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东抗清义师出身的千户郭魁实际也是个秀才,老四镇里除了大帅周士相外,唯一一个秀才出身的军官。和周士相这个大帅一样,郭秀才也不像个秀才了。常年的厮杀,常年和大头兵呆在一起,便是进士老爷都透着一股血性,哪怕是状元公,恐怕每日都要挂个三字经。当年崇祯朝的袁督师,不就是出口便是骂娘么。任你什么读书人,在军营中呆得久了,便天然就脾气大,性格暴。

    郭魁是秀才,但他这个秀才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撤退这个词,也没有害怕这个词。他要复仇,太平军中,父母妻儿尽丧的绝不是周士相一人。家仇国恨之下,没血性甘愿忍受的多,有血性的奋起抗争的更不会少。

    “大人,弟兄们还能干,还能跟着你干!”

    郭魁领着手下兵聚拢在吴麻子周围,坚毅的目光看向坡下,眼中并没有什么畏惧,相反,却是期待。

    “老子不死,就领着你们干,干死拉倒。”

    吴麻子点了点头,对拿着各式武器集合过来的部下们说道:“弟兄们,我们已经尽力了,这仗真要输了,怨不得你们哪个。等会清军上来,恐怕你们当中很多人会倒下,不过你们放心,本官会和你们战斗到最后一刻。”

    三四百浑身浴血的士兵没有说话,而是沉默的望着吴麻子。片刻,一个声音响起:“大人,我不怕死!当日我参加太平军,为的只是能够有口饭吃。后来,大帅告诉我们,咱们是汉人,所以咱们太平军不是为了有口饭吃而在战斗,而是为了全天下的汉人不受满州异族奴役在战斗。若我们不反抗,咱们汉人就完了,因此咱们要像个爷们一样战斗,哪怕是死,也得倒在前进的道路上,而不是倒在后退的路上。”

    “我来当兵,我全家都支持,太平军到了我们村,给我家分了田产,我参军家里又得了照顾。我下面还有两兄弟,死了我一个,王家香火照样有人续。”一个左手断了两根指头的年轻士兵凄然一笑。

    一个士兵迟疑了下,终是鼓起勇气大声问道:“大人,要是我们死了,大帅会将我们的尸首送归我们的故乡,送到我们的亲人手上么?。。。。我是广东人,我怕在广西做孤魂野鬼。我家祖坟都埋在村东头,我爹也埋在那,生前我不能陪他老人家,死后,总要埋他坟边,日夜照顾他。”

    这个问题似乎问到了许多人的心坎,汉人讲究叶落归根,讲究死后葬在先祖坟侧,这是一个民族的民气使然,也是一种传承。汉人,重的是血脉传承,重的是家族传承,重的是国家传承。而孝道,是这传承的核心之一。

    “你们放心,便是我死了,大帅也一定会将我们送回家乡!不但是你们,这里倒下去的每一个兄弟都能回到家乡!我吴一水对你们保证,我第四镇甲旅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成为孤魂野鬼!”

    吴麻子神色动容,他想到了他的家乡,想到了早已空无一人的故乡。他死后,灵魂能回到家乡吗?

    “那好,我等便与大人同死!”问话的那兵凄惨一笑,转身朝同伴们说道:“我们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那么多弟兄都死了,剩下我们这几个也不好意思独回,既然咱们身后事有人料理,大伙便在这战死吧,没什么好遗憾的。”

    一个兵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就算让我活下来,我也没脸回家乡。柱子他们几个爹娘问起来,要我怎么说?”

    身边的同伴听了这话,都是鼻子一酸,难以言语的痛楚。一个村出来二十几个,现在就剩六个了,这事,任谁都不好受。

    一个左腿中了一箭的士兵却是哈哈笑了起来,把手中长矛往半空一举,喊道:“我全家都被清军屠了,投军为的便是能为爹娘妹子报仇,今日当官的不跑,反而带着咱们和清军拼到底,我这条命交得值!弟兄们,什么都别说了,要说就一句,愿与将军同死!”

    “愿与将军同死!”

    三四百太平军将士发自心底的呐吼,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人犹豫。此刻,同死是他们唯一能够做的选择。

    “愿与将军同死!”

    郭魁的声音同样壮烈。

    那罢,便同死吧!

    吴麻子吸了口气,将已砍得豁出许多口子的长刀慢慢抬向半空,向着坡下如潮水般冲上来的清兵狠狠指去。

    “杀!”

