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三桂两人如此态度,虽说恨得咬牙切齿,但也不得不立即跑上前来,拦住刘宗宗和史可法:“两位先生请留步,小侄自知是上不得高台盘的一介武夫,也不配在两位先生面前提壶倒酒,但小侄的确有一件大事要求两位先生,希望两位先生看在我们同为大明之臣的份上,帮小侄一把。”

    这吴三桂说着就朝左右使了使眼色,顿时就是两排人马出现在道路前后。

    刘宗周和史可法见此皆是一惊,刘宗周也没喊吴三桂世子殿下,而是直唿其名,叱问道:“吴三桂,你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想劫持我们不成,另外,本官提醒你一句,陛下早已有明旨,你们不再是我大明之臣,你们只是外藩,所以尔等若敢对我上朝之臣有不敬之心,他日休怪我大明不客气!”

    吴三桂也没有立即回答刘宗周的话,直接大喝一声:“抬上来!”紧接着就见两箱银光闪烁的银两被抬了上来。

    “小侄没有要劫持两位先生的意思,如今鞑子对我大凌河一带攻势甚勐,小侄只是想求两位先生此去鞑子所部能为我们求求情,我父王可以献出大凌河之地,但请大清之皇帝能也与我等达成和议,另外还请两位先生书信一封与辽东经略王督师,希望王督师也能重开贸易于我等,毕竟我等也比鞑子亲近些,而这两箱银子,是给两位先生的谢礼。”

    刘宗周算是明白了这吴三桂的意思,敢情是要让自己和史可法做个中间人,劝和鞑子和他吴襄所部。

    “可以”,刘宗周答应了吴三桂的要求,并顺利出了锦州城。

    一出锦州城,史可法不由得拉住刘宗周问道:“刘正使,下官斗胆请问,你为何要收下这逆臣贼子的银子,还答应他去说和鞑子,这要是让陛下知道了,还不得砍了你我的脑袋,只怕现在这些锦衣卫已经开始准备传递消息给陛下,请求陛下裁夺了。”

    刘宗周不由得笑道:“我若不答应,只怕就出不了锦州城,当年永平一带的无数冤魂还在,他吴襄部别以为我等已经忘记了此事。”

    刘宗周说着,就见前方跑来一路骑兵,一看那脑袋后的金钱鼠尾,就知道是鞑子,领头的却是鞑子贝勒阿巴泰之子博洛。

    这个后来一手制造江阴屠城的刽子手此时虽然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却已有了几分蛮横跋扈之象,来到刘宗周等面前,也不下马,甩开鞭子指着刘宗周问道:“你们就是来我大清当使臣的明狗?”

    “非也,我等是来替我大明皇帝陛下管教管教他这个不听话的儿子来的,当然还有他的这些不懂规矩的奴才。”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对袁崇焕千刀万剐

    徐佛再一次回到了紫禁城,看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宝顶,再摸一摸自己还未凸起的小腹,她不由得苦笑起来。

    徐佛自己是在接收到被朱由校封为惠嫔的旨意时候才知道自己原来已经怀了龙种。

    这对于她而言的确是个意外之喜,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帝王的女人,还会怀上帝王的孩子。

    她很想看看朱由校在知道她怀了他第一个孩子后是什么表情,是高兴还是无动于衷?

    她甚至想象过当朱由校来亲自接她回宫的情景,喊她爱妃的时候,但来的却是皇后娘娘,那个雍容华贵,姿容绝佳的女子。

    徐佛看了看身后的汉白玉石阶,以及御道直通向前端的那座宫门,想象着朱由校从那里走出京城时的场景。

    “陛下,奴家怀了你的孩子,你到底是知道不知道?”

    徐佛喃喃说了一句就进入了皇后张嫣早已给她安排好的宫阁。

    而此时已到通州城的朱由校除了打了一个喷嚏外也没去想那么多。

    一到通州城,朱由校就直接去了通州的大运西仓、南仓、中仓视察。

    这京通二仓乃国家战略储备的重要资源地,其储备丰富度的高低是大明国力强弱的象征。

    不过,让朱由校失望的是,同京城十五仓一样,通州的三个仓储备并不丰富。

    而且据随扈而来且负责总督仓场的户部尚书郭允厚回禀说,随着皇家工业公司现在每月定期从南洋一带一批粮回来后,仓储的储备量已经比天启七年多了两倍。

    只要现在大明不再出现大规模的动乱或者灾荒,也能撑个几十年。

    朱由校听后不由得摇头苦笑,因为现在根本不能指望以后能几十年能风调雨顺。

    在巡视完仓库后,朱由校就直接离开了通州城,并赶往了天0津。

    此时的天0津虽不及后世繁华,但在此时的大明也算得上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一颗明珠,是出通州城后的第一个通衢要地。

