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物贩子在唐朝-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后的日子里,奚老大带了两个帮手,不断试制各类油烟墨,又在卢鸿建议之下,新制墨锭多为方柱形,为着圆研时手拿着稳定方便。

    等最终确定了油烟墨的工艺,两个奚家人也收拾物品,回到易州。以后的墨,便要从易州大规模制作了。只是奚老大却是不肯走的,奚家人按照指点,在黄伯阳洞中发现了大量上佳砚材,玉带紫翠,终现人间,很快运来范阳。奚老大便天天缠着卢鸿,要他设计一下,用这易水石也造出佳砚来。

    这紫翠石颜色略似端石,只是不若端石石品众多,材质也稍逊。紫翠石也有石眼,却少层晕,无甚精神。那玉带却是细腻胜过紫翠,又有红、绿、灰等多种颜色,层层重叠,极为可爱。卢鸿便利用这层层相间的玉带石,设计了几种巧作的花式砚,如山水花鸟草虫之类,一下子便将奚老大给震住了。许是因为这玉带石本是奚老大乡土之石,他对这种砚材制作的花式砚极为喜爱,且举一反三,很快便做出了多种新砚式,有些砚式便是卢鸿前世也未曾见过,不由得连连称奇。

    奚老大乐此不疲,卢鸿也乐得让他鼓捣,偶尔出个新点子让他试试。隔得一段时日,奚家各类款式的墨锭都送了过来。卢鸿每日独守书斋,读书之余,把玩端砚,试磨油烟,在各式笺纸上试笔练书,自得为乐。正是:

    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又过几日,荥阳郑家传来信息,郑昭道之父郑桓与家族合议,已经允了卢鸿与郑柔的亲事。只是因为郑柔母丧未过,这纳彩之礼还需来年再行。卢鸿得父亲告知此事,不由思念起书房共读的情景,不免又是一番嗟呀。

    只是此消息一来,卢鸿不免想起当日郑柔每天劝自己用功的话语,惊觉这几日功课却有些松懈了。一则文房四宝皆备,未免有些贪玩。二则卢族藏书楼中经典,已经基本通览一过。前时他觉得学业颇重,自然不敢偷懒,一旦没有了可读的书,不自觉的便放松下来。

    卢鸿思量几过,既然暂时无书可读,便将前时学习时暂留的不解之处,一一翻将出来,于近来所学中求取答解。在书中难以求索的,便日日苦思,反复探求。他前世于儒家经典气学、理学、心学等,也都有涉及,虽不说精通,倒也能粗言大略。此时便一一回忆起来,与当代经学典籍对应推演,往复追寻。一段时日下来,觉得所习诸般学说渐渐成串络成型,隐隐有些清楚的意思,只是多有隔碍之处,总是无法圆转如意。

    这一日,他又在书房中苦苦思索。在藏书楼中所读诸多经籍,与后世宋时五子、陆象山、王阳明等人的学说,总有互相矛盾、不相融合之处。各家所解均自圆其说,看来看去,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是这天下道理只应有一个,自己应该何去何从,委实难以取舍。

    思索了半天,越是乱成一团麻,理不清头绪。此时他头痛欲裂,便不想再想下去,拿过案上的青花子石砚,在手中把玩。望着窗外,已经是深秋时节,树木枝叶稀疏,远近掩映,形态婀娜,别有一番美态。不由轻吟道: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领异二月花。

    口中将这联反复吟咏几过,忽然觉得豁然开朗,起身哈哈大笑,叫道:“不过如此!不过如此!”心中说不出的轻松自在。他在屋中走了两步,看着自己绘制的张张图表,四处悬挂的纸条上标注的各家注释,又拍拍身边摞到齐胸的典籍,淡淡一笑,回到案边坐下,随手拿过一张纸,提笔写道: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

    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离,高炉爇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写完把笔一扔,对听到笑声跑进来的洗砚说:“洗砚,一会你到卢安的纸坊那说一声,让他给我印一批书稿笺纸来,少爷我,想写点东西。”

第一章 初抵郑府

    贞观十二年,范阳。

    车粼粼,马萧萧。

    一队行人,拥着数辆马车出了卢府,自范阳城南门出了城,沿官道向南而下。

    这车队正是南下荥阳行纳彩之礼的卢鸿一行。

    此时正是阳春时节,大路两旁巨木成荫,绿意浓浓。远远的山庄田舍之中,一片片桃红李白,掩映着杨枝柳条,一派春光灿烂。

    卢鸿坐在一辆马车之中,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自上次书房之中开悟之后,卢鸿觉得于制学之道,心念忽然活泼起来,再思索学业疑难,多有所得。而言行举止,却也少了几分往日的跳脱胡闹,隐隐地便有了几分温温士子的气质,就连卢祖安也颇为嘉许。

