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3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还有欧罗巴的底层员工,很多人不知道他们辛辛苦苦就为挣到一块黑面包所挣得的劳动价值里面,除了一部分被本国的工厂主剥削外,还有一部分进了大明资本阶层的腰包,并被花在了某个女人的肚皮上。

    而现在这些都还不够,朱由校还要更多的人为大明供给新鲜的血液,不能只靠剥削这个世界最底层的人,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些底层的人剥削久了会不会在忍无可忍之下推翻当地为大明做傀儡的政府或者谋求独立,使得出现下一个可以挑战大明的强国。

    所以,朱由校要让这个世界各个地区的富贵阶层即统治者也将其多年所得积蓄也献给大明。

    因而,朱由校要发展国营鸦片贸易。

    但在这之前,他得开展一波禁烟运动。

    大明国内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有鸦片买卖这种东西的,这种东西只会摧毁国民斗志,影响自己的统治,而也会让一些心怀叵测且追名逐利的自私商人过于壮大并威胁自己的统治,且也会导致很大的社会问题。

    在大明以外,可以无休止的剥削与掠夺,但在大明内部必须进一步推进文明进程,尽可能的维持相对的平等和稳定。

    因而,国内必须禁烟!

    朱由校又发了一道旨意,让刘若愚从沈阳赶到赫图阿拉,而朱由校也在赫图阿拉正式面见这位东厂提督。

    “召你来,是要你利用东厂的力量开展一次禁烟运动,朕会下道明旨,半年之后所以商人必须禁止在国内进行鸦片乃至其他毒品交易,三月之后,若有人再进行鸦片贸易,一经发现,无论他是王侯高官还是贩夫走卒,一律格杀勿论!”

    朱由校这么一说,刘若愚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眼,并抬头看了李明睿一眼,而李明睿此时也是面如死灰。

    朱由校也知道他们或许也跟这些贸易沾染了些关系,但还是故作不知,毕竟这也是当初自己没有想透彻只禁止外夷贩卖鸦片,却忘了国内商人也会经营这个,因而如今一开始也就没有直接用雷霆手段,但此令以后,若这些国内商人再不收手,就别怪他不客气!

    为担心这些商人趁此在半年之内通过低价销售将大量烟土流落到民间,荼毒百姓,朱由校还加了一道严令,所有商贩手里的烟土除已经出了国门以外的都得由户部统一收购,若在民间私自交易也会被抄家问罪。

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内厂

    赫图阿拉,辽东布政使司北道分巡道治所,曾经的建奴奴酋努尔哈赤发祥地。

    虽然为惩戒建奴给大明带来的几十年重大创伤,在占领这座城池后,当时的大明禁卫军在这里进行了一场较为残酷的屠杀,但此时这座城已然恢复了生机。

    虽积雪之下露出的一截青石依旧呈现出血红色,但整座城墙已然是焕然一新,连这里的居民也已然是焕然一新。

    在此刻的赫图阿拉城,几乎看不见任何一人穿着非汉的异族服饰,俱是穿着直裰或一身便于干活的短打,也看不见金钱鼠尾。

    移居这里的大多是来自山东、河南等地的无地流民,在初次定居这苦寒之地后,严酷的风霜并没有消磨他们勤劳耕作的积极性,很多人自觉地将积雪运到自己的田野中,待到天气暖和时好使田地里的虫害早已被冻死,这样使得仅仅能收一次粮食的土地能产出更多的粮食。

    看着这些城里城外忙忙碌碌的人影,朱由校很欣慰的笑了笑,在这个时空,是自己这个大明皇帝站在建奴的发祥地上,而不再是建奴的皇帝顺治坐在自己的紫禁城里,这种历史成就感已经不能用任何言语来形容。

    在赫图阿拉待了没多久,朱由校便又去了沈阳,在大明收复盛京后,便将盛京改名为沈阳,虽然依旧是辽东布政使司的首府,但基本上已经抹平建奴在这里留下的痕迹,不过皇太极时期所建的皇宫还是保留了下来,包括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也被保留了下来。

    这也并不是朱由校仁慈,而是将此留着作为自己政治生涯的一项伟业的标志,因而他要亲自宣布对这些人的惩罚。

    此时的朱由校就站在努尔哈赤的福陵前,他要看一下这位给大明带来数十年灾难的枭雄。

    没有香案与牺牲,也没有烧些纸钱,更没有灵幡与让道士和尚超度,或者这根本就不算是祭祀仪式。

    但朱由校还是很认真地站在努尔哈赤坟茔前:

