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贵国需割让西西波利亚以及乌拉尔以东的广袤地区于我大明;

    第三、贵国应该赔偿我大明此次平寇经费两千万两银元;

    第四、贵国应该允许我大明在贵国的莫斯科等大城市建立通商口岸;

    第五,贵国应该承认大明的最惠国待遇,并允许大明建立租界在莫斯科等十余座城市并选择租界区域与租界时长。”

    罗刹国公爵莫罗佐夫听后却是感到颇为为难,因为他走之前罗刹国的沙皇已经明确告诉过他,若是割地只能是西西西伯利亚南部的几个州,若是赔款当不超过五百元。

    而朱由校也见他邹起了眉头,便也就冷下脸来,颇为严肃地问道:“怎么,难道贵国不愿意,那也行,就等着我大明的大部队来吧,到时候可不仅仅是割走西西伯利亚那么简单。”

    戚昌国虽说是语言很平淡,没有倚势凌人的表现,但也会玩绵里藏针,开始威胁起了这位罗刹国的公爵莫罗佐夫,且说了后就故意要离开谈判桌,似乎没有要继续和谈的样子。

    最终还是罗刹国的公爵莫罗佐夫不得不选择原则上答应戚昌国的各种无厘头的条件,并恳求戚昌国可以继续坐下来,与他商榷细节的地方。

    戚昌国做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并最终还是坐回到了座位上,且故意很不乐意地朝这公爵莫罗佐夫一摊手道:“继续说吧,你们想改哪些细节?”

    这罗刹国公爵莫罗佐夫便小心翼翼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条,从属于大明虽说对于我罗曼诺夫王朝来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但大明皇帝陛下素来是勤勉朝政,锐意改革的,而鄙国之人向来时才气和能力不足,因而生怕在从属于贵国时,会使得当今陛下会徒生生气。”

    第二条,割让西西波利亚已经足矣,大人何必还要要乌拉尔一带,此地乃我罗莫诺夫王朝新得之地,未受教化之民颇多,还请贵国准予鄙国代为管理若干年。

    对于第三条,两千万两实在太多,虽我罗曼诺夫王朝地大物博,但到底也是民穷国贫,饿殍者甚多,还请贵国体谅鄙国之艰难,以五百万赔款为佳”。

    “行了!贵国若不奉我大明为主,倒也可以,但彼时若有外敌来侵或者起了内乱时可别怪我大明不援助于你;对于,第二条,乌拉尔河一带可以不割,但得缴纳赎买银三千万银两,与赔款合计总共五千万两,否则没得谈!”

    戚昌国直接打断了这罗刹国公爵莫罗佐夫的话,并且拿出了自己的修改方案,且直接一掌拍在了桌子上,吓得这莫罗佐夫不由得哆嗦一下。

    但莫罗佐夫还是不得不苦苦哀求道:“还是请贵国体谅一下,这赔款额度实在太高,可否降为三千万两!”

    “啪!”

    这罗刹国谈判团里一官员突然惨叫了一声且直接中了一枪,然后直愣愣地倒在了地上,而这时候,他们才看见是焦琏开的这一枪,且只听焦琏说道:“奶奶的,少三千万两可以,但得你的人头换!”

    罗刹国公爵莫罗佐夫从没见过这么霸道专横的人,但他现在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并不得不承认这个条约的内容基本正确,然后很难为情地在条约上签了字。

    至于罗刹国如何去刮地三尺筹集这七千万两赔款,戚昌国自然不知道,但直到这将是第一次逼得其他列强和大明签订不平等条约,而且也不是最后一次。

第五百零一章 当今大明之社会风气

    罗刹国公爵莫罗佐夫很心不甘情不愿地在谈判桌上签了字。

    两种语言,一个汉文版,一个俄文版,都得签上他自己的名字。

    虽说手里的笔重不到半两,但在莫罗佐夫握着的时候却觉得有千斤之重一般,他知道从一刻起,他将成为沙俄历史上最大的罪人,也给罗曼诺夫带来第一个无法抹平的耻辱,而他这个名字也会永久地被铭刻在罗刹国历史的耻辱柱上。

