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帝凰之永夜-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赤冰会典》记载:早朝议事时,大臣们必须寅初初刻起床,有的家住的远的担心迟到的大臣甚至要半夜爬起来,穿越半个怀安城前往西和门。

    在寅正初刻之前,大臣们必须到达皇宫的西和门外等候。当西和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们就要排好队伍。

    到寅正二刻左右,钟声响起时,西和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西和门,过金水桥在崇阳殿下的广场上整队。

    这期间,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卯初初刻,皇帝驾临崇阳殿,百官在崇阳殿下的广场上朝崇阳殿的方向行“一跪三叩头”礼,无论风雨。都需按照此规矩而行。

    而只有正五品以上包括正五品在内的官员才能在行完“一跪三叩头”礼后,进入崇阳殿,与皇上对话。

    至于剩余官阶在正五品以下的官员。若天气阴雨,就能自行出宫回家或去官署办公;若天气晴好,就只能认命地恭敬地等候在崇阳殿下的广场上,直到早朝散朝。

    自炎武蓝登基以后,炎武蓝也一直是遵循的这个早朝议事的时辰以及流程。

    但是近几年,因为炎武蓝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精气神越发不足。因此,近两年,炎武蓝当朝颁布昭令。将早朝议事的时辰改到了卯正初刻,也就是在原来的早朝议事的时辰上往后推迟了半个时辰。

    因为今日是炎子明这位赤冰国储君在及冠礼数年以后才大婚的日子,因此,这满崇阳殿的文武大臣们比平日里早朝议事的时候提早了一个时辰。在寅正初刻。天都还黑着的时候就进入崇阳殿候着了。

    起先,这些文武大臣们还能各自扎堆,窃窃私语几句即将在今日展开的那一场大婚庆典,但是,从炎武蓝身边的近侍高唱“吾皇驾到”,随后炎武蓝一脸不耐烦地携手上官媚出现在崇阳殿中时开始,崇阳殿中便瞬间安静了下来。

    这些文武大臣们既然能坐到正三品以上的位置,自然都是已经成了精了的。他们见识过的风浪数不甚数,最懂得看人脸色行事。

    既然炎武蓝一出现就毫不掩饰地摆出一副“我很不高兴”的样子。这些文武大臣们自然不会没有眼色地去招惹炎武蓝。

    从炎武蓝出现到现在,这份安静,已维持了一整个清晨,直到——

    “煦太子与燕国皓月公主到——”倏然,在满殿的寂静中,一抹高昂、响亮且拖长了尾音的男子声音,从崇阳殿那全部开启的十四扇开的镂空雕花殿门外传进了崇阳殿中。

    不等那声吟唱落下,就见崇阳殿那大开的十四扇开的镂空雕花殿门正中间那扇两扇开的殿门处,携手走进殿中两个身形纤长高挑的身影。

    因为崇阳殿内灯火通明,不难看清,那两个携手进入崇阳殿的身影,走在左边的,是满头青丝全部一丝不苟地梳起,梳起的发丝被规规矩矩地罩在一顶黑红二色的,前后各垂着九旒,每旒又贯玉九颗的衮冕冠内;身穿黑红二色的,衣服上绣有二十六条形式各异,每一条都张牙舞爪、栩栩如生的蛟龙,且在衣服的不同部位还绣有“九章”纹样,即日、月、星辰、山、蛟龙等物的朝服;脚踩黑色的,鞋面上用金丝绣着金色蛟龙的长靴的——炎子明。

    走在右边的,则是头戴一顶金光闪耀的,镂空雕琢而成,冠顶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孔雀,冠的正前方垂着十二条细致坠链而成的赤金链的赤金凤冠,身穿大红色百鸟朝凰嫁衣,脚踩大红色上绣戏水鸳鸯绣鞋的——燕清秋。

    此时,“炎子明”与燕清秋并肩而行,两人之间虽隔着约莫一步的距离,但“炎子明”高抬着他的右手,稳稳地执着燕清秋的左手,两人步履一致地朝着崇阳殿中深处走去。

    伴随着“炎子明”迈步的动作,“炎子明”那身黑红二色的朝服的下摆不断地前后摇曳着,通过朝服下摆前后摇曳的空隙,可以看见“炎子明”双脚上的两只长靴上的蛟龙均是缠绕着长靴而绣,蛟龙的尾巴在长靴的脚踝处,而蛟龙的头则在长靴脚背靠近脚趾的地方。

