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能上阵杀敌,因此没有就如何练兵发表意见。和后世练兵方法比起来,打骂或许更加有效率,因为受众不同。

    趁着一众老兄弟基本都在,宋襄公觉得有些事情不妨就定下来。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大伙认可设公库了,那以后钱粮什么的就全部统一由公库保管,然后再由公库统一给各队分发。

    周士相补充了几句,他说不仅是钱粮要入公库,以后缴获的兵器、战马、牲畜的也全部要交公库,各队不得私藏,若是有人敢私藏不上交,那就得受处罚,不然,如何叫其他弟兄心服?

    怎么处罚?自然就是行军法,砍脑袋!

    砍脑袋是胡老大亲自发的话,他清楚,只有维护公库的权威,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威。倘若这些手下有了好东西不交上来,那他这首领便没法做下去。

    防微杜渐,事先把规矩定下来,日后才好执行,不然等出了事再定规矩,那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周士相认同胡老大的处罚意见,公库是他提议设立的,于公于私他都要绝对捍卫公库的权威性,不然,要这公库做什么。乱世用重典,犯了规矩就得砍脑袋!

    众人对此都没有意见,周士相给他们说得明白,公库里的东西其实都是他们这些老弟兄的,因此他们哪里会容忍有人偷藏东西不上交。

    “谁要敢藏着瞒着,不等大哥发话,老子先砍了他的脑袋!”

    葛五恶狠狠的骂了句,他是地道的土匪,在场这些汉子有好几个都是他原来的手下,听了这话,自然寒噤。

    大伙没意见,宋襄公便将今日那六家已经往衙门送了70石粮食的事说了,余下50石明天日落之前也会凑齐送到。

    胡老大趁热打铁,要宋襄公以后就专门负责公库的事,所有的钱粮也从现在开始入库。

    对此,宋襄公当仁不让,不过却说手下还得有人才行,不然,如何看管?

    公库如今是大伙的全部家当所在,当然要有信得过的弟兄带兵看着,胡老大询问周士相和宋襄公由何人带兵看管公库时,赵四海毛遂自荐。

    赵四海为人精细,显然比葛五他们更加叫人放心,宋襄公没有异议,周士相也不反对,当下胡老大就定了下来,以后赵四海的这队兵专门负责公库看管。

    周士相又请宋襄公负责老弱妇孺的安置,宋襄公想了想后点头同意,建议以后公库和老弱妇孺一起,这样到时分发粮食也方便些。

    众人都道可以。

    秃子忽然开口问道:“那咱们以后叫啥营头?”

    营头?

    周士相一愣,没明白这是什么东西。宋襄公替他解释了下,所谓营头,就是兵马的称呼,现在广东境内的明军就有很多营头,如两广总督连城壁手下的兵马除了督标营外,还有忠勇营、忠义营、水师正营等,四府巡抚张孝起麾下的人马则叫“义勇营”,总之,这营头听着得威风,绝不能起个阿猫阿狗的名头,那样不但听着不响亮,还会让自家士兵堕了士气。

    “不错,咱们如今不是落草为寇的绿林好汉,是得有个正经的营头,这样别人才能记住咱们是大明官兵,而不是一伙强盗土匪。”

    胡老大念念不忘他现在的身份是大明罗定参将,身为一州参将,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兵马有个响亮的营头。日后真若打出番局面来,他胡全可就名声远扬了。

    宋襄公沉吟片刻,说咱们既然是在罗定反清,那就叫罗定营吧,一听就明白咱们是哪的兵马。

    “不成,绝对不成,什么罗定营,听起来一点也不威风!”葛五猛摇头,十分不满宋襄公起的营头。

    宋襄公白了他一眼:“那你说叫什么好?”

    “要我说嘛,这名字不但要威风,更要显出咱弟兄的义气来!”葛五哪里会起什么营头,不过却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这营头一定要显出义气二字来!

    “对,要显出义气来,咱们弟兄提着脑袋干大事,靠得可不就是义气!”

