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仁看看郭嘉,摇了摇头后又叹了口气:“我也有点说不清楚……可能是觉得我好歹在徐州安安稳稳的住了有两个月的时间,有那么点把自己当成了徐州人的意思吧?现在我才刚从徐州跑出来没几天,却又突然要调过头去打徐州,心头面还真有点不是滋味。”

    郭嘉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只是伸出手去拍了拍陆仁的肩头算是安慰。

    陆仁也甩了甩头,毕竟这些事和他有点扯不上什么关系了,又何必让自己那么郁闷?调整了一下心情之后,陆仁问道:“早上拔寨的时候我看到一支部队分了出去,好像是往东南方向走的,这是要去攻打哪里啊?”

    郭嘉正好取下了酒囊准备灌口酒,听见陆仁的问话就似笑非笑的望向了陆仁。

    “……”陆仁也是反应了过来,知道自己的身份毕竟有那么点的敏感,所以赶紧的向郭嘉连连摆手道:“算了算了,我也是闲得无聊没话找话,不该问的事情我还是别问的好。”

    郭嘉“呵呵”的笑了几声,灌完几口酒之后才道:“算你小子知趣,还知道什么可以问,什么不能问。这也幸好是向我问起,我也知道你这小子根本就是闷得慌,要换了其他人,你就小心着点吧。不过告诉你也没关系,正所谓师出有名,主公亲率的这支大军在出兵的前两天还是发出了讨伐陶谦以雪父仇的檄文的,发出之后来给陶谦说情的人也不少。昨夜细作来报,说是九江太守边让带了几千人准备驰援徐州,主公就分出了一支兵马去阻截边让的这几千人了。”(注1)

    陆仁听过之后只是撇了撇嘴,自顾自的低声道:“边让死定了。舞文弄墨的文人一个,带兵打仗哪会是曹操手下将领的对手?”

    雪莉还没和陆仁联系,资料也就还没给陆仁送来。按说这时的陆仁对这些细节性的东西和在史料上不怎么出名的人物是不怎么了解的,不过陈琳曾在官渡之战前声讨曹操檄文中提及过一句边让,再加上那篇檄文据说临时治好了曹操的头风,所以连带着陆仁对边让这个人还有那么点的映象。

    陆仁的声音虽低,郭嘉到是听得挺清楚,而且因为知道陆仁是自言自语,也懒得去提醒陆仁不要直呼曹操名讳,而是顺着陆仁的话道:“看来义浩你真的是到过不少地方,还知道边让这个人是个只会舞文弄墨的文人。不过话又说回来,籍由此事不难看出陶谦治政之能虽然很不怎么样,但他的人缘确实不错。徐州才刚一出事,就有那么多人赶着来帮他。若非如此,主公的这一仗也不会打得如此匆忙,真要是动作慢了点,使得那些说情的、救援的全部都冒出来,那主公的这一仗只怕想打都会打不起来……有些人的面子是不能不给,也不得不给的。”

    陆仁听到最后一句时若有所思的往北面望了一眼,再伸手指了指北面道:“比如说那个人?”

    郭嘉向陆仁点了点头,他知道陆仁说的是袁绍。

    又咸不淡的走了一段路,忽有一骑传令轻骑赶来向曹操禀报,说是彭城已被攻克,向曹操请示下一步应该如何行动。而这时的曹操只是寒着脸下了一个命令:

    “屠尽彭城,以雪吾恨!”

    陆仁从郭嘉的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传令轻骑都已出发了。郭嘉这里没多大的反应,可陆仁却有点坐不住。也许陆仁算不得什么好人,但绝对是一个有良知的人,而且因为华夏近代史上那一段屈辱的历史,陆仁对“屠城”这件事格外的敏感。现在身在一支将要进行屠城的军队之中,陆仁怎么想都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对陆仁的焦燥与不安,郭嘉当然是看在了眼里。略一沉吟之后郭嘉问道:“义浩你是不是觉得主公此举行之太过了一些?”

    陆仁点了点头,回望了郭嘉好一会儿之后才道:“老郭,你能不能去劝劝曹公?”

