即将嫁给刘备的消息之后,当即就向孙权表示要差人去夷州那里调运一批的财物过来另作婚嫁贺礼。

    孙权作为雄霸江东的诸候,收了这么多的礼品,不回上些礼脸面上可挂不住。于是就请赵雨在吴郡先多住上些时日,这边又把陆逊召来命之为使,那边也着人去准备丰厚的回礼,只等准备妥当就让陆逊带着这些回礼登船,与赵雨一同前往夷州。

    赵雨作为夷州派来的使节,按例孙权是要派出相应的官员作陪的。不过因为赵雨是女子,孙权这边又是清一色的男性官员,若是派男性官员作为陪使实在是不太合适,可是礼数方面的事又不能失。考虑到孙尚香与赵雨本是闺中好友,而且那天二人见面时赵雨又一直在劝慰孙尚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在帮孙权说话,孙权在有那么一点点无奈的情况之下,先是征得了吴国母的同意,然后就解去了孙尚香的禁足令,让孙尚香作为东吴陪使陪伴一下赵雨。反正离定下的把孙尚香送嫁过江的日期还有那么一段时日,实在不行推迟几天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老实说,孙权对于陆仁这方面的事实在是有一种不肯被陆仁比下去的心态,免得到时会惹人笑话,说孙权连应尽的礼数都尽不了。

    当然,孙权对孙尚香暗中的监视可不敢放松。还好,孙尚香与赵雨也就是在城中随便的走走逛逛,要不就是找来卫队去附近的名胜古迹看看,除此之外连孙尚香平时喜欢的射猎活动都不曾有过,好像是在照顾看上去不懂武艺的赵雨一般。

    再就是根据监视的人的回报,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与其说是孙尚香在陪伴赵雨,到不如说是赵雨一直在陪孙尚香散心,时不时的总会出言劝解一番。这在让孙权放心之余,可生出几分对自己作出的“正确选择”的自得之心。

    桅扬帆,船离岸。

    时间有时总是过得很快的,这一日在吴郡码头,孙尚香与赵雨依依话别。直到赵雨的船队渐渐远去,孙尚香才垂下挥别的手臂轻轻叹息。叹息过后,孙尚香向身边的侍从吩咐道:“备车,回府……你,先骑快马回去为我备足水酒。我这闺中好友一去,我又即将出阁,日后只怕是再见无期了。今天我要喝个一醉方休,谁也不要来管我!”(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一回

    “可惜啊!居然还是被曹瞒逃得性命。”

    发出这声感叹的,是刚从交州那边回来的陈宫。陆仁这里其实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派出人员去交州的沿海地区设立交易站点,而且还在交州那边整出过一点不大不小的动静,因此现在在珠崖、广州一带,有相当一部份的居民其实就是陆仁从交州那边“偷”过来的。

    但是因为实力方面的限制,陆仁对交州地区暂时还无力采取什么大一点的行动,只能是建起一个交易站点,在与交州方面保持着一定的贸易往来的前题下再吸纳一些人口。而陈宫因为其比较特殊的客卿身份,不会正式的出仕于陆仁,所以就在好几年之前自己请命跑去了交州,以一个陆仁的……

    用现代的话说,陈宫的情况有点像是所谓的“连锁加盟经销商”或是“代理商”,主理着交州地区交易站点的事情。再到每年合适的时候,陈宫就会来一趟夷州,算是向陆仁汇报汇报工作情况,同时也看看陆仁这里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东西可以搬到交州那边去卖。

    这些就不扯了,只说在听过了陈宫的感叹之后,陆仁与雪莉对望了一眼,然后就一齐的摇起了头。其实后世人对老曹能够逃得性命有过太多的分析,而最多的是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是孙权和刘备双方都不敢由自已这一方去摘下老曹的头,所以是在把老曹往对方的区域里赶。因为一但由自己的这一方把老曹的脑袋给摘下来,那么将要面对的将会是老曹后人疯狂的报复。而孙权与刘备双方尽管是打赢了赤壁之战,在整体实力上却仍处在绝对的弱势,且在大战之时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气力,无法与拥有半个天下的老曹后人的疯狂报复;

    第二种意见则是有关由诸葛亮所说什么“夜观天象,曹贼未何身亡,将此人情留于云长作了亦是美事”。如果抛开第一种意见,那么诸葛亮主要是在担心老曹一死,北方局势可能会产生无法预料的重大变故。其中最有可能的一种是老曹的几个儿子相互争权,继而引发出北方新一轮的的大乱之局。有鉴于刘备现在还没有地盘、没有实力,如果真的引发出北方的大乱之局,刘备一方即便是能在大乱之局中捞到点好处,但真正能够得到最大甜头的人却会是孙权,并不是刘备。

    相比之下,孙权的势力一但得到了急速的扩张,刘备就再难与之抗衡,天下就很有可能会是孙权的,这并不是诸葛亮与刘备想看到的事。而北方如果仍有老曹在坐镇,孙刘两家就必须得保持一个联盟的姿态……简单点说,留着老曹的命,就是在保持一个三家相互制衡的局面,同时可以为刘备的扩大势力争取到时间与空间。

    当下陆仁就微笑着把这些个破事向陈宫说明了一下。说起来,现在的陆仁毕竟是夷州之主,适时的表现出一些不俗的见识会给幕僚带来信心。而陆仁说完这些现成的分析之后,陈宫这才既恍然又赞许的点点头。

    接下来就是陆仁自己这一方的事了。首先是赤壁之战既然已经打完,各家都除在一个在大战之后要恢复气力的状态,这可是赚钱和“偷”人的好机会。而在这一点上主要是由于长江水道不能跑了,与刘备之间的联系只能是靠广州到桂阳的一线;孙权方面由于有吴郡陆氏宗族的存在基本上没有问题;至老曹一方则应该再次的派出使节去和老曹拉拉关系,毕竟老曹那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底子厚实,这尼玛才是最赚钱的地区,出不得什么问题。

    再次,陆仁手头上的一些事情还需要大概一到两年的时间,而且陆仁现在的手头上多多少少的也已经有了些余力,可以开始将手伸到其他的地区去了。不过目前主要的地区是在珠崖的三亚地区。因为早些时候在珠崖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