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奶牛,并在漠北和漠南大量饲养推广,使得牛奶这种富含营养的奶制品再一次活跃在大明百姓的餐桌上。

    也不仅仅是奶制品诸如冰棍和饮料等也因为化学添加剂的出现和冷冻技术(化学制冷)而使得这类食品也出现在大明,最多的就是各类糖果了,在机器的操控下,从农民手里收上来的蔗糖已经可以大规模的反应加工成各类糖制品,甚至有利用催化剂进行化学反应并提取结晶成粉末状进入寻常百姓家。

    如果说在几年前,一个新的物事出现,定然因为物以稀为贵而以高价格的方式先被达官显宦接受,然后才随着产量增加而价格下跌进入中产乃至普通家庭,但现在因为蒸汽工业的发展,一般在某个新的产品出现的同时,就已经有适合这类产品生产的新机器,也就实现一开始就是高产量,价格也就不会高,并因此火速被所有阶层的大明百姓接受,而实现薄利多销。

    正因为此,广告与品牌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数年前,因为主要客户是占整个阶层少数的达官显宦,因而口碑相传倒也能满足推广需求,但现在主要客户是整个大明的百姓,达数兆之多的客户,靠嘴皮子自然是不能推广的,什么各类专卖店与广告商开始陆陆续续出现,整个大明的商场简直就是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目不暇接。

    京师作为整个大明最大的城市,人口最多,大明各类行业的顶尖机构与作坊公司乃至学堂都位于此,因而使得这里人口几乎已经快要达到千万字数,正三品的顺天府尹之职权已不亚于外地一管数省之总督。

    朱由校现在还没有进入的城门乃是三年前顺天府又扩建的外城,但事实上在这道外城之外已经住满了数十万北漂的大明百姓,基本上没加一次外城,城内的地皮、房租乃至饮食等价格都会涨一次,生活成本也会提高一点,但带来的公共服务与管理也会提升一层,不过还是会驱赶一些初来乍到的外地京漂一族不得不向偏离皇城更远的地方居住。

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见瘾君子

    朱由校很满意自己治下的大明是如今这副模样,人们的生活虽然忙碌却是欣欣向荣,每个阶层的人都有压力,但也都有希望。

    不知何时,银色的天空已经飘下雪来,扯棉撕絮一般随着枯黄的梧桐叶落在城头上。

    御驾这时候也才刚刚到宫城外,滴溜溜的自行车一闪而过,朱由校回头一看,却是皇室子弟散学归来,准备回家去呢。

    自朱由校让藩王都迁回京城后便将他们都安置在了宫城周围,且命工部建造王府府邸与其居住,同时建立宗学,令这些宗室藩王子弟入学读书。

    今日朱由校御驾銮仪回京,因命迎驾一切从简,所以便只是在爵的藩王与文武重臣出城迎驾。

    而且,朱由校以不得耽误学业为由,也命令宗室年轻子弟不必来迎,因而此时才能看见这些宗室子弟大胆地从宫城脚下骑自行车驶过。

    近年来,自行车已是豪门子弟竞相喜爱之物,尤其深受这些入学读书的学子所青睐,经过满楼红袖明朝版“八大胡同”时最是耀眼。

    这些宗室子弟也不例外,不过朱由校看见此倒也想起来自己中学时代穿着夹克衫牛仔裤瞪着自行车在老城墙下飞驰而过的场景。

    “七叔,那是你家由榔吧?”朱由校转身看向一位中年人即桂王朱常瀛,朱常瀛乃万历第七子,朱常洛之异母弟,因而朱由校才唤其为叔,藩王中,朱常瀛性格懦弱,但数理却是极好,如今还在户部领着差事,管着审计大事,也算是藩王中比较受朱由校器重的人。

    朱常瀛很恭敬地弯身回道:“回陛下的话,正是犬子由榔,犬子性格顽劣,御驾在此,却不下车还按铃大作喧哗之声,实在造次,请陛下责罚。”

    “唉,自家兄弟,何必这样计较,再则这已入了皇城,便就是家里,规矩一概也不必太过严苛,告诉你家由榔,好生学习,日后帮朕平了缅甸。”

    朱由榔此人,朱由校自然是知道的,即是大明最后一任帝王永历皇帝。

    虽说永历皇帝才干并不突出,但也不坏,且为人随和,不拘泥于常规,识得忠奸利害,也正因为此,才能在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等辅佐下在云南抵抗清军若许年,只可惜后来大势已去,不得不逃入缅甸,竟被缅甸出卖,将永历给了吴三桂,使得永历弟被吴三桂缢死。

