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没想到过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见到大明的皇帝!

    而在所有官员的众目睽睽之下,特别看着是那些曾经还收过自己父亲孝敬银子的官员们此时一副正义凛然的官员们,他却也不由得鄙夷地哼了一声。

    烈日当空,吴三桂不禁额头见汗,眉间的伤口也因此而越发的疼痛,疼得他不得不眨巴了眼睛。

    而他的父亲则如同木头一般,木然地看着前面,且还时不时的傻笑,似乎已经处于疯癫状态。

    一个看上去已经年过花甲的老官员穿着红色官袍,朝朱由校行了一礼,就走下御台来,朝一锦衣大汉传达命令后,就听得宫墙高楼下响起几声浑重的钟声。

    紧接着,就是几声炮响,然后则是沉闷的号响。

    对此,吴三桂感到很烦,他恨不得现在就率领一百精骑杀过去,将制造这些噪音的人全部杀掉!

    但对于朱由校和文武百官而言,这些声音却是很悦耳,不但是这些充斥着华夏民族之自信的豪迈,还让朱由校也有了更强烈的主宰天下之感。

    这就是自己的江山!而眼前这两个鼎鼎有名的人物,则是掌控江山后给自己的礼物。

    不仅仅是这两人,还有已经送入内廷的海兰珠,朱由校获得了很大的满足,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征服满足够。

    “吴襄,吴三桂,你们背弃君王,叛离大明,甚至投靠鞑子,甘当做汉奸走狗,而陛下也早颁发过圣旨且刊发于各大报刊,但凡投靠建奴鞑子的,无论其官位高低、才干优劣,一律处以极刑!范文程就是你们的先例,但你等还曾屠杀过丰润诚百姓,欠下十万条平民百姓之命,所以陛下要将尔等处以四千刀之凌迟,你等可认罪?”

    刑部张侍郎站在了吴襄和吴三桂父子前面,并展开圣旨念了一通。

    吴三桂听后没有半句反应,他从被押解进山海关开始就知道是这种结果,而对于两千刀、三千五百刀、四千刀也不过是个数字而已。

    但一想到自己将会被放进那张已经吊好的巨网里,且要承受被那几个已经准备好各类刀具的屠夫们的解剖,他也不由得有些冷汗直冒。

    啊!

    而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却是突然就歇斯底里的脚了一句,然后接下来就突然又歪了脑袋,口吐白沫,整个人就像是晕厥了过去一半。

    “陛下!吴襄似乎有点承受不住,好像是中暑了,你看这凌迟之刑是否”,李明睿这时候不由得问了一句,但朱由校则是毫不犹豫地说道:“别说他中暑,就是晕过去,甚至是死了,也得继续接受大明的处置!”

    朱由校这么一说,李明睿也不好再说话,只得继续进行整个献俘仪式。

    而这时候,则是两座石雕被抬了上来,但当这两座石雕上的布帘被扯开后,吴襄和吴三桂才发现,原来这石雕雕刻的正是自己父亲和自己。

    吴三桂不禁脸色微红,但也不能再说什么,却听见一个叫张侍郎的刑部官员,走到自己这里来,说道:“吴襄、吴三桂,陛下认为尔等已经投靠了鞑子,便让你们的耻辱记载下来,且在丰润县城的城门口处两边各安一个吴襄和吴三桂跪下来,接受万人的唾骂!”

    吴三桂是被先带了过来,且做好了随时被朱由校各自对付的心里准备,但他却没想到朱由校如此狠毒,要割自己和父亲四千刀,这在大明朝是史无前例的。

    但吴三桂知道现在唯一的面对方式就是装傻,所以,即便朱由校如何来羞辱他,他也只是呆若木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吴襄也同样如此,他已经选择了以昏厥的方式去逃避。

    但无论怎么样,他们还是被撞击了网兜里,且被吊在架子上,挤出一块块肉来,熟练的刽子手拿起手里的小刀在吴三桂有些白白胖胖的脸上拍来拍去,以此确定从哪里开始切比较好。

    啊!

