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射程和准确度都已经达到预期值,火炮也没炸膛,炮管温度刚才微臣也大胆用手摸了一下,也还好,如今却没想到这炮弹又出问题了。”

    孙元化正说着,汤若望却是两眼血红的道:“一定是姓宋的搞得鬼!每次都是他负责的部分出问题,不是炮管炸膛就是炮弹爆不开,那家伙一定偷工减料,陛下,臣要参他!”

    “这怎么能怪我呢,你个西洋番子明明是故意改变了铳规导致阻力变大,我看你还是不像把你们西洋人的真东西拿出来。“

    陪同朱由校等而来的宋应星忙辩解起来,而这时候孙元化却插嘴道:“这个铳规是孙某从新改造的,用的是八厘四丝,比以前是窄了些,但效果还是不错的。“

    ”好啦,不用再争了,朕来试试”,朱由校说着就朝那炮弹走了过去。

    而这时候,卢象升和徐光启等忙喊了一声:“陛下,不可!”

    众人深怕那哑巴了的炮弹突然又爆开,那样陛下岂不是很危险。

    宋应星更是老当益壮,直接跑在朱由校面前拦住了他,他可是知道自己新制的开花弹威力的虽然不能像近代炮弹那样大面积杀死,但把一个人炸得四分五裂还是可以的。

    “滚开!”

    朱由校却大喝一声就推开了宋应星,目测好距离后就趴在了地上,并对毕懋康喊道:“把天启一式给朕一把。”

    毕懋康跑了过来,并将火铳递给了朱由校,并亲自给朱由校灌好了新改进的纸壳弹。

    朱由校接过火铳就瞄准射击那颗炮弹。

    霹雳一声!

    前方稻草堆里的炮弹顿时就炸裂成数十铁片,且直接就飞了起来,而那稻草则也跟着燃了起来。

    朱由校吐了吐口中刚刚因风吹过来的稻草灰就站起身,朝众人走了过来,并对孙元化道:“弹壳太厚了,重新换种材料,三天之内得给朕弄出来,禁卫军的官兵可都等着呢,不过炮管应该没问题了,可以先批量生产炮管,另外告诉茅元仪,他改进的四轮马车也得加紧,至少得给朕造出一百辆。”

第九十一章 新技术的运用

    火炮重而笨拙,往往给军队的机动性造成极大困难,因而他的载体即载炮的车辆是否轻便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这个没有机动车的年代,虽然朱由校可以购买,但也没那天价般的财物去消耗,因而也就只能用马车作为火炮运载工具。

    皇家工程院靠西的一处看上去像是大棚子的大型车间内,上百木工和以往在首饰店、车马行工作的工匠们在已被朝廷授予工部员外郎的茅元仪带领下正奋力的制造朱由校要求的改良四轮马车和独轮车。

    现今大明的火炮不能形成对骑兵绝对压制除了射击准确度跟不上,机动性也是一大问题。

    其主要原因还是运载工具的机动性不高,因为传统的马车普遍没有转向差速器,即便是四轮也就没办法让前后轮随意转变方向,也就导致火炮很难做到迅速转向。

    而独轮车虽然是在复杂地形中最方便的运输工具,小型火炮最适宜用这种工具运载的,但现今大明的独轮车没有滚动轴承,滑动摩擦造成的磨损和阻力增大,也就使独轮车的轻便灵活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都锉仔细点,按照这图纸上来锉!”

    茅元仪一边嘱咐着几个从首饰店找来的能工巧匠,一边用手摸着一辆初步成型的新式马车,只要把最关键的转向器安装上去,这辆新式四轮马车就能灵活行驶。

    即便是他自己也有些期待起来,他敢相信在这个大明朝还没有人能造出这样的马车来,虽然这里面很多都是陛下给他的技术资料,不过他能按照技术资料造出来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不过,茅元仪也不是简单按照朱由校提供的技术资料来复制,他还制造了另一种马车,且在这马车上加入了自己的创意,按照他的图纸要求,整个马车上面是一个焊死的铁制导轨。

