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5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设,甚至连俸禄都要由齐王府发下。

    当官没油水,俸禄要受人所制,这官当得自然是没有滋味的。换一些见识少的,只怕就弃官而去了。然而在这些来投“遗民”和江南士绅看来,齐王府掌管军政不过是权宜之计,王府所设六官也不过是临设,一等局面安定,总要裁撤。届时,国家大小事务仍是由内阁、六部督统,故而现在虽看着无权无势,但将来必不会如此。加上他们大多数人几乎根本就不缺钱使,他们要的只是在定武朝堂上的名份和地位,因此哪怕待遇低下,每日钻营要入朝的士绅都是不计其数的。

    也不是没有人担心掌控定武朝廷实权的周士相会和当年的孙可望一样图谋篡位,但再一想晋王李定国、闽王朱成功、顺王李来亨等有兵权的王爷还有好几个,这周士相真要敢做孙可望,未必就能如愿了。再者,满清犹在,吴三桂那边也奉立着永帝,周士相也不能不掂量掂量他有没有做孙可望的资格。再怎么说,皇帝将嫡亲侄女嫁于他周士相,虽未成亲,但周士相已经是事实上的朱家女婿。女婿造丈人的反,这可是天然短了道统的事,智者而不为。在此想法下,定武朝堂上的官员对于大明朝能够中兴还是抱有一定期望的,但他们效忠首选肯定不是为臣子的齐王,而是为君的定武帝。

    只一些实在是寒门子弟,没有关系的士子才会转而相投齐王府,为自己谋个前程,但齐王府那边对于这些人也并不待见,王府热衷用的都是太平军的人物,以及难得几个被齐王看上眼的人物,所以这南都不得志的士子还是很多的。就是这帮士子被齐王府用了,也多是安排一些他们看着十分不堪的杂务,或是吏员就能办的事,这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甚至是被轻视,往往做不了几天便摞摊子走人,然后和友人往哪小店一坐,几杯酒下肚便是怪话连篇,说那齐王终究是个秀才,算不得真正的读书人,其行事更近武夫,而非文臣,与彼辈那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朱云构的问题并没有得到那百户的细说,而是在那反问他一句:“你是何人?”

    “本官刑部侍郎朱云构。”

    朱云构到底是家学渊源,大家子弟,对锦亲卫并不惧怕,他有些不耐烦的催促道:“本官不管你们亲军办得什么案,本官现在赶着出去有事,你们且让开让我出城。”

    那百户瞥了眼朱云构,根本不为所动,只冷冰冰的重复道:“亲军办案,任何人一律不得外出。”

    “你!”

    朱云构见自己报上名号都无用,不由气得一甩袖子,怒哼一声,对那百户道:“你可知后面马车上坐的都是什么人!”

    “坐的什么人我不管,我只知亲军办案,任何人一律不得外出!”

    那百户也是从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一身的杀气,根本无视朱云构的威胁。

    “亲军办案难道就可以目视一切,视我等朝廷勋贵如无物吗!”

    朱云构正怒时,张拱日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朱云构只是刑部侍郎,并无爵位,而他张拱日虽无官职,可好歹也是皇帝刚刚复爵的隆平侯,听着小小亲军百户就将他们不放在眼里,那是说什么也不肯罢休的。

    一见隆平侯前来相助,朱云构自是一喜。

    张拱日心中无所畏惧,因为他很清楚后面那些被堵在道上的马车里都坐着些什么人,他相信这些锦衣亲军再是跋扈,也断然不可能一下子得罪这么多勋贵。而且,他也有心想在这些名为亲军,实则却是周士相爪牙的家伙们面前露个脸,好让皇帝知道他张拱日也是敢于硬抗齐王威风的铁骨侯爷。(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虏,拿下

    皇帝为何复了他们这干降清勋臣的爵位,张拱日其实也是心知肚明,还不是皇帝势力太弱,需要他们这干从前的大明勋臣帮衬。这南京城,自打满城被屠之后,若说起影响力,也就属他们这些在南京的勋臣了。他们要不有所表现,也对不住皇帝对他们的宽大和抬举。

    张拱日不信亲军这帮人真敢拿他这隆平侯怎么样,打狗还看主人面呢,虽说他张拱日当年有过失节之举,可现在他仍是大明朝的隆平侯!

