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4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儿,许攸故作悲痛之色,叹了口气道:“这刘辩好狠的心,居然当着主公的面处决两位公子,哎,我好不容易求来赵匡胤出兵相救,可如今主公病重,没人主持大局,这可怎么是好?”

    “咳咳!”崔浩轻咳一声说道:“子远莫慌,主公将事务权权交给我来打理,我这几天一直在照顾主公,你说赵匡胤已经出兵,如今他到了何地?”

    “我倒忘了还有军师!”许攸一拍脑袋,呵呵笑着:“又军师在,指挥城中兵马在联合赵匡胤,定能击败刘辩。说起来,这赵匡胤还真是仗义,没有怪罪前番主公突然撤兵之时,如今主公一有危难,他便出兵八万来援,真是……”

    “真是什么?”崔浩看着许攸,一双眼睛好似洞察秋毫,许攸不自觉摸了摸鼻子说道:“真是急公好义啊!”

    “急公好义?”崔浩冷笑道:“自古以来,我还未听过哪个诸侯用急公好义来形容。天下诸侯哪个不是追逐利益?虽然赵匡胤出兵得不到利益,但一旦主公有失,刘辩下一个攻打的便是他兖州。他出兵乃是必然,用急公好义好形容他,位面有些可笑。”

    许攸自知说多了被崔浩察觉,连忙解释道:“是我思虑不周,担心主公安危见赵匡胤肯出兵才如此感激于他。哎,咱们别说了,赵匡胤兵马已经在刘辩大营二十里外,他让我先回邺城联络主公,准备两军联合,一举击败刘辩。”

    崔浩将视线从许攸身上收回,心道:“许攸此人奸诈,恐怕已经是准备好了退路,降了赵匡胤。不过此人也翻不了什么风浪,暂且不去管他。”

    崔浩收起疑心,向许攸询问道:“赵匡胤兵马来前,是否攻打过汜水?”

    许攸点了点头道:“军师真是神机妙算,赵匡胤的确攻打过汜水。不过汜水关守将徐晃颇为难缠,赵匡胤只攻打一天,便不愿在汜水关白费力气,消耗实力,于是起兵北上,意图与我军联合,攻打刘辩。”

    “这么说来,刘辩肯定早就知道赵匡胤率兵北上的消息了,这几日我在照顾主公,尚未观察刘辩的动向。走,与我前往南门,看看刘辩的兵马情况!”说着崔浩便拉起许攸走向南门,崔浩身边的几个侍卫也连忙跟上。

    “哎呀军师,我车马劳顿,便让我下去歇歇吧!”许攸意图甩开崔浩的手。

    不想崔浩死死拉住许攸,不让许攸离开,同时嘴里说道:“子远,如今情况危急,我便是照顾主公,也两天没有合眼。眼下你好不容易过来帮我,我哪里能让你休息。”

    许攸无奈只好跟着崔浩前往南城门,但他心里却暗道:“肯定是这崔浩看出了什么端倪,故意把我拉在身边防着我,真是头老狐狸。”

    很快,崔浩与许攸二人来到南门城墙上,十里外刘辩大营连绵数里在望,旌旗遮天蔽日。

    “刘辩大营是何时动的?”崔浩遥望汉营,沉声问道。

    “半日之前,那个时候刘辩大营便有兵马行动,不过看样子是组织防御,并不是主动进攻。因此我便没有禀报军师。不过高长恭的骑兵却离开了,一直没有回来!”一边的杨大眼拱手回答道。

    崔浩一听便眉头紧皱:“这么说来,刘辩是在组织大军进行防御,准备与赵匡胤交战。赵军八万。我军六万。比他多一倍多的兵马,足以将他包围,刘辩疯了待在这儿不走?按照道理他应该暂时退守荡阴啊。况且杨再兴将魏郡的县城收的差不多了,他起码也应该退守城池吧?在这营寨,四面受敌,他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军师有何不妥?”许攸在一旁问道。

    崔浩解释道:“何止不妥,可疑的地方大了,赵匡胤既然已经攻打过汜水关,那刘辩不可能不知道赵匡胤已经前来。赵匡胤一来,其兵马与我军联合,便有十四万,是刘辩大军的两倍多。这种兵力差,刘辩却还在这儿组织防御准备作战,而不是选择退守河内,或者选择城池驻守,你不觉得可疑吗?”

    许攸唯恐崔浩担心刘辩有诈不肯出兵,故而据理力争:“这……便是可疑又能如何?刘辩只有这么多兵马啊?北方颜良等人也是驻守城池,薛仁贵并未大胜,太行山张燕驻守稳如泰山。根据赵匡胤的分析,刘辩最多只有一支青州陈庆之的袁兵,最多也不过万人。刘辩的实力已经摆在这里了,还有什么不妥?”