    随着吴麻子长刀落下,小北山上再次响起喊杀声。而在距离此地不过七八里地的地方,半个时辰前,两千多戚家军士兵排成整齐的队列,拿着狼宪、火铳、短刀在“戚”字大旗和镇旗的引领下,缓缓向对面清军踏去。随着一声声口令和旗鼓,两千多士兵组成的大阵豁的停住,在距离清军两里许的地方停住。

    。。。。。。。。。

    以上是补昨天的,现在出去吃饭,可能要喝一点酒。但回来还有更新,是今天的两更。另外欠的五章会在这两三天补上。(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战果

    先更四章,余下为补欠章。

    。。。。。

    “我于世忠不管你们为何当兵,我只知道你们既当了太平军,吃的就是两广百姓的钱粮。拿人钱财手短,吃人嘴软,你们吃的喝的都是百姓供给的,所以你们就得替百姓消灾。若你们不当兵,在家要种田,风里来、雨里去,哪天也闲不住,遇上灾年还吃不上饭,这年头饿死也是寻常,死道上的人多了去了,不缺你们当中哪一个。可你们现在当了兵,吃的喝的都是别人拿血汗苦给你,你也不用担心死在道上没人埋,所以你们是不是该卖命?你们要不肯卖命,是不是连他娘的土匪都不如,那土匪打家劫舍还讲究个拿钱就放人呢!”

    两千多戚家军士兵听了旅校这白话,均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常言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大帅招你们当兵,百姓们拿血汗供养你们,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你们能够逢战必上,逢敌必战!若你们见到敌人不敢奋勇当先,只远远望风而逃,那大帅和百姓不是白养你们了吗?说句不中听的,你家养只狗,是不是指望它在有人来的时候叫两声?这狗要是不叫,养着做什么?糟蹋粮食么?。。。当然,本校不是说你们是狗,你们若是狗,那我这个旅校不就成了狗头了?”

    底下又掀起一阵笑声。

    “你们都给我牢牢记着,咱们太平军是替大明,替天下汉人卖命的军队,为大明和天下汉人作战,是我们的天职!如果你们惜命,怕死不敢战,那本校是不会对你们客气的。本帅说得俏皮话,同样使得杀人刀!咱们的军规,你们熟没熟,明白不明白!”

    “明白!”

    两千多戚家军将士一阵雷。

    “现在,你们跟着我去杀清兵,咱太平军中不讲究割首级,但唯咱丙旅能割首级,为什么?因为我们是戚家军!”

    “老规矩,斩一颗人头,赏银二两,我这里有的是银子,就怕没人来领!。。。。废话我也不多说了,看旗号,各营出阵,随我杀个痛快!咱戚家军没有贪生怕死的孬种,咱太平军更没有畏敌避战的孬种!”

    言毕,于世忠把手一扬,立时就有旗鼓兵打出红色前进的三角小旗,战鼓声亦是立时响起。

    “杀!”

    两千多经过严格训练的戚家军战士列出鸳鸯阵,向着对面的清军冲去。

    。。。。。。。

    对面杀奔过来的太平军打出的旗号,排出的阵形,桂林总兵徐天佑极其眼熟,很快,他就知道对面杀来的明军是哪路人马了。

    东江驿,徐天佑曾亲眼目睹自己的部下是如何被这支打着“戚”字大旗的明军屠戮的,要不是他见机的快,小命早就扔在东江驿了。

    有东江驿惨败的前车之鉴在,徐天佑潜意识里就不敢与明军交战,哪怕这支明军是从南丹被他们一路撵到柳州来的。他很困惑,为何这支一直在往北跑的明军今天会突然有胆掉头。困惑之余却是头疼,不知道是要迎战还是撤退。

    徐天佑拿不定主意,因为北线虽名义上是他指挥,但是真正做主的人却是汉军都统佟正梁。

    论兵力,徐天佑手下只有三千多桂林撤往贵州的残兵,佟正梁手下却有1500汉军和3000绿营兵。

    就在徐天佑还在迟疑战还是退时,汉军八大家佟家第三代出身的佟正梁却命吹响了进攻号角声。

    在云贵一路连捷,横行惯了的佟正梁根本没有将太平军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太平军就是不堪一击的菜鸟,只要自己亡命冲锋砍杀,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得调转屁股玩命的逃跑。

    论打仗,还是得属我们八旗厉害!