    当然,更关键的是,新设立的大明船政局也建在在这里。

    自从茅元仪实现蒸汽动力机的制造后,大明的科技发展明显驶入了快车道。

    现在的皇家工程院正尝试着将蒸汽动力这一原理运用到其他设备上,例如尝试着让马车真正变成车。

    第一个提出这个尝试的正是皇家工程院的院判宋应星,他决定利用蒸汽动力机,并组织一次最大规模的团队去把朱由校丢在皇家工程院展览室的那个怪物研制出来。

    而与此同时,已经将皇家织造局交接给其家兄茅元升后的茅元仪则自请研制一种能利用蒸汽机行进的船舶。

    生活在江南的他对船并不陌生,特别是在从朱由校的资料上看见那些简直难以想象的船舶图片后,他这个愿望就更加强烈。

    朱由校没有阻止他的想法,且当即就命他以工部右侍郎衔提督大明船政,并着即在原有的船厂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大规模的船厂,且取名为大明船政局。

    大明船政局是今年四月朱由校下旨让工部右侍郎毕懋康主持建设的一个项目。

    地址就选在天津,且朱由校当时还命东厂协助茅元仪找寻当年在龙江船厂、五虎门船厂、东0莞船厂的老工匠们,一起召到天0津来,重新开启大明的船舶制造。

    等朱由校到达这里时,大明船政局虽还没正式投入生产,茅元仪研制的小汽轮也还没出现。

    但整个船坞已经初具规模,在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传下,当年随着郑和下西洋的那批老船工的技艺还没有完全失传。

    一些失传船型又被重新复制出来,虽说这个也只有一定的史再现意义,但却也让人再一次重温当年大明在海上的壮举。

    朱由校离开天津后才改成了水路去山0东,而所乘御舟就由大明船政局制造,也算是大明船政局的第一个任务。

    御舟由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改进而来,站在甲板上倒也是平稳如在陆地上一般,骑兵也能在上面驰骋,不过这样的大船即便是在内河中也能行进,也更令人称奇。

    就在朱由校倚在船窗边看着眼前的浩渺碧波以及两岸绿杨红花时,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突然走了来。

    “陛下,辽东刚刚传回消息,鞑子已经对吴襄部所占的大凌河堡发动了进攻,现已进占右屯;

    另外,吴三桂在锦州城外截留住了刘宗周和史可法二人,三人谈了许久,吴三桂貌似有归附之意,但同时又求刘宗周和史可法二人替他朝鞑子转达他们的求和之意,刘宗周答应了下来,但在见到皇太极后却说吴三桂有意要归附大明,且敢为先锋,涤荡鞑子,因刘宗周有意挑拨且鞑子也有意扩大对吴部的战端,便下令在占领大凌河之后继续进攻锦州,现在阿巴泰部已经绕道蒙古科尔沁部,准备侧翼攻击锦州。”

    许显纯报告完辽东情况后,朱由校没有沉思了一会儿才笑道:“这个刘宗周倒也不是不堪用,在应对外敌时也能把握到分寸,很好。”

    说着,朱由校又命道:“传旨给王在晋,加强对山海关的防御,无论是吴部还是鞑子,一律不得开城门,严防死守!这件事跟我们无关,不要去瞎参合。将朕的这个意思同样转达给刘宗周和史可法,让这二人要在鞑子面前充分表达我大明不参与其间的态度,另外,让袁崇焕和毛文龙多派人去伪装成关宁军,多杀几个鞑子,要进一步激化他们的矛盾。”

    “说起袁崇焕,微臣还有一事要奏,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投靠鞑子的汉奸范文程近日秘密见了袁崇焕,且两人与密室中相谈甚久,我们锦衣卫百般打听才得到了一些消息,两人所谈内容貌似跟毛文龙有关”。

    许显纯说着的时候,朱由校就不禁笑了起来:“难怪近日这袁崇焕总是上折子弹劾毛文龙,不是说他抢夺民财就说他暗中勾结鞑子。”

    说着,朱由校直接将手中茶杯摔在了甲板上:“他这是要干什么,上一次杀了朝鲜的大将,差点就逼反了人家,如今又要杀毛文龙不成,难不成非得让朕也来给他千刀万剐吗?”

