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6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不必惊慌,前番张巡抚向家兄告急,家兄已令陕西提督王之鼎、四川巡抚高民瞻、左营将军高启隆等领军来援,算日子,援军当已入川。另外,云南巡抚林大人也遣精兵前来支援,来犯太平军虽号称十万之众,实则不过两三万人,我们依贵阳坚守,又有这么多援军,怕他什么?”

    说话的是吴三辅,此人是吴三桂的亲弟弟,现为永朝廷的锦衣卫指挥使。换言之,朱由榔和贵阳的一众永朝官都是由他监控。不过吴三辅虽是吴三桂的嫡亲弟弟,可并无多少领军经,所以贵阳朝政吴三桂没有交给他处置,只让他带兵控制帝后。但是不管怎么说,吴三辅的身份也决定了他说的话极具份量。

    “不算,贵州贫瘠,我军筹粮尚且困难,况他太平军!守上他一两个月,太平军必然自退。”

    站出来附和吴三辅的是贵州总兵塔新策,其部和马宝、李如碧、高启隆、刘之复的兵马合称忠勇五营。塔新策部为忠勇五营,有健卒四千余,也是贵阳城中除了吴三辅的“禁军”外兵马最多的一营。此人原先是孙可望的驾前军将领,是最早向吴三桂投降的大西军将。当日也是他替吴三桂穿针引线,说服马宝、马惟兴等人来投,因此很得吴三桂信重。塔新策和吴三辅关系也是极好。不过吴三辅和塔新策所言虽提气,也有一定道理,可现实是援军毕竟没赶到,而太平军却进展神速拿下了贵阳门户龙里,这令得吴军诸将很是忧虑。一时议论纷纷,却是没有个准见。

    这时,吴三桂的从弟吴三枚对吴三辅道:“三哥,话是这么说,可援军毕竟没到,太平军却马上就要兵临城下,当务之急是速作决定,是战是守,都要拿出个方针来。最要紧的是,天子万不能有失!为防万一,我看你还是马上带天子入川去西安。”

    闻言,吴三辅惊醒:“不错,皇上得马上走,不能留在贵阳。”

    “不可!”塔新策急了:“皇上一走,这贵阳城谁还有心抵抗?”

    “这。。。”

    吴三辅怔在那里,塔新策说的不错,他要是带着皇帝和朝廷跑西安,只怕前脚刚出城,后脚贵阳就会大乱。从前他们追杀朱由榔时,不每每都是因为朱由榔率先逃跑,致使守军自行溃散而大捡便宜么。贵阳真要不战自乱,只怕太平军随后就会追杀于他。

    吴三枚看了眼塔新策,摇头道:“皇上必须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皇上落在太平军手里,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

    吴三枚态度坚决,一定要将朱由榔送到西安。吴三辅拿不定主意,便问张国柱的意思。

    张国柱是吴三桂嫡系关宁军的将领,追随他二十余年,替吴三桂立过汗马功劳,所以吴三桂以他为贵州巡抚。名义上贵阳自有朝廷内阁在,可这朝廷内阁却和南都那个一样,都是摆着让人看的泥菩萨。当年孙可望的国主府,现在贼秀才的齐王府,吴三桂的辽王府,可谓是如出一辙。真算忠义,没有架空皇帝的,可能当世也就李定国一人而矣。只是归权于皇帝的晋王,却是这几人中下场最悲惨的。孙可望之败乃是外力,非内因;晋王之败,却是内因大于外力。

    众人都看向张国柱,张国柱微一思虑:“王爷北上之前曾于我有过交待,若事出突然,先保皇上。”

    听张国柱这么一说,吴三枚松了一口气,塔新策却是眉头大皱:“这么说,巡抚大人是要带着皇上走了?”

    张国柱点头道:“不错,太平军动作太快,我们不能不做最坏的打算。让皇上留在城中,实在太过危险。”

    见张国柱已经决定,塔新策自是不再反对。诸将这时也都暗自放下心头石头,若吴三辅带着皇帝走,那么他们必留要留下死守贵阳。可现在张国柱提出走,那肯定是全军离开贵阳,自不虞有留下的危险。诸将都没问去哪,因为他们知道,皇帝只有入川去西安一途,断不会去云南的,因为那样的话,太平军将路一堵,进入云南的他们便都成了瓮中之鳖了。张国柱不会犯这个愚蠢错误,他们更不会跟着去走这条死路。

    吴三枚道:“既然巡抚大人已作决定,那我等马上下去准备,事不宜迟!”

