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崛起-第8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华皇再不懂历史,也知道美国人是怎么发家致富的,大战都躲过去了,别人忙着打仗,他一直在后面发展,并且大量贩卖战争物资,只要地球有一个地方在打仗,美国人就要暴力发展一圈,这种良性循环是很可怕的,最好的时代机遇,都被他们抓住了。

    内政学德国,外交学美国,这就是华皇这段时间治国的主要思路,华皇不是天才,尤其是在政治上,更是一个小白。

    但是大的方向,必须由华皇自己拿主意,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只能是在细节上帮助华皇落实,所以,华皇采取了这么一种简单粗暴的效仿方式。

    门罗主义提出了“非殖民原则”,适应了拉美各国寻求独立的潮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止殖民主义在拉美复辟的作用,赢得了拉美独立各国的认可,在当时的拉美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是那个时代国际关系的一个进步。

    “非扩展原则”和“不干涉原则”对当时习惯于扩张和干涉的其他列强的冲击也是很大的,所以保守的梅特涅才会诅咒门罗宣言是“邪恶的教义和危险的榜样”。

    在门罗时代,门罗宣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际关系文明的进步方向,道义的无形力量起到了弥补美国实力不足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门罗主义本身包含美国控制拉美的野心,在以后的历史中,门罗主义被美国的扩张主义者不断加以扩展,发展成为美国扩张主义的幌子。

    以今天的国际文明标准来衡量,对它所代表的国际关系准则进行谴责是可取而且必要的。这也正是不能对门罗主义加以肯定的原因所在。

    门罗主义陈述三要点,复由罗斯福总统外加一项。

    第一点,欧洲各国不能再以任何美洲国家为殖民地。

    其次,在外交政策上行使华盛顿方面的原则,即美国仅在本身利益受损的前提下介入欧洲事务。

    第三,美国视任何殖民美洲的企图为对国家安全之威胁。

    罗斯福总结以上三点并加入一项陈述:‘说话客气,但带根大棒子。’

    美国人弄出个门罗主义,华皇很是欣赏,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推出了亚洲主义。

    本来应该称之为华皇主义,但是华皇认为华皇再大,也只是一个人,而亚洲是一个地名,不应该让华皇凌驾于亚洲之上,所以叫做亚洲主义。

    美国人始终在为美洲他说了算而努力,华国的目标,同样可以定位为亚洲是华国的,这也为华皇介入中亚问题,中东问题,甚至是印度问题,有了一个非常华丽的理论依托。

    不怕胃口大,就怕对方不知道你的胃口到底是个什么范围,是否能够接受,华皇认为,这很符合英国人的绥靖习惯。

    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希腊爆发独立运动后名存实亡。

    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欧洲1848年革命的冲击下,同盟瓦解。神圣同盟中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俄国。

    神圣同盟声称维护耶稣的公正、慈爱及和平,反对在任何地方发生革命,一直起着绞杀欧洲革命的刽子手的作用。

    所有欧洲的君主在俄国沙皇领导下反对该国人民的一个阴谋,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维护君主**政治秩序的君主互助同盟。

    神圣同盟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各国人民的强烈反抗。

    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扫除了欧洲各国的一大堆政治垃圾,梅特涅本人也在维也纳革命中男扮女装出逃,后来连国王也逃离维也纳。

    神圣同盟到此彻底瓦解。

    维也纳体系在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

    但最根本的是,拿破仑帝国结束后,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有足够的实力统一整个欧洲了。

    因为整个19世纪下半叶,社会主义运动,罢工都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以1848年席卷全欧洲的社会运动和**宣言的发表为标志,各国为了镇压本国内的社会主义运动而自顾不暇,很难再发生打破均势的情况了。

    法国在19世纪中后期怎么从欧洲第一大国落马的,这对于华皇来说,就是最好的一个了解欧洲外交的切入点。

    拿破仑战争后的法国已经失去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机会,但由于其自身体量和欧洲大国均势的环境,法国仍旧在来来回回的政治变动中有所发展。

