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5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儿子有些偏黄的脸蛋,妇人的心忍不住痛了一下,叹了口气,暗自诅咒了几句该死的罗刹强盗,如果不是这些强盗,他们一家的生活应该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又埋怨南边的清军为何不替她们做主,害她们被罗刹鬼子欺负。

    “克依克怎么还没回来呢?”

    陪着儿子站了一会后,妇人有些担心起男人来,她抱起儿子走出院门朝远处看去。今天是男人回来的日子,往常这个时候他早已经带着罗刹人给的少得可怜的干肉回来了,今天怎么这么晚还没回来呢?罗刹人的据点离这有几十里地,每次工期一结束,男人就会往家赶,现在却迟迟没有回来,妇人不免有些担心。

    难道路上出了事?妇人越发有些担心,男人是个很守时也很顾家的人,每次放工他第一时间就会往家赶,从来不会在其他地方耽搁停留,今天却迟迟没有回来,这让妇人不能不紧张起来,她有些害怕。自打罗刹人来了之后,她就听到过有好多族人被他们打死,难道?。。。妇人不敢再想,她不敢想象克依克被罗刹人害死的情形。

    孩童察觉到母亲的脸色有些变化,小手轻轻的抱住了母亲的胳膊,用稚嫩的声音叫唤母亲:“阿嬷,怎么了?”

    “没什么,阿古。”

    妇人不想儿子也紧张,对着他强笑了一下,眼睛死死盯着通往雅科斯的那条路,期盼着克依克能够快点出现在视线中,带着他那招牌似的微笑远远的对着儿子张开双手。在不长的等待之后,妇人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因为她看到了自己的男人克依克。

    “克依克!克依克!”

    “阿爸、阿爸!”

    妇人和孩子同时放声叫了起来,孩童挣扎着从母亲怀中跳下,飞快的往阿爸身边跑去。妇人见此情形,也不叫儿子,只是在那微笑着看着远处越走越近的男人。随着男人的身影越来越近,妇人的眼睛都突然定格了,脸上的笑容也瞬间凝固,她看到在男人的后面,有好多好多的人。

    “这就是你儿子?”

    骑在马上的满州佐领多奇纳见前方一个可爱的孩子飞奔过来,笑着问了一句。

    已经从方才的惊慌与不安中回过神来的克依克忙冲多奇纳点了点头:“大人,那是小人的儿子。”

    “你儿子很可爱,他叫什么?”多奇纳轻勒座骑,战马的步子往前迈了几步。

    “阿古。”

    虽然面前这个满州大人很友善,但克依克还是本能的对他保持足够的恭敬,就好像对待那些罗刹人一样,说话的声音始终很小声,不敢加大一点音量,而且每次回答这个佐领大人问题时,他都是低着头,不敢直视对方。

    “阿古,阿古。。。”多奇纳念叨了几遍,呵呵笑道:“好名字。”

    “阿爸!”

    阿古也看到了父亲后面有好多人,但他却没有别的念头,只想尽快得到父亲的拥抱。在阿古幼小的心灵里,父亲的怀抱与母亲一样,都是温暖而安全的,与父亲在一起的人自然也是好人,所以他不害怕父亲身后从未见过的留辫子的叔叔们。

    见儿子已经快冲到自己面前了,克依克下意识的要伸手去抱,但手刚动了一下,却突然又缩了回来,有些忐忑的低着头在那不敢乱动。

    “去抱抱你的儿子吧。”

    坐在马上的多奇纳观察到了克依克的反应,知道这个有些胆小的达斡尔男人对自己和部下很害怕。为了让这个达斡尔男人安心带路,多奇纳宽慰他道:“顺便去告诉你妻子,我们是大清的官兵,你要带我们去寨子中。”

    “是,大人。”

    听了佐领的话,克依克微一迟疑,便朝前快走了几步,一把抱住奔过来的阿古,将他抱在怀中,上下举了一下,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将手中的一斤干肉递到阿古手中后,克依克便抱住他往栅栏那边走去,走到一脸惊疑的妻子面前后,他回头看了一眼,将阿古递到妻子怀中,轻声的说了一句:“别害怕,他们是大清的兵,要见咱们的族长。”

    “清人见咱们的族长做什么?”

    妇人很是奇怪,印象中南边的清军对他们这些部族很冷淡,根本不管他们死活,怎么这一次却派人来见族长了呢?

