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承恩点了点头,就看了那吴进一眼,吴进会意,从一茶馆直接走了出来,大喝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敢绑我家公子!真是吃了豹子胆了!”

    叶御史见那吴进一来,整个人瞬间就麻了半边,脚也发起软来,死活也挪不动。

    朱由校和王承恩,他一个七品巡城御史自然是不认识,但这位常常在京城里抄家抓人的东厂大档头他可是认识的,甚至在抄没礼部右侍郎王继谟家时,他还亲自带五成兵马司的人来帮过忙。

    “吴档头,这位是您的?”

    吴档头哼了一声,也没理这叶御史,而是朝抓着朱由校肩膀的两兵丁冷声问道:“怎么,要本档头亲自折断你们的胳膊,你们才放开么?”

    这些兵丁自然不敢惹吴进,忙不迭的松开了朱由校。

    吴档头朝朱由校作了一揖:“小的来迟一步,让公子您受委屈了。”

    “东厂吴档头竟向这家伙弯腰作揖,还口口声声称公子,难道这家伙来历不简单?”

    叶御史深怕自己得罪了什么不该得罪的人,讪笑道:“吴档头,叶某有眼不识泰山,险些大水冲了龙王庙,真实惭愧,只是不知这位公子是您的什么,叶某改日好登门赔礼。”

    “不必了,吴档头,让他们都走吧,这个老妪和那小女孩也都带去马车里,这里风大,她们穿的又少,以免生病。”

    朱由校一挥手,那吴进自然不敢违拗,倒是王承恩过来低声道:”陛下,那可是您的龙辇,这样有失尊贵。“

    “不妨,既是微服出来,这些尊卑秩序也不必太过拘泥恪守。”

    朱由校说后,吴进就招了招手。

    跟在他身后的两便衣番子就带着那老妪和小女孩进了后面的马车。

    同时,吴进还转身对叶御史问道:“我家公子既如此说了,叶御史你还待在在这里干嘛,是要领我们家公子的赏吗?”

    叶御史不由得有些恼怒,但也不敢发作,强忍住后就拱手带着自己的人走了。

    叶御史刚一走,张嫣最先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还真是一物降一物,陛下怕御史,御史怕东厂,东厂怕陛下,哈哈!”

    朱由校也不由得笑了笑:“朕倒不是怕,朕是嫌他们烦,这要是被这些御史言官知道了,朕桌上的折子绝对又要堆高好几层。”

    “陛下说的是,这个叶御史见陛下您衣着华丽又没功名,就以为您是普通富人家的公子,就想着敲诈些钱财,堂堂御史其实做的也不过是些欺软怕硬之事。”

    王承恩说着,朱由校就点了点头,转身问吴档头:“这叶御史怎么单单认识您?”

    吴档头不由得暗自紧张起来,他自然知道朱由校是不希望厂卫人员与官员勾结,便忙解释道:“下官抄没礼部右侍郎王继谟家时,曾让他帮过忙,这个王公公是知道的。”

    “朕知道了,这姓叶的御史如此贪赃枉法,是不能再留了,直接革职,流放三千里吧。”

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

    惩罚一个巡城御史对于朱由校来说不算什么,但他却不得不承认,自己治下的大明官员像叶御史这样的恐怕不少。

    至少从眼前那些阁楼上的满窗红袖与峨冠博带,就知道我大明朝的官老爷的日子过得有多奢靡了。

    而这奢靡的背后自然是**的吏治与堕落的世风。

    朱由校并非是严格的卫道士,并不要求大明朝的官员有多么清廉,也不会像朱元璋一样严酷。

    但他不喜欢这些伪君子们在严格要求自己这个君王的同时,却都在干些男盗女娼的事,把国家与民族抛弃到一边。

    或许这些官员们根本就没有国家与民族的意识,虽然嘴里常常说为了大明,但也许在他们的认知里,大明不过同大唐大宋一样而已。

    哪怕新换了一个王朝,他们依旧能做官,换个皇帝,他们也是照样拜。

    “忠”这个字,不过是挂在嘴边的说辞而已。

    “得厘清一下吏治,遏制一下这些官绅的贪欲,做一个铁血冷酷的帝王!