    到拿破仑三世上台,法国一方面吸取拿破仑的教训,积极靠拢英国,一方面终于迎来了平稳的政治局面,工业和经济大大发展。

    法国甚至在克里米亚击败了俄国,与英国共同压迫普奥背叛与俄国同盟,这时候的法国虽然比不上英国,但已经是欧洲大陆最强的强国了。

    不过法国此时有几个大问题,一是政治的不稳,拿破仑三世虽然是拿破仑家族继承人,但正因此才被正统皇室派抵触,因此他要成为皇帝就必须依靠民众的支持,但随时间的流逝,民众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的一切不满都会被指向皇帝和政府,而皇帝又缺乏旧王家的正统性。

    所以三世只能依靠秘密警察和军队的支持,军队权力因而做大,法**方不断渴求新的战争来获得荣誉,金钱和升职,三世为了不断满足他们,最后把自己拖入了普法战争。

    其二就是英国的戒备,英国不希望看到一个新的大陆强权来挑战自己,而法国在打败俄奥后在欧洲已经没有匹敌的对手了,虽然法国一直小心翼翼的讨好英国,但英国政府不愿相信,他们需要一个与法国对抗的新对手,然后他们看中了普鲁士。

    同时,俄国出于对克里米亚的复仇,也乐意支持普鲁士挑战法国,打击背叛他们的奥地利。

    第三个问题就是德国民族主义的兴起,日耳曼人越来越要求成为一个大的政治实体,无论南北德都基本认同了这种思想,而最强的欧洲现有秩序保护者法国很自然就成了针对对象。

    而法国由于战争,文化,经济特点等问题,人口与整个日耳曼地区德国人口比大占劣势,当普鲁士统一北德后,其人口体量已与法国差距不大了。

    最后是法**方与普鲁士军方的差距了,傲慢陈旧的法国陆军跟普鲁士相比,动员体制,参谋部的利用,铁路运输的利用等各方面都处于落后。

    当德国统一后,德国的经济,人口各方面都压倒性的强于法国,尽管此时法国仍比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甚至俄国都强,但已经再不会有大陆强权的地位了,因为它再也打不过德国了。

    19世纪末期,法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俄罗斯帝国哪个不是迟滞不前?

    都或多或少有社会矛盾,政府危机,经济问题之类的?

    在华皇看来,欧洲已经是英德以自己为核心开始构建对抗。

    从普法战争的影响里可以找到很多原因:对经济发展进程:普法战争中,法国对普鲁士签订屈辱和约,法国赔款50亿法郎,加上战争损失,总计资金损失达200亿法郎,致使经济发展资本投入不足;又割让铁矿蕴藏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使经济发展所需资源严重缺乏;再加上赔款付清以前,德国占领法国6个北方省,使国内市场进一步狭窄。

    所有这些,极大的延缓了法国经济的发展,使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展缓慢,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法国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进程因铁矿产地的丧失和政局的混乱而明显落后于美、德、英之后。

    对法国的对外政策: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法国对德国的优势地位和潜在力量保持高度的警惕,并一直想报战败之仇,但单靠自身力量,是绝对不能战胜德国的,这样法国开始调整与欧洲国家,如英国和俄国的关系,以寻求盟国的支持,共同对付德国。由于出现新的霸主,各国自拿破仑一世起对法的孤立政策也逐步调整。

    对法国的欧洲霸权: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割地赔款,使法国失去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形成的西欧和中欧大陆的霸权地位,从而使法国在欧洲霸权地位被德国取代。

    曾经的大英帝国是如此的辉煌,她统治的区域遍布世界各地,地球上没有几个地方没被他们侵略过,堪称人类历史上真正的全球帝国。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类历史上无出其右的超级强权,怎么就突然不行了,华皇反复思考这个问题,这也是华皇有信心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仍然能同英国叫板的原因,华皇真的是这么看待英国的。