    此次南下荥阳纳彩,卢祖安自然是千叮咛万嘱咐,要卢鸿无论行止言谈,定要恪守礼法,不要堕了卢家的面子。

    纳彩乃是卢鸿一位族叔带着卢鸿前去。除了纳彩应有之礼以外,因荥阳郑家乃是有名的诗礼传家,家学传承,海内独步,因此卢鸿特特地准备了一套文房四宝。尤其是那砚,乃是卢鸿精选了一块下岩北壁石,制的一块兰亭砚。数年前唐太宗得右军真迹兰亭序,叹为奇绝,命有司摹拓多件,并命朝中善书臣子分别临写。兰亭序名动天下,兰亭雅集,也成了士林传说的逸事掌故。这方兰亭砚,便是在砚上刻有兰亭修禊的诸般情景,精雕细作。砚制成后,实在让卢祖安感叹了一回。若不是要拿来当礼物给儿子定亲,怕是又要二话不说就抢走了。

    除了这兰亭砚,卢鸿又让奚老大制了一批书简、锦囊、松月、山居等等花式砚,文气十足,自然精美,专门准备用来讨好老婆大人的长辈亲朋以及闺中姐妹的。

    这荥阳素有“东都襟带,三秦咽喉”之称,所谓“群峰峙其南,邙岭横其北,东拥京襄城,西跨虎牢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且北据鸿沟荥口,为当代水运机枢,四通八达,经济繁荣,自汉以降即称为“天下名都”。

    卢鸿一行紧赶慢赶,数日之后,才到了荥阳城内。只见这荥阳城甚是繁华,人流不息,比之范阳,更有不同。

    早有家人先行到郑府通报。待到一行人到得郑府,迎了进来,卢鸿叔父和郑桓寒喧数句,卢鸿这才拜见了自己这位准丈人。

    郑桓五十多岁年纪,身量不高,甚是富态,面色白晰,却生得一幅好须髯,言语温和,自有一番风度。郑桓自己未曾出仕,两个儿子却都谋了仕途,平时不在身边。只是此次因卢鸿来行纳彩之礼,郑柔为郑桓收养,便是家中女儿,因此两个哥哥也都告假回来,其中自然便有卢鸿的姐夫郑昭道。

    此时两位大舅哥都在堂上,卢鸿自然也要一一拜见。那郑昭道不必说了,二舅哥名叫郑昭德,前几年时中了科举,现下在洛阳任个闲职。郑昭道、郑昭德见了卢鸿都颇为亲热,只是当着郑桓不便叙话,只说了几句客气话便各自站在郑桓身后,听郑桓与卢鸿叔父商议纳彩之事。

    两人商量了几句,郑桓便说:“今日听得你们要来,内子颇是欢喜。昭道,你便引了卢鸿,去后堂拜见你母亲吧,也免得她抱怨我截着人不放。”

    郑昭道应了一声。卢鸿便说一声告退,随着郑昭道到后堂来见郑夫人。

    郑府这院落并不甚大,转过来进了后院门,便见一个丫环笑着迎了上来说:“可是来了!夫人适才听送信的说卢公子到了,高兴得不得了,已经叫人去前边看了好几回了。请少爷和卢公子快进来吧,夫人都等急了。”

    卢鸿并郑昭道赶忙进了屋,见郑夫人、郑柔以及红袖都在屋内。郑夫人见了卢鸿,很是高兴,忙着让卢鸿到自己身边坐下,拉着卢鸿的手,上下打量了几番,笑着说:“几个月不见,长得越发俊秀了!再长几年,不知道要怎么招儿人呢!”

    卢鸿说:“倒让伯母笑话了。娘亲也很是惦念伯母,来之时还一劲儿嘱咐我,要我问伯母,得闲的时候,多到范阳去住几天。”

    郑夫人便笑着说:“上次去了那么几天,倒是没住够,和我那老妹妹也是真投缘呢。这回呀,咱们也是亲上加亲,以后来往就更多了。”回身又对郑柔说:“柔儿你这丫头,平时整日里想念你鸿哥哥,怎么人总算是来了,你倒没句话儿了?”