    吴襄这时候先叫了一声,吴三桂回头一看,却见那刽子手已经将一把小刀刺进了自己父亲的肩膀。

    吴三桂忘记了自己是怎么死的,也忘记自己是怎么结束这场痛苦的。

    也没人知道吴三桂和吴襄有没有因此而后悔,反正在这两人被处以极刑后,百姓们都争着购买其肉,同本来史上袁崇焕被崇祯凌迟时一样。

    朱由校也没想到吴三桂这样的史人物也会在这一天被自己处死,而且是用很极端的方式。

    但朱由校并没有因此而有所后悔,相反,他也因此而有一种很强烈的满足感,自己成为大明朝的帝王已经快两年,最终改变了史轨迹,还将吴三桂这样本该就是大汉奸的史罪人明正典刑,这不由得他不因此而兴奋。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朱由校知道严厉处置吴襄和吴三桂父子这样的人,目的就是要警示其他汉人,重塑忠诚度。

    因而为此他还要彻底搞臭这吴氏父子,不但让天下文人士子写文以纪此事,还直接下旨禁止吴姓人科举一年,以此惩罚吴氏家族除了这样的败类,且命令各地吴氏家族需在家谱族谱等文献记录下吴氏父子的汉奸事。

    按照,朱由校的目的,就是要让天下吴姓人一辈子憎恨吴三桂,如同秦桧一样被全天下的人所不齿。

    吴襄和吴三桂父子被处以极刑的消息也在数日后传到了建奴,一些还在建奴做汉奸的汉人们也有些担忧起来,即便已经是建奴额驸的李永芳也同样有了惶惶不可终日之感。

    他们很怕他日若也被明军俘虏而处以极刑且遗臭万年,尤其是在现在这种大明已经呈现中兴之象且大有要平定建奴之趋势的情况下。

    为此,他们还不得不悄悄的派人来京城示好于朱由校,希冀着朱由校能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宫我的家

    吴襄与吴三桂被明正典刑,标志着关宁军时代的正式结束。

    虽说现在辽东地区特别是山海关一带还有当年因孙承宗的辽人守辽土政策而有无数以辽人为主体的关宁军存在,但却已够不成对中央朝廷的威胁。

    因为这些幸存下来的关宁军体系既没有可以输出军饷的根据地支撑也没有野心勃勃的地方军事贵族。

    更何况,朱由校早已严令王在晋在天启八年就着手对这些关宁军体系的官兵进行打乱混编。

    夕阳落在了西山之上,暮霭沉沉的天际间,大明王朝的紫禁城被镀上了一层金边,头戴翼善冠的朱由校来到了某一处角楼,不禁眺望向眼前的一切。

    转眼间,他来到大明已有两年,但在这短短的两年里,他似乎已经忘记了那个世界的所有事物,习惯了每日有数万人为服务自己的生活而活着,习惯了随便一句话就能超越法律界限而夺人活着的权力,习惯了看见一位美丽的女子不用花言巧语就可以直接将其带进自己寝宫的生活,虽然他没有这样做,但并不代表不可以。

    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与这个世界赐予自己的特权,自己似乎可以任意的放纵自己的私欲,不仅仅是食色性,也包括对理念与意识形态的实践。

    自己可以决定别人能不能活,怎么去活,甚至能决定未来的人怎么个活法。

    “陛下,虽说还未入秋,但到底寒气已经上来了,不要在这风口里待太久,我们回宫吧”,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小心翼翼地来到朱由校跟前,犹如老妇人一般唠叨了几句。

    朱由校很想说自己没有那么娇弱,也不是林黛玉,而且自己现在的身体正值青壮时期,还每日坚持着跑步做俯卧撑,且克制住行房的频率,也没像朱元璋那样做一个工作狂,没白天黑夜的把激情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去,因而别说站在风口,就是下雪天里洗个冷水澡估计也不成问题,说不定还能提升御寒能力,为以后巡视东北亚一带打下身体基础。

    但王承恩等人不这样想,他们这些人最大的追求就是自己这个皇上能健健康康,没有一点闪失。

    有时候被太多人关切也是有压力的,特别是在这种真真假假分不清的关心下,但朱由校没办法说什么,毕竟即便自己是皇帝也不能干涉人家如何生活,也不能拒绝人家的关切。

    朱由校听了王承恩的话,转身下了楼台,循着石梯护栏一步步的走下来,也没上龙辇,就背着双手,沿着内廷宫殿外廊房走着。

    做皇帝是个苦差事,如果真要尽心尽力亲力亲为的话,一天二十四小时也别想歇着,朱由校尽管做不到如此,但在一天的各种繁文缛节或者案牍劳形又或面对各种虚伪面孔后,也会感到身心乏累。