    “我不知道,你带孩子回屋,我把他们带过去吧。”

    克依克摇了摇头,他的确是不知道清人来的目的,不过一路上这些清军对他很好,他猜测或许不是坏事,有可能是南边的清军是想来对付那些外地来的罗刹人,这才需要他们这些本地人的帮助。想到要是清军能将罗刹人赶跑,他便再也不用替罗刹人干活,克依克的心一下变得火热,恨不得马上带这些清军去见族长,然后全族齐上阵,帮助清军打跑那些欺负人的罗刹鬼子。(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

    克依克所在部落是达斡尔人在柏海尔湖的一个分支,又被满清称为索伦人,不过达斡尔人一直相信他们是当年的大辽契丹人后裔。早在后金时期,奴尔哈赤便大量征服索伦人部落,后金改清后的崇德五年,洪太便将来俘获的索伦壮丁、妇女幼小共5673人编入八旗,满州内部称此为“抓生口”。

    通过“抓生口”这一手段,满州才能补充因为战争而折损的人丁,使八旗可战之兵始终保持在五万左右。入关前,达斡尔人在八旗人口达到了上万人,能披甲的有两千余,满清内外战争都有他们的身影,其中更是出了不少战将。

    最后一次针对达斡尔、飞牙喇、鄂温克等所谓索伦人的大规模“抓生口”发生在崇德七年(明崇祯十五年),这一次抓的索伦人大概有三千余。此后清军入关,重心从关外转向关内,因有大量汉军和投降的原明军可用,针对关外各族“抓生口”补充损失这一手段便再未用过。

    如今十九年过去,清廷再次启用了“抓生口”,以补充关内八旗,此手段是和给汉军绿营大规模抬旗同时执行的,在皇帝眼中二者都关系大清存亡,可在满州八旗王公大臣眼中,“抓生口”远比给汉军抬旗来得重要。

    在满州王公大臣看来,满人就是满人,汉人就是汉人,皇帝将汉人抬作满人,完全是乱了满州根基。这手段初期看着有效,可无异是饮鸩止渴,不少人断言将来亡满州者必是汉人。并且大规模抬汉人入旗严重侵犯了原在旗满州的利益,抬旗圣旨一下,京师不少旗人就哀号我等为太祖太宗出生入死,才换来旗饷这一铁杆庄稼,那些汉人却轻轻松松就抬入八旗,享受他们这些老满州拿命换来的特权和好处,这凭什么?这不公平!

    皇帝此举,完全是轻重不分,乱听汉人的谗言,瞎胡闹,是自毁长城,自掘根基、抛弃为大清出生入死老旗人的愚蠢行为!

    连着数日,宫门外哭拜的旗人是密密麻麻,北京城内的旗人只要是能走得动道的,基本都过来了。两黄旗也有些旗人对主子给汉人抬旗感到不满,他们自己不敢过来,便鼓动其他人来,一时闹得沸沸腾腾,比前两年听闻要南下驻防闹事还要厉害。然而和前几次一样,旗人们的抗议并不被宫中理会,皇帝还一反常态的派兵弹压,强令各旗旗主将旗下人带回,如此,事态方平息下去。

    事态是被压了下去,可以康亲王杰书领衔的一众推进抬旗之事的官员却遭遇着八旗内部强大的反弹压力。北京城内反对给汉人抬旗的唿声和阻力实在是太大,这事关乎满州上下利益,更关乎大清存亡,明着硬顶不行,暗地里却是什么手段都有,背后不乏有太宗诸子和敏郡王勒都等人的影子。他们上次逼宫不成,却未感皇帝对他们的宽宏大量,反而一直耿耿于怀,自是要借着这次抬旗之事兴风作浪。要不是两黄旗大半将领坚定站在皇帝一边,太后那边也给予了皇帝支持,加上敦拜带来的关外八旗威摄,反对派的力量实在太弱,恐怕抬旗之事早就胎死腹中了。

    眼看着给汉军抬旗是无法阻止了,叶布舒等人一边咒骂关外来的下五旗那些穷鬼牛录目光短浅,不和他们一起力争旗人利益,一边忽的进宫向顺治提出,抬汉军入旗是为了补充满州八旗的人丁损失,那么为何不能效仿当年太祖太宗在关外继续“抓生口”,这样岂不是比给汉人抬旗更保险,也更稳重得多。

    顺治初时还不明白四哥说的“抓生口”是什么意思,苏克萨哈低声说了这件事的来龙后,顺治却是眼前一亮,并未因为这件事是叶布舒提议就不纳,反而立即颁旨要关外马上抓生口送入关内。

