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多名绿营兵在追杀逃往前山的百姓时围住了一百多人,面对清兵的屠刀,看着身后路上的尸体,这些人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有人不畏死,有人因为过于害怕而麻木,有人却是害怕得直哆嗦。

    一些人突然跪在地上,对着清兵不断的磕头,不断的诉说自己并非“贼兵”,而是被“贼兵”掳掠的百姓,他们从来没有替“贼兵”出过力,也从来没有杀害过大清官兵,他们的心一直向着大清朝,这从他们脑后的辫子尚在就可以看出。他们请求大清兵能够饶过他们,能够放他们回家,可是得到的却是那些清兵劈头砍下的屠刀。

    “饶命啊,军爷饶命。。。啊!”

    “我是大清顺民,我是大清顺民,你们不能杀我啊,不能杀我啊。。。”

    哀求只会让清兵加残暴,他们毫不理会当事人的惨叫,只不耐烦的将他的人头砍下。

    屠杀过后,只剩满地的尸首,唯一活着的是十来个七八岁的女孩子。清军没有杀害这些小女孩,不是因为他们良心不安而心生不忍,而是因为刚刚佐领苏献亭下了命令,这些女孩子都是值钱货,谁也不能杀他们,等到回新会城后,他要将这些小女孩卖到广州城的妓院中去。

    一幕幕人间悲剧在玉台寺的后山不断上演着,仅仅只有不到百人的清军屠杀了比他们多了近十倍的老弱妇孺。而在前山,经过半个时辰的拼死抵抗后,第二道防线也被清军占领,赵四海率残兵退到了第三道防线——大雄殿。与此同时,在赵武的接应下,宋襄公带领一百多残兵和几百从后山逃过来的老弱妇孺也退了过来。偌大的大雄宝殿塞满了人,殿前的广场上更是挤满了仓皇无助的人群。

    清军从前后两个方向包围了大雄殿一带,后营还能够作战的兵力只剩下不到五百人。

    人心惶惶,一派末日景象,甚至宋襄公也心生大势已去的绝望,离天亮还有一个时辰,而前营却久久不至,看来,后营这剩下的几千老弱今儿真的要葬送在这佛家净地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

    “贼人已尽数被围,卑职观他们个个丧胆,已是无力反抗,大局已定,卑职等在此为总兵大人贺!”

    “此战我军以少击多,斩获以万计,全赖大人指挥得当,要不然如何会能建此大功!”

    “此战过后,总兵大人必然高升提督,广州那边谁要敢再说个不字,弟兄们便和他没完!”

    大雄殿外,吴进忠坦然接受麾下军官恭贺,虽然此仗伤亡大了些,但相对于斩获而言,区区伤亡又算得什么,况死得大多是营兵,只要旗兵不是伤筋动骨,这营兵死得再多也不打紧。

    见困于大雄殿一带的贼军已经陷入绝境,四面八方都是自己的兵马,吴进忠便下令各部就地合围,未得命令不得擅自进攻。部下对此命令都是困惑,贼兵明明已无力再战,总兵大人何不下令一鼓作气杀进殿去,反而下令停止攻击呢?

    下令停止进攻,吴进忠自有他的原因,困兽犹斗的道理他是再明白不过的。这帮逃进大雄殿的贼兵虽说个个丧胆,但观其势,并非一路溃逃,而是有秩序的撤退,撤退之时还有贼兵交相掩护,由此可见那贼兵的首领也是有些本事的,而那些退进殿中的贼兵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再看这大雄殿周围,贼军明显占据了高处,各处险要地方都做了些防御工事,虽说粗糙简单,但也非轻易可下,真想攻下去还是得费些手脚。

    再者,清军在攻山的战斗时伤亡过大,虽然吴进忠不在乎伤亡,但真是死得多了,他也不好跟广州交待,毕竟剿得只是一帮土匪拉起的乌合之众,不是什么正经兵马,这要是死得兵多了。他脸上也是不好看,既然贼兵大势已去,还是减少些不必要的伤亡为好,为此吴进忠决定派人劝降。

    “劝降?”

    军官们都是惊愕,不知总兵大人何以要劝降?

    吴进忠懒得跟部下解释什么,喝了一声:“还不去!”

    “喳!”