    不说是将英国看成纸老虎,反正华皇不信英国敢集结重兵,真的跑到华国本土来,再同现在大一统的华国单挑一次,华皇可不是原先的满清皇帝了。

    华皇还从英国人对殖民地的政策看出来,英国人就是色厉内荏的角色。

    英国不愿意为殖民地投入总督,防务,军队外交费用,这些要真金白银。

    美国,加拿大创造的价值不如牙买加,巴巴多斯2个小岛的蔗糖,烟草产值。

    他们认为发展这些经济会拖垮英国本土的地位。

    所以,华皇对外殖民的思路,跟英国人既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以经济殖民为主,又有不同的地方,华皇更加重视政治势力的培养,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华粹党!

    华皇现在对英国人的反击,其中一点,便是破坏英国和法国的狼狈为奸的状态。

【1241 意大利王国拒绝了华国的军购邀请】

    按照华皇的指示,华皇的随行外交人员同意大利外交人员进行了接触,表达了想要向意大利王国订购军舰的想法。

    这本来对于意大利王国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因为他们的工业能力目前在欧洲仅次于英国和法国,甚至还在德国之上,但是名气一直不大,如果能够通过外售军舰这样的大笔交易提升意大利工业的名气,不但有利于本**事工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其他工业整体成长!

    但是,第二天华皇就接到了意大利王国方面明确的拒绝。

    “看样子,欧洲各国的态度应该跟意大利王国是差不多的,他们见陛下彻底跟英国翻脸,将对我们采取冷的态度了。”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担心的问道。

    萌总裁舔了舔自己的嘴唇,意大利王国拒绝自己的军购要求,并且是连议价阶段都没有到,就直接拒绝了,根本不打算同华国做生意,这是华皇没有料到的。

    真的有这么难?英国人的影响力真的有这么大?

    华皇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此前的判断了,“如果不能跟意大利王国做生意,外购军舰,就只能指望德国了,即便德国会同意,价钱也一定高的离谱!”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点头道:“是的,最好的局面是,我们同时向英国,法国,意大利王国和德国发出外购邀请,让他们四家去争的头破血流,最有利于把价格压低,但是现在可能不行了,没有想到英国人的影响力真的这么大,陛下,现在怎么办?”

    华皇表情凝重的站起身来,他不是每时每刻都要绷着,现在他的确遇到困难了,装作镇定也没有用,只是华皇还算是保持了风度,如果是重生前的吊丝,碰到这种棘手的问题,哪里还能保持这份冷静。

    “算了,不跟我们做生意就不跟我们做生意吧,去西班牙王国,按照预定的行程完成这次外交之旅。”华皇沉重的一字一句道。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轻声嗯了一声,“我马上去安排。”

    她知道陛下现在也没有办法了,这还是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头一回看见皇帝这么焦虑。不由的暗暗难受,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求人,让华国强大起来,华皇就不用受这份屈辱了,但是这怎么可能?

    萌总裁在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走后,握紧了自己的拳头,特么的,送钱都送不出去?想不通德奥系的国家,居然也这么害怕英国人!

    华国陆军现在虽然已经足以自保,但是华国海军的弱小,这给华皇的外交带来了最大的障碍!

    如果华国的海军能够进入次强的行列,不要说和英国,法国,沙俄,德国相比,就能够达到西班牙和荷兰,美国这样的水平,也不至于被人如此轻视!

    华皇知道法国在18世纪的时候,跟英国人是斗的不可开交的。

    英法维持了一段近20年的缓和关系,这种关系保证了欧洲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的总体均势。

    此前的奥格斯堡同盟战,以及1702年至1711年间英法各自领导的势力间的对抗已令各自疲敝,决策者权衡之下,暂时息战。

    因为战争,法国在对外贸易上元气大伤,且国债大幅增长,仅支付债款利息的数额就相当于国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