    顺治之所以同意叶布舒等人所请,完全是和叶布舒他们想到一块了,他虽被迫接纳范文程和宁完我等人的建议给治军抬旗,重用汉官,但骨子里对汉人仍是不相信的。所以若能通过“抓生口”这一手段为满州补入除汉人以外的“新鲜血液”,稀释汉人在旗内的比例,他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况且,八旗现在就有不少将佐就是出身于当年被太祖太宗所抓的“生口”,顺治身边的一等侍卫费扬古就是鄂温克人,而时间已经证明费扬古等“生口”对大清的忠诚,所以顺治认为现在继续用这一手段抓关外的生蛮子编入八旗很是合适。在给关外的旨意中,顺治一点也不讳言关外生女真对于满州的重要性。

    因为盛京总管敦拜领军入关,所以执行抓生口任务的便是留守关外的满州镶黄旗固山额真、宁古塔总管达尔汉。

    达尔汉接到这个命令时颇是头疼,敦拜此次入关抽走了关外八旗将近八成的军力,令得盛京和宁古塔的守备十分空虚,而北边占据雅克萨、雅科斯、唿玛堡的罗刹人却日益嚣张,时常南下和清军的巡防队伍发生冲突,虽达尔汉已经竭力约束部下不得与罗刹人冲突,以免战事扩大,影响宁古塔和盛京的安全。可清军的退让却架不过罗刹人得寸进尺,清军越是示弱退让,罗刹人就越凶横,已经伏击过两次清军的巡防队,杀死了六十多清兵,更屠了一个为清军巡防队提供歇息地和粮食的飞牙喇人寨子,酿成三百多死伤的惨剧。

    消息报到达尔汉这里,望着那个跪在那里请求自己为族人报仇的飞牙喇人,达尔汉真是无比纠结。他不是不想派兵去收拾那些罗刹红毛鬼,就和上任宁古塔总管沙尔达虎一样痛揍他们,可他实在是没有足够的兵力派去。罗刹人很是狡猾,他们发现清军大队时从来不会交战,而是退回他们的堡子里坚守,他们修的那些堡垒易守难攻,根本不是关外八旗能够攻破的。

    敦拜在时就和达尔汉讨论过如何解决罗刹人的问题,他们一致认为想要彻底击败罗刹人,攻下他们的堡垒,必须关内派来不下三万人的大军才行,且要携带足够多的火炮,要不然,很难攻得下罗刹人那修得鬼不愣的堡垒。

    可现在关内战事不妙,朝廷不但调不来大军,反而还要关外八旗入关,盛京和宁古塔等地的驻防八旗兵加一起也不过三千多,这让达尔汉如何敢发兵去替飞牙喇人报仇。打胜了还好,要打败了,大清的龙兴之地可全暴露在贪婪的罗刹鬼子眼前了。

    达尔汉是咬牙叫左右将那飞牙喇人拖下的,次日便接到了北京来的圣旨。

    对于“抓生口”,达尔汉显然不陌生,他年轻时经常受命出动去抓生蛮子,可现在放眼盛京、宁古塔周边,哪还有什么生女真?几十年下来,能抓的都抓了,剩下的都往极北之地跑了。那里不仅地形不熟,气侯寒冷,更要命的是罗刹人在那活动的厉害,倘冒然去抓生口,和罗刹人打起来怎么办?

    百般思虑之后,达尔汉上书朝廷,认为于其冒着和罗刹人交战的风险,浪费气力去抓不知有多少的生蛮子,还不如威逼近在咫尺的朝鲜国出兵入关作战。当年太宗皇帝在时,朝鲜不是出兵帮助大清对付明军的么。

    给朝廷上完折子后,因为旨意催促得厉害,达尔哈也只能将“抓生口”的命令一道道传下去,他再三对下面的将佐强调,万不能和罗刹人发生冲突。

    。。。。。。。。

    多齐纳驻防所在布特哈便是此次抓捕生蛮子的重点区域,半月前他就率部北进,一路搜掠抓捕,已陆续往布哈特和宁古塔解去了丁口400多,只是这个数字却和宁古塔摊给他的指标相距太远,所以他不得不冒险向北挺进。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北上这一路,并没有发现罗刹人,在茫茫林中搜了三天后,终是发现了一个达尔斡人。

    “抓生口”的过程是极其血腥的,只有先征服了对方,对方才能为你卖命,好言好语或重金利诱得来的忠诚极其有限。

    为了让这个飞牙喇人安生带路,以免打草惊蛇,多齐纳一路迷惑克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