    一个三角形炮架每个足下各是一个由工匠手工锉出来的滚动轴承,轴承套在导轨上可以在三百六十度旋转,也就是说,若是在战时,可以不用转动马车就能立即让炮口掉转方向。

    但茅元仪只造出了这一辆,而且也是足足花了近半月,且只能承载小型火炮,炮管一旦过重,就会使得导轨处的摩擦力变大,造成阻力变大,在这个还没办法保证铁轨和轴承绝对光滑的时代,一旦阻力过大就直接转不动,这样的话,反而加大了马车的负重。

    朱由校来看了茅元仪这发明后也是不由得咋舌,但也没反对他去大胆开发,而是让他得首先保证改良四轮马车和独轮车的技术熟练且能批量生产的前提下可以去做一下大胆的尝试。

    不过,到如今是禁卫军即将开始分组进行装备综合训练和分组进行专项训练的时期,茅元仪也不敢耽误陛下的大事,也就把更多心思花在如何提高改良版四轮马车和改良独轮车的产量上来。

    甚至不惜加班加点的赶制。

    由于朱由校给这些工匠给的薪酬都很高,甚至比禁卫军的军官还多一成,因而这些工匠也都挺卖力气,也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气。

    差不多隔了十来天,陆陆续续的就有上百头骡马车拉着上百口长条大箱子和上百辆看上去似乎要低矮不少的新式四轮马车进了禁卫军营的军火库。

    并且在开始进行火器操练的这天,这些装备辎重都被放在校场上。

    且就在全军官兵的眼皮底下,在朱由校的身前,上百口箱子被打开,俄然就看见锃亮的上万支火铳,以及上百帆布一扯,就也看见黄的发亮的新式六磅炮和三磅小炮以及其他大明原有的虎蹲炮等火炮。

    同火炮一样火铳也不全是天启一式燧发枪,且仅有三千支,这还是军械司连夜赶制出的。

    因而其他都还是改良版的鸟铳和一些有些特殊功能的火器如三眼铳等。

    按照朱由校的打算,现在也只能先混合装备自己的禁卫军,并逐渐全面取代火绳枪,但现在鸟铳还得继续制造,特别是一些初级的工匠一开始并不能制造燧发枪,而是被派去学着制造鸟铳。

    但即便是造鸟铳,朱由校也不得不建立初级工艺学校即皇家军械司直属的京师第二制造学堂,并招收流民中的年轻者进行培训。

    之所以叫第二制造学堂,是因为第一制造学堂是专门培训具有一定工匠记忆的工匠且为研发更高级装备技术工匠做准备的。

    不过,第二制造学堂的学员可以择优进入第一制造学堂。

    闲话少叙,单说此时众位禁卫军的官兵看见这些大明目前最先进的主力装备时一个个就跟我们现在在阅兵式看见各类主站武器一样两眼发亮,恨不得自己现在就去尝试一下。

    “陛下,一共有五千余支火铳,其中天启一号三千二百一十六支,鸟铳七百六十九支,其他火铳一千余支,大明一号炮(六磅炮)二十一门,大明大明二号炮(三磅炮)六十四门,其他火炮三十七门,现已点验完毕。“

    刘若愚说着就呈上了单子。

    朱由校看了看就点头道:“先平均分发给各营,让各营指挥使带着自己的战士来领。”

    “是!”总教官卢象升应了一声就将朱由校的意思传达了下去,同时他和朱由校也一起走了下来,并亲自为他们发放武器。

    “这是枪托,这可是上等的鸡翅木,为了抵消后坐力对你们造成的伤害制造的,且是陛下亲自设计的,至于什么是后坐力,你们上徐侍郎的课时,徐侍郎给你们讲过的,不懂就问徐侍郎去!”

    “然后呢,这是枪机,枪机上面这是锤头、击发的铁片和扣簧,前面这根长管子就是枪管,上面这把刀可以卡上也可以取下,跟你们背后的大刀片不同,这是专门用来刺的,叫做刺刀,明白吗?”

