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帝凰之永夜-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浩贤与良兰月‘冥婚’,且两国皇室都清楚地知道良兰月的死与对方无关,但这两国之间的结盟却是无法再继续下去了,这无关利益,而是事关皇室颜面的问题。

    良兰月在良国百姓心中的形象还算不错,甚至有些百姓十分爱戴良兰月,而今良兰月却在出嫁途中于大章国境内惨遭死劫,若良优添还坚持与大章国合作,那良国百姓势必会议论纷纷。就算良国百姓不议论,也会有有心人故意制造舆论的。除非良优添能摒弃所有来自良国百姓的舆论声,否则,良优添定要顾忌良国皇室颜面而拒绝与大章国继续结盟合作。只要良优添拒绝与大章国继续合作,凭大章国目前的国力,还翻不起什么浪来。”

    然而,对于炎子明这一番长篇阔论,冷晴却只抓出了其中一个词汇——

    只见冷晴猛地侧头看向炎子明,继而蹙眉低呼:“冥婚??!!”话出口后冷晴才发现,她在说出这个词汇时,语气是有多么的不敢相信……

    炎子明亦是侧头看向冷晴,与冷晴四目相对之时,炎子明却只是挑眉,并不说话。

    其实话一出口冷晴就有些怪她自己小题大做了,因为“冥婚”一事冷晴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冥婚在汉朝以前就有了,但由于冥婚耗费社会上的人力、物力,毫无意义,曾予禁止。《周礼》云:“禁迁葬与嫁殇者。”但此风气,始终没有杜绝,甚至有的直接表现在统治者身上。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起冥婚,是曹操为其早死的儿子曹冲操办的——

    《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卷20)记载,曹冲“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则流涕,为聘甄氏亡女与合葬,赠骑都尉印绶,命宛侯据子琮奉冲后。”这里,曹操是聘了一名甄姓早死女子给其当做儿媳。

    曹冲是曹操与环夫人所生,曹冲很聪明。五六岁时,吴大帝孙权送了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想知道大象有多重,但问了好多大臣都想不出称量的法子。曹冲说,“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如此有天分的儿子,难怪曹操为他的死悲伤万分,还要为他操作冥婚。

    冥婚的兴起,便与曹操这样溺爱子女有关。但在民间还有一说法,不给死去的未婚者“成亲”,家中会闹鬼,家人不宁。所以,在迷信盛行的古代,冥婚普遍为民间认可,成为“合法婚姻”,墓主两家还成为“亲家”。

    “冥婚”在华夏各个朝代均未绝迹。宋代,冥婚最为盛行。据康誉之《昨梦录》记载,凡未婚男、女死亡,其父母必托“鬼媒人”说亲,然后进行占卦,卜中得到允婚后,就各替鬼魂做冥衣,举行合婚祭,将男、女并骨合葬。

    《元史。列女传》载:“子弟死而无妻者,或求亡女骨合葬之。”

    《明史。列女传》亦载:“……刘伯春卒,而其聘女亦如之,后皆迎柩合葬。”

    一直到清代,这种妇女殉葬冥合的习俗,随着贞节观的加强,仍很盛行。直至晚清封建礼教受到西方精神文明的冲击才逐渐消失。

    冷晴之所以知道得如此清楚,是因为当初蒙语死后,蒙爸爸说“落叶要归根”,为了安葬蒙语,冷晴陪同蒙爸爸回过一趟蒙爸爸的老家,在老家邻里的老人们的鼓动下,蒙爸爸竟然萌生了要为蒙语私下里做一门“冥婚”的想法。

    尽管知道蒙爸爸有他自己的考虑,也许蒙爸爸是希望借此让患上抑郁症的蒙妈妈可以康复,又或许是想让蒙语在黄泉路上不孤单,总之冷晴知道这件事后,是毫不犹豫地当场就拒绝了的。

    那之后,蒙语在她的老家下葬,蒙爸爸不知所踪,蒙妈妈病情加重,冷晴又忙着追查蒙语自杀的真相,这件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其实,在亲身经历了穿越这种异事后,如果再给冷晴一次回到那个时候的机会,冷晴想,她也许不会像当初那样拒绝得那般义正言辞、毫不留余地了。

    每每午夜梦回,她又何尝愿意蒙语在九泉之下孤单一人呢……

    现下看着炎子明面上一副明晃晃的“你为何要如此不敢相信”的表情,冷晴抿唇,犹豫了一下才斟酌着词句道:“我只是觉得,冥婚这种事发生在民间还可以理解,毕竟民间百姓多愚昧,但连一国君主都行如此愚昧之事,那就有些太……”说到最后,冷晴终究还是没能说出“祸国误民”四个字。

    炎子明闻言却是自喉间发出一声轻笑,而后,炎子明扭头看向他身前的猩红色炭火,语意分明却语气不明地道:“你太天真了些!你可别忘了,皇室,是每一个国家中至高无上的存在,皇室的人说可以,这件事就可以!更何况,做这件事的人,还是大章国的皇帝,站在大章国权力巅峰的男人。这就是只有皇族才能行使的皇权!”