    张拱日一出面,后面马车上又有人坐不住了。临淮侯李祖述、袭了其父柳祚昌安远侯爵的柳子民、永昌侯徐宏爵的次子徐继业,定远侯邓文囿的女婿郭少荣,项城伯常应俊的弟弟常应秀等人也纷纷出面指责亲军不该封门,将一众勋戚堵在这城门处。

    有了这众勋臣子弟支持,朱云构顿时更是有了底气,他气势汹汹的对那亲军百户喝了一声:“叫你们指挥出来说话,本官倒要看看,这亲军是奉的谁人命令封城!”

    话音一落,就见对面亲军一阵涌动,旋即一个壮汉越过人群来到朱云构等人面前,不是那锦衣亲军指挥周保国是谁?

    “我便是亲军指挥,不知这位大人有何话要与本指挥说?”

    周保国单刀直面,突然走出,倒是叫朱云构等人有些发愣。他们倒是听过周保国之名,知道此人是个满人降将,不知为何得了那周士相信重,成了大明天子的亲军指挥使。为此,南京城内没少有议论,都说那齐王煳涂,将个鞑子放在我大明皇帝身边做亲军指挥,不是让皇帝列于危墙之下吗。

    奈何皇帝是那周士相所拥立,麾下并无兵将,唯一能依靠的王兴将军又远在广西,宗室带兵的朱统又在广东,这南京城竟是没个嫡系兵马在手,只能由得这周士相一手把持亲军。

    朱云构反应过来后,虽对周保国这个鞑子有些不耻,但却没忘了礼数,略一拱手,质问道:“周指挥,你带人将三山门给封了,将我等堵在此处,意欲何为?”

    “方才我部下已是说的明白,亲军正在办案,故各处城门都须封闭,以免通虏贼人潜逃出城。”

    周保国这两年汉话说得已是极其利索,不过却是带了些粤腔,听得朱云构有些吃力。

    “你们办通虏案便办,不让我们出城算什么意思?难道我等也是通虏的贼人不成?。。。。”隆平侯张拱日很是不满。

    “你亲军若真是奉旨办案,我也无话可说,但请将圣旨拿来一观,若无皇上旨意,便赶紧将人撤了,今日之事我也不与你们亲军计较,可你若不让,那我便让我爹到皇上面前参你们一本!”

    永昌侯徐宏爵的次子徐继业可是约人有急事要办的,这要不让出去,事情可就要耽误了。此人又是个纨绔子弟,不知厉害,想道这指挥不过是个鞑子降将,他爹却是永昌侯,所以没道理怕他,张嘴就斥,竟是要周保国将人撤了。

    前面的动静早已惊动后面那些马车上人,见两个侯爷、几个侯府的公子哥外加一个侍郎和亲军的人对了起来,很快这些人纷纷走下马车,群情激昂的涌了过来。有穿官服,也有穿便服,身份也不尽相同,但所有人的表情都是一样的愤怒,对着亲军的人怒目相视,颇有同仇敌忾的味道。

    “你们为什么要挡着我们出去的路,亲军眼里还有王法了吗!”

    “这里不是朝廷命官就是勋臣贵戚,你们将我们困住,难道想造反不成!”

    “隆平侯,张大人,我等要联名弹劾亲军枉顾法纪,告他们为非作歹!”

    更有人在那叫道:“快快将路让开,要是耽误本伯的要事,定要与你们算帐!”

    “。。。。。。”

    南京城的勋贵在弘光以前就是一体,降清之后因为都是降臣的缘故,更是相互抱团,如今得定武皇帝宽大起复,正是要帮衬皇帝制衡周党之时,此时见了机会,哪个不上来英雄一下。似乎在这帮亲军面前能吆喝几声,回头在皇帝那便是好大的本钱似的。

    周保国冷冷望了人群一眼,并不理会那些人的叫嚷,待他们安静了些才开口说道:“今日全城大索,捕那通虏贼人,城门定然是不开的,至于诸位么,也得配合我亲军办案。”

    徐继业听完鼻子一哼,用手一指周保国身后那众亲军:“你不让我们出城,莫不是说我等勋戚也是通虏贼人不成?”

    他这一叫,人群中立时走出一个锦衣男子大声道:“徐二哥说得不错,我等祖上随太祖开国,两百多年来对大明忠心耿耿,这指挥却怀疑我们通虏,还有没有天理了!”