    郑柔听了嗔了一声“娘”,面色微微有些发红,过来见礼说:“见过鸿哥哥。”便低了头不再说话了。身后的红袖瞪了卢鸿一眼,然后又“扑哧”一笑,连忙转过头去。

    卢鸿见了,也是有些不好意思,却也要装作一本正经地见礼。郑夫人便笑着说:“算啦,都是一家人,不用这样假么三道见来见去的。我在屋里守了半天,也有些闷了,昭道扶为娘去转转吧。鸿儿你们兄妹也有时间没见了,就让柔儿陪你说会话吧。”郑柔听了,忙伸手拉了拉郑夫人的衣角,脸色却是更红了。

    郑夫人却笑着说:“柔儿就是爱羞。你鸿哥哥远来是客,没个人陪着怎么成。”说完也不管别的,带着郑昭道便出去了。

    原来郑夫人知道自己这养女面嫩得紧,又怕人瞧不起她的身份,因此事事都小心谨慎。从范阳回来就看出她对卢鸿显是心思颇重,经常一个人呆呆地想心事,偶尔发愁偶尔微笑的,却只当别人还都没看出来。这次卢鸿来荥阳,郑柔明明想念卢鸿得不行,但当了自己与他人的面,倒要摆出一幅闺秀的样子,只怕一句话都不敢和卢鸿多说。何况郑家礼法颇严,他二人这次正式定了亲,也要避避嫌,再想单独一起相处,怕也难寻机会。因此上便躲了出去,让他们二人也好一起说说体己话。

    郑夫人这一走,屋里二人就更尴尬了。卢鸿不知说什么好,郑柔头垂得越发低下去,连耳根都红了。卢鸿见这么下去不是个事,抓耳挠腮,吭哧半天才憋出一句话说:“柔妹走后,愚兄…谨遵教诲,功课…倒是一直没丢下。”

    郑柔头也不敢抬,如蚊子哼哼般答道:“鸿哥哥能发奋图强,精进学业,柔儿不胜欢喜。只是学海无涯,光阴易逝,鸿哥哥还应旦夕勤学,万勿做半途而废,另人有断机之叹。”

    这话说到这,两人都觉得别扭得不行,不知如何说下去。这时旁边的红袖听他二人的话,实在听不下去了,忍不住感慨地说:“小姐这话说得,实在是和那个,和那个孟母教子的一般。”

    郑柔听了,差点一头栽到地板上去,卢鸿只得落荒而逃。

第二章 隔墙花影动

    这卢鸿臊得跑了,郑柔心里抱怨红袖,却又不好说出来。红袖知道这回自己话说得不太对,嘴里只是偷偷地念叨:“坏小子,平时不本事挺大的么,这回怎么一句话就说跑了?”

    但看着郑柔失望的表情,红袖心里老大不忍,不管坏小子怎么废物,总也是自己说跑的。这时她眼珠一转说:“小姐没事的。一会你有什么话想和他说,写个纸条来,晚上我替你送过去,再讨个回信来,不就结了。”

    郑柔又气又羞地说:“你还说呢,要不是你瞎说什么什么教子的,怎么会这样…还出什么馊主意,写什么纸条,那种偷偷摸摸的事怎么办得…再者说了…这纸条上写些什么好呢?…”

    卢鸿从屋里跑出来,一时都不知道去哪才好。幸亏郑昭道陪母亲出来后,郑夫人自己去卧室休息,郑昭道就在院外,见了卢鸿满面通红地跑出来,还以为卢鸿不好意思,上来逗了他两句。见自己这小舅子实在有点禁不住了,这才住口不说。

    直到吃过晚饭,回到自己住的房间之中,卢鸿想起今天的遭遇,还是气愤难平。此时躺在床上,忍不住恨恨地骂道:“臭丫头!小心别落在我手里!要是敢出现在我面前,看我不把你先奸后杀,再奸再杀;杀完再奸,奸完再杀!…”

    正自咬牙切齿之际,忽闻门口传来敲门的声音。洗砚去开了门,回头低声对卢鸿说:“少爷,红袖姑娘来了。”

    …

    来得好!卢鸿心头无名业火刮砸砸烧将起来,一股恶气从丹田支楞楞直冲华盖,他“腾”地从床上跳将起来,便要冲向刚进门的红袖,给她点颜色看看。

    且慢…此时卢公子突然发现自己穿得似乎有点少,自己好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