    无奈地叹出一口气,冷晴亦是扭头看向她身前的猩红色炭火,语气呐呐地道:“原来如此!果然是权大压死人啊!”

    炎子明张了张口正欲接话,一道低沉魅惑却尽显调侃之意的嗓音倏然十分突兀地插了进来:“什么权大压死人?爷,莫非小的离开这么一会儿功夫,您就在用太子爷的身份欺压人小姑娘了不成?”

    炎子明与冷晴双双回头,不出二人所料,说话之人正是先前离去的王泉。

    见炎子明与冷晴都朝他看了过来,站在后殿殿门口的王泉笑眯眯地扔下一句“小俩口,吃饭啦”就兀自转身走了。

    与炎子明对视一眼,冷晴嘴角抽搐着说了一句:“炎子明,我想抽死这货,你不介意吧!”

    炎子明看着冷晴,抿唇轻轻一笑,宛若花开:“不介意。”(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 何为皇族3

    清心殿前殿与后殿不同,因前殿历来是赤冰国历代太子用膳与处理琐碎公事的地方,于布置陈设上只讲究大气简约,是以整个前殿的地面上都只铺着一层黝黑发亮的地砖,没有如后殿那样铺满光看着就觉得暖和的羊毛毡。

    六根大柱立在殿中各处,支撑着清心殿顶那磅礴恢宏的重檐歇山顶的部分重量,每根柱子上又都雕刻着一条惟妙惟肖的四爪蛟龙,若是靠近了细看,便能发现那些蛟龙每条的造型又都不一样。

    正对着殿门的那面墙上悬着一块上题“厚德载物”四个龙飞凤舞的金色大字的黑色金丝楠木匾额,匾额下摆着一扇约有七八米长的缎面屏风,屏风虽长,但屏风的两端离两侧的墙壁尚有数米的空间。

    屏风上从右至左地绣着山川河流一年四季的景色变换,一共有十余副,每一幅图拣出来都可独成一景,拼在一起却又不显突兀,反而十分契合。

    屏风前面正中的地方摆着一张一米多长的长方形书桌,桌面上罩着一块淡黄色的缎面桌布。桌布从桌面一直罩到桌角,完全遮住了桌子的原貌。

    桌面上摆着文房四宝以及一些书册竹简,桌后摆着一张淡黄色的八龙金漆宝座,宝座两侧各排列三根直径一米的沥粉贴金云蛟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

    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角端(音录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和香亭。

    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着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大蛟龙,蛟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殿中右侧那面墙下贴着墙摆着一个体型庞大的博古架。架上每个格子里都摆着物件,有玉器、木雕、青铜器等等不下百余件。

    殿中左侧那面墙下摆着一张直径约有两米的金丝楠木大圆桌,桌面上铺着一张淡黄色的菱形桌布。围着桌子摆着一圈共八张金丝楠木圆凳,每张圆凳上都铺着一张厚实的羊毛坐垫。

    金丝楠木桌和博古架前方的地上皆一左一右各摆着一个金色大鼎,鼎盖镂空且雕有繁复花纹。四个金色大鼎鼎盖那镂空的地方均有冉冉白烟徐徐升起,白烟升到一定高度便又徐徐散去,殿中弥散着一股清新的松香味。

    此刻。炎子明微闭着眸子,身形端正地坐在金丝楠木大圆桌后墙壁下的主位上,炎子明左手边是冷晴。右手边顺序过去是王泉、牧文。

    冷晴和牧文同炎子明一样坐得身形端正,只有王泉,左手肘支在他身前的桌子边沿上,左手握成拳撑着左脸。右手捏着一双竹筷在那儿晃来晃去地咱也就不说什么了。偏生他在桌下还翘着个二郎腿,真是连吃饭都没个正形儿!

