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振家业。糜子仲深以为然,现在都已经在准备海船商贩之事了。介时把高顺送去三韩,不过是顺路而已。”

    曹操又看了看陆仁,看似随意的摆了摆手道:“既如此,就随你的便吧。想来他在三韩之地也闹不出什么风浪。到是义浩你的身体?”

    “……少活几年而已,不劳曹公忧心。”

    “义浩你这是什么话?孤看你精神萎靡,多有无力之状,所以你还是先去城中寻一宅坻住下休养吧。但若有事,孤自会差人去寻你。”

    “多谢曹公……”

    ————————————————————

    处理完了战俘之后,曹操下令设宴劳军。就在大家准备的时候,曹操却把郭嘉叫到了一边,在高台之上一边望着下邳城的风景,一边向郭嘉问询道:“奉孝,义浩他施用禁咒而折阳寿一事,你如何看待?”

    郭嘉也抬眼眺望,淡淡的回应道:“真又能如何,假又能如何?”

    曹操别有意味的道:“看来奉孝是认为义浩不过是在诈称而已了。”

    郭嘉很平淡的笑了笑:“非也,这小子的事还真有些说不清楚。其实就像他说的那样,少活几年又能怎么样?沙场勇将为求建功立业而不惜性命都亦大有人在,关键只在于他付出的代价对他来说值不值得。这小子以前可能是不怎么样,但现在有家眷为牵绊,亦有美人相伴左右,着实令人羡慕不已。若换作是我,我也愿意用少活几年的代价来换取这齐人之福。”

    曹操知道那天郭嘉是用什么话来吓唬陆仁的,此刻再回想起来,曹操也不禁笑道:“不错!若是孤能早日荡平四海、清平天下,孤少活个十年八年却也乐意。”

    郭嘉接着道:“主公可能没留意到,当时他施用的七星禁咒,在下事后检看了一下那几块地方,发觉所入鼻者多为硝石、硫磺之息,而这两样东西多为道家丹方所用。在下亦时常服用丹丸,对这硝硫之息太熟悉不过了。”

    古时所谓的炼丹术在士子阶层中相当流行,硝石与硫磺是炼丹术常用的药物,所以那味道郭嘉一闻就能闻出来。而曹操听了之后心中一动,急问道:“奉孝你言下之意是?”

    郭嘉道:“主公忘了吗?在下一直怀疑义浩这小子曾在什么隐世之地学过艺,但这小子从来就不肯说,在下也只能是心中猜测而已。可是今时今日,他动用了道家丹方,那主公认为他的学艺之地会是什么地方?”

    曹操皱起了眉:“难道说义浩真的是仙家子弟?”

    (扯的有点偏,不过古人的迷信思想会是这个样子吧?不管了,就这么写吧,毕竟对后面的情节发展有作用。另外今天就一更吧,实在是被很有可能上不了架的事整得没了心思。大家见谅!最后……算了,票啊,收藏啊,推荐都懒得求了。)

第三百零五回 曹郭论仁

    “难道说义浩真的是仙家子弟?”

    郭嘉明白曹操是想说什么,摇了摇头轻声回应道:“主公莫疑义浩。他这小子始终还是那个只喜欢有美女佳人,却不恋功名的、的……”说到这里郭嘉忽然发觉自己居然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陆仁,尴尬的笑了笑才随意的找了个词:“小人……”

    曹操凝望了郭嘉一阵之后,轻轻摇头道:“怎么奉孝以孤为不识人者?孤并非心疑义浩,而是在忧虑他事。”

    “愿闻其详。”

    曹操抬头望天,沉吟道:“其实义浩施用禁咒打破下邳城门时孤心惊不已,也的确怀疑过义浩心存异志。只是回想起自孤与义浩相识以来的诸般种种,孤却随即打消了这种疑虑。他这个人心性散漫,所求者是如何逍遥世间,凡事没有逼到他几无退路的时候他根本就动都不愿动一下。他这样的人根本就不是能做大事的人,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去做大事的心志。”

    顿了一顿,曹操又接着道:“奉孝勿怪孤多疑。孤犹记得当年黄巾之乱时,孤受朝庭诏命领兵讨贼,曾与张角兄弟交锋数次,故此得知张角兄弟不过是在用一些花巧之法欺瞒大众、蛊惑世人,然后便纠结起一班乌合之众起事作乱而已,其本身并没有什么才干亦或是奇能异术可言。但义浩却并非如此……”

