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好,你所说的都提到了点子上,我大明军队现在之所以不能形成对建奴骑兵的绝对压制,可以说难就难在这三个地方,一是火炮的机动性不强,虽有马车拉载的火炮,但威力又不足,二是由于欧罗巴等国的技术封锁,我大明还不能完全掌握铳规和铳矩等相关技术,导致我们的火炮精准度不高,这是最关键的地方,除此之外,第三个就是火铳射速和射程还欠缺,以及第四点就是现在还是以实心弹为主,难以下大面积杀伤。”

    朱由校说着就又道:“好在现在第三个难题,皇家工程院的毕侍郎等人已研制出了性能更好更适合密集射击的燧发枪,第四个难题,也已被皇家科学院的徐侍郎从古籍中寻找到解决之道,最关键的难题也就是第三个难题,朕已命东厂将汤若望等西洋人看押起来,既然他们不肯把技术给我们,那我们就逼着他们给,如若不然,他们也休想在我大明传教,甚至性命也难保!

    当然,朕也同样鼓励大明的皇家科学院们自己能琢磨透里面的玄机,不过这些都不是诸位所操心的问题,你们要做的就是,能预测未来的战争走向,并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术。”

    朱皇帝的谆谆教诲让在座的军官生们听得有些含含糊糊,这些近乎于现代白话的表达方式对于他们而言就同我们听外籍教授讲理论知识一样枯燥且深奥,但只要认真听,也总有些收获,学的好的也能有个一二分之见。

    除了皇帝陛下这个半吊子军事理论家在这些军官生面前兜售自己在论坛和书籍上的军事理论外,朱由校还专门让卢象生这个博学的两榜进士给这些军官生面讲授大明各地风土人情,还让翰林院的学士们给他们将历朝历代的经典战例,甚至连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都来给这些军官生们讲过如何刑讯逼供套出他人的情报,还有钦天监的官员也来教过这些军官生如何看气象变幻。

    反正朱由校目的只有一个,既然是他朱由校的嫡系将领,就既不能是无知莽夫也不能是舞文弄墨的秀才,得在文化素养和体质素养上都足够全能才行,也因此,在短短一个月的最后十天,这些军官生几乎天天都是课程。

    从前期的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再到后期的理论培训,还有每晚必学的思想教育,朱由校对军官生们的培养可谓是煞费苦心,而这些军官生们的进益也自然不小,且对他这个皇帝的认同感也比以前提高许多,至少现在,皇帝陛下并不只是一个模糊的效忠对象,而是一个近乎师近乎友实实在在存在且具有领袖魅力的崇拜者和追随者。

第六十三章 授官

    新年已接近尾声,军官生们的短期培训也即将结束。

    而今天正好是结束前的第五天,也是官位授予的日子。

    刚巧今日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天,三十名军官生笔直的站在乾清门附近的小广场上等待着皇帝陛下朱由校的授勋与官位授予。

    按照朱由校的意思,为了以后便于军队指挥和管理,将统一授予军衔。

    上过课的这些军官生们和同样站立在前面的兵部左侍郎卢象生和御马监掌印刘汝愚已知道军衔的概念和它所代表的含义。

    而他们现在所关心的则是自己能被评定为什么军衔,因为陛下朱由校亲口告诉过他们,职位越高对应的军衔也越高,如他们所知道文武散官官阶一样,代表着自己的政治级别。

    本来朱由校是想直接以武官散官官阶来界定军衔高低的,但一想到先不说没办法简单的将武官的官阶通过肩章和胸章的方式体现,而复杂的武官散官体现也没办法直接被嫁接到军衔上来。

    于是,朱由校在同兵部和礼部官员商议后,便干脆将军衔这一个近代产物搬了出来,同时,武官官阶也不废除,可作为武官在非军事系统的政治待遇,如同你既是上将,又是正部级的前国防部部长,还是某某委员一般。

    “授予常延龄为少将军衔,官拜定国将军,掌禁卫军步兵第一营指挥使事!”