    而由着“炎子明”执手而行的燕清秋,她那身大红色的百鸟朝凰嫁衣亦在行走间群袂翻飞,一双大红色上绣戏水鸳鸯的绣鞋时隐时现,绣在鞋面上的鸳鸯仿佛活过来了一般,轻盈灵动,更加衬得燕清秋姿容倾城、天香国色。

    其实今日在场的文武大臣们见过“炎子明”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往日,因为众人心中都知道炎武蓝不喜炎子明这位储君,因此许多文武大臣,都没有将炎子明放在心上,更没有留心过炎子明的身形相貌。

    即便在朝堂上偶尔见到炎子明的身影,许多文武大臣也是不屑一顾,从没有人如今日这般认真、仔细地打量过炎子明。

    但是今日,在场的诸位文武大臣们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是要认真仔细地打量下他们这位煦太子的身形相貌的。

    于是,经过一番打量后,这些赤冰国的许多文武大臣们才发现,他们的煦太子不仅身材匀称,身形高挑出众,肤色还十分地白皙。尤是此刻,在那身黑红二色的朝服的衬托下,他们这位煦太子那本就白皙的肤色更是被衬得白皙如玉。

    若再凝眸细看,就他们这位煦太子那张白皙的,脸型略显阴柔的脸庞更是简直可以堪称是祸国殃民:密而弯长的墨眉,狭长的丹凤眼眼角微微向上挑起,透着一股勾人的美感,高挺的鼻梁,略薄的双唇……

    当然,若他们这位煦太子此刻面上不是露出一副傻乎乎的笑容,那就真的是姿容完美了!

    若是近看,唇边噙着一抹傻乎乎的笑容的“炎子明”与唇边噙着一抹优雅从容的浅笑的燕清秋的确并不如何的相配登对,但是从远处瞧过去,“炎子明”与燕清秋就仿佛一对从仙境中走出来的才子佳人,当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金童玉女——

    穿一身黑红二色朝服的新郎长身玉立、玉树临风,穿一身大红色百鸟朝凰嫁衣的新娘姿容温婉、端庄贤淑,不!这哪里是金童玉女,简直是神仙眷侣啊!

    撇开对“炎子明”这位储君的那些偏见,面对如此登对的一对神仙眷侣,满崇阳殿的文武大臣们脑中此时只能想到一首诗来形容他们眼下看见的这一副美轮美奂的景象——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而当满崇阳殿的文武大臣们心思各异地偷眼打量着携手而行的“炎子明”与燕清秋时,“炎子明”与燕清秋却仿佛什么也没有感觉到一般,依然维持着各自面上的神态,脚步从容地朝着崇阳殿中走去。

    直到走到崇阳殿中央,“炎子明”才堪堪停住脚步,而与“炎子明”携手而行的燕清秋,自然也停下了前进的步伐。(未完待续。)

第七章 嬿婉之姻1

    崇阳殿外,旭日高悬,崇阳殿内,在那名手捧圣旨的宦人高声吟唱出那句“奉天承运,吾皇诏曰!”后,明亮且华丽的崇阳殿内外,人头攒动间,诸位赤冰国的文武大臣们、带刀侍卫们、宫女宦人们,均纷纷屈膝下跪。

    崇阳殿外到还好,因为地形开阔,即便下跪的人数众多,数以百计,却也没有发出什么声响。但崇阳殿内虽空阔却过于安静,因而,伴随着崇阳殿内的所有人等均纷纷屈膝下跪的动作,各种衣料的摩擦声、双膝触地声此起彼伏。

    放眼崇阳殿内外,不过眨眼的功夫,便乌压压地跪了满地的人——

    崇阳殿内,上至易容成炎子明这位国之储君的王泉、燕国的皓月公主燕清秋,下至正一品内阁大学士杨忠勇、从一品忠义大将军萧直、从二品金吾卫上将军徐琦俞(萧直属下)、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杨献启(杨忠勇嫡长子)……

    崇阳殿外,上至燕国的一品诰命夫人玉荣夫人和玉灵夫人,还有正五品以下的赤冰国的文武大臣们,下至低阶(包括但不限于从七、八、九品)的佩刀侍卫、连品阶都没有的宫女、宦人……

    这么一大堆或身份显赫,或手握实权,或手握重兵,或名不见经传的臣子、内侍,此时均不分身份高低,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地伏跪于地。

    稽首大礼:拜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在天成大陆上,历朝历代,只有君王,才可享受此等大礼。

