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皇子-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峥嵘坐在地面上一脸痛苦的捂着腰,看着段重:“师兄,你出手都……不留情面啊?!”

    段重摸了摸鼻子叹息一声:“我就是要打得你肾亏!”

第二十一章 匈奴

    北梁是个以武为尊的国度,在这里,只要你有足够高强的武道修为,那么你便会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根南梁处处弥散着一股子书生酸气大为不同。当然,这并不代表北梁的士子笔杆子们的地位低下,恰恰相反,文人反而会得到大家的尊重的敬仰,因为在北梁,这士子没没有南梁的yin*靡之风,所谈者无非军国大事,所议者无非天下大统。而北梁的文人墨客在国家之中往往充当着军师政客之职,政治地位进一步决定了身份地位,所以即便是一个狗头军师,在北梁也要高人一等。

    在北梁军中有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那便是往往一个统兵上万,官过三品的武将大员,都会豢养一大批的文人墨客,说好听点叫做智囊,说难听点叫做笔杆子和狗头军师,对于这一点,倒是跟段重上一世春秋战国的门课极为相似。正所谓广聚贤才也不过如此。而且这梁武帝萧和被誉为神明英武,昔年就是将军出身,对于军国之事十分有心得,这就注定了北梁的军事强大。在之前十余年和南梁的交手之中,南梁的军队从未讨过优势,若不是依靠长江天堑,早已是落花流水一败涂地了。最为重要的是,北梁的人都有一个极为深刻的共识,若不是西边匈奴虎视眈眈,北梁早便可以一通南北,平定中原来。这样的一个共识绝非空穴来风、毫无依据的,段重仅仅从庐州水师大营窥其一角,便已经知道了这南北二梁两国的军事实力完全是在一个不等恒的对比之上,若是北梁真的敢下了血本挥师南下,强渡了长江之后南梁便再也无险可守,南京城便岌岌可危,政权覆亡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当然,这种假设并不能成立。因为北梁不可能倾巢出动强渡长江,第一点,船只不够,北梁的水师虽然要比南梁强大许多,但是面对着南梁的水师,北梁并没有能力将数十万的大军全部输送过来,这第二点,那就是因为匈奴。作为生活在西北方向的一支游牧民族,匈奴人民向来是以放羊牧马为生,是一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匈奴人无论男女老少,皆是要习得骑射之术,民风极其剽悍,作战起来锐不可当。更为重要的是,这匈奴又是一个极具侵略性的民族,对着北梁的丰沃土地更是虎视眈眈。每到了冬末春初缺衣少粮的季节,匈奴人更是会例行组织部队对北梁的边境城镇进行扫荡性的侵略,掠夺粮食和资源。而守卫城郭,已经成了北梁部队每年必行的惯例了。北梁边境线冗长,且不是所有城乡都有城池和军队护卫,再加上匈奴骑兵奇高的机动性,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损失多少的问题。而匈奴人在一旁的虎视眈眈,就注定了北梁需要将大量的兵力驻扎在边境之上,去抵御匈奴的入侵。南梁虽然兵力难以跟北梁抗衡,但是有匈奴在西北钳制,短时间内倒显得并不是那么危险。

    与北梁相比,南梁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这江南之富庶自不用说,北靠长江,南无蛮夷,西南大理更是因为民族、人口等诸多因素难有作为,一直以来俯首称臣,吐蕃地广人稀,又隔着十万大山,根本无暇东顾,所以唯一的敌人便是面对北方的“兄弟”,这是自家人的窝里斗,而南梁用举国之力抗衡北梁部分军力,更何况粮草充足、装备精良,自然也不会吃什么亏。

    段重这一次用比武的方式战胜了萧峥嵘,虽然手段有些诡异,目的有些邪恶,但却是实打实的赢了,这战场之中本来就是千变万化,以杀敌为第一目的,没有人会一刀一剑认认真真的跟你比划,所以段重的的确确是赢了,并且赢得了许多将士的尊重。毕竟段重的名声在南梁虽然是显赫无比,但是在北梁却跟白纸无异,一切需要重新来过。在北梁的发展战略自然是要跟南梁大为不同的,段重想要发挥自己穿针引线的作用,首先便要得到足够的地位和权势,这种东西在哪里都是极为有价值。但是光靠说说话、卖弄卖弄风情,道北梁的太学里慷慨激昂一番便想得到这些,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在北梁,靠的是武力说话。