    郭嘉摇了摇头道:“说实话,我也觉得是过份了点。但仔细一想,这是主公的立威之举。”

    说着郭嘉靠近了陆仁一些,低声道:“而且主公攻打徐州的真实用意,你我都心里有数。但主公在明面上毕竟是打着为父报仇之名,要是没点过激的举动来证明自己是因为父仇而丧失了理智,总觉得是有点说不过去。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下手该狠的时候就必须要狠。”

    “……”

    陆仁默然。其实他也知道在原有的历史进程上就是这么个结果,可是真当自己要亲身去经历的时候,心里又哪里能处之泰然?

    郭嘉细看了陆仁好一会和,复又摇头道:“你想救彭城百姓,使他们免遭屠戳?”

    陆仁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点点头道:“想,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郭嘉同样的沉默了许久,忽然再次的拍了拍陆仁的肩头道:“那你好好的想想吧。其实你我初识之时,我就觉得你胸中见识有过人之处,许多地方我都自认比不上你。可你一则是心性淡薄,懒得去思虑太多,二则是你现在心烦意乱,遇事不能冷静思考。你还是先把心静下来吧,我相信你能想出一些劝说之语的。当时你就能把主公必然会攻伐徐州之事料得如此之准,今时今日也应该能有办法劝主公收回成命。只是你得快点,主公的命令已经发往彭城了。”

    陆仁心说郭嘉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如果不是有现成的资料,当一回事后诸葛亮,这会儿可能早都死在郯城边上的小村里了。

    不过郭嘉的话毕竟提醒了陆仁,陆仁便绞尽脑汁的思考了起来,什么曹操的性格、遇人处事之类的,反正是眼下能想起来的全都在想。许久之后,陆仁终于理出了一条思路,便用求助的目光望向了郭嘉。

    郭嘉慢悠悠的再次摸出了酒囊,神态懒散的向陆仁道:“别指望由我去说,你想出来的东西只有你自己去说才能道尽其意,我如果没说全只会坏事。”

    “……”陆仁一听这话,心中也难免的打起了退堂鼓。陆仁做人一向很有自知之明,知道现在的自己在曹操的面前算个什么东西?万一一句话没说好把曹操给惹毛了,那就等着被曹操咔嚓一刀吧。当然真把陆仁逼急了,开足二十倍的体能强化剂拼上一拼,或许有机会能拼出营去,但那样的危险系数也实在是太大了点。要不这头还是缩回来吧,只当自己是在现代社会又碰上了那种看见老人摔倒却不敢上前去扶的事,等到自己被雪莉接回去之后,就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历史进程也始终是历史进程。

    陆仁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又哪里瞒得过郭嘉的那双毒眼?而郭嘉见到陆仁的这副德性,一时之间也是又好气又好笑。正好这时天色已暗,到了大军下寨休息的时候,郭嘉就不动声色的一切照旧,但却在陆仁烧饭的时候去了一趟曹操那里,请曹操来尝尝陆仁的厨艺。

    曹操一生俭仆,对吃其实并没有什么讲究,但郭嘉这里的面子总是要给的,所以就带着典韦一起来到了郭嘉的帐中吃一顿便饭。饭后郭嘉请曹操一起到帐外吹吹风,谈论了几句之后郭嘉就向曹操道:“主公,义浩似乎有话想对主公说。”

    曹操瞥了眼那边正望着彭城方向发呆的陆仁,轻哼了一声道:“看在奉孝你的面子上,孤就听听他是想说些什么吧。”

    郭嘉笑了笑,走到陆仁的身旁一拍陆仁,低声道:“去吧,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哎!?”陆仁顿时就吓一大跳。

    郭嘉再笑,仍旧低声道:“白天在旁人的面前,你想说的话可能会让主公面子上不好看,可现在是与主公独对,不用担心此事。去吧,就算是你惹怒了主公,我也会保住你的小命的。”

    陆仁低头沉思了片刻,忽然一咬牙道:“老郭这可是你说的,万一我惹怒了曹公,你可无论如何都要保住我!”

