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帝凰之永夜-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玉荣夫人一同踏出秋水阁的大门,踏上那座连接着太液湖岸的秋水桥,燕清秋不由自主地驻足回头看向那座她居住了十年之久的秋水阁。

    那朱漆的大门,镂空雕花的门扇、窗扉,这座尽管用料奢侈,但在燕皇宫中不论是装饰还是内里陈设都相当简朴的三层高的水上楼阁,承载着燕清秋数不清的回忆,而今日一别,此生,她或许再也无缘归来……

    “公主殿下,走吧!皇上与皇后娘娘还在鸢和殿前等着为您送行呢!虽然您的夫婿不尽如人意,但为了皇上与皇后娘娘的一番苦心,还请公主殿下勿要再有不舍。”见燕清秋一幅恋恋不舍之情,玉荣夫人终究还是狠心开口斩断了燕清秋心中最后的一丝留恋。

    没有答话,燕清秋只收回视线目视前方,抬腿,迈步,一步一步走向太液湖岸,走向,她的未来。

    另一边,燕皇宫鸢和殿前。

    大气恢弘的鸢和殿门前的丹陛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十八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计时器,嘉量是(古代)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

    殿下为高九米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而在这汉白玉石雕基座最上面的阶梯之上,并肩站立着两个明黄色的身影,两人身后侧站着一个深蓝色身影。

    走近了看,那两个明黄色身影却是一名男子与一名妇人,那个深蓝色身影却明显是一名手持拂尘的宦人,那名宦人左手还捧着一个明黄色卷轴。

    却见,那名男子身形修长、容貌俊朗,脚踩暗纹金龙朝靴,头戴金冕冠,身着明黄色朝服,朝服上共绣有三十八条形式各异的龙,每一条龙都张牙舞爪栩栩如生。在朝服的不同部位还绣有“十二章”纹样,即日、月、星辰、山、龙等,所用章纹均有寓意,日、月,星辰,取其照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

    站在男子身畔的那名妇人虽已步入知天命之年,却是一副风韵犹存之姿,她亦是着装隆重:脚踩暗纹金凤绣鞋,头戴十二龙九凤冠,每一条龙、每一只凤都造型奇巧,制作精美,并饰有大量的珍珠宝石。亦是身披明黄色朝服,只是其朝服之上绣着百鸟,百鸟之上绣有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这是天成大陆各国皇帝与皇后只有在最隆重的场合才会穿的“十二章纹”龙袍和“百鸟朝凰”凤袍。

    无需多疑,此二人,正是燕国当今皇帝燕昌帝燕天与其皇后陆熏!

    适时,燕天与陆熏正并肩垂眸望着汉白玉石雕基座之下,鸢和殿下广场上的一众送亲队伍人员。

    站在高达九米的阶梯之上俯视,可以清楚地看见,鸢和殿下宽广的广场上的送亲队伍规模十分之庞大,只粗粗一眼便可估计,送亲队伍高达五百余人!他们分列四队而立,人人面朝鸢和殿的方向,面上皆是一片肃穆。

    队伍的正中央是一顶大红色金丝楠木凤辇,由十六匹骏马拉着,凤辇四周垂挂着大红色的细纱,堪堪可以遮挡住凤辇内的景象。

    凤辇前方中间两列是身着桃红色宫装的宫女,左右两边皆是手持长矛、腰佩长剑,身穿甲胄的将士。凤辇之后,中间两列是身着深蓝色宦服,两人合抬一抬嫁妆的宦人,其左右两边亦是手持长矛、腰佩长剑,身穿甲胄的将士。

    在鸢和殿下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前,笔直地站着一个头戴银盔、身披银甲红袍、腰佩长剑,右手牵着一匹黑色骏马,相貌清秀的年轻男子。

    “皓月公主到!!”伴随着一声唱和,身披一身大红色嫁衣,头戴凤冠,由身着绛红色宫装的玉荣夫人搀扶着的燕清秋缓缓出现在鸢和殿下的广场上,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内。其后跟随着身着宝蓝色宫装的玉灵夫人。

    待到燕清秋走到鸢和殿下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下,那个相貌清秀的年轻男子身边,送亲队伍最前方站定,玉荣、玉灵两位夫人便退至燕清秋身后三步远处,束手垂首而立,一幅恭敬非常的模样。

    站在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前,燕清秋双手轻贴于腹前,身姿笔直而立,微微昂首望向站在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之上的那两个明黄色的身影——她此生最敬爱的父皇与母后。