    段重的纵*欲症状好了之后,自然是不需要休养了的,不过萧峥嵘却不一样了。毕竟段重一脚下去,即便是肾亏,那也不是一般的肾亏了。所以这两日萧峥嵘躺在床榻之上,每次看到段重面色和蔼的来探望自己,面目便有些不自觉的露出一种惧怕之感。

    这两日段重在军帐之中过的颇为惬意,每日看着诸位操练习武,天气好时更是专门挑一艘小船,找一两个附近的渔民,在巢湖之上荡舟观景,和素儿和廖佳佳谈谈情,说说爱,这的确是一件极为美好的事情。当然,素儿现在已经是段重的正牌老婆了,而廖佳佳姑娘并不是。所以和段重相处起来,倒是颇有一些尴尬,这也让段重头痛无比。便是素儿也催着段重趁早将廖佳佳迎娶了过门,萧峥嵘也多次提及,毕竟是抢来的老婆,越早收了越好。

    对于此事,段重又是何尝不想?毕竟段重可是初尝了**的滋味,这怎能用一个爽字了得?然而之后的特殊病症却让段重爽不起来了,直到目前为止,段重还只做过……一次。所以不管是对于廖佳佳还是素儿,段重都是十分之……饥渴的。当然,在段重的理想之中,双凤游龙这种事情不仅一直在段重的计划中,而且还要矢志不渝的坚持和发展下去,向着多凤乃至多龙……恩,多龙就算了。

    不过段重虽然十分之饥渴,但是几本的理智还是有的。对于廖佳佳姑娘,段重希望能够明媒正娶普天同庆,起码要不比自己和素儿的婚礼落了气势。所以这需要在北梁有之相应的地位与身份。不委屈自己的女人,这是段重的原则。

    当然,对于近期以来大补而满是欲*火的身子,段重除了每天跳到冰冷的巢湖水里泻火,在冰冷的湖水里打一下传说中的飞鸡以外,还会趁着夜色,将素儿或者廖佳佳姑娘以欣赏夜色的名义叫出来,坐在巢湖的芦苇荡里,先是极为正经的看看月亮,听听虫鸣,进而转化为说说情话,亲亲小嘴,直到段重凶相毕露将邪恶的双手向两位姑娘的衣襟内……当然,素儿毕竟已经是段重的人了,所以半推半就也就从了,但是廖佳佳姑娘身为大家闺秀,怎能让段重如此轻薄呢?所以每次都会按住段重轻薄的手,然后把段重猛地一推,就听到“哗啦”水响,段重又一次进入水里处理火气问题。对于自己的女人,段重向来是不设防的。

    段重此行的目的自然不会是在庐州的水师大营观观水景,过过日子,而是要去北梁的政治经济中心——燕京。前一阵子是因为自己纵欲过度耽搁了,现在却又因为北梁大皇子萧峥嵘的肾亏问题而拖延住了。不过眼看着休息了两三天,萧峥嵘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再过两日估摸着便能够启程了。

    此时此刻,段重正躺在营帐之中的藤椅之上,悠闲的哼着小曲。素儿和廖佳佳姑娘此刻早已是成了好姐妹,结着伴坐着船去游湖去了,段重今日懒散一回,便没有跟着去。毕竟天天陪着女人,也是一个很累人的活。

    而咱们北梁的萧峥嵘大皇子则是急急忙忙的掀开了帘子走了进来。段重斜着眼睛瞧了萧峥嵘一眼:“怎么,伤好的差不多了?”

    萧峥嵘一脸苦瓜相:“师兄,你自己下的手,难道还不清楚我的伤势?”

    段重叹着气摇头道:“这是你自找的,怪不得我。你今个急急忙忙的过来干嘛,莫非要赶着动身出发了。”

    萧峥嵘先是一愣,又无奈的点了点头:“师兄你还真是猜对了,咱们的的确确是要往回赶了,而且还很急!”

    段重摸了摸鼻子:“怎么,匈奴人今年提前来了?”

    萧峥嵘眼睛一睁:“师兄,这你都知道?当真是神了!”

    “怎么,匈奴人来了干你什么事情,你堂堂一国皇子,犯不着以身涉险吧?再说你这大老远的从庐州往燕京赶,怎么说也要有个十天半月,等你再往西北赶,匈奴人早就抢完东西拍屁股走人了,等你到了,莫非还是去慰问百姓的?”