    军们官无奈只能派人去劝降。

    。。。。。。。。。。

    大雄殿前的广场上,数千后营营民乱成一团,你挤我,我挤你,所有人都乱了套。所有人也都吓得丢了魂。恐惧和不安在整个殿中蔓延,无论是那些老弱妇孺还是退下来的后营残兵,此刻对于能够坚守到援军到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士兵们也是没了再拼下去的勇气,方才从前面退下来时,很多士兵都是一路狂奔撤下来的,这会是一点力气也没,往地上就那么一坐或一倒,一幅天不问地不问的样子。他们手中的武器大半已被丢弃,这会手中有武器的只二三百人不到。其他人都是两手空空,呆怔木然的看着四周,眼中一点生机也没有。

    不能怪他们如此不堪,因为他们都不曾想到清军的进攻会如此猛烈。而战斗又是那么残酷,他们做了他们能做到的所有事,可还是挡不住清军上山的步伐,更加救不了那些受伤的同伴。这让他们心力交瘁。

    更致命的是,先前从来没有想到的后山竟然出现清军,这支清军的出现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后山传来的惨叫声更让所有人为之窒气。撑到现在,士兵们不论是战兵还是保安队员,又或是那些库军、老弱男丁都失去了再战的勇气,也失去了希望,所有人都清楚,宋总务声称的援军恐怕是赶不来救他们了。

    没有了希望和勇气的士兵和木头差不多,虽然在事先部署的各处险要地方还有士兵在守卫,可他们的脸上无一不清晰印着“绝望”二字,那挤在广场上的妇孺发出的哭声更加让他们提不起半分斗志来。

    崩溃只在眼前了。

    在这种全营近乎崩溃的情形下,清军忽然停止进攻,继而在外面开始大声劝降,这让后营的一些人生出了异样念头,公库大使林万福最先对清军的劝降做出了反应,这个反应不是去找自己生死不明的女儿,也不是去找自己那几个不知躲在何处的儿子,而是找到了他担任库大使时的一帮手下。

    这帮手下其实都是林万福之前米店的伙计,人数有二三十人之多,因为负责公库的原因,这帮人都没被抽调到防线上去。不过公库中的钱粮在撤退上山时已经损失一大半,余下的被宋襄公安置在大雄殿后的一处偏殿中,这会有这些伙计和几个战兵、十多个保安队员看管着。

    林万福找到这些伙计后,便与他们说,这仗是没法打了,再拼下去,大伙只能是个死,若是现在降了,虽说肯定要吃苦头,但至少性命能保下。那帮伙计原先就是听他这个东主的,这会更是唯他马首是瞻,一个个都想保命,于是答应了老东主的要求,替他去联系各营的营老、营管。

    很快,伙计们便相继来回报,除了原老凤庄铜矿那个营,其他各营的营老、营管们都同意向清军投降。

    有这么多营老、营管同意,林万福顿时有了底气,不过光有营老、营管们同意还不行,得说服那些手中有刀的才行,要不然可就要把自己命搭上了。那帮手中有刀的打不过清军,可在清军攻进来前宰了他林万福却是小事一桩。这当口,那帮人恐怕也不会顾虑他林万福的女儿是周千户的侍女,他林万福是周千户的便宜老丈人的。

    为了安全起见,林万福找到了那帮同意投降的营老、营管,然后带着他们一同找到了赵四海。

    见到赵四海后,众营老谁也不肯开口,林万福无奈只得承担这个不光彩的角色。

    听林万福说完要投降的话后,赵四海没有翻脸发作,拿刀杀人,而是犹豫片刻,同意去找宋襄公说降的事,这让林万福和一众营老们松了口气的同时都是大喜。

    有人疑惑,这个赵四海可是周士相的亲信,按理不应该答应投降,可为何却同意下来呢?