    朱由校暗暗说后就带着张嫣朝一处卖糖葫芦的摊位走去。

    按照王承恩的意思,既然皇后娘娘想吃这玩意儿,直接让东厂的人帮忙买了就是。

    但朱由校不肯,这位帝王总想着去和这些身份低贱的百姓聊上几句,问的却都是些你吃得饱饭吗,一年能吃上几次肉的废话。

    而皇后娘娘好像也想重温一下年少时的快乐,也没了往日的端庄,时不时的带着皇帝陛下去看看这儿,去看看那儿。

    但这样却苦了王承恩这些随身护驾的人,深怕帝国最顶端的两人有半点闪失。

    一见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要去买糖葫芦,王承恩一递眼色,两人高马大的东厂便衣番子就直接先挤了过去,许多百姓就这样被他们硬生生的挡在了背后。

    朱由校走来时倒也很容易就走到前面来,指着缀满稻草杆的糖葫芦,问着张嫣:“想要吃那串。”

    张嫣没说话,自己踮起脚尖取了三串,并朝朱由校笑了笑。

    朱由校微微一点头,问了那卖糖葫芦的老头几句话,见那老头也答不上来,就不耐烦地走了:“给钱!”

    王承恩忙丢下一锭银锞子,朝左右吩咐道:“把这个都拿走,以后省得陛下皇后又出宫来买。”

    ……

    起先在大街上求人收留自己孙女的那老妪和她孙女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豪华的马车。

    她们甚至怕弄脏了坐垫,而没有坐上去,只是手足无措的坐在角落里,看着中间的那一盆烧得通红的炭火,有些情不自禁地的把手伸了过去。

    手烤上去很温暖,好像整个世界突然就进入了春天一般。

    她们不知道这是大明皇帝陛下的马车,但她们并没因此而减少对这辆马车主人的感激,看着车帘外那些衣着华贵平素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的老爷们此刻只能站在马车外面挨冻,她们忽然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

    直到朱由校和张嫣走了进来,她们才知道不到半个时辰的温暖是眼前的这位善良公子提供的。

    老妪和她的小女孩自觉的朝朱由校磕起头来,朱由校见此忙亲自把那老妪扶了起来:“老人家不必多礼,王承恩,却拿些吃的来,估计她们还饿着肚子。”

    朱由校的马车很大,搁在现代就是豪华版房车,因而司礼监掌印王承恩也能随时在车里服侍朱由校和皇后张嫣。

    “遵旨!”

    王承恩应了一声,就亲自将一盒宫用的糕点递到了那老妪面前:“陛下赏你们的,还不谢恩。”

    既然是在车内,王承恩也就没必要要刻意隐瞒朱由校的真实身份。

    倒是那老妪在听到这一句话后,整个人顿时就呆住了,嘴张得能塞下一颗鸡蛋,一时间竟又老泪纵横起来。

    接着,这老妪忙拉着自己孙女给朱由校磕头,在这老妪看来,居然能遇见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由不得她不激动。

    “好了,老人家别再磕了,您可是老寿星,我跟陛下都想从您这里借点寿呢”。

    张嫣说着就把那老妪亲自扶坐在了一旁的榻上,然后又劝慰道:”我们陛下啊是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皇帝,看见你们这些百姓们受苦受累,他呀就心里过不去。“

    “是,是,皇上真是好皇上啊!”那老妪连连附和道。

    倒是那小女孩淡定得很,看见自己祖母坐好后,就亲自端着糕点走过来,将一小块糕点捏成碎末喂进了那老妪口中:“祖母,您吃。”

    朱由校此时早已半躺在了软榻上,一边由王承恩给自己锤着脚,一边看着最新的《大明日报》,听到那小女孩说话后,就不注意瞥了那小女孩一眼,却正好看见那小女孩赤着一双小脚丫,就吩咐道:“王承恩你去将那女孩抱到朕的被褥里来握一握,然后再去盛一碗粥来给那老人家,人家孙女都想到了自己祖母牙齿不好,怎么你就不提醒朕。”

    “陛下,微臣没伺候过老人!”