    吴三辅这时却迟疑了一下:“我们若走,云南那边怎么办?”

    吴三枚无奈道:“顾不了林天擎了,再不走,太平军来了,想走都走不了。”

    “不错,我等身死是小事,天子安危才是大!”

    张国柱拿定主意,当下传令各营速作出城准备,又要吴三辅赶紧进宫催促帝后、东宫、太后启程入川。当然,他也不忘立即派快马将朝廷入川之事通知云南巡抚林天擎,要他在云南坚守,只待王爷拿下中原,夺取北京,大军便可直扑江淮,到时贼秀才必然要解云南之围。

    朱由榔的皇宫就是从前孙可望的国主府,这国主府是孙可望费尽心思所建,比之云南的黔国公府大得多,一些建筑也逾制直接用的皇家风格,这和当年孙可望一心称帝离不开关系。从昆明逃到缅甸,又从缅甸被抓到云南,再被安置在贵阳,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朱由榔可谓是兜了一个大圈,吃尽许多辛苦。不过现在还好,虽是做傀儡皇帝,可至少性命得到了保证。没有性命之危,朱由榔这几个月倒是长胖了不少,王皇后那里也是有了喜,如果不出意外,年底,他的第四个子女就会降生。

    外面发生的事,每天都会有人进宫向朱由榔禀报,这个人不是外人,正是王皇后的兄弟王惟恭,此人也是咒水之难幸存的三人之一。另两人是马吉翔和他的女婿杨在。虽然王惟恭每天都会进宫对皇帝说上一些事,但朱由榔知道,他告诉自己的那些事情多半都是吴三桂的人事先编排好的。不过,让他高兴的是,王惟恭带来的都是好消息。

    四川光复,陕西光复、甘肃光复、潼关已下,河南光复大半。。。。

    连串的好消息向朱由榔发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吴三桂很可能会抢在贼秀才之前光复北京,那时,他朱由榔的法统就会真正得到全天下人的承认。有了这个天下人都承认的法统地位,他的性命也会真正得到保障。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十四章 贼秀才定会要朕的命

    七月天虽热,可宫里却是凉爽,当年孙可望使人移来的那些名贵树木遮住了炎炎烈日。前人栽树,后人乘荫,却不知那被活剐于孝陵前的孙可望若是地下有知,他一心想要除掉的朱由榔如今却来乘他的荫,会是什么感想。

    王皇后的身孕有五个月了,肚子看起来不小,太后那边说这回儿媳怕是能替皇帝生对双胞胎,这自然让朱由榔更加高兴。

    王惟恭今儿不知不为何迟迟没有进宫,所以朱由榔难得陪王皇后在宫中闲逛起来。孙可望万般不好,却只一个好,他若不大兴土木建这国主府,朱由榔又哪里来的风光可看。

    “皇后慢着点。”

    朱由榔小心翼翼的搀扶着皇后缓缓走上一座拱桥,站在桥上,眼前的假山碧湖和那湖中不时游动的鱼儿让他很是神清气爽。身后,几个宫女正高高举着黄盖伞,举的胳膊都酸了,却谁也不敢稍稍放低。

    朱由榔突然一时兴起,捡起一块石子飘向水中。石子在水面飘了几飘,惹得朱由榔放声大笑起来。王皇后头次见丈夫如孩童一般玩耍,也不禁笑了起来。

    见皇帝玩得这么高兴,当下就有机灵的内侍又去捡了两块薄薄的小石块递到皇帝手中。朱由榔一边接过,一边随口问王皇后:“慈煊学业如何?”

    慈煊自是东宫太子,今年已经14岁,他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不过都因其父逃难被弃而不知下落。当初在昆明时,朱由榔曾要大学士扶纲为太子授业之师,后来因为清兵攻入云南,他不得不仓皇从昆明出逃,半路扶纲等人不知下落,再接着又流落到缅甸,当时也不知能有几天活,便没顾得上太子的学业。如今总算是安定了,朱由榔自是要关心太子的学业,毕竟将来的江山社稷还要太子承袭。现在负责教导太子的是洪承畴在时安排的人,教的倒也认真,王皇后去看过两次,比较满意。她一边轻抚着大肚,一边称赞太子学业很是用功。

    “这便好,这便好。”

    朱由榔用力一甩,石片再次向水面飞去,只不过这次却没能打起水花,而是“咕嘟”一声没入水中。朱由榔有些扫性,正要将第二块石片飞出,却听远处传来嘈杂声,很快就见一大队兵卒涌了过来。

    宫中突然闯入甲兵,朱由榔大吃一惊,王皇后也是面色大变。待见领兵进来的是吴三桂之弟吴三辅时,朱由榔一颗心顿时冰凉,他下意识的以为吴三辅这是要来取自己的命了。

    “吴三桂。。。吴三桂,他,他要篡位么?”