    忽然间曹操的眼中精光闪过,隐隐然还带着一丝杀意,不过因为是侧对着郭嘉,所以并没有让郭嘉发觉到:“不知奉孝你是否有过这种感觉,其实以义浩胸中的富国之术与的理民之干,兼之身怀奇能异术,若是真的有意而为之,只怕会远比昔日的黄巾张角更加可怕。也许他是没有能够逐鹿天下、问鼎中原的能力,但若是凭借自身奇能去裂土自守,却足以雄霸一方,令人不敢轻易招惹。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在……”

    说到这里曹操也想了好一会儿才想出一个合适的词:“他根本就是在混日子。”

    “……”郭嘉略有些无奈的笑了笑:“主公这个‘混’到用得真是贴切。”

    曹操眯眼沉吟道:“所以孤并不心疑于他,甚至很喜欢他这种‘混’的心态,故此也能放心任用。但也就是他的这个‘混’法,实在是让孤心中忧虑不已。”

    “请主公明示。”

    曹操轻叹道:“孤现在真正所忧虑者,正是义浩这从不以功名利禄为念,胸无成就大业之心。孤知他胸中常怀辞去官职归隐山林、不问世事之心,眼下是还有一些宗族安定之事在束缚着他,等他宗族立足已定,他多半会弃官而去。而孤自问真到那时,根本就想不出什么良策将他留下。”

    不提还好,一提起这个郭嘉也觉得头痛。

    曹操又接着道:“孤本以为可以用绝色佳人把他留住,故此把蔡琰许配于他,可是……”

    后面的话曹操没说,不过郭嘉很清楚曹操话里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曹操对蔡琰的态度也是很吃不准的。要知道蔡琰可不是曹操一手培养起来的那些歌伎舞伎,会听从曹操的摆布。正相反,蔡琰可是个官宦人家的出身,人又聪明,遇事肯定会有自己的见解。而这样的人,可不是说控制就能控制得住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到陆仁哪天手上的事情都搞定办妥准备要闪人的时候,蔡琰很有可能不但不会阻拦,反而会举双手赞成,然后就收拾包袱行李和陆仁一起跑了,那曹操就真的是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貌似这段典故目前还没发生。

    至于婉儿那就更加不用说,一颗心全在陆仁的身上,对陆仁那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一想到这里,曹操不由得轻叹道:“若使子修尚在,或许孤就不会有这种忧虑了。唉,子修……”

    在曹操看来,曹昂与陆仁、婉儿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而且当初曹昂还与陆仁一起打入田氏宅院救回婉儿。如果让曹昂以一个好大哥的身份去说服婉儿,从婉儿这方面来下手,让婉儿觉得亏欠曹昂这个好大哥太多的话,那就很有可能会让陆仁安心的留下,至少是把陆仁给绑住……当然,这只是曹操自己的推想而已,他可不知道陆仁真要走的话诂计是谁也拦不住。

    郭嘉微微皱眉,试探着问道:“主公会不会把义浩看得太重了?”

    曹操摇头道:“奉孝你该知道,现在虽然诛除了吕布这个心腹大患,孤可得一时之安宁,但用不了多久孤便会与本初对阵决机。今日的本初虎据河北,其势何等之大?公孙瓒虽能斗,但必为本初所破,介时本初坐拥河北全境与孤争锋,以孤之势又岂能不忧?而在这段时间里,孤于内真的需要像义浩这样的人才来为孤修政理民、屯草积粮,作好万全之备方能与本初一战。”

    郭嘉闻言轻轻点头。其实吕布也好,张绣也罢,甚至再把袁术也算上又能怎么样?真和今时今日的袁绍相比,说句难听点的话,这些人不过都是些跳梁小丑。

    论综合实力,吕布、张绣这些人其实还不及曹操,但袁绍的综合实力却可以说是曹操的数倍。而实力如此强劲的对手,却又是曹操避无可避的对手。

    对此曹操说过诸如“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之类的话,连郭嘉也有过所谓的“十胜十败”论断,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都只是自己给自己打气鼓劲的漂亮话而已。想和袁绍这样强劲的对手交手,不是动几下嘴皮子说几句漂亮话就能解决的,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实力、实力、还是实力!

