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此时的斯图亚特王朝的许多当政者仍旧认为大明没有要灭他们的心思,而天真的认为只要满足大明的需求,大明军队就不会灭掉英吉利。

    斯图亚特王朝的当政者不会想到的是,此刻的大明已经在酝酿着寻找发动征讨英吉利的战争借口。

    在大明横扫北欧与西欧中北部时,眉生公司的武装便根据大明皇帝朱由校的指示在伯明翰大明租界地与一群英国海商发生冲图,接着,眉生公司的一艘运输鸦片的货船被英吉利的海商船只撞沉,由此引起轩然大波。

    怀特总督李定国得知此事后立即就照会斯图亚特王朝的君王查理一世,并就此事强烈要求查理一世做出解释。

    接着,又有一支疑似伦敦英**队强行扣押眉生公司货船的事件发生,虽然眉生公司打败了这支军队,但也因此引起了大明的愤怒。

    大明海军直接横跨英吉利海峡直低伦敦附近,而大明陆军也云集各大租界地,且不停地有各类战争物资运抵这些租界地。

    此刻,整个英吉利的斯图亚特王朝才意识到大明早已有要灭掉英吉利的意思。

    不过,此时的英吉利却因为之前的绥靖政策而导致此时没有任何的盟友,只能凭借本国的力量来抵抗大明。

第五百九十八章 统一欧亚

    这一次的斯图亚特王朝倒也不再天真的无视大明的军事实力,虽然之前一直采取绥靖政策但警惕心还是一直在的。

    早在数月前,大明在对意大利亚展开攻势时,查理一世便将之前扩充后的大量军队陆续调回伦敦附近,尤其是怀特岛最邻近的地带,防止大明怀特岛的军队在这一带登陆。

    因而,现在当大明陆续增兵于伦敦大明租界与怀特岛后,英吉利当局倒也没有表现出太过慌张的情况,甚至也开始谋划如何应对大明即将发起的攻势。

    本来大明是想借着此次眉生公司贩卖鸦片的货船被英吉利撞沉和斯图亚特王朝增兵伦敦附近为由向英吉利发动战争的,却没料到英吉利的查理一世倒先悍然进攻大明于伦敦租界地的军队,意图在大明在大举进攻之前先将伦敦一带的明军赶出去,以全面控制各处战略要地。

    英吉利的军队倒是先发制人,然而大明驻守在伦敦租界地的军队倒也抵抗顽强,成功守住了大明主力登陆伦敦的桥头堡。

    也正因为大明之前在伦敦和怀特岛驻扎有军队,就如一直将两把匕首搁在英吉利脖项间一样,使得大明一举夺占英吉利的核心区域几乎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查理一世本以为用先发制人的方式能够夺回大明在伦敦的控制区,但却是事与愿违,因而也只能弃守伦敦城,往苏格兰方向撤离。

    大明天启四十五年秋,二十万大明陆军开始进抵伦敦城,并由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为起点向英吉利北部地区挺进。

    查理一世倒是组织了一次在马林加与大明进行了一次决战,结果自然是大明大胜,国土并不很宽阔的英吉利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也就自然抵挡不住大明的进攻。

    等到朱由校踏上英吉利的土地时,查理一世已经被活捉。

    朱由校也没多大兴趣见一见这英吉利的君王,如同他懒得见法国君王路易十四一样,干脆命令部下直接将此人枪毙了事。

    等到英吉利斯图亚特王朝覆灭,也就意味着整个西欧已经被大明全部占领。

    接下来,需要平定的也就只有罗刹与奥斯曼两国。

    为此,兵部还就此事争执过到底是先打罗刹还是先打奥斯曼帝国。

    最终,朱由校决定干脆来个同时出击,南北对进,也不必要纠结于是先打奥斯曼还是先打罗刹国,毕竟这次征讨西欧遗留下大量免费劳动力和掠得大量原材料和矿石资源,倒不如加大战争规模。