    王承恩解释了一句就忙去照办。

    一旁的张嫣见王承恩被朱由校支走,就亲自过来给朱由校按摩。

    朱由校不由得一笑,心想自己到底是皇上啊,即便是出了宫,这待遇也要比一般人好。

    那小女孩自然不知道自己和皇帝陛下同盖一张被褥是犯了多大的僭越之罪,实在是太饿的她再一股脑的吃下好几块糕点后就鼓着腮帮子,盯着朱由校。

    对于她来讲,皇上就跟神仙菩萨一样高高在上,但她没想到此时此刻自己和皇上竟然挨得这么近,而且皇上好像没有他们说的那么老,那么凶。

    朱由校见这小萝莉一直盯着自己,便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回皇上的话,奴家叫杨爱”,这小女孩的父亲是童生,倒也懂些礼仪,见朱由校问她,她也不由得欠了欠身。

    朱由校点了点头,也没再说话,但突然,他想起来好像柳如是的原名就叫杨爱,再一看这小女孩,虽然年纪尚小,却也看得出来长大后必定是一美人胚子,又见她从容有度,心想这奇女子就是奇女子,即便是小时候也与众不同。

第四十章 王承恩与孙承宗斗嘴

    “这名字不好,以后就叫柳如是吧,取之于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待我应如是。”

    朱由校随口这么一说,杨爱自然不敢违背,忙欠身道:“谢陛下赐名。”

    皇后张嫣还是第一次见自己陛下卖弄文字,不禁莞尔一笑,再一看那柳如是,又不由得叹了口气。

    朱由校忙问她叹什么气,皇后张嫣俏皮道:“不告诉你!”

    “不说则罢,朕先眯会儿”,朱由校素来有午睡的习惯,将书一放,就侧身准备睡觉,见柳如是抱着肩膀缩在一边,显然有些怕冷,便道:“过来,跟朕睡在一块。”

    “奴家不敢”,柳如是连忙摇头。

    “怕什么,朕也不会吃了你,你一个小女孩,朕也不会对你怎么样,朕这里暖和些,快来!”

    柳如是便钻了进来,朱由校一把将她揽在怀中:“在车里这么久了,全身还这么冰冷,体质有些虚寒,等回宫后,朕给你好好疗养。”

    柳如是红着脸点头称是,她虽是一个八岁的小女孩,但被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这么抱着,她也会紧张,整个人缩的是紧紧的。

    ……

    冬季天黑得早,等到朱由校在车里小眯了一会儿后,车窗外已是夜景一片。

    万户人家的灯笼将整个大街照的是明晃晃,许多店铺也还未撤去,仍有络绎不绝的行人在光顾着他们的生意。

    朱由校还是第一次领略这古燕京城的夜市,心中不由得喟叹,大明王朝承平两百余载,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已不输于后世。

    只是谁能想到这一切花团锦簇,在短短十余年后就会彻底消失,满清的铁蹄和流寇的肆掠将会让这片锦绣之地彻底的沦为地狱。

    也不知道自己这个拥有后世灵魂的皇帝能不能将力挽狂澜,虽不能预测将来,但矢志不渝的心还是有的。

    “王承恩!”

    朱由校突然喊了王承恩一句,同样站在马车里沉默不语的王承恩走了过来“哎”了一声。

    “去孙承宗家,朕既然出一趟宫,也得去看看自己这位老师”,朱由校说着就起身走下了软榻,见柳如是两眼瞪大溜圆,便问道:“这么看着朕干嘛,朕脸上有花。”

    “不是的,皇上,奴婢只是”,柳如是想解释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陛下,你别为难一个小女孩,如是,到本宫这里来”,皇后张嫣一见这柳如是倒也是不自然的流露出母爱来,摸了摸柳如是的头就问起她读没读书,识不识字,会不会女工针线什么的。

    柳如是很是小心的答着,且不时的看了看朱由校一眼。

    浑然不觉的朱由校此时正阅览着王承恩刚刚递来的折子,折子的内容其实都一样,不是关宁铁骑要响银,就是何处又闹了灾,或者是哪里的少数民族又不老实了,要么就是后金又有了什么动静。

    别看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事,但朱由校也不敢马虎,比如对于关宁铁骑要银子的事,既不能全部都给,又不能不给,全部都给自己这是在养虎为患,不给又等于是逼着人家靠向后金,这里面得把握好一个度,首先是哭穷,说朝廷现在是多么多么的艰难,哪里又要赈济,何处又要打仗,然后好不容易凑了点钱,把本皇帝拿来修陵墓的老本凑了点,还望前方将士不要寒心,奋勇杀敌云云。

    朱由校肯定是不会去写这些的,这些内容自然由内阁大学士票拟,但他作为皇帝,他的态度却决定了这大学士票拟时的态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