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硐殖隼矗月饺适侵遄琶枷胨荡恰

    只是陆仁这一皱眉,荀立似乎有点会错了意,微笑着把手往侍从那里一伸,侍从会意之下就取出了一个钱袋交给荀立,荀立则是很干脆的把这个钱袋递到了陆仁的面前道:“这些许的薪资,还望陆兄莫要推辞。”

    “这个嘛……”

    陆仁看着这个钱袋,喉头动了动,很艰难的咽下了一口唾沫。这倒不是陆仁贪财,好歹陆仁在临穿越前也当过两个多月有钱的大爷,大手大脚的不把钱当回事。实在是现在的陆仁真的太需要钱了。为什么要钱?陆仁要跑路啊!不跑路,难道就在这个小村里等着曹操大军杀过来?可是跑路的时候身上没经费,难道就真的一路要饭要过去?

    扭捏了一下,陆仁厚起老脸把钱袋接了过来,然后就很尴尬的向荀立笑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不怕荀兄见笑,我现在真的很需要钱来着……哎,你们是六人六马是吧?”

    荀立笑而点头。

    陆仁又想了想,沉吟道:“如果你们只是在院里子打个地铺的话是没问题的,至于马嘛,院子里有个空牛棚,六匹马挤一挤也能挤得下。而且正好我那里堆了些草料,本来是打算明天送去郯城卖掉的,你们正好可以拿去喂马。”什么叫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大概就是陆仁这样的了。

    荀立抚掌笑道:“如此甚好!就请陆兄带路吧。”

    陆仁刚想抬腿,但看了看手里的钱袋之后却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之后回应道:“要不让小平先带你们过去吧。主要是我那里都没什么吃的东西招待你们,所以我想去村里帮你们买点吃的。”

    荀立道:“不必麻烦,我们所带的干粮足备,只消有一方墙院安身即可。”

    陆仁连忙摆手道:“别别别,该招待的我还是得招待一下。好东西村里是没有,但新鲜蔬菜和粮米还是有的,总能让你们吃顿饱饭……小平,你帮我带这几位客人去我那里,再跟李老说清楚一下,我去买点东西就回来。”

    话完陆仁向荀立拱手一礼,急冲冲的跑去村里找人买米买菜,小平在前面引着荀立主侍六人去陆仁现在居住的地方。

    暂且不提陆仁如何,只说荀立看了看前面带路的小平,随手又从侍从那里拿了几个大钱,笑眯眯的塞到了小平的手里,乐得小平直蹦。

    看着小平在前面带路,荀立的一个侍从终于忍不住向荀立低声道:“主上这般轻易的就在这个陆仁那里借宿一夜,是否有失妥当?我见他拿到钱之后就急去村中,只怕……”

    荀立拿手一摆,很自信的道:“以吾观之,此人心性纯良,断然不会是那种见财起意之人。你们啊,以为我去与他攀谈,然后就向他借宿,又真的只会是喜好音律那么简单吗?别的不说,他在拿到钱的时候,身上并无贪相,反到颇有愧疚之意,这样的人是不会为了钱财去害人的。依我看他如果不是真的急需用钱,那些钱他很可能都不会收。”

    侍从会意,不再作声。

    没用多久,小平便领着荀立等人来到了陆仁现在居住的地方。这是一所泥墙院落,在当时来说说大不大,说小也并不会太小,反正院子里确实是有足够的地方给荀立他们打地铺和安顿马匹。

    院中还有一个快六十岁的老者,也就是收留了陆仁的老樵夫李老。李老是陆仁穿越后在小林子里迷了路时碰上的独居老樵夫,半年前在砍柴的时候不慎把腿给摔坏了而行动不便,因此这半年来能砍到的柴已经很少,只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勉强糊口。

    这时的陆仁正好在这里需要一个能够暂且安身的地方,于是陆仁寄宿在李老的家中,同时客串起了樵夫帮李老砍柴换粮,李老就在家里烧水做饭,偶尔去钓钓鱼什么的来改善一下生活。一个来月的下来,陆仁和李老到挺有那么些相依为命的味道。

    在听了小平的解释之后,李老看了看荀立他们,看样子似乎是有些不高兴,不过李老到也没说什么,只是让荀立他们自便,自己则躲进了小泥屋不再露面。荀立对此并不以为意,只是坐在刚升起的火堆旁等陆仁回来。