    站在燕天和陆熏身后的宦人此时稳步走至燕天和陆熏身旁,缓缓展开他手中捧着的明黄色卷轴。包括那个身披甲胄的年轻男子和玉荣、玉灵两位夫人在内,一众送亲人士见状纷纷双膝跪地,偌大的广场上唯有燕清秋依旧笔挺而立。

    却见那个宦人张口,大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燕皇帝诏曰:朕之皓月公主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赤冰国皇长子炎煦太子贵而能俭,无怠遵循,克佐壶仪,轨度端和,敦睦嘉人,朕今日特赐皓月公主与炎煦太子,得佳姻,携手为燕、赤冰两国之百姓共造福祉,让两国永享太平!责令威远大将军欧阳烨护送皓月公主至赤冰国,以成佳姻。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圣旨宣读完毕,鸢和殿下的广场上顿时响起震耳欲聋的山呼声。

    在震耳欲聋的山呼声中,宣旨的宦人合起圣旨,疾步走下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的阶梯来到燕清秋面前,弯腰垂首,同时将手中圣旨捧到燕清秋面前,恭敬中带着温和笑意地对燕清秋道:“皓月公主请接旨。”这是他看着长大的小公主,如今终于要嫁作他人妇了啊!

    缓缓伸出一双莹白小手接过宦人手中的圣旨,燕清秋朝着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之上的燕天和陆熏二人盈盈一拜,而后,毫不犹豫地转身,朝着那辆大红色金丝楠木凤辇走去。

    因玉荣、玉灵两位夫人是燕天钦点的送嫁使臣,遂跟随着燕清秋一同转身朝着那辆大红色金丝楠木凤辇走去。而一身银甲红袍的威远大将军欧阳烨则翻身上马,驱马往送亲队伍前方行去。

    至此,一众送亲人士这才纷纷起身。(未完待续。。)

第二十七章 燕帝嫁女3

    站在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之上,目送着自己的爱女登上那辆大红色金丝楠木凤辇,燕天终究忍不住轻叹一声,而站在他身侧的皇后陆熏,亦留下两行清泪。

    燕天和陆熏心中都十分清楚,燕清秋此行一去,怕是此生一家人都再也无缘团聚,而等待燕清秋的,却是另一个波诡云谲的牢笼和一个天成大陆上人人皆知皆笑的痴傻太子。但是为了燕清秋,他们却别无选择!

    “起撵!!!”

    在欧阳烨驱马行到送亲队伍最前方后,随着玉荣夫人的这声唱和,一众送亲人士皆转身面朝燕皇宫宫门的方向,宦人们纷纷抬起嫁妆,凤辇左右跟随着玉荣、玉灵两位夫人,而后,众人皆抬腿迈步,,脚步一致地朝着燕皇宫宫门走去,拉着凤辇的十六匹骏马亦配合默契地向前行驶。

    “天哥,你说我们将秋儿送去赤冰国与那个痴傻太子和亲,究竟是对还是错?”一直目送着那辆载着燕清秋的大红色金丝楠木凤辇行驶出了燕皇宫的宫门,忍了又忍,陆熏终究还是如此问到。

    同样一直目送着那辆载着燕清秋的大红色金丝楠木凤辇的燕天闻言,却是露出一个有些惨淡的笑容,出口的话语透着浓浓的不舍:“不这般做,我们又能如何?秋儿……即便有着这天成大陆上最美的容貌,满腹的才情又如何?我们的秋儿,早在十四年前就被宫中那群毒妇给毁了。而今。赤冰国肯以太子正妃的身份接受我们的秋儿,虽只是嫁给一个痴傻太子,你我亦没有什么好不满的了。”

    闻言。陆熏终于不再落泪,亦扯起一个有些惨淡的笑容,却是语气欣慰道:“是啊!这样的结局,对于我们的秋儿,或许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我们……的确没什么好不满的了。只是不知秋儿这一去,能否在赤冰国那个亦是波诡云谲的后宫之中安度余生。并为赤冰国当朝皇帝诞下第一个皇长孙。”

    闻言,燕天却是冷笑一声,赫然转身。燕天只留下冷冷的几句话:“熏儿,你身处这皇宫高墙之下二十余载,她们使的那些肮脏手段,你见的还少吗?我们的麟儿是如何胎死于你腹中。我们的秋儿又因何变成而今的模样。难道你都忘了吗?我不求秋儿能为赤冰国诞下什么皇长孙,只求秋儿能在那个肮脏的地方,平安活到花甲之龄,若能如此,在我百年之后,必能含笑九泉,此生无憾。”

    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望着燕皇宫宫门的方向。陆熏满目哀伤,连语气都十分哀伤地道:“秋儿。是母后没能保护好你,这才致使你走到今日这一步,是母后愧对于你!正如你父皇所愿,母后,也只愿你能在那个肮脏的地方,平安活到花甲之龄,若能如此,在母后百年之后,必能如你父皇一般含笑九泉,此生无憾了!”