    “努尔哈赤,朕不得不承认,你的确是个有能为的人,但朕不认为你是一代君王,你至始至终都只是我大明的臣子,而且是一个心怀不轨的大奸臣!如今朕来祭你,不是要给你超度罪恶,而是亲自宣布你罪过,你不仅仅害了大明无数子民罹难,也害了你自己的部族,本该一个规规矩矩在这白山黑水间以渔猎为生的部族因为的野心,而导致在今日不得不面临被彻底抹除的结局。”

    朱由校说了一番话后便直接转过身来,头也不回地一边走着一边对辽东左布政使闫正英吩咐道:“传朕旨意,努尔哈赤乃国之奸臣,意图谋朝篡位,涂炭生灵,罪大恶极,乃世上第一无忠无义之人,着即拆毁其陵墓,挫其骸骨,将其烧成灰烬,洒于臭渠阴沟之中!”

    满清入关所倡之名是替崇祯复仇,荡除流寇,也因此才获得了汉族士绅的拥护,因而在其夺得大明江山后才不得不依旧保留大明历代皇帝的陵寝,而朱由校可不需要做这些政治秀。

    事实上,现在的建奴的确仅仅算是一个背叛大明的叛贼政权,从政治上来说,大明是君,建奴是臣,朱由校完全可以对其实施严惩,因而说是吊民伐罪也是言之凿凿。

    不仅仅是福陵,皇太极的昭陵也会有这样的命运,朱由校也同样在这皇太极的昭陵前缅怀了一阵,然后就亲自点燃了大炮,直接轰塌了这皇太极陵墓的墓碑,并同样命令当地官府对其进行拆毁和挫骨扬灰。

    这算是朱由校在巡视天下最后一站做的最畅快的一件事,也是万历皇帝和泰昌皇帝不会想到的,同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们的陵墓会被大明的天启皇帝给亲手摧毁。

    ……

    在大明皇帝朱由校在关外重新彰显自己对建奴曾经占领的地方的绝对拥有权的同时,也由他亲自提倡的禁烟运动也已开始。

    而且,由刘若愚提议,且朱由校在想到东厂还有负责稽查和监视国内几乎各类情报的同时还要专门搞禁烟运动的确有点过于冗杂的时候,便又下旨要在东厂之下成立内厂,且直接由南京镇守太监魏忠贤提督内厂,且由东厂协助内厂,并直接调拨一部分骨干成员进入内厂,

    这也是刘若愚的建议,他同王承恩一样,提督东厂多年,已经同内外诸臣牵扯上了许多不清不楚的关系,很难将禁烟运动做到最好,而魏忠贤这些年一直在南京养闲,且对江南的各方面都很是了解,再加上其本人也是能力十分突出者,若由其提督内厂自然是最佳人选。

    朱由校便听从了刘若愚的建议,可虽然临时成立内厂只是为了更好的禁烟,但还是引起一片舆论哗然,谁也没想到,在王朝如此昌明隆盛之际不但未废除东厂和锦衣卫,相反还多了一内厂。

    无数官员对朱由校的这个举动表示很失望,因为这意味着皇权不但不会随着社会的稳定而渐渐下降,相反,当今陛下依旧执着的要加强对整个大明王朝的控制。

    不过,因为朱由校现在掌控着军权和财政权(皇家资本)使得此刻的文官们再也不能像万历末天启初时的东林党那样可以直接对抗大明皇帝,他们有委屈也只能强忍着,革新派领袖李明睿早已派人传消息告诫革新派的各大重臣,让他们务要轻举妄动挑战帝王权威,白白的成为陛下伸张皇权的牺牲品并便宜了守旧派,而守旧派的成基命似乎也并非想象的那么耿直而没有城府,无独有偶的是,在革新派的重臣未发出一句反对之声的同时,守旧派也没有一位重臣发出反对之声。

    在从东厂得到百官对于设立内厂的动态后,朱由校对此很是满意,因为这说明朝中的文官目前还是被自己控制的,且没能拧成一股绳对付自己,或许这也说明王朝的主要矛盾依旧还不是帝王与文官的矛盾有关,但也正因为朱由校心情好,使得即便有几个不懂事的年轻官员上折子反对也没有得到太重的惩罚只是被发配到边远地区去做官,造福一方而已。