    萧峥嵘摇了摇头道:“师兄你此话说得一点不差,若是跟往年一样,我们只打防守的话,我自然是不会去的,去了也没有用。不过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我北梁总不能坐着挨打不是?”

    段重眼睛猛地一睁:“你们要出手了?”

    萧峥嵘极为郑重的点了点头。

    段重摸了摸鼻子,又深深地叹了口气,这北梁一出手,恐怕之后南北分治的格局,就要大有改变了!

第二十二章 北上

    段重从萧峥嵘的话语中嗅出了一丝很不好的味道。既然北梁不准备打防守战,那么便只有一中可能--反击。北梁从来没有放弃一统中原的意图,但匈奴的在一旁的虎视眈眈,无疑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而北梁既然决定反击,那么肯定是要一举将匈奴人打死打残,确保其短时间内不会有反扑之力,而创造一个五到十年内西北安定的局面。这样一来,北梁便可以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对南梁的攻坚之上。所以北梁的这一番举动,无疑是在为大举进攻南梁做热身运动。当然,这种举动早就在段重的意料之中,只要北梁还盯着南边这块肉,就必然会先解决一旁想要跟自己抢食的恶狼。只不过这样的动作来的过早了一些,有些让段重措手不及。不过这也给段重了一个讯息,那便是北梁的皇帝对南梁皇帝的病情掌握的十分清楚。梁文帝能活多久,在段重看来,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北梁此刻准备挥师匈奴,无疑是算好了提前量,给自己足够的缓冲时间。段中摸着鼻子看着眼前这位北梁的大皇子,现在的萧峥嵘,已经不再是三四年之前在大理的那个无心无肺的师弟了,当然这多多少少有段重言传身教的原因,不过就眼下言,段重已经有些看不透自己这个小师弟了。而在萧峥嵘脸上看似兴奋的表情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段重更是猜测不到。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位皇子终于可以一展拳脚了。

    从庐州到燕京有近一个月的行程,所以等段重到了燕京,已经到了四月中旬。对于庐州大营的生活,段重还是极为留恋的,巢湖的湖光山色以及大营旁边的芦苇荡,都给段重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回忆。然而此行走的却是颇为匆忙,甚至临走的时候,大皇子萧峥嵘还用手捂着自己的腰部。这一路之上段重并没有什么事情做,除了跟两位姑娘说说情话,便只能睡觉了,而且还是自己睡…毕竟马车上可不能胡来,外面一大堆人盯着呢。不过这一路之上,萧峥嵘会不时喊段重到自己的马车上分享一下最新的收到的情报,让段重时刻了解一下北梁军马的筹备情况。而正在段重乘车北上的时候,匈奴人抢掠的队伍已经抵达了北梁的边境线上,进入了一个例行的程序。而匈奴骑兵的高机动性注定了损失的不可避免,然而今年匈奴人的收获或者会更多一些,因为今年边境线上的北粱军队显得极为懦弱和迟钝,每次都是劫略完成之后才姗姗来迟。所以今年的收获会远高于前,这可乐坏了匈奴的将军。而此时,段重一行的马车却已经改变了行进的方向,向着西北面驶了过去。这源于萧峥嵘一个很无稽的理由,只因为他说了两个字:“帮我!”而段重在经过了一翻思考之后,终于是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萧峥嵘的要求很简单:“帮我踏平匈奴!”

    这战场之上的局势瞬息万变,若是先回燕京再转战西北,不知道会遗物多少战机。对于萧峥嵘而言,虽然在军中历练许久,但真正大规模作战的经验却近乎于零,虽然有参与过对匈奴的作战,但都是守在城池之中。大规模的对垒和攻坚战从未参与过,对于萧峥嵘而言,最需要的便是用战功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可以统兵带将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一个武夫。而对于段重而言,之所以会答应萧峥嵘的请求,是因为自己同样需要用战功和实力,为自己在北梁赢得足够的地位、权势和尊重。段重是一个目的性极强的人,在北梁的发展以及自己跟廖佳佳姑娘的婚礼,都需要相应的权力支持。在绵延数百里的边境线上,北梁便驻扎了十万的精兵,但是面对匈奴铁骑无与伦比的高机动性,总是被打的措手不及,一直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此次北梁在国内调集了十万精兵,再加上边境的十万军队,统共二十万军队,决心直捣黄龙,必然是要下血本的。匈奴王帐之下有四万精兵,而左右两位贤王帐下也各有两完兵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