    李定国的北线集团和焦琏部的一个军以及国内漠北一带的军队组成一个北进集团以东西方向夹攻罗刹国。

    而东线集团与焦琏部的一个军以及大明海军组成南进集团,直接南下进攻奥斯曼帝国。

    这两个所谓的当世强国在大明这个超级大帝国面前无丝毫招架之力,虽然大规模的战争能组织起来,但因为武器装备和作战思想的落后,再多的军队也不过做了绞肉机的填充物。

    等到了天启四十七年,大明已经先后平定这奥斯曼和罗刹两国,且紧接着在天启四十八年,大明又进军南亚,至此,整个全球已经没有一个除大明以外的文明国家存在。

    也就只有美洲与非洲等地有些原始部族或土著。

    不过,朱由校也没想过就此放过美洲这一块原始地,在欧亚战争结束后,他就立即派遣了一支先遣军横渡白令海峡以探索美洲。

    但现在,朱由校还没有打算大规模的移动大量军民去开垦美洲,毕竟现在战争刚刚结束,大明的地盘急剧膨胀到比之前的疆域大了一倍,也就意味着消化时间得更长,尤其是要严格的涤除这些新占领地狱的非汉文明。

    从格陵兰岛到好望角,从白令海峡到澳洲科西阿斯科山,全球三分之二的领土控制在了大明的手里,这对于帝国管理而言,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

    此时的很多新占领的地方几乎还只是军管区,甚至没有人管理,军队只是粗暴的把当权者屠杀,然后由当地一直处在无秩序无法治的混轮状态,而且即便是百万大军投放到各地也是达不到有效管理没一处城堡的效果,甚至有一个伍管理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的现象存在。

    另外就是虽说大明现在有了电报,但要让中央朝廷管理这么大的地盘在通信上的确存在困难,因而只能采取中央集权与分封制并举的方式,朱由校本想直接采用藩王制,却无奈发现皇室子弟中虽说有了不少能人,但要是只让朱家人全权管理新占领区也不够用。

    于是,朱由校还是采取了总督负责制,将除大明本土即外兴安岭到爪哇岛以外的地域都按照地理分界划分出等都行都司地区,并由总督节制该地区的军政大权。

    首先授命的是朱由校自己的子嗣以及其他皇室宗亲中有能者,其次则是方面大员或者军中有行政才能的将领,譬如朱由榔就成了大明澳洲总督,而李定国则成了英格兰总督。

    实行这种总督负责制,朝中许多官员对此也是颇多非议,毕竟谁都看得出来,这个同唐朝时期的藩镇差不多,一旦某个总督实力大涨,难保不会有灭掉中央王朝的事。

    朱由校对此也有所担忧,谁也没办法预料多年以后的政治结局会不会是大明被这些总督所取代,但若不这样做,又能怎么办,以大明现在的行政效能不能倚靠中央集权管理占有地球三分之二的土地,只能以此方式进行管理。

    好在朱由校一直牢牢抓住总督任命权在朝廷手里,且军队调动权与将领任免权也依旧控制在朝廷手里,只是另外成立公共安全(公安)部队由总督统领而已,也就是说,军权还是控制在朝廷手里而已。

    而且,朱由校还刻意把各大总督地区分的细一点,并且这些地区的府州县的正堂官也同样也同总督一样独揽大权于一方,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大诸侯国内部各级又有许多小诸侯,这样可以进一步避免在将来出现在大明以外的强力政权。

    不过,如同谁也没法预料将来局势到底如何变化,如同人之生命不可能长久一样,大明王朝的命运也不可能会长久,这世界上也没有最有效的政策能让大明王朝一直存在,而朱由校能做的只有让华夏文明一直统一着这个世界,所以他现在不敢奢望能不能让世界上一直只有一个国家,但他相信能做到尽量让世界只有一种主流文明。

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国公民分三等

    除掉极端宗教信仰者与具有政治价值的重要贵族首领人物被处死以外,大明并没有在欧亚展开大规模的杀戮。

    在社会总财富增速缓慢,人口数量增加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下降以及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后,要保持社会稳定且繁荣,通过杀戮来减少总人口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

    但这种办法对于亟需发展资本的大明帝国而言却是粗暴而浪费的办法,因为这些人都是最好的劳动力,也是成本最低的劳动能力。

    很多披着文化人士的皮实则是想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内资本家们也反对当今朝廷这样做,认为大明乃天朝上国,自然不等同那些蛮夷之国,自然不必尽皆杀戮,当让这些蛮夷以做工的方式赎罪。