    说话这锦衣男子是洛中伯黄九鼎的长子黄大力,将来是要袭洛中伯爵位的。不过黄小伯爷这么一嚷,人群却一下安静了起来,隆平侯张拱日等人脸色都有些讪讪。为何?因为黄小伯爷说他们这两百多年来对大明忠心耿耿实在是往他们脸上贴金,这在场的一众公侯伯府哪家没在十七年前出城迎过大清兵?当年干出了那么一遭事来,他们再是厚颜无耻,也不好附和黄大力。

    周保国嘿嘿一笑,盯着一脸不燥不红的黄大力:“这位是?”

    黄大力脑子没转过弯来,昂首便道:“家父洛中伯!”

    “洛中伯?”

    周保国点了点头,随口吩咐一声:“来人,把名册拿来。”

    一亲军镇抚连忙将一名册递上,周保国随手翻了翻,落在第三页,然后抬头皮笑肉不笑道:“你便是黄大力?”

    “正是!”

    黄大力依旧阔步模样,浑没意识面前这位鞑子指挥使脸色不对,倒是边上的定远侯邓文囿的女婿郭少荣意识不妙,悄悄往后退了一步。

    果然,就听周保国突然吼了一声:“拿下!”

    “得令!”

    顿时几个亲军冲上。

    “啊?”黄大力大吃一惊,失声叫道:“你凭什么拿我?!”

    “通虏!”

    周保国嘴中吐出二字。一个亲军一胳膊将黄大力击倒在地,未等黄大力直起身来,两把长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将黄大力吓得身子一哆嗦,到嘴的话愣是吓得憋了回去。

    人群见此情形吓得目瞪口呆,说黄大力通虏,那是谁也不信的,因为南京城哪个不知道,这黄大力天生胆小,平日顶多调戏调戏良家妇女,逛逛青楼,哪敢干什么通虏的事。当年其父洛中伯黄九鼎往满州江宁将军那使了银子,替他谋了份带兵剿匪的差事,盼着儿子能在大清捞份军功,不曾想,这黄大力却是连军营都不敢去,白瞎了黄九鼎孝敬的银子。

    临淮侯李祖述是打小看着黄大力长大,和其父黄九鼎关系也不错,当下颤声道:“你们。。。不可冤枉人。。。”

    “冤枉又如何?”

    周保国冷笑一声,目光却是落在隆平侯张拱日身上,嘴巴微张,又是轻吐二字:“此人通虏,拿下!”(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

    隆平侯也通虏了?!

    前脚黄大力通虏被抓,后脚又以同样的罪名拿了隆平侯,这事情发生的太快,令得在场的一众勋贵子弟都是看愣了眼,一时没反应过来。

    有一人倒是瞬间明白过来,却是临淮侯李祖述。张拱日被拿下那刻,他心是勐的一跳,暗道坏了,这亲军办的哪是什么通虏案,分明是来办他们这些南京勋臣来的!

    “走,快走!”

    也顾不上被亲军按在那一脸发懵的隆平侯了,李祖述拉着安远侯柳祚昌之子柳子民就往后退。

    “怎么?”

    项城伯常应俊的弟弟常应秀也是人精,一见李祖述跑,也醒悟过来,轻拽了下定远侯邓文囿女婿郭少荣的衣衫,微一摇头,后者立时会意,二人把头一低就悄悄往后走。

    徐继业这傻纨绔却是脑子缺根筋,见郭少荣他们跑了,竟是暗骂这帮人没义气,亏几家都在一个街上住。瞅着刑部朱侍郎还在那没动,也是气血上头,一脸不平的上前要替隆平侯和黄大力鸣冤,说几句公道话呢。怎想,还没开口,就见一身正义的朱侍郎如见鬼似的勐的往后一退,然后扭头就跑。

    朱云构动作太快,快得徐继业没反应过来。等到他反应过来时,人群中就听有人在喊快跑。徐继业听了那快跑声,下意识的答应了一声,然后拔腿就要走。怎想,腿动身子却不动,两胳膊早就被亲军给按住了,然后耳畔便传来“通虏”二字。

    也不知谁喊的快跑,反正人群当时就炸了。堵在后面马车上的勋贵和官员们只见前面一帮侯伯往这边跑,后面一帮如狼似虎的亲军正在挨个抓人,都叫骇得不轻。车夫们听了各家老爷的吩咐,纷纷打马掉头,你要掉头我也要掉,结果一个掉不了,反把路给堵了。

    城门处奔来的亲军这会可不问你是哪个公侯府上的,又是什么与国同休的勋臣,当真是见人就抓,便是赶车的马夫都叫捕了。不少被抓的勋臣子弟和官员在那大声喊冤,或是不知好歹的在那跳脚大骂,惹得亲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