    炎子明、冷晴、王泉、牧文四人中,最最沉不住气的,便数王泉了。

    翻着白眼似的看着算是与他坐了个对门的冷晴,王泉出口的语气很有几分抓狂的意味:“我说冷大小姐,您老人家还要盯着这桌子菜看到什么时候啊?您要是再这么看下去,咱们可就直接从热席改吃凉席了啊……”

    冷晴冷冷地抬眸看了眼王泉,不等王泉有何反应。冷晴又垂眸看着她面前的那一桌子菜去了。到是王泉被冷晴这冷飕飕的小眼神儿看得心里一毛,手中的筷子差点扔回桌子上。

    抬头看向左手边身形端正地坐着。双眸轻合着似在闭目养神,一副老神在在之姿的炎子明,王泉果断将视线转向了坐在他右手边,同样坐得脊背挺直,但好歹睁着双眼的牧文。

    王泉用捏着筷子的右手拍上牧文的左肩,朝牧文万般无奈地叹了口气后,王泉小小声地嘟囔着:“你说爷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嘛!非要等她先动筷子,这都坐下来快有小半盏茶的功夫了,她除了看,连手都没抬一下……可饿死我了啊……”

    对于王泉拍在他左肩上的右手里捏着的那双快要戳到他左脸的筷子,牧文权当做没有看见,至于王泉的嘟囔,牧文更是权当做没有听见。

    既然入座前炎子明吩咐了:冷晴不仅是女子,又是第一次在惟德宫与他们一起吃饭,他们三个大男人理当谦让一下,今日冷晴不动筷,他们三个谁也不能动筷!那牧文自然是要将炎子明的吩咐坚定地执行到底的。

    先前炎子明的吩咐冷晴也是听见了的,冷晴也很想给面子地一入座就大快朵颐,可是,看着她面前这张金丝楠木大圆桌上规规矩矩地摆着的,还在冒着冉冉白色热气的六菜一汤,冷晴委实大快朵颐不起来。

    而且,看着这一桌子菜,冷晴觉得她对“华夏五千年历史上各位皇太子们的日常饮食观”被彻底颠覆了——

    这六道菜分别是:豆芽炒韭菜、蒜泥手撕茄子、山药玉米粒炒鸡丁、清炒莴笋丝、木耳炒鸡蛋、脆煎银鳕鱼。汤是淮山茨实扁豆排骨汤。

    冷晴将这六菜一汤来来回回看了几遍,她终于确定,除了唯一的一道汤和脆煎银鳕鱼之外,只有山药玉米粒炒鸡丁还能算是个肉菜了……

    不可否认,冷晴在饮食这方面最艰苦的日子,是她尚在学校念书的时候。但那时候是因为冷晴要将一切能腾出来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所以吃饭一事就变得不怎么重要了。

    那时候的冷晴,每顿饭只要能吃饱,摄入的食物能保证自身能量供给,她就不会挑剔。

    但后来冷晴顺利毕业,进入博康总公司后,随着冷晴的身份地位越来越高,她在饮食这方面花的心思也就越多。

    用冷晴自己的话说,她以前念书那会儿太委屈自己的肠胃了,现在工作稳定收入稳定地,不用再像念书那会儿那样拼命了,她应该对自己的肠胃好些,将以往对自己肠胃的亏欠都弥补回来。

    是以,近几年,冷晴无论是自己在家吃饭也好,外出应酬客户也罢,除了每日的早餐比较清淡外,冷晴没有哪一顿饭的菜色里是没有山珍海味的。

    当然了,那些太残忍的山珍海味,例如:驼峰、猴头、熊掌、鹿筋、鱼翅之类的,冷晴是绝不触碰的。但像燕窝、海参、鲍鱼、江瑶柱、牡蛎、象拔蚌之类的山珍海味,不说每顿饭里每一样都有,至少一样是有的。

    而冷晴初初来到这个异世的时候,她被朱梓陌捡回了朱家,尽管朱家只是一介商贾,但朱府上弄的饭菜真心比炎子明这一国太子吃的饭菜强太多了……

    “炎子明,你身为赤冰国太子,每天吃的都是如此清淡的菜色吗?”忍了又忍,冷晴终究还是没能忍住,将心底的疑问问了出来。

    到不是冷晴有多嫌弃她面前这一桌子菜,菜都是好菜,每一盘子菜都做工精致,色香俱全,摆盘也漂亮,只是冷晴已经习惯了她的餐桌上至少有一个盘子里是山珍或海味,最好是每个盘子里都有辣。如今猛一瞧见堂堂一国太子的餐桌上居然是如此……呃……平民化的菜色,冷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