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韦喝了口酒,提着狂歌戟,走到太史慈身旁道:“太史兄弟,你我二人都是用狂歌戟,不如比试一番,也好助助兴?”典韦酒意上头,却是想击败太史慈,奚落孔融,好让他知道那倍受礼遇的人不如自己这个草莽。

    太史慈见典韦也是手持两把狂歌戟,心中也有了好胜之心。这便是武将的天性,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两人兵器相同,却是要较量一番才甘心。

    在场的都是心思单纯的汉子,哪里看出来典韦因为孔融的轻视生了情绪。纷纷扶掌,吆喝着二人比试一番。

    “好,还请赐教!”太史慈略微沉吟便点头答应。

    众人将桌案移至大殿两边,让出中间的空地,供典韦太史慈比试。

    两人俱是手持两柄狂歌戟,这狂歌戟乃是短兵器,长约一米左右,前段有锋利的尖刺,有的一侧伸出弯月形状的断刃,有的两侧皆有月刃。可用于勾割或者噼砍。而典韦与太史慈所用的都是一侧开刃的狂歌戟。

    两人站定,拱手一行礼,便开始比斗,典韦率先冲出,一个箭步,右手狂歌戟高举向太史慈噼来,左手狂歌戟却收于腰间,作为后手。

    太史慈双目一凝,知道这壮汉也是用戟的行家,同样右手狂歌戟一抬,迎上典韦那一戟,左手的狂歌戟也是藏于腰间,防备典韦的左手攻势。

    “嘿!”典韦大喝一声,狂歌戟就砍在太史慈的戟上,太史慈只感觉手臂一震,继而一股大力传来。太史慈持戟右臂向下一塌。

    太史慈脸色一青,右臂发力便生生止住不断下沉的趋势,太史慈常年练习弓箭,看似比典韦瘦弱,实则右臂力气不弱于典韦分毫,只是整体的爆发不如典韦。

    两人右臂僵持,太史慈脸色一沉,若是这样比拼气力,肯定要吃亏,还应当以技巧胜之。

    “小心!”太史慈大喝一声,藏于腰间的左手勐地一抬,手里的狂歌戟便刺向典韦的腰间。

    典韦一惊,身形勐地向后一撤,同时左手去挡太史慈袭来的铁戟,右手收回,紧握的狂歌戟,向太史慈脖颈间挥去。

    两人见招拆招,打的好不热闹,直让在坐众人拍手叫好。

    两人大战六七十回合不分胜负,六十回合之后,两人的优劣逐渐显露出来。典韦本事擅长步战,虎背熊腰,气力还在太史慈之上。而太史慈却是擅长马战,气力上略逊典韦一筹。

    太史慈本想以技巧胜之,不想典韦不仅力气过人,在用戟技巧也丝毫不在自己之下。

    “若是在马上,我借用马力,才堪堪与此人持平,若是步战却万万不是对手!不想天下之大,高手层出不穷,万不可小看天下英雄!”太史慈气喘吁吁,思忖道。

    看着对面的典韦,只是脸色通红,远比自己轻松许多,太史慈摇了摇头,再战下去也不过是落败的下场,于是太史慈收戟而立,拱了拱手道:“兄台好武艺,太史慈服了!”

    见太史慈光明磊落,心下有些惭愧,觉得先前想要让太史慈在孔融面前丢面子却是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支付了。

    典韦摸了脑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不算不算,我擅长步战,你擅长马战,这样打你确实吃亏了。有机会咱们在公平的战一场!”

    太史慈听了,哈哈大笑道:“求之不得!”(未完待续。。)

第194章离去

    晚宴结束,林仁肇与林冲私下商议,林仁肇对着林冲说道:“林兄,青州乃四战之地,将来面对的乃是袁绍与袁术等人的夹击!以我们的能力,统一青州的势力都有些捉襟见肘,更何况在袁绍手上争夺地盘?”

    “仁肇是想让那四人投入青州军?”林冲问道。

    “不错,我看那四人中,任何一人的勇武都远胜于你我二人!若是有他们加入我青州军,岂不妙哉?”林仁肇抚须笑道。

    林冲眉头紧皱道:“他们能加入青州,我自然是欢迎之至,可是先前太史慈已经拒绝,秦兄弟也并没有答应啊!”

    “唉,他们没答应,只是因为咱们诚意不够,以为在刺史麾下不能施展其才能,可若是咱们将青州是陛下的布局相告的话……”林仁肇提议道。

    林冲有些踌躇,摇头道:“这恐怕不妥吧?若是泄露出去,恐坏了陛下大事!”