    佟正梁一脸不屑的望着太平军列出的阵势,打心眼里瞧不上,那叫列阵吗?他娘的稀稀疏疏的一点都不严整,真不知对面明将脑子是不是长在屁股上,竟然如此废物,排这种稀垮阵形不是等着让我们砍吗!

    佟都统很幸运,也很不幸。幸运的是他没有见识过戚家军的厉害,当年浑河之战,他还没出生。东江之战,他在云南;不幸的是,正因为他不知戚家军这种阵形的厉害,所以他勇敢的向着明军发起了冲锋。

    狭路相逢勇者胜!

    佟正梁深信不疑,他也毫不怀疑自己将取得战事的胜利。若不是线国安严令,他早就想带兵把这支一直在北面彷徨游荡的明军吃掉了。现在这支明军自己送上门来,他要不吃掉对方,却是太不给那废物明将面子了。

    徐天佑没想到佟正梁就这么冲了上去,他也来不及做什么,只能下令全军跟上。再说,他也实在不好意思告诉佟正梁,自己从前曾经被眼前这支明军打的差点逃不回来。

    不管对面明军再怎么能打,总归不过两三千人,自家却有七八千人,这仗总不会跟上次一样惨败吧。

    数千清军在佟正梁和徐天佑的指挥下大举扑向戚家军的鸳鸯阵。

    两军刚一交上手,佟正梁就惊讶的发现过去对付明军的那一套根本不管用。这些排着奇怪阵形的明军不光没有逃跑,相反是在盾牌掩护下,杀声震天,手里用着一堆没见过的怪玩意向着清军推过来。

    长长的带尖头的,还浑身带刺带钩的狼筅成了清军挥散不去的噩梦,刀砍不断它,枪挑不过它,密密麻麻的顶在眼面前,是进不得退不得。那东西不仅是难弄,还往往遮蔽视线,使的清军看不清这玩意后边的明军都在干什么。

    清军根本无法抵挡狼筅的攻击,他们手里的兵器还没等够着拿狼筅的明军,自己就被划了个满脸花,毁容算轻的,大多是被这个缺德玩意钩倒扫倒之后,后面拿长矛的明军马上就跟过来玩命往他们身上捅。更可恶的是,明军中还有铳手,这些铳手在拿其他武器的明军保护下,专门开铳射杀清军的军官。清军想要冲上去对付那些铳兵,却被狼筅兵牢牢挡住。

    清军的主力是佟正梁手下那一千多汉军,在汉军一个一个被明军击倒之后,余下的清兵都是胆颤。仗打的实在是太窝囊,他们根本无法破开明军那长长的怪武器,哪怕他们人数比对方多的多,可对方是以一个个小鸳鸯阵结成的大阵,不论清军从哪面攻打,明军的阵形就跟个刺猬似的,让他们无从下手。

    激战半个时辰后,不用佟都统发令,清军扔下一堆死尸,掉头向南逃窜。

    此战清军阵亡984人,戚家军阵亡人数仅29人。

    以29人的伤亡取得敌近千伤亡,这个战果不管放在哪里,都足够耀眼的,然而于世忠却仍不满意。因为当年戚大帅领着戚家军打倭寇,往往是以零伤亡取得倭寇阵亡数百乃至上千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战三捷

    第五镇丙旅虽是太平军中唯一一支以首级计军功的队伍,但却有严令,士兵上了战场后必须一往直前,谁也不许去割首级。首级由后方的辅兵负责收取,然后根据战斗分工,战斗表现将首级分到各队,再由各队细分至个人。

    担负冲锋、阻击的队伍很难获取首级,可这些人却是实打实的拿命在拼,往往牺牲最多的也是他们,所以对于他们,哪怕没有首级缴获,却都是按最高赏赐标准执行的。如此制度便是防止出现打死一个敌人,士兵们就为了首级的赏银而放弃战斗争抢人头,甚至闹内讧,仗还没打完自己阵型、队形先乱套,给予敌人可乘之机,导致先胜后败的事情出现。

    同样,戚家军军规也规定在战场之上禁止抢夺战利品,以防备敌人在战场抛洒金银财物,诱使己方士兵自乱阵脚。所以丙旅的每一次战斗,所有缴获都和其他太平军部队一样,都是专人收集然后交入公库,战后再对有功者进行奖励。敢有抢夺钱财或私藏钱财者,一经发现,立即斩首。同伴知而不举者,亦斩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