    在这种情况之下,陆仁前前后后的可是实实在在的政绩证明了自己有能力确保充足的钱粮、稳定的人口与兵源,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说不定还可以用“奇门遁甲”来助阵。而这样的一个人才,对曹操而言会是一个多大的助力?

    此外还有两个原因令曹操不愿放走陆仁。

    其一是陆仁的“能力”虽强但却没有野心,虽说陆仁是属于那种不逼到头上,不在屁股后面踢上两脚就不会去动的人,但对曹操来说实在是比胸中有才却又有着极大的野心的人要强出太多太多,因此曹操用着能格外的放心……又有哪个成功的老板会放弃一个能帮自己赚大钱,却又不会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才?

    其二是曹操清清楚楚的感觉到陆仁现在虽然做了不少事,但实际上仍未尽过全力。如果能逼着陆仁全力施为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真的很难想像。不得不承认,曹操作为一个乱世枭雄真的很有识人之能,陆仁这家伙还真的是一直没有全力施为过。

    不过陆仁没有“火力全开”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在里面的,就心态而言陆仁只是想混日子,当然不想做得太过火、太过引人注目;此外很多陆仁本来想取用的农、工业知识,则是因为现时点的相关生产力还达不到要求才不得不作罢。

    当然曹操和郭嘉并不知道这些,到是因为曹操提起了将要和袁绍交手的事,让这二位都沉默了许久。而在良久之后,曹操才轻叹道:“奉孝,你素与义浩深交,义浩为人如何你最为知晓,那你可有良策使彼全力助孤?孤亦绝对不会亏待于他。”

    “这个嘛……”饶是郭嘉人比鬼精,可是真提到有关陆仁的这种心态的问题时却也是头大如斗。以郭嘉算计人的本事,要坑死陆仁那是小菜一碟,但想要让陆仁全心全意的为曹操出力而且还不伤着陆仁什么,那这个问题可就有点麻烦了。

    曹操看出了郭嘉的为难之色,自己也细想了一会儿才问道:“奉孝,孤想再问一句,你看义浩言及他折损了十五年阳寿一事,到底是真还是假?”

    曹操的这句话让郭嘉笑而摇头。稍稍的思索了一下,郭嘉轻叹道:“主公有些偏执了。其实在下刚才都曾说过义浩的事真能如何,假又能如何?关键之处只在于义浩他能否为主公所用。主公素有识人之能,而义浩这小子是个什么脾气,主公会看不出来?”

    曹操想想也笑了:“奉孝说得不错,陆义浩虽有奇异之能,但孤却用得了他,恐怕也只有孤能用得了他。”

    郭嘉道:“至于义浩这小子的折寿一事,依在下之见,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在下与他相交数年,深知这小子从来就没有什么志向可言。用他自己的话说,男儿丈夫的最高境界是‘醒握天下事,醉卧美人膝’,可是醒握天下事对他来说太累、太烦,所以只要能做到醉卧美人膝便足矣。而一直以来,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甚至连官都不想当。主公应该清楚吧?”

    曹操呵呵一笑:“孤岂能不知?为了让他重归仕途为孤效力,还着实费了不少的心思。”

    郭嘉道:“如今吕布已死,此役终结,义浩功劳不小,班师许都之后以军功授职,让他重任要职易如反掌。但再有战事,主公就别再让义浩随军出征了。万一这小子施用禁咒会折损阳寿的事是真的,那左五年、右八年的,他还会有几年好活?主公应该清楚,这小子真正精擅的是农桑政务,使主公的大军足食足用。要是死得太早,对主公而言可是莫大的损失。”

第三百零六回 送来牵绊

    “要是死得太早,对主公而言可是莫大的损失。”

    曹操点了点头,沉吟道:“以他前后的功绩,重任治粟都尉正合适。只可惜他的年纪、名望、资历还是差了点,不然孤真想让他去掌大司农印。”

    郭嘉微笑:“以他的农桑之能,升任大司农不过是早晚的事而已,在下担心的反到是这小子的官,当着当着就不想干了。”

    曹操脸色一沉:“孤又不曾亏待于他。反到是孤实在是想不通,男儿丈夫应不以女子为意,义浩他又为何会如此依恋?”

    这种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