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劝,结果真如杨在所想那般,晋王果然不同意圣驾迁往川中,重新发了手令命靳统武将圣驾先迁至永昌,等他率军赶到后再作下一步决定。

    靳统武接到晋王手令后立即准备移驾事,昆明城中顿时大乱。(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参加太平军

    梧州城墙上,正在修筑城墙的清军俘虏们看到江上消失了数天的明军水师再一次出现。这一次,明军水师的战船比上次来得更多,密密麻麻布满长达十几里的江面上。每艘战船的两翼都插满了旗帜,远远看去,就如西江变成旗帜海洋般。

    随着第一艘战船停靠在由俘虏们整修出的码头上,江上响起号角声。紧接着,一艘又一艘的战船依次停靠码头,一块块船板从船头放下,随着战船上的旗手的旗号,一队队身穿红色军服的太平军在一面绣有熊罴军旗的引领下,从船板上浩浩荡荡的开上岸。也不知这熊罴军旗引导了多少太平军下了船,未等俘虏们回过神来,又是几十艘战船靠上了码头,然后又是一队队身穿红色军服的太平军在一面绣有麒麟军旗的引领下开上了岸。

    俘虏们也数不清沿江由他们亲手增建的码头到底有多少,他们只看到明军无穷无尽的从船上开向岸边。先是熊罴军旗,后是麒麟军旗,再后是青龙军旗、麋鹿军旗、朱雀军旗,每一面军旗都引导着数千太平军从船上开向岸边,每一面军旗后头都有无数小旗,上面绣着各式番号。

    三万人?四万人?五万人?十万人?。。。

    俘虏们被太平军庞大的兵力吓呆,他们实在是数不过来到底有多少太平军开了过来,他们就那么呼吸沉重,痴痴的看着一队队太平军从数里外缓缓向梧州城走来。俘虏中不乏见过阵仗的老兵,他们手底下打败过许多明军,砍过无数明军人头,但他们还是头一次看到如此整齐且规模庞大的军队。

    最后,俘虏们看到一面绣有貔貅的军旗在几百全身铁甲的太平军护卫下踏上了岸。铁甲兵的出现让俘虏中的一个叫陈五的把总看得瞠目结舌,呆呆的喃喃了一句:“我的个乖乖,广东的明军昨这么大家当的,这铁甲兵可是我们老王爷在时都弄不出来的。这盔甲,这气势,天下一等一的强军啊!。。。”

    “不是一等一的强军,我们会败得这么惨?”

    边上一个同样是把总,叫王德的军官俘虏苦笑一声,然后再次低下头去默默干活。他实在是被太平军杀怕了,也打怕了。

    在那些铁甲太平军的最前头,一个模样看着十分年轻的将领骑在一匹大青马上,那将领上岸之后并没有急着进梧州城,而是扬着马鞭指着西江对身边簇拥的几十位军官说着些什么。

    城墙上监视俘虏修墙的第二镇太平军轻蔑的看着这帮被充作苦力的俘虏,然后骄傲的对他们说道:“我们大帅来了!”

    说话间,城内几十个骑马的将领从城门冲出向着那年轻将领奔去,远远便下了马,然后一众将梧州清军杀得丢盔弃甲的太平军将领在那年轻将领身前屈膝单腿下跪,齐声叫道:“恭迎大帅!”

    声音传得老远,令得城墙上的俘虏听得清清楚楚,那刻,他们心中震骇,太平军的大帅就是那年轻人?

    “瞧广东明军这架势,恐怕满州人打不过。就看那些兵的威势,就不是咱们随意抓个夫子能装得出来的,唉,也不知练上多久,才能这般气势。”陈五此刻心中翻山倒海,只觉这广东来的明军实在是强得太过没边,远不是他们这些广西绿营所能匹敌的。

    听了陈五这话,把头低下去干活的王德心中一动,抬头看了眼城上,发现监工的明军都在看着城外,便小声说了句:“咱们若是跟着这等强军,当年也不会降了清军做了这劳什子绿营了。”