    “陛下息怒,袁崇焕固然可气,但也不值得陛下您如此动怒啊。”

    许显纯劝了一句。

    朱由校也平稳了许多,忙将李明睿叫了进来:“拟旨,袁崇焕暗通鞑子,罪不容恕,着即革去一切职务,逮捕进京!”

    朱由校说着就转身对许显纯道:“抓捕一事秘密进行,当时跟随袁崇焕的都是我们锦衣卫的人,现在抓了袁崇焕也不用担心他底下的人闹事,不过以防万一,还是派一个你们锦衣卫的人去接替他的位置,就让那个一直负责辽东事务的沈琏去。”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焕

    刘宗周和史可法当日怼了博洛一句后,博洛虽然愤怒却也不敢对二人做什么。

    而刘宗周和史可法在见过皇太极后就直接由皇太极派专人护送回鞑子中心沈0阳。

    按照和议规定,出使鞑子的使臣在鞑子国即大清如同陛下亲临,位同君父待遇,且需由皇太极派专人护卫。

    除此之外,重大典礼,使臣必须参与,而且皇太极必须派一子每日来使馆请安问好,最初条件是皇太极亲自来,但在多尔衮力争之下,最后改成若皇太极出行在外,没办法实现每日来使馆请安,可派一子前来。

    而皇太极自然也不愿意把姿态表现得过于卑微,因而即便是在沈0阳也没有亲自来使馆请安,每次来的都是豪格。

    这样日子已久,豪格倒和刘宗周等大明使臣有了些关系,甚至本来就也趋于汉化的豪格也开始向刘宗周请教学问,在福临没出现之前,豪格一向是以大清储君自居的,因而他也同其阿玛皇太极一样,希望能做中原之主,而要做中原之主,自然得习中原文化。

    刘宗周在鞑子的事暂且不提,单说说吴三桂这边。

    皇太极的满洲八旗在进占大凌河堡后就又以吴襄部意图挑唆大清与大明关系且企图截留上国使臣为由继续进攻吴襄部的锦州。

    而吴三桂在得知后也明白了刘宗周所代表的大明朝廷想借鞑子手除掉他这部已不被朝廷所容的关宁军的目的。

    虽有些愠怒,但吴三桂也没放弃,在加强对锦州的防御之余,他自己则带着精锐骑兵亲自奔驰向山海关。

    现在刘宗周的书信在自己手里,他不相信辽东经略王在晋不出城与自己见一面。

    而且吴三桂打算一边麻痹王在晋一边利用精骑速度快的特点火速冲入山海关,

    为此,吴三桂和他所带精骑都扮成了鞑子模样,为的就是挑起鞑子与大明的战端。

    可等到吴三桂来到山海关时,却发现山海关已经紧闭,往昔还出入的商队现在都没了踪影。

    “李昌尚前去看看”,吴三桂吩咐了一声,一看上去颇为雄壮的汉子就带着一队骑兵先冲了过来。

    可一急速冲来,细如发丝的精钢铁丝就如锋利的刀刃般将关宁军李昌尚切割成了两半,而其他骑兵也同样如此。

    吴三桂见此忙命其他骑兵回撤,而他自己则是惊讶不已地道:“这王在晋是要干什么,他们不是已与鞑子达成了和议且要开市吗,怎么会突然封锁山海关。”

    就在吴三桂疑惑不解时,一连排箭雨漫天飞来,且个个威力十足,射程超远。

    “后撤!”

    吴三桂忙大喊一声就先掉转马头往后面狂奔,但也有许多骑兵还未来得及就被射成了刺猬。

    吴三桂不由得勃然大怒,怒吼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我等不过是要来见你们督师一面,何必如此刀兵相向,而且我们有你们刘宗周刘老爷的书信。”

    这时候,关城上一武官高声回道:“奉朝廷谕旨,山海关自今日起严密封锁,无论是谁只要靠近山海关,格杀勿论!督师也有指令,暂停墟市贸易,山海关进入戒严状态,尔等最好速速回去!谁的书信都不管用!”

    “朱由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