    (ps:正史上边让是不是率军支援过徐州,瓶子没认真去查,而这里按情节发展需要,取用的是演义中的情节,请勿较真。)

    (另,这几天朋友结婚,瓶子有点忙,只来得及码一回。见谅!)(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三十六回 壮胆而言

    ps:看《我本三国一路人》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曹公……”陆仁小小心心的向曹操行礼。

    曹操反背着手“嗯”了一声,眯起了那双招牌的三角眼:“奉孝说你有话想对孤说,是什么话但说无妨。”

    陆仁复又犹豫了一下,再偷眼望了一下郭嘉,见郭嘉的确是很留心的看着这里,终于鼓起了勇气向曹操道:“在下斗胆,想请曹操收回成命,不要去屠戳彭城和徐州的百姓。”

    曹操的脸色当时就为之一寒:“你就是想说这个?你想死的话,孤现在就成全你!”

    陆仁心说这一时期的曹操还真是跟疯狗都没什么区别,几乎可以说是见谁咬谁。只是现在箭已离弦,不能回头,只有硬着头皮把话说下去,当然暗中也有把体能强化剂给调整好以防万一:“曹公你要杀我不比捏死一只蚂蚁难,但在杀我之前能不能让我把话说完?我知道曹公你是个想要成就一番大业的人,而一个成就大业的人,是能够让手下的人和身边的人把话说出来的人。”

    这几句开场的话,陆仁是根据曹操的性格,将了曹操一军。而曹操显然也没想到陆仁会来了这么一手,愣了那么一下之后便一甩袖子再一转身,背对着陆仁道:“说吧!孤就让你把话说完之后再决定杀不杀你。”

    陆仁暗暗的松了一小口气,心说幸好我知道一点你曹操的为人处事,不然搞不好头一句话说出来就让你给咔嚓了。当下又深吸了口气,接着道:“曹公明鉴,首先我不否认我是想给彭城的百姓说情……”这里陆仁可没敢说是想救彭城的百姓,而只是说自己是在“说情”。两者之间的份量可是很不一样的,“救百姓”可能会显得自己太伟大,搞不好会犯了曹操的忌讳而惹着曹操,只是说“说情”就没那么严重。

    曹操听了之后只是哼了一声,并没有理会陆仁。

    陆仁见了曹操的反应,胆子多少也壮起来了一点,话也就敢说出口了:“可是曹公您也应该仔细的想想,屠戳彭城乃至屠戳徐州百姓,对您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反正我在不考虑为百姓说情的前题下,也总觉得曹公您这样屠戳百姓对您其实是弊大于利的……当然了,曹公你也完全可以认为我这是在巧言狡辩,我不敢不承认。”

    曹操又哼了一声,但总算是转过来了半边身子,神色冷冷的道:“好一个巧言狡辩,你陆义浩为人处事到很有几分真小人之风,敢把这样的话都直说出来。好,你既然说对孤多有不利,那孤到想听听到底有何不利之处。”

    这或许就是陆仁聪明,或者可以说是狡猾的地方。如果是换了别人,多半会跟曹操说些诸如“此举多行不义”或是“陶恭祖无过”之类的话,也就是从人情事故这方面来劝说曹操。但陆仁却不会去和曹操扯这些,因为陆仁这个后世之人有着太多专业学者们早都分析透了的现成资料,很清楚和一个狠了心、红了眼的曹操谈什么人情事故基本等同于放屁,而且还是脱了裤子去放的那种,再加上自己现在有点特殊的身份,搞不好还会给自己找死。想要说服现时点的曹操,恐怕只有从利害关系上入手,站在曹操的立场上,分析一下曹操的利弊得失才行:

    “曹公,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此次曹公举兵攻徐,曹公心中的真实用意,陆仁自问也算是心知肚明。而曹公屠戳大众,用意无非是两个,一是借杀立威以令徐州上下惊恐,同时借此来证明曹公你因父仇之事心中恨意滔天、神智失常;二则是杀戳之后可令徐州人丁流失,好让陶谦召集不起兵力以抗曹公。”

    说到这里陆仁抽个空换了口气,曹操则是多出了几分兴趣,仍旧眯着眼望着陆仁。

    再看陆仁换好了气,稍稍的顿了顿之后继续向曹操道:“陆仁是个没什么学问的人,但好歹也看过几卷史书,知道一点古事。这屠城戳众之事自古有之,像春秋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后,白起一口气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士卒,一举就使得赵国自此便元气大伤,再无争雄之力。现在曹公俗屠戳徐州,可能也抱着相同的想法吧?

    “可是曹操应该明白什么是此一时、彼一时,春秋战国时的天下是封建之局,各国民众都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