    御马监掌印刘汝愚尖锐的声音传来,众军官生都下意识的逡巡着四周,直到看见常延龄站出来,众人才确信第一个被授予将军级军衔的居然是曾经的千户常延龄,而不是以前的指挥佥事覃博桐和卢侍郎的亲弟弟卢家钰。

    不过,覃博桐和卢家钰等人也没有半点不服气,这些日子,常延龄所表现出的军事领悟能力和沉稳有度的作风不止让陛下和卢侍郎肯定,也让其他军官生们佩服不已。

    也因此,众军官生们都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覃博桐更是不禁暗想,连常延龄那敢跟陛下叫板的家伙都能混个少将,还是从二品的散官官阶,自己怎么着也得跟他一样吧。

    常延龄在战友们的瞩目下走上了台阶,并很郑重的向皇帝陛下朱由校行了一个军礼,一身戎装的朱由校也平添了几分大将的风范,略微一抬手,就显得威风凛凛,但同时又脸带微笑,如沐春风般主动跟常延龄握手:“祝贺你,我的常延龄将军!”

    “谢陛下!”

    常延龄内心是激动的,一直笃定要沙场报国的他还是第一次和陛下握手,也从这一刻开始,他决定将一生跟随这位皇帝陛下,并为他开疆拓土。

    又是一阵掌声,当常延龄戴上朱由校亲自授予的鎏金军衔章后。

    同时,紧接着,其他军官生们都屏气凝神起来,鹰隼般的目光一致盯着刘汝愚手里的册子。

    “授予富大海少将军衔,官拜昭勇将军,掌禁卫军炮兵第一营指挥使事!”

    当听到刘汝愚念到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哪个平时显得有些老实且家庭背景最是普通的富大海后,覃博桐微微一愣,但听见其他军官生们跟着一起鼓掌,他便也只得跟着鼓起掌来。

    富大海是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正三品的指挥使,如同寒门学子一朝得中状元一般一时竟激动的掉起了眼泪,强憋着没哭并很是认真的给朱由校行了个军礼,只是这富大海虽自幼无父且家境贫寒但人却胖的很,这敬礼的姿势无论再怎么认真都看起来有些笨拙。

    不过,朱由校看重的就是富大海的老实听话且在数学方面异于常人的敏感和坚强的性格。

    “授予鳌拜少将军衔,官拜昭武将军,掌禁卫军骑兵第一营指挥使事!”

    鳌拜有些震惊的站了出来,他虽然一直自认为在大明朝没人有自己悍勇,但他也知道自己终究是满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从没想过大明的皇帝陛下朱由校会给予自己多大的信任,或许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一个亲军护卫或者低阶武将。

    但他没想到这位大明皇帝陛下在招揽自己后竟直接让自己做禁卫军骑兵营的指挥使!

    看着陛下那坦然真诚的笑容,鳌拜从来没有像此刻一样对一个帝王有特别强烈的崇拜感,他行了个军礼,并大喝道:“陛下,鳌拜从今天起生是大明之人,死是大明之鬼!”

    “鳌拜将军深明大义,弃暗投明,虽非汉人,但亦有一颗为我大明的赤子之心,朕很是欣慰!”

    朱由校同样给鳌拜握了握手,同时他不禁暗想,如果要不是自己出现在这个时空并改变了历史的走向的,十多年后的鳌拜的这只与自己握紧的手不知道会手持屠刀砍杀多少汉人。

    而如今,他的一只手被砍断,另一只手也要将变成自己对付后金的得力臂膀!

    连鳌拜这样的一个鞑子都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同时也跟富大海一样是正三品的官阶,覃博桐有些焦急浮躁的心不由得更加躁动不安起来,他不明白刘汝愚为何迟迟没有念到自己的名字,按照道理来讲,这名册应该是按照官位从高到低的念,而自己以前是指挥佥事,在训练中也表现的不错,虽不及常延龄,但绝对要比富大海好,至少不逊于那鞑子鳌拜。

    可偏偏,自己等到现在,还没轮到御马监掌印刘汝愚念自己的名字。

    连着念了两个军官生的名字,且分别是步兵第二、三营的指挥使,但军衔已降为大校,官阶也将为从三品的定远和怀远将军。

    覃博桐内心有些失落,他已经猜到自己或许不能得到将军军衔了,且估计官职也会比常延龄低两级,可他不明白为何会是这样的结果,但他还是没有彻底的承认现实,依旧在认真的听着刘汝愚念名册。

    “授予覃博桐上校军衔,官拜广威将军,掌辎重营指挥使事!”