    燕皇宫外的东林大街上,街道两旁早已站满了燕国京都东林城内的百姓。一眼望去,男女老少皆有,其中不乏贩夫走卒亦或商贾富甲。人人脸上或多或少都带着期盼、喜悦,更有甚者,满面兴奋之色。

    从宫门外百米处起,沿着蜿蜒的东林大街一直到东林都城南城门下,皆是前来观赏他们燕国最为高贵的十公主皓月公主出嫁典礼的燕国百姓。其间更有甚者乃是从燕国其它城县特地赶来京都东林城观礼的燕国百姓。

    若是从高处俯瞰,此景用“万人空巷”来形容都不为过。这足可见,一国公主出嫁是多么盛大且引人注目的一件事!

    不论哪一朝哪一代,历来,每逢盛礼,皇室之人出行,为了避免发生什么意外,必会有官兵先行清理要经过的街道,并且派兵驻守街道。

    大梁、大章、赤冰、凤鸣、惠、良、燕、颖、萧九国成立之百年后,其各国礼仪律法都已建立完善,便有人整理出《九国志》,其中便记载有九国各国的礼仪律法。

    《九国志。燕。行篇》中有记载:“天子出行,街道两侧,三步一士;后、太子出行,五步一士;余皇室之人出行,十步一士。”

    今日,乃是燕国皇帝燕天最疼爱之十公主皓月公主出嫁的日子,公主凤辇必行的街道两侧,每隔五步的距离便有一名手持长矛、腰佩长剑的官兵把手,那些前来观礼的百姓皆被那些官兵阻拦在街道之外。若有人敢越雷池一步,必将成为矛下亡魂!

    原本“五步一士”只有燕国皇后、太子出行才可使用,但因燕清秋乃是燕帝爱女,且燕清秋是嫁去赤冰国为太子正妃,他日赤冰国太子荣登大宝,燕清秋自是赤冰国的皇后,遂也无人觉得此种安排有何不妥。

    “快看啊!!是皓月公主的送亲队伍!!”靠近宫门处的百姓中不知是谁这般喊了一嗓子,原本只是悄声交头接耳地聊着的人群立时沸腾起来,人人皆垫高了脚尖、伸长了脖子朝着燕皇宫宫门的方向张望。

    在燕国,无人不知燕清秋是燕昌帝最疼爱的公主,更无人不知,燕清秋乃是燕国自建国以来最美的美人,是燕国真正的第一美人!

    但自燕清秋九岁生辰之际搬进秋水阁后,见过燕清秋容貌的,除却燕国皇室内部人员,放眼燕国却只有寥寥十数人。

    然,若是严格追究起来,哪怕是那些燕国皇室的内部人员大部分也只是远远地瞧见过燕清秋一两次罢了,根本无缘近距离窥探其美貌,在那些人心中这无不是一大憾事。

    因自小备受燕昌帝疼爱,直到秋水阁建成前,燕清秋都是住在皇后陆熏的凤仪宫中,只是那时燕清秋尚且年幼,相貌虽则清丽柔美,却因带了几分孩童稚气而掩了那过分的美丽。而秋水阁建成后,燕清秋搬进秋水阁中后却是极少踏出秋水阁,连一众皇子皇女日常向皇后陆熏的请安都甚少参与。

    直到五年前燕昌帝生母薄太后因疾崩殂,燕国上下举国同丧。

    燕昌帝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孝子,薄太后崩殂后,燕昌帝便下令命百官跪于薄太后的灵堂外痛哭哀啼以祭奠薄太后在天之英灵,且言明哪一个敢弄虚作假不痛哭哀啼的,便重责三十大板,罚俸半年。而燕昌帝的一应妃嫔、皇子皇女则皆跪于薄太后的灵堂中为薄太后守灵七七四十九日。连皇后、太子都去了,燕清秋自然也在其中。

    因此事,自搬进秋水阁后便一直深居简出的燕清秋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但只这一次便足以让燕清秋的美名传至燕国上下,乃至整个天成大陆!但那之后,燕清秋却甚少再出现在人前。

    毕竟五年前燕清秋也不过十三岁,也不过是一个没有长开的小丫头,正所谓“女大十八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