    朱由榔骇得脸色苍白,除了这个理由外,他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吴三辅带甲兵入宫。

    一众宫女内侍也是被涌进来的甲兵惊得两腿哆嗦,王皇后虽也害怕,却比丈夫要坚强许多。她挺着肚子将丈夫挡在身后,然后喝问正领人急步而来的吴三辅:“吴三辅,你带兵入宫,是要以下犯上,弑君不成!”

    吴三辅听了王皇后这话,立时上前跪下道:“娘娘误会了,臣进宫是请皇上和娘娘即刻启程去西安的。”说完又一指身后那众甲兵,“他们只是臣带来保护圣驾的。”

    去西安?

    朱由榔一怔,大着胆子从王皇后身后迈出,问跪在地上的吴三省:“朕在贵阳呆的好好的,为何去西安?”

    吴三辅道:“辽王不日就能挥师北上,光复故都,故特让臣请皇上移驾西安,以便早日回京。”

    “真是如此么?”

    朱由榔半信半疑。吴三辅哪肯告诉他真话,当下只催促帝后速速出宫。朱由榔知道吴三辅既是带兵入宫,肯定是不准自己留下,不得已便要吴三辅先去安置太后和东宫,他和王皇后稍事准备便启程。

    待吴三辅去寻太后和东宫后,朱由榔立时命内侍速去寻王惟恭,探明吴三辅为何要他马上去西安的原因。那内侍冒了好大风险才寻到王惟恭,王惟恭毕竟是皇亲,也知这事肯定瞒不住,便将太平军马上就要打到贵阳的事实告诉了那内侍。那内侍听后赶紧回来复命。朱由榔一听太平军马上就要打过来,比见到吴三辅带甲兵入宫还要惊惧,急命内侍马上收拾东西走。

    王皇后却拉住丈夫道:“若真是齐王派兵来,皇上倒是不必如此着急走。”

    闻言,朱由榔怒不可遏:“什么齐王,朕可没封那贼秀才为王!”

    王皇后微叹一声,挥手示意宫女和内侍先退下,然后对丈夫低声道:“吴三桂对皇上只是利用,将来难免不会行操莽之事,不若皇上寻个由头,拖一拖那吴三省,若太平军真至,臣妾便与皇上去南都。如此,总好过被人挟持利用的好。”

    朱由榔听后却将脑袋直摇,道:“不行,朕一定要走,朕万不能落在太平军手中。”

    “这是为何?”王皇后有些诧异,不解道:“唐王尊皇上为太上皇,皇上若去南都,势必会被礼遇。皇上从前也说过,不愿再为天子,不若就趁此机会退位好了。”

    “妇人之见!吴三桂现在不会要朕的命,因为朕对他还有用,可朕现在要是落在那贼秀才手中,却是铁定会没命!”

    “不会吧?”

    朱由榔的话让王皇后怔在那里。

    “这件事以后再说,咱们赶紧走,快走!”

    朱由榔一刻也不愿耽搁,叫人去唤吴三辅马上出发。王皇后却是不愿就这么放弃脱离苦海的机会,她苦苦哀求朱由榔不要走。朱由榔气得不顾王皇后有孕在身,一把甩脱于他,然后匆匆忙忙的爬上吴三辅为他准备的马车。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帝后本是一体,丈夫执意要走,王皇后无奈也只得跟上。朱由榔从车厢中伸出手拉她上来,王皇后的脚却被长裙缠住,加上肚大,怎么也爬不上马车。这时一个内侍跑来,帮着王皇后上了马车。宫中此刻已是大乱,大小马车拉着各式物件,宫女内侍在士兵的喝喊催促下往宫门跑去,场景恍若当初昆明逃难。

    。。。。。。。。

    有些纠结,在考虑由谁来绞死朱由榔。有愿意担这恶名的朋友在书评龙套楼报个名,需两至三人。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带朕走!

    贵阳吴军弃城而逃,消息传到正和王有喜率军向贵阳进军的卢光祖耳中时,当时就愣了:这贵阳,吴军说不要就不要了?

    副将张月气得破口大骂:“这朱由榔跑得还真是比兔子还快!”

    卢光祖看了眼张月,若他没记错的话,张月在未降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