    过不多时陆仁带着一些粮米和蔬菜回来,见李老躲在屋里没出来就明白了些什么,因此向荀立歉意的笑了笑,把米菜什么的先放到了一边,一头钻进李老的屋里。过不多时陆仁出来,荀立向陆仁微微一笑:“这位李老似乎有些不欢迎我们。”

    陆仁轻叹了口气,解释道:“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李老不过是担心罢了,我和他说清楚一下也就没事了,何况你还给了我那么多的薪资,足够封上他的嘴的。哎对了,你们等等。”

第八回 一时失言

    当陆仁再次从李老的小泥屋里出来时,手里多了一个瓦罐,笑着向荀立道:“也算是赶巧,正好李老今天钓了两条小鱼,我就弄了几块豆腐和调料煮了这罐鱼汤,多少总算是有点好东西招待你们。”

    荀立一看就乐了。作为一个游学士子,因为找不到驿站客栈就风餐露宿啃干粮的事实在是平常得很,最近的这几天里荀立啃干粮都有些啃烦了,现在忽然听说鱼汤喝自然是很高兴。不过这时荀立身旁的侍从却不合时宜的干咳了两声,一个劲的向荀立直甩眼色。

    陆仁又不是笨蛋,一见那侍从向荀立猛甩眼色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一时间是又好气又好笑却又有些理解。当然理解归理解,气还是有点赌的,索性把这罐鱼汤挂到火堆上加热好,自己先舀上了一大碗,然后平举着碗向荀立笑了笑,一仰脖子三下五除二的就把这碗鱼汤全灌进了肚,心中还在恶意的暗道:“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多喝点再说!知不知道这年头的小农村里,想弄点荤腥有多难啊?”

    荀立见了陆仁的举动也不好出言制止,只能是瞪了一眼那个干咳的侍从,随后也赶紧的舀了一碗鱼汤向陆仁客气了一句“多谢陆兄盛情款待”,就试着先小抿了一口鱼汤。而这一口鱼汤进嘴再稍加品味,荀立便睁大了双眼呀然道:“好生鲜美的鱼汤!想我游学之时也曾吃过不少地方的美食,但如此鲜美的鱼汤却很少能够品尝到。真想不到陆兄你不但音律之艺出众,这厨艺竟也如此精湛。”

    陆仁干笑,心说我这算是哪门子的厨艺出众?只不过是会做一些现代的家常便饭而已,不过说真的,在“板砖事件”之后到临穿越之前,陆仁确实是在月背基地里研究过一段时间的厨艺,原因却是雪莉这个掌握着高精尖科技的女仆,却并不会烧饭做菜!

    雪莉当然无所谓,可陆仁却受不了那种肚子一饿就去打一针营养针,或是嗑两粒营养药丸的日子。不过后来雪莉的厨艺就远在陆仁之上了,毕竟雪莉是有着真正的高科技支持,不但学东西超快,而且对厨艺最讲究的火候、浓淡也比陆仁掌握得更准,所以后来就没了陆仁什么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陆仁的厨艺搁现代可能是平平常常,但在汉代就的确是属于上乘之流,至少他偶尔弄出来的东西,可比当时一般的做法要讲究得多了。像眼前的这罐鱼汤,可就喝得荀立眉飞色舞,荀立的几个侍卫也在不住的啧嘴,看样子是只恨鱼汤太少,有些意犹未尽。

    鱼汤喝完,接下来煮饭煮菜的事陆仁也懒得去管,省得某个侍卫又要干咳上几声,再说这会儿的陆仁还想从荀立那里弄些情报。

    当然话是不能问得太直接的,陆仁就先和荀立客套闲谈了起来。这一番闲谈,陆仁与荀立到是都先自报了一下年纪,结果是荀立今年二十四岁。陆仁虽然由于丢失记忆,记不清自己具体的年纪,但依稀记得自己是大学毕业没多久就找到了工作,然后工作没多久就碰上了“板砖事件”,如此推算一下,陆仁自己应该是二十二岁左右,因此也就这么和荀立说了。

    荀立显然是对陆仁很感兴趣,在一番客套之后索性就直呼起了陆仁的字以示亲近,陆仁为了套情报也乐得如此,改口称荀立为“常直兄”。

    就这么聊着聊着,陆仁的话题就有意无意的扯到了颍川荀氏那里:“常直兄既然是荀氏子弟,那应该认识荀彧荀文若和荀攸荀公达吧?”

    荀立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当然认识。想我年幼之时,与文若还有一段同窗之谊。”

    陆仁道:“那……荀兄可知文若公现在仕于何处?”