    于是,在欧亚地区,大量的人口留了下来并成了公共设施建设与大型重工业企业的建造者。

    或许在未来,大明会面对有超强藩镇的崛起并影响中央王朝统治,也有这些留下来的人种会有进一步的政治诉求,但现在至少可以在未来几十年乃至百年来让所有的人都只认得汉字,都只会说汉语,得懂得华夏礼仪,都懂得先家国再自我,而使得这个世界减少因为自私而带来的杀戮。

    各地总督皆已安排完毕,且先后也都到达了所辖之地赴任。

    这些总督一到任首先要做的就是秉承大明皇帝朱由校的指示涤除非汉元素,尽快汉化所辖区域。

    或许每个总督实际措施会不一样,施政手段有简单粗暴也有温和的,但都在全力将这些地方进行汉化。

    一直不肯与朱由校合作的东林党人祁彪佳此时已经年过六旬,在关外也流放了数十年,如今也被朱由校派往佛郎机担任直布罗陀总督。

    虽说是山高路远,但这也算是朱由校给这些顽固的地主知识分子第一次掌管地方实权的机会。

    朱由校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这些所谓的清流们将他们所认为的理想社会复制在佛郎机这些地方,这也是给他们一个实践的机会。

    根据地域面积与富有程度不同,各地总督的官衔并不一致,祁彪佳此时只领的是四品佥都御史衔。

    不出朱由校所料的是,祁彪佳这个总督到达佛郎机之后首先做的居然就是将马德里的阿尔穆德娜大教堂给改建成文庙和学宫。

    还在马德里王宫即自己的现在总督府正中央树立了一座孔子的巨像,甚至还在其内部挂了一幅朱熹的像。

    群臣都知道皇帝陛下并不喜儒家更不喜程朱理学,而这位祁彪佳却偏偏不顾及大明皇帝朱由校的想法,一味的要把佛郎机变成第二个曲阜,强令当地孩童少年读四书五经,背儒家经典。

    朱由校知道此事后并没不高兴,也没阻止他祁彪佳的行为,对于祁彪佳将朝廷拨给他的建造原材料采集工厂的资金挪用后拿来建造书院的事也装作不知。

    朱由校甚至还直接下旨让各地总督尽早在当地推行科举制度,朱由校要让在大明本土逐步取缔以程朱理学取士的方式,但在这些地方则只能复制以程朱理学为取士方式的科举方式。

    因为朱由校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新占领的人都跟着变成腐儒,变成甘愿服从权威的中庸之人。

    朱由校并没有限制新归附区的百姓的进阶之路,并考虑到人口问题也明确规定非战俘可以不必阉割,但只是禁止与汉人通婚。

    按照朱由校的旨令,他们只要完成了基础的汉化教育并学会说汉话就可以申请获得帝国公民身份。

    一旦获得这种生活也可以在大明做官做学问做生意。

    户部已经把帝国公民分做了三等。

    第一等是当初大明以及天启初期被征服区域内既漠北漠南以及关外的大明原有子民以及羁縻地区接受汉化后的人。

    第二等是原属于整个汉文化圈即大明原藩属国的黄种人如朝鲜、缅甸、安南等土著。

    第三等则是做出特殊贡献获得较高教育和高素质的白人和黑人以及其他人种。

    这个等级的帝国公民在大体上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细节方面略有不同,比如部院高官以及内阁和各地总督只能由第一等公民充任,而地方正堂官也只能由第一等和第二等公民充任,第三等公民做官只能成为佐贰官,但学术领域除外。

    另外,就是不同等级的公民之间禁止通婚,但第一等公民可以纳低等级公民为妾,而第一等公民却不能做低等级公民之妾,一旦违背则直接是死罪。

    除掉这些,在福利待遇以及受教育权和私有财产保护方面都是一样的,具体刑法也只是第一等公民若杀害第二等和第三等公民可以不必为第二等公民和第三等公民偿命而已,但也会有流放这样的重惩,当然第二等公民和第三等公民若杀害第一等公民则是连坐之重罪。

    正因为此,第一等公民通常被称为贵族公民,在多年以后,整个地球基本上就形成了人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