    而这种情况下,他感到最惬意的就是随意的在内宫里走一会儿,散散步。

    此时的紫禁城不比后世的故宫博物院,除了罩上玻璃柜的古玩玉器与阴冷的房屋没有半点人气,而现在的紫禁城却是一个活生生的帝王宫苑。

    在这个时候的紫禁城能随处看见体态娴雅、气质若兰的宫女,也能看见华服锦衣且还透着几分稚气的内宦,虽说朱由校很难想起这些和自己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这些宫人的名字,但却不妨碍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朱由校体会到紫禁城带给自己家的温暖。

    身穿天香色对襟衣、苏绣撒花百褶罗裙、一双粉底点缀着几只蝴蝶或茉莉花的绣花鞋将偶然路过的宫女的步态显得更加轻盈。

    在遇见自己略微欠身一弯腰时,还能看见抹胸下的一点微沟,倒让朱由校自然的勾起一丝邪念,但到底意识到自己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即便要俯瞰春色也不必如此猥琐,便就干脆直接走过来多看了几眼。

    宫女粉腮微红,含羞若三月桃花初沾雨,朱由校略微一笑就径直走了过去,让同宫女一样紧张的王承恩松了一口气,再一看陛下那淡然的样子,似乎这一切都没发生过一般。

    而宫女也微微抚了抚胸膛,长吐一口气后,着急似的跑了。

    刚进入坤宁宫,就能听见一声孩童的啼哭,这是自己的儿子的声音,即赵王朱慈炯。

    朱由校说不出这种成为父亲后的感觉,反正当他听见这一声啼哭声,他的内心仿佛一下子就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喜悦,仿佛所谓的江山社稷百年太平瞬间就有了一种切身利益之感。

    自己剪除东林党、实行新政增加商税、发展科技锁藩王于京城,这一系列举动为的是什么,似乎也是为了自己,为了眼前这个承载自己基因信息的生命体在将来的日子里比自己过得好。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意识到这是自己的孩子,便有一种强烈的舐犊之情,迫切的想为他营造一个幸福的生活。

    但做惯了高高在上的帝王生活,也习惯了将自己的情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朱由校如今却很难去享受这种人伦带来的快乐。

    倒是自己的皇后娘娘张嫣完全融入了一个母亲的角色,笑靥如花的逗着整个一粉妆玉砌若雪堆的一般的朱慈炯。

    而即便是刚满十一即将进入金钗之年的柳如是也几乎将注意力转移到朱慈炯身上,手里不停地摇晃着拨浪鼓,还一个劲的喊着“殿下,殿下”而完全没有注意到朱由校的到来,也不再像之前朱由校一回坤宁宫就忙不迭跑上来,拉着朱由校的手就往里跑就不停喊“陛下回来了”的活泼小女孩。

    分娩之后肌肤愈发显得晶莹如雪,桃峰也更饱满了几圈的惠嫔徐佛也同样眯着一双杏眼,抿嘴笑着,看着赵王朱慈炯,双手更是不由自主地托住朱慈炯的小屁股,似乎深怕嫡母张嫣不再把小皇子还给自己一般。

    朱由校咳嗽了几声后,三人才注意到朱由校的到来,但目光明显没有离开那朱慈炯。

    朱由校有些吃味的将朱慈炯抱在了自己怀里,捏了捏他那吹弹可破的小脸蛋,很想教训几句,也不知道该怎么教训,见他冲着自己咯咯直笑,整个人似乎也被甜化了一般,逗弄了一会儿后就让徐佛自己抱好,而朱由校自己则坐了张嫣对面,往装了芍药与牡丹的包上一靠,就问道:“去将海兰珠带到这里来吧。”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兰珠面圣

    眼前是能把人眼睫毛都照得清清楚楚的玻璃镜,还有透明玻璃小圆盒装着的粉色液体,以及镶嵌彩色玻璃的柳叶窗。

    撒花薄纱帘子勾勒出柔美的弧线,精美的金属盒上的小人在转动的同时还能发出动人的曲调,而上方挂着的一木盒子里的东西却总是摆个不停,而且很有规律的在相隔同样的时间发出金属碰击一样的声响。

    这就是大明的皇宫内室,似乎这里面的每一件东西都很新鲜也很精美,但海兰珠仍旧感到有些紧张和惶恐。

    她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面对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