    “是啊,咱们怎么就跟不了这等强兵呢,要不然也不至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陈五脸色讪讪,心中说不出的落寞,原先还存着指望,提督大人率大军回援,广东明军肯定挡不住,没想到人家后头竟然来了这么多援军,且看起来和攻占梧州的这支明军一样能打,光看这援军规模就比自家提督大人强了许多,这仗还怎么打?一旦这支兵马在广西站稳了脚根,他们这些被俘的清军恐怕就要悲催的很。

    王德突然很想投太平军,但凡是人,总不想当一辈子俘虏,当一个不知何时就会被活活累死的俘虏,他想跟强军干,成为强军的一员。他越想越觉得太平军不会真就这样将他们当苦力消耗,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俘虏都能成为苦力在干活,至少那些被俘的回回兵都叫太平军拖到江边喂了鱼鳖。他们现在虽然很苦,可起码还活着,每天还有饭吃,虽吃不饱可也饿不死,太阳下山就能放工回去休息。虽说每到休息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太平军称之为安军使的军官会过来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给他们讲满州人是如何残暴对待汉人,那些被屠城的地方是如何惨,说些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福州屠城、广州屠城、柳州屠城的事,又说什么满州人只不过拿他们当炮灰使,将来满州人真坐稳天下,汉人就会被他们永远欺压,任他们当牛马使唤。

    一开始,绿营和汉军的降兵们对太平军的安军使很抵触,因为他们说的事情他们都有份参与,远的不说,广西境内的十几起屠城事件哪桩不是他们干的,要不然广西人口怎的就剩下现在的十来万,明朝时上百万的人口怎的就凭空消失了?太平军说被屠城的汉人怎么惨,女人们被掳去又如何惨,不是变相的说他们残暴,说他们替满州人为虎作伥么。所以军官也好,士兵也好,都是不以为然,对安军使说的这些都很漠然,也很烦他们,要不是自家小命被太平军捏在手中,他们才懒得理会这些罗嗦的家伙。

    然而随着每天都听这些事情,且每天听到的惨事都不同样,军官、士兵突然都有了心态的变化,不再是原先那种收人钱财,替人办事的心思,也不是乱世之中只为自家活,哪管旁人死的心思,而是突然间对过往所干的事情有些愧疚。

    太平军的安军使们似乎也没有一夜之间就要强行改变俘虏心态,让他们积极涌跃加入太平军成为反清战士的思想,只是潜移默化他们。绿营兵本来就地位低下,且成了太平军的俘虏,所以被俘的清军有的心思活跃的会想,便是他们能够被解救,重新成为绿营兵,恐怕并不是什么好事,而加入太平军未必就是坏事。只是现在还没有俘虏主动提出要参加太平军,要对残杀汉人的满州人进行报复什么的。

    陈五没有这个想法,他只是觉得从前做的或许错了。王德倒是想投太平军,可又怕人家不收。但是当不远处一个汉军的俘虏突然躺倒在地,要身边的同伴用带有棱角的石块去割自己辫子,并且朝城上太平军喊了一句话后,他二人在发呆的同时却看到了希望,或者说是一个选择。

    那要割自己辫子的汉军俘虏兵朝城上喊的是:“我割辫,我要参加太平军!”(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辫杀鞑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割去辫子意味什么,意味从此与大清决裂,从此与满州为敌!

    “那人是汉八旗的兵!”

    绿营兵们窃窃私语着,他们看着那个汉八旗的兵让同伴割去了脑后的辫子,然后从地上站起昂首看着城墙上,目光满是期待和渴望。

    陈五和五德也抬头看向城头,他们想知道太平军是不是真的要收编他们。如果是,他们不会再犹豫。

    城上,一个太平军百户面无表情看着下面的俘虏,旁边的一个安军中使嘴角却露出微笑。他在等,一直在等,等第一个主动要求加入太平军的俘虏,现在,他终于等到了。

    激动的安军中使准备开口说话,视线却被城外传来的军歌吸引过去。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嘹亮的军歌吸引了城上太平军的目光,也吸引了城下俘虏们的目光,更吸引了城下等待太平军大帅接见的降官目光。

    军歌?!

    好气派,好有声势的军歌!

    云从龙,风从虎。。。

    广西左布政使张自昌熟读史书,他知道城外太平军正在鸣唱的是元末红巾军的军歌,这首军歌据传说是红巾军领袖刘福通所作,但已无可考据。但有史可考的是,成千上万的汉家男儿齐声唱着这首军歌葬送了元王朝。

    如今,事隔三百年,这首曾唱响在大江南北的军歌再次传诵在世人耳中,这一次,难道葬送的会是刚刚兴起的大清王朝吗?!