    然而。空阔的崇阳殿中,直等到各种衣料的摩擦声、双膝触地声皆尘埃落定许久后,崇阳殿内。依然安静无声。

    半晌儿过去,崇阳殿内,伏跪在地的大臣中,有胆子大些的大臣忍不住偷偷抬眼朝那九阶上望过去。却见站在那高两米有余的金色台基边缘围着的。雕刻着数不清的海浪、云纹的朱漆栏杆前的那名宦人正眯眼遥望着崇阳殿那大开的十四扇开的殿门。

    那名宦人望的不是别的,正是崇阳殿外的那一堆文武大臣和佩刀侍卫。那名宦人想要看看崇阳殿外的那一堆文武大臣和佩刀侍卫有无全部跪下准备听旨,奈何距离太远,任凭那名宦人如何眯眼细看,终究看不清明。

    于是,又过了一小会儿,估摸着崇阳殿外的所有人等应当全部跪下了,那名宦人才复又垂眸。看向他手中捧着的那张展开的,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篆文的明黄色卷轴。

    须臾。就听得那名右手持着拂尘,同时双手捧着圣旨的宦人,如是高声念唱到:“敕:礼有谨于初,义亦重其本:凡是姻构,且犹正于人伦;况在元良,更将承于宗祀。皇太子煦,储副是属,仁孝自然,爰从吉辰,式备嘉礼,上事下继,君子重之,言告言归,秦晋同休,成两姓绸缪之好,朱陈媲美,缔百年嬿婉之欢,朕岂无慰?

    非独在予之庆,宜申与众之泽;应天下囚徒,死罪特宜免死,配流西北远处;流罪降至徒;徒已下罪并宜释放。其造伪头首、勾合知情、受伪人等罪,虽徒流仍便隶为百姓。至彼勿许东西,诸道征行人家及鳏寡茕独,委州县长官检校,矜放差科,使安其业;中闲有不支济者,量事赈给,仍量助其营种……

    在京文武官九品以上,见在京外官因公使及当上在京新除五品以上,外官未辞并致仕官朝朔望者,各赐勳一转。东宫官九品以上诸司,绿礼会祇供官等,更加勳一转。五礼使兵部尚书……仍与六品官。今日应预会官等,各节级给赐物,即宜领取。宴会者所以宣其情,颁锡者所以将其意,公卿百辟,庶知朕心。”

    伴随着那名站在那高两米有余的金色台基边缘围着的,雕刻着数不清的海浪、云纹的朱漆栏杆前,双手捧着圣旨的宦人一字一句地高声将圣旨念唱完,几乎同一时间,空阔的崇阳殿中,响起异口同声的“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山呼声。

    而崇阳殿外,亦在同一时间响起了异口同声的“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山呼声。

    不过,因为崇阳殿外的人数相较于崇阳殿内,要足足多出四倍有余,因此,即便崇阳殿外相对空旷,这声山呼,依然直冲九天,分外震耳发聩。

    按照赤冰国皇族祖制,储君大婚当日,储君需携其妻,也就是太子妃在巳时之前来到崇阳殿,二人先在殿门前朝拜天地,以告天地之灵;之后,储君携其太子妃进入崇阳殿内,朝拜赤冰国当朝天子与皇后。

    此番圣旨宣读完毕,今日大婚的主角“炎子明”与燕清秋业已朝拜了赤冰国当朝天子炎武蓝及其皇后上官媚,同时百官拜谢帝王恩德,今日这场大婚庆典就算是完成了一大半了。

    至于今日这场大婚庆典剩下的那一小半,就是等到傍晚时分,赤冰国众臣联袂参加设在正阳殿,于酉初初刻开始的宴席。宴席直到亥初初刻结束,百官再次叩谢圣恩,各自出宫归家,至此,今日的大婚庆典才能算是圆满结束。

    可是眼下才刚过巳正,距离设在正阳殿,于酉初初刻才开席的宴席,怎么算都至少还有三个多时辰,那么,这三个多时辰的时间,“炎子明”和燕清秋这对大婚新人该做些什么呢?炎武蓝和上官媚这对赤冰国中最尊贵的夫妻该做些什么呢?赤冰国的那些文武大臣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诚然,普天同庆的圣旨已然宣读完毕。接下去,“炎子明”和燕清秋这对大婚新人,自当由着候在崇阳殿外的玉荣夫人和玉灵夫人。还有那几十名随侍的宫女、宦人送去洞房,也就是眼下炎子明这位赤冰国储君在赤冰国皇宫中所居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