    旁人偷偷为他解惑,什么亲信不亲信的,那周士相和赵四海他们以前都是土匪,这土匪你指望他有多少骨气。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不投降就是死,这节骨眼上,你当他还真为周士相殉死啊,还不是能保命就保命!(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营

    其实赵四海还真没有他们猜测得这么不堪,是的,他赵四海是不想白白死在这里,甚至早有安排后路的打算,但绝不单单是为了保命,而是本着留得青山,不怕没柴烧的想法。

    一二道防线失守后,赵四海就知道这玉台寺肯定是守不住的,尤其是当他看到撤到殿内的士兵一个个都被清军吓破胆子,那些逃进内的老弱妇孺哭天抢地,他就知道,这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无法守住的。

    清军在外面劝降时,赵四海正在考虑如何带宋襄公逃,并没有任何投降的念头,但林万福他们来后,他却改变了主意,投降未必就不是保命的一个办法。这会就算他拼死抵抗,顶多撑得片刻便也完了,与其活着的人尽数被清军屠了,倒不如就此投降拉倒,再不济总能保住这几千老弱妇孺的性命。

    当然,在决定投降后,赵四海也是留了个心眼,若是投降后清军仍要杀他们,那他就带人用震天雷炸出条血路来,哪怕还是冲不出去,也要拉他几个清狗垫背。

    不管赵四海出于什么目的答应投降,林万福和一众营老们都是宽了心,有人却提出担心:万一宋总务不肯投降怎么办?

    林万福咬牙道:“宋大人要是不肯降,咱们就绑了他,总不能让他一人拖着大伙一块死吧?”

    “不成!”

    赵四海却断然摇头说不可,他道他只负责向宋襄公进言投降,却绝不会绑了宋襄公投降,若林万福他们非要如此,便请他们连自己也捆了!

    赵四海态度坚决,手下还有几十嫡系战兵,林万福他们哪里敢与他翻脸,当下只得讪讪答应要是宋襄公不降。他们便见机行事,寻机会自己降了便是。至于宋襄公,大伙谁也不去问他,他有办法逃就逃,没办法逃也就生死由命了。

    众人答应下来,赵四海便不再反对,于殿中找到正和赵武安排防守事宜的宋襄公,在那吱唔几句,终是硬着头皮劝道:“宋先生,清狗把咱们围得水泄不通。已然逃不出去了,不如…不如降了吧。”说完,脸红了一下。

    “投降?”

    宋襄公没想到赵四海会起意投降,很是吃惊的看着他。之后却是叹了口气,闭上双眼在那挣扎片刻,终是做出了决定,他道:“要降你们降,我是绝计不降的,我这辈子降了太多次。就让我死前做一回男人吧。”

    说完扭过头去看着一脸愕然的赵武,十数秒后却又转过头看着赵四海,有些气愤道:“离天亮不到一个时辰,咱们还有几百人能拼一下。若全力突围,未必就冲不出去。可就这么降了,敢问赵兄弟,你就对得起周兄弟他们。对得起大樵山一众老弟兄,对得起死去的胡大哥?”

    听了这番话,赵四海一震。脸色再次一红,盯着宋襄公的脸看了许久,咬牙道:“并非四海想要降,而是形势不由人,咱们恐怕等不到周兄弟带兵过来救了,外面林万福和那帮营老们也是想降,我们若拦着,到最后恐怕是害了还活着的人。宋先生仔细看看,外面那帮老的老、小的小,真要叫他们被清军杀个干净,咱们又于心何忍的?说一千道一万,拖着他们上路本就是咱们弟兄心狠,行的流寇手段,现在既然咱们保不住他们,给他们一条活路又怎的!”

    宋襄公听后,神色黯然,没有说话,身后却有一个女声传了过来,“赵百户,可是我爹要你来劝宋大人投降的?”

    赵四海循声看去,却是被周士相收为侍女的林婉儿,此女这会手上正拿着几根布带,手上和脸颊上染了些许血迹,显是刚刚为伤员包扎过来的。

    “若真是我爹要赵百户前来,还请百户去告诉我爹,纵使这殿中所有人都投降,他女儿也不会降!”

    说完,一脸憔悴的林婉儿向宋襄公轻轻行了个作揖礼,尔后便又继续去为受伤的士兵包扎。

    “十万将士齐卸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目睹林婉儿离去的背影,宋襄公忽然自语一句,轻声一叹。

    赵四海面庞滚烫,林婉儿的话让他有些脸红,宋襄公的话更是让他羞愧,半响,他摇了摇头,对宋襄公苦笑一声,道:“罢了,先生既不想降,四海便陪着就是。不过咱们只能带那些愿意跟着咱们突围的人走,不愿意突围的咱们不能强迫,咱们死不要紧,可得给他们一条生路。要是先生同意,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准备突围。”

    宋襄公重一点头:“好,就这么决定,突围之事由你负责,我能脱险便脱险,不能脱险便自行了断,以免受那鞑子侮辱!”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