    “宋先生就按着葛兄弟的意思给大伙好好想想!”

    葛五的意见得到了众人一致拥护。

    “要显出义气来?”

    宋襄公闭目沉思,片刻睁开眼,已是有了,“那就叫义和营吧。”

    “义和营?”

    刚端起碗喝口水润润嗓子的周士相听了这三个字,差点没将一口水喷在宋襄公脸上。

    周士相的反应让宋襄公讶然:“怎么?周兄弟认为这名字不好?”

    “不是不好,只是。。。”

    周士相强忍着将“义和团”三字压在脑后,仔细思索一番后,对众人说道:“我看这样吧,咱们这营头也不必起得太威风,若是太威风就招人恨,大伙想,那清军一听咱们营头那么响当当,能不冲咱们来?所以这营头可不能太响亮,照我说,就叫太平营吧,这太平二字以示我等兄弟是为天下人打太平,如此,听着不招人恨,百姓们也能明白咱们是干什么的。”

    “太平营?”胡老大细细品味这名字,嘴角露出笑意,“好,好,太平好,太平好啊,咱们啊,日后就叫太平营!”

第四十四章 烙印

    太平,天下皆太平。

    虽说太平营听起来不够威风,也显不出弟兄们的义气,但胡全这个老大相中了,也亲自拍了板,葛五他们再不情愿,有意见也只能保留。

    看着葛五他们那极度失望的表情,周士相却是心下感慨,你们真是见识太少,想那太平军可是有清一代最威风的造反队伍了。。。

    “营头有了,咱们以后就各司其责,胡大哥是永历朝廷委任的参将,自然就是我们太平营的主将。宋先生负责公库,日后咱们的衣食住行就都由先生负责,那帮老弱妇孺也全得指着先生管起来,相较而言,宋先生这担子才是最重的。”

    听了周士相这话,胡老大忙点头附和道:“不错,宋先生这担子是不轻,不比我这甩手掌柜,眼下我们家底不多,先生还能照顾得了,日后真若是如周兄弟所说,干出了大事,那就有的先生忙了。”

    说到这,想起一事,忙对周士相道,“对了,既然咱们设了营头,便须有个营官的章程出来。以前老王爷领兵,军中各项职司都有分派,也都有名目,如此才不会乱了上下关系,遇到事来也好处置。周兄弟,依你看,宋先生在咱们这太平营做得甚官好?”

    周士相没有多想,便道:“宋先生管公库和百姓,我看就先权叫做总务钱粮官吧,等日后朝廷有了正式封赏,再换正经的官也不迟。”

    “总务钱粮官?”胡老大微一点头,是这个意思,视线转向宋襄公,“也好,宋先生,以后你就是咱们太平营的总务钱粮官了!大伙的肚子能不能吃饱可全要看你喽。”

    “竭力而为吧。”

    宋襄公淡淡一笑,这不伦不类的总务钱粮官他自然是看不上,不过谁让眼下永历朝廷还没正式认可他们这支队伍,没有给出相应的官职封赏,只能先权且以这总务钱粮官自居了。

    胡老大转而又一脸正色的看向葛五、赵四海他们,说道:“咱们现在有了营头,便是正经的大明兵马,弟兄们可不能再跟从前一样胡作非为了,那杀人越货、奸。淫妇女的事情可是万万不能再干,不然,坏了咱太平营的名声,还有谁肯跟着咱们干?”

    “大哥放心,弟兄们绝对不会做那等龌龊事,我等还想跟着大哥干一番大事呢!”

    “我还指着等咱们力量大了,开衙设府当官老爷发大财呢,这大财没发到,哪能干那不着调的事,没说的,大哥放心吧。”

    “。。。。。。”

    众人连道绝不会胡作非为,纷纷拍胸脯保证。

    胡老大“嗯”了一声,对手下们的表态很是满意,又道:“咱们既是大明的兵马,就总须和鞑子一战,不然起这营头做甚?自家叫着好玩吗?这行军打仗不比其他事,首重令行禁止,次重指挥有度,所以我仔细想了想,眼下咱们虽然人马不多,可也不能乱哄哄的不成样子,得和那些正经明军一样分个前营、中营、后营出来,这样大伙才能知道自己干啥,打起仗来也不致乱成一团,叫人家给一锅端了。”

    “那是自然!”赵四海欣然说道,“大哥你拿主意就行,弟兄们都听你的!”