    “我见他们俱是忠义之辈,秦琼兄弟等人,与北海并无关系,却愿意相助北海,又屡次助你。太史慈也是忠孝之辈。咱们将秘密告知,他们不投北海,也会心生好感。到时候青州发生战事,想必到时候也会投效青州军中!”林仁肇分析道。

    林冲转念一想,若是将青州是陛下的布局说出,他们不投靠陛下,却投靠谁?以他们的忠义,决计不会说出去的。

    林冲点了点头道:“那好,我与秦叔宝相熟,我就去说服他们兄弟,仁肇你便去说服太史慈!”

    林仁肇哈哈一笑:“那边再好不过拉!”

    两人商量好,林冲去找秦琼兄弟,林仁肇去寻太史慈。

    却说秦琼三兄弟下了宴席之后,罗士信怒气冲冲道:“秦大哥,那孔融看不起咱们草莽出身,咱们也就不在这里待了。”

    “太史慈虽是英雄,可咱们也不差他,孔北海对他礼遇又加,却对咱们不闻不问,不是瞧不起咱们吗?”典韦也是愤愤不平道。

    秦琼连忙安慰道:“两位兄弟莫要生气,孔北海乃刺史,黄巾在青州肆虐,我们出身绿林,他不喜咱们也是正常。”

    “呆在这里也是生气,大哥不如咱们就回齐国去吧!”罗士信提议道。

    “不可,若是就此离去,林冲那里却不好交代,待明日我辞别林冲将军在回齐国吧!”秦琼连连摆手道。

    “唉。”典韦叹了口气道:“在留在这里,林冲将军肯定会要咱们留在军中,我又不忍拒绝,逍遥惯了,却不习惯。我这便回齐国去了,林冲将军那里,劳大哥帮我拜别!”

    “我也随典大哥回去了!”罗士信也叫道。

    两人不辞而别,连夜赶回齐国,秦琼叹了口气道:“唉,我本想投军建功立业,典兄弟与士信又因为孔北海而不想投青州。可惜洛阳路途遥远,不知道兄弟们愿不愿意随我去洛阳投奔陛下。”

    “秦兄弟,睡了吗?”门外响起了林冲的声音。

    秦琼连忙开门,将林冲迎了进来,两人坐好,林冲见不见了典韦罗士信,疑惑道:“怎么不见了典英雄与士信?”

    秦琼尴尬道:“林将军勿怪,典兄弟与士信连夜回齐国了。”

    林冲遗憾道:“全怪我招待不周,怠慢了你们……”

    秦琼连忙摇头:“他们逍遥惯了,受不了拘束。与林将军招待无关。对了将军深夜来访,可是有事?”

    “秦兄弟武艺高强,我想请你加入我青州军中。”林冲提出来意。

    “这…”秦琼迟疑道:“能与林将军征兆沙场,秦琼乐意之至。只是我两位兄弟都离开了剧县,我也做不了主啊。”

    “秦大哥,当今天下虽然纷乱不止,各路诸侯野心勃勃,青州周围各路诸侯虎视眈眈。但当今天子圣明,一统天下是早晚的事。”林冲突然说道。

    秦琼点了点头:“不错,当今陛下贤明,我本想投洛阳,但洛阳路途遥远,麾下兄弟又多,一时间犹豫不决。”

    “青州乃四战之地,却又靠海,占据青州,能挟制天下诸侯的发展。而我与林仁肇将军,正是奉陛下之令,协助融大人,统一青州,压制各路诸侯的发展!”林冲将秘密说了出来。

    “这么说,青州其实是在陛下的掌控中?”秦琼惊喜道。

    林冲点了点头:“为青州效力,就是为陛下效力,我邀请秦兄弟加入青州,不知秦兄弟愿不愿意为陛下效力。”

    秦琼大喜道:“秦琼自然愿意!只是我那两位兄弟……”

    “不妨事,不妨事,秦兄弟可先回齐国,说服典兄弟与士信一起来北海效力!”

    “好,林将军以诚待我,我自不会失信于你。我明日便回北海,说服两位兄弟来北海效力!”秦琼点了点头道。

    林冲这里说服秦琼,另一边林仁肇也见了太史慈。得知青州是刘辩的布局,太史慈也是惊喜交加。

    林仁肇见太史慈颇有意向,趁机道:“子义兄弟,如今陛下兴复汉室乃是天命所归。不如子义兄弟就留在青州为陛下效力如何?”