    可以说,永历皇帝之死,也有缅甸的一份罪责。

    正因为此,朱由校才说让朱由榔日后替他平了缅甸,虽现在不过是一句戏言,但谁料不定,他日不会以一言以预事。

    ……

    雪越小越大,猩袍上也开始浮起了白花,菱形的冰晶犹如神奇地符文镌刻在细密的丝线上,手一触碰就划为虚无,朱由校便命停住了轿辇,徒步进入了宫里。

    红毯直铺到红墙下,红墙下也已是堆起了冰晶。

    华盖执事全幅摆开,锦衣大汉罗列两旁,号声响起,啪啪的鞭声打在金砖,将皇家之尊贵衬托得越发庄严,从最初来到这里的不适感,到现在,朱由校竟有一种回家的舒适感。

    宫门陆陆续续的打开,王侯官员们已退去,而皇后妃嫔这时则迎了出来,美目盼望间,一个个尽皆流露出喜色。

    不知不觉间,朱由校都没想到自己已然有了这么多妃嫔,不但如此,还多了好几个孩童。

    这些烂漫天真的孩童最大的不过十来岁,最小的还在襁褓之中。

    除了大皇子朱慈炯有些沉稳,表现出少年老成的样子以外,二皇子朱慈熔则是含着小手,萌萌地往地毯上跑来,却被其奶妈抱了回去。

    朱由校少不得走上前来,一一抚摸拥抱一下,独有皇长子朱慈炯或因自己之前与徐佛不怎么热络导致性格有些内向与自己不怎么亲近以外,余者皆是满面春风,笑嘻嘻个不停。

    巡视在外奔波了一年,回到宫内后少不得与众妃嫔灌溉些雨露,洒一些爱的种子,其间秘事,自不必细述。

    不过,眼下冬季悄然临近,正是养身蓄锐之时,因而朱由校也节制了些,倒也有几日只搬回乾清宫安寝,而且,因为离京一年,倒也积压了不少冗务,也就更加顾不得享受帝王生活。

    差不多和几个阁臣一起加班加点的把积压的奏疏都处理完毕,基本上了解一下如今整个天下基本的国情后,朱由校就着令叫一次大起,看看他这些帝国中枢的文武官员们。

    上朝对于朱由校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与之前他还会被一群猴子一样狡猾的老官僚给忽悠或吓唬的茫然无措不同,现在的他是真正的生杀大权在握,在朝堂上也能做到不怒自威,驾轻就熟,玩弄这些朝臣于鼓掌之间。

    君与臣构成了帝国统治的权力系统,两者既有合作也有斗争,从前是臣压制了君,而如今则是君压制臣,但矛盾却也明显减少,基本没有搞得以前那么僵。

    朱由校看得出来,他的这些朝臣们着实肥了不少,其中不少是天启八年的年轻进士如今被他简拔为朝廷大员的寒门学子,在殿试策问时是骨瘦如柴,风都能吹倒,而如今不少已经是大腹便便,也不知道收了多少冰敬炭敬,才养下如此多的膘。

    国家富裕了,不但百姓能吃饱饭,连带着当官的也更加争荣竞奢起来,吃山珍海味,而耽于武艺,疏于养身。

    不过,这里面也能看见些瘦子,其中不少还比之前瘦了些,甚至已达到骨瘦如柴的地步,譬如太仆寺卿邹应权就是如此,甚至在朱由校刚看向他时,他竟突然发狂似的哆嗦起来,且忙不迭地掏出袖里的烟土来点燃吸食。

    朱由校见此不由得爆喝一声:“放肆!”

    那太仆寺卿邹应权吓得不由得猛地抬起了头,手里的烟土也和火种一起掉落在地上,忙又跪下道:“陛下恕罪,微臣实在是控制不住了”,说着这邹应权又不待朱由校准许就控制不住地捡起烟土要吸食起来。

    “拖下去,斩了!”