    张自昌沉默了,他已经归降,虽不知太平军的那位年轻大帅如何处置自己,但他清楚,自己是很希望太平军能够唱着这首红巾军歌一直打到北京去的。

    。。。。。。。。

    最先下船登岸的第三镇将士在熊罴军旗的引领下,唱着嘹亮的军歌,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向梧州城中。

    潮惠大捷后,香山的太平军兵服厂再次扩建,缴获的盔甲被送到兵服厂进行了改建,几万件红色布甲军服发到了每一个士兵手中。整齐干净的军服带给了士兵骄傲和自豪感,也让他们的凝聚力更高。他们用最大的声音吼唱着他们的军歌,只为让梧州城中的人知道,他们是太平军,他们的使命是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俘虏们再一次震骇了,他们的眼神有惊愕,但更多的是羡慕和佩服。。。

    被俘虏的清军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是精锐,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没有成为绿营或汉军时,就是大明官军的主力,甚至是将领的家丁,所以不论什么时候,他们都是主力,哪怕成为清军,他们依旧是主力。他们知道,一支军队的队列有多么重要,任何一支强军首要表现出来的就是队列的整齐。一支能够踏出如此整齐步伐的队伍肯定是强军,而能如此自豪歌唱军歌的队伍是强军中的强军,因为他们有底气。

    广东明军实在太强了,俘虏们惊愕异常,他们以为打败他们的太平军第二镇和那支兵力在千人左右的骑兵已经是太平军最精锐的一支队伍,但现在看来,他们的想法错了,太平军拥有更多的第二镇。

    许是要为了震摄那些清军俘虏,又或是要让梧州城的百姓生起对大明军队的信心,第三镇入城时姿态极高,一排接着一排,密密麻麻的从城门开进城中。长长的队伍仿若一条长龙永不断绝,从几里外的江边一直绵延到梧州城中。

    歌声也一直没有停歇过。

    第三镇、第五镇、第六镇、第九、第十、第十一。。。

    广东明军勤王主力七镇一卫一旅除先期抵达梧州的第二镇和骑兵一部,余下五万兵马分从梧州四门开进城中。太平军大帅周士相在铁人卫和归建的骑兵旅3000骑兵的护卫下,在黄昏时分进入城中。

    全身铁甲的铁人卫和由汉、满、蒙古兵组成的太平军骑兵旅主力的入城,使得入城式达到了最高。潮,铁人卫浑身铁甲,走在路上如钢铁洪流。骑兵则是清一色身披重甲,手持骑枪,马刀、三眼铳,让人看着就觉无法抵挡。

    作为曾经的敌人,清兵俘虏们不可能不拿入城的太平军和满州八旗对比,但他们一致认为,从广东来的太平军要比满州大兵强得太多。

    俘虏们相信,太平军的出现将会让满州大兵无敌的神话变成笑话。事实上,这已经是一个笑话,满州将军哈哈木麾下的2000余满州大兵连同广州满城上万家眷以及死在惠州的满州亲王和一干额真、都统、参领已经证明了太平军才是这天下的第一强军。要不然,他们不会出现在广西,出现在梧州城外。

    “我要加入太平军!”

    王德不再犹豫,他在身边同伴还在震惊于太平军强大实力时,选了一个最好的时机,就是太平军那个年轻统帅入城时突然叫喊起来,然后拿石块狠狠割断了自己的辫子。

    王德的举动让陈五愣住,突然他想到什么,也挥举双手高声叫道:“大帅,大帅!俺从前也是明军,俺要反正,俺要跟大帅杀鞑子!”

    “我们也要参加太平军,我们也要杀鞑子!”

    所有俘虏都在高声叫喊着,一根根辫子被他们从脑后割下,所有人都只一个念头——跟着这强军干了!

    几千俘虏的叫喊声同时响彻在梧州四座城门的上空,响彻在整个梧州城的上空。

    周士相拽住了大青马,将视线扫向那些豁口处的清军。他笑了起来,开心的笑了起来。这是第一次有清军不是在被迫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