    莫罗佐夫额头不由得浸满了汗珠,他知道他这也是没办法,从看见这遥远东方的大明帝国的巨型战车和随意移动的火炮以及那可以连发连射还不易哑火的火器,另外加上那顷刻间能让上千人失去抵抗力的神奇气体,他知道自己今日若不签下这个耻辱的不平等条约,他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更大的灾难。

    也不知道在原本历史上作为满清皇室成员的黑龙江将军奕山签下《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时是不是也这样安慰自己,不过,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再出现这样的现象了。

    左都督戚昌国很满意也很得意这个达成的签约,五千万两白银的赔款,再加上分期支付的利息,约莫不下七千万两白银,总计不低于一亿银元的财富,这对于大明的军费开支和科研投入以及基础建设无疑能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

    至少,这一笔赔款可以让大明的发展速度快速提高十年,如同原本历史上的倭寇在签订《马关条约》且得到清政府的一笔巨额赔款后能快速发展为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家之一一样。

    自古以来,一个国家的资本财富增加要么是靠生产力的提高与发展要么是靠强大暴力机器对外掠夺更多的资源以养肥自身。

    而如今,大明也不例外,在生产力提高方面自然得依赖于科技的发展,但自然也可以让罗刹国几代王朝所积累的财富都拿来为大明的快速发展做贡献。

    对于,罗刹国自己是如何为了在不赔偿七千万两白银的同时而不影响富贵阶层的生活而加大对底层农奴的剥削,戚昌国是不在乎的。

    作为一个大明帝国的上层官员,他也不会去关系罗刹国的百姓过得怎么样。

    至于这罗刹国割让给大明帝国的西西伯利亚对于罗刹国而言倒是损失不大。

    毕竟现在的罗刹国也是才刚刚向进军西伯利亚,发展根基不深,投入的成本也不高,而现在的西伯利亚还是一片蛮荒之地,被发现的可开采矿产资源也有限,但对于已进入蒸汽工业时代亟需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大明而言,却是极有价值的一块宝地。

    西西伯利亚的矿产资源本就是十分可观,几乎涵盖了目前工业和以后所发展的工业所需的一切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其煤矿、天然气、石油的储量更是丰富至极,可以说,以现在大明对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大明未来百年的发展已经不必担心任何工业原材料的短缺。

    而且在西西伯利亚也不仅仅是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与之对应的生物资源也是极为丰富,未来大明百姓的餐桌上当不仅仅是南方的海鱼和西北的羊肉,当有西西伯利亚的狼肉,甚至大明帝国的海洋资源也正式扩张到北冰洋沿岸,或许此时的北冰洋还没有多大的开发价值,但却可以作为大明给华夏后世子孙的储备宝库。

    至于租界与最惠国待遇自然也是大明为了在以后与罗刹国的经济贸易上对罗刹国更好的掠夺与操控他的国内市场,毕竟罗刹国这样的国度虽说被割掉了很大一部分领地,但还算是欧罗巴的一大强国,其市场潜在消费价值不小,所以大明有必要将资本之手伸向他的经济中心莫斯科。

    罗刹国公爵莫罗佐夫失望地带着条约回到莫斯科城堡,当他把条约展现给国人看时,果然不出意外地遭到了无数罗刹国人的唾骂,其家族数百年的清誉也因此毁于一旦,连带沙皇米哈伊尔一世为平息众怒也不得不夺了他的爵位将他圈禁了起来,也算是让莫罗佐夫做了他的替罪羊。

    但对于条约,沙皇米哈伊尔还是不得不执行,他知道以自己罗刹国现在的实力只能承认并履行这个条约,否则自己将会在片刻之间沦落为阶下囚。

    因此,沙皇米哈伊尔向所有贵族和农场主都加征了钱粮,而这些贵族和农场主在怨声载道之余也向加大了对他们的农奴的剥削力度,而这些农奴是不会抱怨的,他们只有忍耐,直到活不下去的时候才突然爆发。

    与罗刹国现在举国皆是骂声与怨气不同,在巨额的第一批赔款被送回大明,且当西西西伯利亚这块宝地在罗刹国人完全撤走以后,大明国内简直就是欢呼一片。

    尤其是革新派的那些资本阶层的,这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让他们一扫因为其革新派领袖即中极殿大学士李明睿削职降级和户部尚书郭允厚被革职所带来的阴霾。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瓜分这掠夺来的财富。