    “表面上看是这样,但我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你即刻去通知赵匡胤,让他按兵不动。不要冲动意气用事!”崔浩摇了摇头对着许攸下令道。

    许攸脸色一沉,他担心的事情果然来了,但许攸觉得这不是崔浩不出兵的理由。而是崔浩怀疑他,所以故意叼难自己。

    许攸脸色变得阴沉起来,如今袁绍病重,卧病在床,虽然崔浩是袁绍倚重的军师,但许攸却不怕了。因为许攸有资历,在邺城当中,是相当一部分人是支持他的,就算与崔浩对立,许攸也不畏惧。而崔浩拒绝出兵,拒绝联合赵匡胤攻打刘辩,仅仅凭借这一点,他也有足够的理由来打压崔浩。

    许攸说话的声音逐渐大了起来:“军师啊,如今这机会可是千载难逢,赵匡胤兵马就在二十里之外,刘辩他狂妄自大,只要两军联合便能击败刘辩,可您为何让我要求赵匡胤按兵不动呢?”

    “许攸!”崔浩脸色阴沉下来,死死的盯着许攸。

    许攸微微一笑,抚摸着山羊胡子道:“我听说主公是听从了你的建议,才让高昂将军前往荡阴劫粮,然而这一去就中了埋伏。如今面对如此大好机会,你却不让赵匡胤动手,莫非……”

    崔浩冷眼与许攸对视:“莫非什么?”

    许攸被崔浩看的有些心虚,清了清嗓子说道:“莫非你是刘辩的奸细?想要故意帮助刘辩不成?”

    杨大眼顿时大怒道:“许攸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军师自冀州危难时投奔主公,不知建立多少功勋,你岂能如此诋毁军师?”

    许攸被杨大眼说的有些胆怯,支支吾吾道:“他或许以前多主公忠心耿耿,但现在,主公可谓朝不保夕,说不定另寻退路,暗通……”

    “放肆!”杨大眼一抽配刀,许攸连忙向后退去,惊恐的看着崔浩道:“崔浩,你想杀人灭口不成?”

    崔浩伸手将杨大眼的佩刀抵回刀鞘,看着许攸说道:“是谁另寻出路,我不想多说,咱们心知肚明。兖州赵匡胤这段时间做了什么,你们心里也有数,不过只要主公一息尚存,我希望你们不要给我冻歪脑筋,否则……”

    周围众将闻言纷纷脸色一变,自花云战死青州,赵匡胤就知道袁绍不是个好队友,因此一直派人挖墙脚。如今袁绍手下,上到崔浩这个首席军事,下至校尉,军侯,赵匡胤哪一个没试着拉拢?

    如今众人被崔浩说破,脸色都有些不好看。崔浩冷哼一声,看着许攸道:“特别是某些人,人家压根没有找上门来,他却热脸去贴冷屁股!”

    “你……”被崔浩说破,许攸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指着崔浩说不出话来。

    崔浩远远望着刘辩的大营,只见大营四周,每门有兵马驻守,弓箭手,枪兵,盾兵,刀兵,等各个兵种的安排都合理有序。崔浩沉声道:“刘辩的身份是皇帝,他不会将自己置身险地,我两军联合,兵力是他的两倍有余,但他还是选择交战,说明他有制胜的法宝,你信也好,不信也罢,若赵匡胤一意孤行前去攻打,我定坐山观虎斗。”

    “若是不想你未来主子出现什么损失,你最好现在就出城通知赵匡胤,让他按兵不动!”

    一边的杨大眼眉头一皱他听出了崔浩的言外之意,未来主子?袁绍不败,许攸便不会投靠别人。如今崔浩说赵匡胤是许攸未来的主子,岂不是说袁绍已经……

    “军师,你也没有办法了吗?”杨大眼低声问道。

    “仅凭我崔浩一人,无力回天啊。”崔浩叹了口气,那许攸看着崔浩态度坚决,知道崔浩言出必行,赵匡胤一但过去攻打刘辩,崔浩肯定不发兵相救。

    或许这崔浩说的是真的,想到这儿,许攸连忙找来李典,从北门出了城,迂回向南开寻赵匡胤。

    赵匡胤兵马仍然在二十外驻扎,许攸返回来见赵匡胤,赵匡胤当即问道:“许攸,怎么样,袁绍可答应了?”