    太史慈有心答应,但又记挂母亲,并未当场答应:“林将军,家母年迈,身边无人照料,待我先回家秉明家母。再来青州效力如何?”

    “子义兄弟如此孝顺,在下也佩服之至,但为国效力也能尽孝啊。子义兄弟不妨将你母亲接来北海,子义将军既能为国效力,又能尽孝。如此不是两全其美?”林仁肇提议道。

    太史慈大喜道:“若不是将军点醒我,我还浑浑噩噩,明日我便回东莱。接家母过来,为陛下效力!”

    第二日,秦琼与太史慈告辞离去,林冲与林仁肇亲自相送。

    北海距离齐国尚且遥远,但太史慈所在的东莱与北海却是相邻。太史慈纵马而行,不过几日便回到家中。

    太史慈禀明老母:“母亲,如今天下大乱,孩儿欲投靠孔北海,为国效力,也好一展所长!”

    太史慈母亲大喜道:“孔北海屡次接济我,对我加可谓恩重如山。他又是汉室老臣,对大汉可谓忠心耿耿,我儿能在他麾下,自然再好不过拉。”

    “母亲,孩儿若是去了北海,您身边恐无人照料,不如您随孩儿一起去北海,以便孩儿能够侍奉您。”

    老妇看了眼家中,颇为不舍道:“我在这里住惯了,不愿离去,你自去北海效力就是!”

    “娘亲不去,孩儿如何放心得下?”太史慈犹豫道。

    其母大怒道:“我儿好不晓事,大丈夫当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我儿为何因小失大?我在这里,有街坊照料,身体硬朗,哪里要你侍奉?你自去建功立业就是!”

    太史慈羞愧道:“孩儿知错了,明日孩儿便去北海,为国效力!”(未完待续。。)

第195章急报

    太史慈经过其母亲的一顿训斥,终于恍然大悟,第二日便告别老母,带着兵器战马,赶赴北海而来。

    太史慈来投,孔融喜不自胜,当即表太史慈为校尉,只可惜林冲整日翘首以盼,秦琼等人也没来北海投效,让得林冲颇为苦恼。

    几日过后,刘辩的书信也由锦衣卫快马加鞭送到北海孔融手上。

    孔融看了刘辩的书信,不由得悔不当初,召集林仁肇,林冲道:“陛下询问青州的情况,并且嘱咐我若是有人才,千万要留在军中效力。那秦琼等人武艺高强,不想当日我怠慢了他们,错失了几位人才,如今该怎么办啊?”

    “陛下的信上说若是不能留在军中,也要尽量交好。几日前我也曾劝说他们加入军中,不知为何还没有动静,他们是豪杰,咱们礼贤下士也无不可,他们若是不愿入军,只需以诚相待,也不至于为敌。”林冲抚须思忖道。

    “好,我这就亲自修书致歉,邀请他们加入青州军,为陛下效力!”孔融先前不待见秦琼等人,也是顾虑日后刘辩不喜欢他们的出身。如今刘辩亲自书信询问,并要求收拢人才。孔融哪里还有顾虑?

    “大人,如今北海周边,黄巾死伤惨重,此时应当乘胜追击,控制很多的地盘!”林仁肇提议道。

    孔融点了点头道:“你们负责军事,我只管民生,不必向我过问!”此次打败黄巾军,孔融对林仁肇林冲已经绝对相信其能力了。

    几人商量好,孔融又修书刘辩,诉说青州的详细情况,表示一定会交好秦琼等人,连夜交给信使递交刘辩。又修书一封给秦琼,对当日的怠慢致歉,准备许多的礼品,差人送去齐国给秦琼。

    而林仁肇林冲,则开始谋划,剿灭北海周边郡县的黄巾。意图巩固青州的政权。

    不过北海兵少,只有四万之众,虽然上次打败黄巾受降数万青壮。但北海财政却无法支撑起更多的军队,北海仅有的四万军队,还是孔融为响应刘辩讨董是扩充的。

    饶是如此,林仁肇与林冲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花费北海大量储备,才将这四万兵马打造成一支精兵。

    而以北海现有的力量,维持这四万兵马都有些捉襟见肘,在短时间内,却很难扩充军事实力了。不过林仁肇在并州的时候,有过屯田的经验,如今临近开春,林仁肇便向孔融建议,将这些黄巾军重归于民,进行屯田。

    青州军因为大败黄巾军,终于从被动的防守成为主动进攻,青州北海周围的东莱,也纳入了孔融的管辖。林仁肇太史慈等将正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