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发展的鸦片贸易

    朱由校看得出来这太仆寺卿邹应权明显是犯了毒0瘾,以至于控制不住在朝堂之上就要吸食两口,完全没顾忌这是什么场合。

    尽管现在有了内厂,专门打击渐有抬头蔓延之势的烟土贸易,使之不能荼毒于民间,但在达官显宦中难免流有遗毒。

    为表示自己严禁烟土贸易和吸食烟土的决心,朱由校才二话没说就要将这太仆寺卿拉出去直接处斩,这在本朝还是很少见的,即便当年处理东林叛党也没有这么直接不先下狱处斩的例子。

    但现在帝威正盛,也没人敢触逆朱由校的虎须。

    邹应权此时瘾已经发作,浑身哆嗦个不停,抱着脑袋撞地,丝毫没有觉察到自己要被朱由校即刻处斩,即便锦衣卫拉着他出去按在地上后他也依旧是这样,却不料一把绣春刀疾驰如风的闪过,他那满是毒0瘾发作而抖个不停的脑袋顿时就搬了家,人也安静了下来,安静的闭上了眼。

    这对于他而言或许也是一种解脱。

    “传旨,日后但凡吸食烟土者,无论是官是民,一律处死!贩卖烟土者,罪加一等,抄其家业!”

    朱由校当即下达了这样的旨意,并着令立即颁布各布政司府州县,此旨不可谓不严厉,不过也正因为这样,总算是把烟土荼毒于大明之势的现象给扼杀在萌芽之中。

    因当今陛下要严打贩卖和吸食烟土,是故专职管控烟土贸易的内厂继续扩大着规模,在各府州县都成立了办事处,尽管有不少误抓的,但也基本将吸食烟土的都抓获一空。

    这样一来,大明国内没再有任何的烟土泛滥之象,不过,在遥远的欧罗巴却因为大明远洋海运事业的越发发达而已是泛滥成灾。

    南海的一场大明舰队与西洋联合舰队的决战并没有让西洋诸国彻底决断与大明联系,或许他们也决裂不起,毕竟他们还要依赖大明这个巨大的市场。

    相反的是,大明与西洋诸国的交流反而更加频繁,甚至锦衣卫在佛郎机、荷兰、大不列颠、法兰西、普鲁士等国派驻了办事处。

    这些西洋外番对于大明的人倒也客气,不敢怠慢,甚至对大明人的生活十分好奇,基本上锦衣卫们明服出现在繁华的街市时就会引来不少关注,离他们本土很远的一场爪哇岛海战失败也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民族仇恨,而这些大明锦衣卫带来的茶道与乐曲还有折子戏倒也吸了不少粉。

    不过,据这些锦衣卫报告说,这些西洋番最喜爱的依旧是大明生产的香烟,尤其是烟土之王眉生烟。

    朱由校不允许国内贩卖与吸食烟土,但却让皇家工程院帮助眉生公司成立研究机构,专门研制各种烟土产品。

    这些经过化学工艺加工的眉生烟上瘾率比传统烟土要大数十倍,但外观却更加好看,或亮晶晶如白0粉或卷上精美纸卷与现代纸烟无异,亦或变成丸药,甚至还用鸡肠皮鞣制加工成包衣包裹粒状毒0品做成大明版胶囊。

    甚至为了吸引这些西洋贵族购买,还特地在小小烟盒上画上西洋画,甚至还在汉字之下,也镌刻一二精美的英文字母,皆选择西洋文学名家之语句,更有者还特地让一些西洋王公做代言。

    总之,既然大明国内不能进行烟土贸易,各大幸存的烟土商们只能变着法的在欧罗巴等地捞钱。

    现在的眉生烟早已搞得整个欧罗巴上层是乌烟瘴气,许多亲王公爵几乎因吸食眉生烟而倾家荡产,即便没有倾家荡产,也不得不变着法的剥削劳工以满足自己吸食烟土之资,如此一来,使得原本一个个快进入鼎盛崛起的欧罗巴国家开始出现好几起动乱。

    被英吉利君王查理一世任命为苏格兰大主教的威廉劳德此时正同他的情妇躺在酥软的软榻上,这种软榻是大明进口来的真皮软榻,里面加了弹簧,躺在上面很舒服,而这软榻如今却成了他和他情妇吸食眉生烟的地方。

    威廉劳德只披着一件睡袍,歪倒在榻上,竹竿一般的腿翘在桌上,只用着一杆由眉生公司生产的银制烟枪拼命的吸着,他的情妇也是吞云吐雾一般,脸上神色比行那巫山之事时还要享受。

    无独有偶,连带着查理一世的皇后即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妹妹里埃塔玛丽亚现在也不再痴迷于马术或者与一二贵妇赌钱,她现在更喜欢与一二贵妇在自己庄园里,拿着美酒,带着美童,携着美烟,一吸就是一整天,直到整个人从迷迷糊糊中略微清醒过后才回去。

    克伦威尔是英吉利底层没落贵族出身,是自耕农与手工业者的领袖,作为一个推倒斯图亚特王朝为英吉利君主立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