    许攸叹了口气道:“袁绍因为两个儿子的死,如今已经悲愤成疾,卧床不起。如今邺城大小事务,皆是由崔浩掌控。”

    赵普笑道:“这就好了,没有袁绍这个庸主,崔浩便可指挥邺城兵马,以他的见识,必定能与我军联合,对付刘辩。”

第636章捅你一身窟窿眼

    赵普一听袁绍病重无法处理事务,笑着抚摸着胡须说道:“袁绍病重在床,这袁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没他反而更好。这么说来邺城中的大小事务都是由崔浩掌管,他是个明事理的,定会出兵与我军配合,这么一来,击败刘辩便大有可为啊。”

    然而许攸却摇头说道:“赵先生啊,这崔浩并没有你想的那么明事理啊。我向他说出明公兵马就在二十里之外,让他趁机派出兵马击败刘辩。可他一看刘辩大军还在城外驻扎,便拒绝了这个大好机会,让主公暂时按兵不动。”

    赵普笑着的脸一愣,疑惑着询问道:“这不应该啊,崔浩是怎么说的?”

    许攸便把崔浩的理由一一说了出来:“崔浩他说主公先前攻打过汜水关,刘辩肯定事先知道了,如今这么多兵马攻来,然而刘辩却不撤退,反而一副要交战的样子。他崔浩便认定这其中有阴谋,任我如何说他也不肯出兵。他还说,只要主公您出兵,他一定会坐山观虎斗!”

    赵匡胤沉吟道:“不应该啊,这崔浩也太谨慎了吧,我两军联合,共计十四万兵马,刘辩根本没有援军,他怎么还如此谨慎呢?军师,你觉得崔浩的分析有没有道理?”

    赵普抚摸着胡须,说道:“道理自然是有的,我军兵马如此之多,刘辩按理来说,是应该暂避锋芒。他不退,只有两个原因,其一,他有战胜我军或者维持平局的底牌。其二,便是刘辩狂妄自大,渐生骄纵之心。很明显,崔浩选择了前者!”

    “可是,按照如今的情况来看,刘辩显然不具备这个获胜的底牌,他的兵马虽然强大,但我的兖州兵马,也是青州兵出身,训练多年,可谓百战精锐,丝毫不比他的禁卫军要差。这种情况下,他刘辩也只能是骄傲自满,想要以少胜多!”赵匡胤沉声分析道。

    一边的许攸说道:“可是这崔浩断定刘辩留着后手,就是不肯出兵。如此一来,单单凭借主公一己之力,对战刘辩却没有多少优势。主公您是不是在等等?”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刘辩或许有后手,但我军绝对不能畏首畏尾,白白贻误战机。”赵匡胤摇了摇头,拒绝了崔浩让他按兵不动的建议。

    赵匡胤身后,许褚,曹宁,越兮等将早就听得不耐烦了,许褚当即请战道:“主公,请给我五千兵马,让我一探刘辩大军虚实!”

    “五千人马终究有些托大了,斥候来报,刘辩在大营四方用大将镇守,我军便攻打其四门。许褚,越兮,曹宁,侯君集,你们各率领一万人马攻打刘辩大营,试探刘辩大军虚实。”赵匡胤沉声下令道。

    许褚,越兮,曹宁都是好战份子,顿时欣喜不已,道侯君集却深知自己武艺不高,而刘辩手下猛将云集,不由得有些犯了难。

    四人先各自点了一万兵马,直奔邺城而去,赵匡胤则带着四万大军在后。

    四将很快抵达刘辩营寨不远,早有斥候打探消息,来报侯君集。侯君集虽然是降将,但赵匡胤却看中他统兵之能,对他委以重任。

    斥候禀报道:“启禀将军,刘辩大营处,刘辩自领两万中军在营寨之中,其他四门,分别打着是杨妙真,杨再兴,典韦三人,还有一面打着张字旗号,却不知是何人。”

    侯君集不免犯了难,赵匡胤让他带领一万兵马冲击一门,可四门都有猛将压阵。侯君集也势必会与猛将恶斗,想到这里,侯君集不由得说道:“三位将军,在下武艺低微,非是胆小怕事,可刘辩手下尽是猛将,我只怕不敌,咱们还是事先商量好了,以免我误了主公大事啊。”

    “听说刘辩手下属杨再兴最为厉害,便把他交给我罢!”越兮三叉方天戟一扬,战意盎然道。

    许褚曹宁心知越兮高傲,为人跋扈,便不与他相争。许褚沉吟道:“那典韦乃是武举出身,便由我来对付他!”

    如此便只剩下一个张宪与杨妙真,曹宁便道:“我不愿欺负女流之辈,这杨妙真便交给侯将军对付吧。”

    侯君集心下一沉说道:“这杨妙真也十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