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国

    天启十九年的秋季,南京钟山上的银杏已是满城飘落,连带着南京镇守太监府的内庭也是碎金铺地,犹如辰时朝霞,光芒万丈。

    镇守太监魏忠贤今日起了个大早,虽已是年过古稀,但却也是老当益壮,两鬓还留有少许青丝,如今升了司礼监秉笔还提督内厂,更让他精神抖擞。

    “那群书生们或许至始至终也想不到我魏忠贤也会有卷土重来的一天吧”,魏忠贤这么一说,待其侍女为他着好衣冠后就抖搂了一下衣袖,步态稳重地走到了门外:“传本督令,内厂所有人等立即集合,本督稍后即到,既然是要为陛下做禁烟事,就得做到尽心竭力,几个拒不交烟土的商人都拿住了没有?”

    “回厂公的话,该拿的都拿了,正锁在大狱里”,魏忠贤在南京这些日子除了开办《大明日报》操纵江南舆论外和替陛下朱由校做些见不得人的买卖大发横财外,也会做些慈善事,光老人儿童都收养了不下百人,而眼前这个回话的正是他十年前收养的一个儒童,名唤李定国,此人是他诸多收养儿童中能力最为突出者。

    这李定国因童年时被牙子介绍,从陕西一带流亡到南京皇家织造局下属某缫丝作坊做工,但因年幼不堪作坊老板剥削,而流落在南京街头,却又侥幸被魏忠贤收养。

    因其沉稳有智慧便被魏忠贤视为己出且教以读书识字,连带陛下听闻后也表现出了极大兴趣,让其入皇家军事学堂,到现在已是南京军区某宪兵营指挥使,但现在因成立内厂,魏忠贤亟需得力的亲信,便请旨将李定国调到了内厂担任都指挥佥事,也算是官升一级。

    和李定国一起调入内厂的还有他的那个宪兵营,这些人将会同东厂调来的人一起组成内厂的骨干。

    “什么叫该拿的都拿了,你是陛下看重的人,从今以后也是陛下的人,眼里除了只能有陛下外,其他的人无论是谁,包括咱家,一旦触逆了陛下的禁令,都不能姑息,明白吗?”

    魏忠贤习惯性地要在自己这些养大的孩子面前装装父亲的款,虽然李定国是陛下看重的人,他不好收为义子,但也还是习惯以长者的身份教导一番,而李定国也不好对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太监不敬,毕竟自己也是被他养大的,便如实回道:“主要是有一名姓舒的商人乃前朝状元舒芬之后,又是南京礼部尚书王铎王尚书之婿,所以下官不好妄动。”

    因最近武将地位有所提升,在文官和内臣之前,武官也不会再卑躬屈膝地以末将或小的自称,是故,李定国才以下官自称,也不会跪下,拱手弯腰也因魏忠贤毕竟收养过他有关。

    “荒唐,什么不好动的,别说他是什么南京尚书的女婿,就是真的京城尚书,只要私自贩卖烟土就得拿!本督何曾怕过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们,立即将此人捉拿,若有违抗,格杀勿论!”

    魏忠贤这么一说,李定国也只好听从,忙亲自带着两百有过实战经验的原禁卫军老兵朝舒姓商人的府邸奔来。

    ……

    自从那日在扶桑被陛下朱由校破瓜之后,顾横波便如换了一个人般,肌肤越发的润泽照人,举手投足间更添媚态。

    不过,满面春风的笑容背后却也潜露出一丝久久不得以浇灌的愁绪,一众风流浪子看了更是心疼,但顾横波却都一一拒绝,依旧只以弹琴赋诗交结显贵,而不以色娱人,有土豪者一掷千金欲求身子却也如石沉大海,有轻狂人出面诋毁却当晚就突然神秘失踪,第二日就暴尸荒野。

    至此以后,没人敢对回南京后的顾横波有任何非分之想,但也没人猜测得出顾横波暗中到底已被何人所拥有,要不然也不会有如此神秘的力量,在夺人性命后,无论是应天府还是南京都察院以及东厂等都保持了沉默。

    但也正因为此,愿意来结交顾横波的达官显贵反而更多,若说之前是慕其美色而如今则是与之背后的神秘靠山(干爹)交好。

    南京礼部尚书王铎也以借喝花酒之名花重金见到了顾横波,他来见顾横波也的确并非是要来顾横波这里听听曲,探探对当今文坛诗词文章的见解,而是向顾横波打听烟土一事。

    谁也不知道,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