    这是陆仁现在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前面说过,陆仁虽然对汉末三国时代的资料翻阅得比较多,但往往很多事在具体的年份上把握得并不准。而在荀彧的事迹上,陆仁只知道荀彧是先在袁绍那里呆了一阵子就转投了曹操,接着没多久就发生了曹操攻打徐州的事。如果这时从荀立的口中得知荀彧已经投奔到曹操的帐下,那陆仁的跑路计划可就迫在眉睫了。

    荀立当然不知道陆仁的心思,回应道:“文若啊,去年(初平二年,公元192)离开了袁本初,改而投在了衮州曹公的幕下。至于公达,董卓死后求为蜀郡太守,可惜道路不通到不了任,现在暂居在荆州。”

    陆仁只是听到那句“改而投在了衮州曹公的幕下”心里就喀噔一下,心说我这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荀彧去年就跑到了曹操那里,那曹操打徐州的事极有可能就快要发生了,只不过现在是导火索事件还没有发生而已。看来这徐州是呆不得了,得尽快的跑路闪人。

    荀立见陆仁的脸色微变,心中也有些生疑,因此开口问道:“义浩为何色变?”

    陆仁知道自己失了态,赶紧的拿话补救:“哦,我是在想袁本初四世三公名威极盛,可惜既不会用人也留不住人。像文若公这样的王佐之才,他居然放跑了。”

    荀立一时间大为好奇的道:“看来义浩对当世时局也颇有见地!那义浩对现在的天下诸候又有何看法?”

    陆仁虽说不笨,但这会儿脑子里满是跑路大计,说起话来可就有些不经大脑了:“袁绍虽然声威日盛,但他外宽容而内多猜忌,且好谋而无断,这样的人只怕最后也难成大事,要我说他就是个漂亮的草包。”这个“漂亮的草包”是《易中天品三国》的评语,陆仁是顺嘴说了出来。

    “漂亮的草包?”荀立听了大乐:“这个比喻到真是有趣!那义浩对文若他改为投奔的曹孟德又如何看待?”

    陆仁道:“曹操?应该可说是现今的天下英雄之首,不但其本身的智谋军略相当出众,更重要的是他知人善用,而一个知人善用的人,往往是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

    荀立听了陆仁对曹操的评价,眼珠转了转,神情间好像是想起了些什么,因此就没有再向陆仁问什么话。

    陆仁这会儿的脑子还因为跑路大计的事而搅得有些乱,见荀立没再发问,自己这里就出于习惯性的思维问上了一句:“对了常直兄,你既然和文若公一起读过书,那你应该也认识郭嘉吧?”

    此言一出,荀立的脸色立刻大变,甚至这会儿脑子有些乱乱的陆仁都没有注意到荀立的几个侍从都下意识的把手按在了剑柄上!到是荀立的反应很快,马上就拿目光扫了一眼自己的那几个侍从,随后斜了斜身子,借此挡住了陆仁的视线,脸上也满是笑意:“义浩怎么会忽然问起了郭奉孝来?”

    陆仁也笑了:“顺嘴问问罢了。不过郭嘉这个人嘛……怎么说呢?曹操曾说荀彧是他的张良张子房,那郭嘉就是曹……”

    话到这里陆仁才猛然想起来郭嘉这会儿好像还没有投奔到曹操的帐下,赶紧改口道:“我的意思是说,如果郭嘉也投奔到曹操的帐下,那很可能郭嘉就是曹操的陈平……哎,我总觉得这个比喻有点不太合适。其实要我说吧,文若公应该是曹操的萧何,郭嘉才是曹操的张子房。”

    荀立的眼珠转了转,笑而问道:“义浩为何会有如此评语?难道你与郭奉孝相识?”

    陆仁很无奈的一笑:“我到是很想和郭嘉认识,可好像根本就没什么机会。”

    他这里说完,荀立没来由的大笑了起来,而荀立的几个侍从却也是面面相觑,看那样子好像是在强忍着笑。陆仁见到这般情形,迟疑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荀立向侍从们摆了摆笑,脸上笑意依旧:“义浩只怕是对郭奉孝此人太过谬赞了吧?郭奉孝这个人一向就好酒疏狂且不治行检,我和他一起读书修业那会儿,他还时常不修边幅,读书读着读着就能睡着。这是他总算胸中有些见地,一来二去的博回了些虚名,不然的话谁会搭理他?义浩又怎么会对他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这会儿的陆仁也反应过来自己是不是说话有些说过了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