    看着太仓里装下的第一批被运载而来的白银,朱由校也同样感到很兴奋。

    虽说现在的大明表面上看起来比隆庆万历年间已繁华不止了十倍,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自己的到处投资以及庞大的军费与科研支出使得大明国库的净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自己到现在也还没修建一座可以集纳全球建筑精华的皇家园林。

    而如今有了这批赔款,朱由校觉得自己可以大胆的花钱了。

    “传旨给皇家银行和户部,立即审议需要加铸多少银元,要尽快将这笔赔款投注到整个大明市面上去,让整个大明的子民,无论是士绅官员还是工人百姓,都享受到这笔赔款所带来的福利。

    若短期内没有大型基础建设与工程投资消耗这笔财富,就给所有官员和国子监、京师大学堂、皇家军事学堂等以及各个工人加俸禄和补贴,地方也可以设立一些针对特殊人才和特殊贡献的奖励,礼部与各地督抚也可以确立一些新福利,要懂得造福造富于民。

    总之不能让这笔赔款闲着,要让他们转化成生产力与消费动力!”

    卢象升等内阁阁臣现在也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因而在听了朱由校这样的旨意后也能听懂,便点头称是,说回京就立即研究如何利用这笔巨额的赔款。

    一时间,作为大明财政支出的户部和皇家银行开始表现的格外慷慨,无论是贷款还是拨款都是有多少贷多少或者拨多少,一时间各地地方官积极地上奏疏请求修缮水利和道路,连带守旧派的官员也不甘于寂寞,也没再声讨大明对罗刹国的财富掠夺有什么不对,他们也急着请求陛下恩准扩建各地文庙学宫等。

    朱由校倒也都准予,因为对于现在的大明而言,出现了一个短时间的财富急剧增加期,而要想刺激生产和消费,就得快速把这笔钱消费出去,所以朱由校和大明朝廷才会变得如此大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笔赔款在短时间内迅速变成实体价值,若只是一堆金子堆在那里,也只是一堆金属而已,与铜铁没什么区别。

    不仅仅是朱由校和大明中央朝廷变得更加大方,即便是地方上的官府也变得大方起来,只要不是太贪的官员也会在充实的小金库的同时做几件与民同乐的功德事,比如给耄耋以上的老者赐点钱粮,给鳏寡孤独者发点过节费什么的,甚至有发达地区的官员直接宣布本县或本府学生之学费十年内由官府全部承担。

    当然,也有士绅官员因此更加骄奢淫逸的,一时间斗富已成时尚,奢侈品与古玩更是受到热捧,连着一些普通百姓家也开始拿出点闲钱玩些鉴宝与争奇斗艳之事来,皇家工业公司出品的高达数百银元的镶花银镜更是在一月内售罄,唐伯虎的春0宫图更是拍出几千万银元的高价。

    本来大明的财富已经在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如今又从罗刹国得到了充足的利益,在中央朝廷的调控下,整个国民的财富自然也就都跟着增加起来,有钱的可以白玉为堂金作马,无钱的也可以打几件首饰逛几回青楼,而也因此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壮大。

    脱离劳动生产靠创作乐曲、诗词、话本小说、戏剧、说书等职业为生的也是越来越多,甚至也有因此而巨富的,这自然也是大明百姓的娱乐需求进一步增加的必然结果。

    总之,自万历末年以来的世风竞奢之风是越演越烈,但其颓废消沉之气却是越来越少,整个社会虽然是浮躁而又繁华的,但却洋溢着阳光与活力,社会阶级矛盾开始渐渐缓解弱化,有理想官员开始去试着构建大同社会,也有现实的官员开始去积攒名气。

    而灵敏的商人则已经把目光投向了这些新得的土地尤其是西西伯利亚的资源和罗刹国的消费市场,数年之后,便涌现出了各种商业传奇故事,有叫王鹏者向皇家银行云南分局贷款三万银元后去罗刹国做生意竟赚回百万银元一时成为美谈,而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

    依旧勤勤恳恳在大巴山下的绥定府东乡县做教谕的王思远此时也被新任知县顾丹枫传唤进了县衙,且被知县顾丹枫直接奖励了三千银元,理由却是王思远所教授的学子中,竟然有三名生员中了今科四川乡试的举人,其中一人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