    经过在军械司端起培训的常延龄说着就又取出一长纸卷:“这叫纸壳弹,比你们以前用鸟铳填药方便,咬破后倒些火药进这个叫引药池的地方,然后盖上引药池,将剩余纸包塞进前面的枪管,用通条压实,然后就可以拨动铁皮到击发状态。”

    说着,常延龄就朝无人的地方打了一枪,紧接着就是一股白烟出现,而很快前方的一只麻雀已经落在了地上。

    一营官兵在惊叹常阎罗的神射之余不由得也对这天启一号更为感兴趣。

第九十二章 本指挥使看上你了

    在常延龄等教官教授火器操作的同时,孙元化和西洋人汤若望以及他们的学徒们此时也正耐心的对着这些禁卫军官兵讲解新式大明炮的性能和操作模式以及如何使用铳矩等调整射击准确度。

    “古人曾有勾股一说,这个瞄准也跟此有关,以前面的旗杆为目标物,那么这条线就为勾,这就为股”。

    被尊称泰西儒者的汤若望也算是博学古今,此时正用树枝在地上兜售自己的一套三角函数倒也是诲人不倦。

    这些官兵们大多以前都是神机营出身即便不是在大明的士兵也都摸过旧式的火炮,再加上夜课的培训,因而都能勉强听懂,更何况他们也只是听听而已,重要的是掌握住汤若望如何操作就是了,基本原理和瞄准方式虽然是核心技术,但那是皇家工程院的事。

    “孙先生,我可以试一下吗?”富大海明显对这种新火炮有着更为浓烈的兴趣,他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

    孙元化教过这些禁卫军官兵的夜课,因而也被称为孙先生,他见富大海两眼炙热,便点了点头。

    富大海则忙走过来,而汤若望则主动给富大海当起了副炮手。

    一旁的其他官兵不由得小声议论起来:“你说,这玩意儿能行吗,实不相瞒,我以前在神机营干过,那旗杆的位置太远了些,得城墙上的红衣大炮能打到,而且估计也不能一炮而中。”

    “这得看看这西洋人教的方法到底行不行了,不过想来不就是打个炮而已,也没这么多讲究,不用他教,我也会啊!。”

    同样出自神机营的一队正也接了一句,不过,就在这时,富大海已在汤若望指点下调试好位置,然后点火,很快就是轰隆一声巨响。

    前方的旗杆应声而倒。

    官兵们不由得张大了嘴,从这爆炸效果看好像就比以前的火炮威力猛,但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富大海很快就发射第二发。

    “姥姥,难怪陛下说未来战争是火炮的天下”,一军官生出身的指挥佥事不由得赞叹道。

    而汤若望此时却向富大海竖起了大拇指,并对孙元化道:“老孙,我强烈要求陛下让这位将军管炮营,因为他有非同常人的天赋。”

    ……

    “第三营第一队射击完毕,请指示!”

    一队持着天启一式燧发枪走了过来,并很整齐的枪放在肩膀上,踏着正步朝第三营指挥使覃博桐走来。

    “原地休息,第二队就位!“

    早已准备好的第二队和第一队同时应了一声,而这时候,前面已有士兵报出了第一队射击成绩:“第一队,脱靶十三个,八环以下二十九个,其余皆是八环以上!”

    “哟呵!”

    已经原地休息即盘坐在地上的第一队不由得吆喝起来,按照军队纪律,在休息时他们是可以高声欢呼的,特别是这种因为集体荣誉而喝彩的事。

    虽然按照前面几次训练的效果,一个队能有大半战士命中八环以上已经算不错的成绩,但第二队却有些不以为然,很是鄙夷的看了有些容易满足的第一队后就朝射击场走去。

    “记住,我们的目标是零脱靶,八环以下控制在二十个,如果办不到,今晚就全队一起跑二十圈!”

    “是!”

    第二队素来争强好胜,覃博桐也没有阻止,依旧是冷着一脸:“第二队,准备好了吗?”

    “报告,准备完毕!”

    “射击!”

    覃博桐一声令下,就听见整齐的击发声,噼噼啪啪如炒豆子般的声音响起,然后就见一股白烟沿着一条弧线弥漫开来。

    ”第三营第二队射击完毕,请指示!“

    ”原地休息,第三队就位!“

    “第二队,脱靶一个,八环以下十七个,其余皆是八环以上!”

    “队正,今晚跑圈吗?”

    “跑!格老子的,是谁脱靶了!给老子站出来!”

    这个队正以前是跟随秦良玉的蜀地兵,后来因缘巧合的被留在了京营,但尽管如此,依旧操着一口川音。

    脱靶的士兵耷拉着脑袋站了起来:”报告,是我!“

    ……

    火器综合操作训练就这样如火如荼的开始进行,整个禁卫军营地以前是从早到五的口令声,而现在开始就各种轰炸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