    刘汝愚的话刚一念完,覃博桐就感觉头上像是起了一个惊雷一般,不由得苦笑起来,他不但没有跟常延龄平级,甚至也没有跟富大海鳌拜平级,连带着比另外两个表现并不算很突出的军官生都还低半级,就只是个上校!

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术

    朱由校看着覃博桐那郁郁寡欢的样子,就不由得看了卢象升一眼。

    昨晚,他与卢象升连夜商议该如何对这三十名军官生们的官衔授定时,本来卢象升一开始就建议授予覃博桐少将军衔,正三品的昭毅将军。

    虽然卢象升最开始对一来就指望着升官发财的覃博桐没什么好印象,但在训练时,卢象升越发觉得这覃博桐虽然是痞了点,但人却是十分灵活,拿得起放得下,特别是在排兵布阵方面有异于常人的天赋,且很善于变通。

    但朱由校认为覃博桐灵动有余却沉稳不足,他要的不是个性太鲜明的军官,而是首先听从自己命令,服从指挥的军官。

    而且,比之余常延龄,覃博桐明显过于注重名利。所以,朱由校有意要让这个自视甚高的优秀军官生尝一尝挫败之感。

    同时,考虑到常延龄过于谦逊,且觉悟甚高,便干脆再升他半级,成为从二品官阶的定远将军。

    这一升一降非是朱由校随性而做,而是刻意为之,前世熟稔如何把控病人心理的他为了让这些军官生完全忠诚自己,他不能只靠阳谋,有时候也离不开阴谋。

    看着覃博桐满脸紧绷,端正的踢着正步朝自己走了过来,朱由校也刻意挤出一丝微笑,伸出手道:“祝贺你,优秀的覃博桐上校。”

    上校?第一次从陛下口里听到这个词汇,覃博桐以为自己这一辈子也不可能是校官,所以他也没在意上校与大校的区别,可如今,当这句话从陛下口中说出时,他心里仿佛在如刀割一般。

    陛下喊前面几位军官生们时都是喊的什么什么将军,到了自己的时候,却很快改成了上校。

    覃博桐强行挤出一丝苦笑,然后郑重的给朱由校行了个军礼:“谢陛下!”

    等到朱由校给他佩戴好肩章后,他也没有一点自豪感,甚至他想立即走下台去,最好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喝一坛子酒。

    下面依旧响起了掌声,但卢象升没有鼓掌,他想起了自己陛下那日对自己说的话,即覃博桐此人聪明诡谲,不比常延龄忠诚坦诚,也不比富大海敦厚老实,若要让他效忠于大明,效忠于皇帝。

    那么,故意降低覃博桐官衔的恶人只能由他卢象升来当。

    看见这个足足喝骂自己一个月的兵部左侍郎兼总训官卢象升,覃博桐心里也不由而然的觉得自己没有被授予将军衔或许真的跟他有关。

    覃博桐之后则是卢家钰,这个只有十七岁的少年虽然只是被授予为中校军衔,官拜从四品的武德将军,且被任命为工兵营的指挥使,但他没有半点的不高兴,因为这是他第一个官职,相对于许多人来讲,这已经很高了。

    在授予卢家钰官职后,新编的禁卫军的各营指挥使就安排完毕。

    剩下的二十多位军官生则分别授予从少校到中尉不等的军衔,和五品以下的散官官阶,充任各营千户之职。

    只到临近晌午,官衔授予仪式才宣告结束。

    按照预先的安排,在官衔授予仪式结束后,这些军官生们会先放五日的假,待五日结束后就正式进行禁卫军的训练。

    但朱由校没有因为军官生训练的结束而可以偷懒,相反,他必须得尽快在五天之内根据对这些军官生培训的经验对接下来训练一万名禁卫军的方案进行改进。

    朱由校不是军事科班生,但却硬要将近现代的一些军事理论知识加进来,卢象升熟读兵书,知晓如何培训士兵,却不知道后世军队和明朝军队有何不同。

    因而,这也就成了接下来对禁卫军训练的第一个难题,但如今在对军官生短期培训的过程中,两人的想法总算被对方所了解,因而他们不得不再次讨论并形成一个完美的训练方案。

    “刘公公,卑职想见见陛下,烦请您通禀一声。”

    全体军官生都已离开紫禁城,各自回家去了,就唯独覃博桐还待在这训练之处,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