    “大哥你说就是,弟兄们听着呢!”秃子喊道。

    胡老大示意他们安静,接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咱们这前营便是冲锋陷阵专门和鞑子打仗的,所以这统领前营的得是个厉害人物。周士相兄弟文武双全,先是替大伙杀了由云龙那狗贼,后斩了孔国良那鞑子,手底下的功夫你们哪个也及不上,又是足智多谋,还是秀才读书人,比咱们懂得都多,所以我决定就由周兄弟统带前营,你们以为如何?”

    “周兄弟管前营,我葛五没二话!”

    “秀才是有大本事的,前营交给他成!”

    “。。。。。。”

    对周士相的任命,众汉子都没有反对,相反却是认为理应如此,周士相的表现实在是令他们不佩服也不行。

    周士相没想到胡老大竟然将前营交给自己,一时有些愕然,刚准备推辞,胡老大却问起宋襄公来,“周兄弟管前营,也得有个名目,宋先生觉得叫什么官好?”

    想到周士相给自己安的不伦不类总务钱粮官,宋襄公随口就说道:“我看就叫前营统制官吧。”

    “前营统制官?”胡老大哈哈一笑,“好,就这个官了。”转头看向周士相,略带歉意道:“周兄弟,你别嫌我老胡委屈你,这前营统制官还非得你来当不成,要不然咱们就没法和鞑子打。你放心,等日后咱们打出局面来了,做哥哥的肯定也替你向朝廷求个参将当当!”

    闻言,葛五嘿嘿一笑道:“周兄弟当参将,大哥就当总兵!我们也弄个都司、游击干干!周兄弟哄那帮百姓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肉吃,咱们这却是人人有官做!”

    “哈哈。。。”

    众人被葛五的话逗笑起来。

    胡老大情真意切,丝毫没有不情愿的样子,周士相便不再推辞,直接带兵也是他梦寐以求之事,难得胡全这么信任他,弟兄们也服他,这前营统制便接来做了。

    “以后周兄弟这前营统制官专门负责带前营兄弟和鞑子打仗,宋先生这总务钱粮官就负责后营,中营这一块我就自己担了。”

    胡老大当下又分派各营人马,却是赵四海的那队兵归宋襄公的后营,彭大柱的那队兵由他亲领,其余各队全部归前营。

    算了下伍长和队正的人选,才发现有缺额。大樵山一共38条汉子,夺城那晚死了6个,伤了8个,里面又有两个重伤的,这会躺在知州衙门里昏迷不醒,随时都会停止心跳。

    在这个医疗手段极其落后的时代,对重伤员根本无法救治,周士相所能做的也就是抽空去看了一下那二人,吩咐小吏准备好两口棺材,只待他们咽气就拉出城外埋了。除了这个,他也没法再做更多的了。

    青壮初步整编是七队,如此就需要七个队正,除了葛五他们各领一队,胡老大又让两个曾经当过明军的手下做了队正。如此一来,伍长便缺了几个,最后周士相提议从那些青壮中挑选,选出八个身材比较壮实的青壮充任伍长,其中有三个都是被拉过夫子的。

    如此一番安排,夜色已然很深。宋襄公这总务钱粮官也没委屈大家,叫人做了饭菜送来,就在这城门洞子里吃了起来。

    席间,胡老大问周士相和宋襄公到底怎么处置那帮清军俘虏,这人肯定是不能放的,但也不能就这么关着。

    “不用指望这些人肯跟咱们干,他们都是帮老兵油子,只要咱们稍不留神,他们就能反水!照我说,还是宰了吧!”赵四海说着做了刀砍头的手势。

    葛五放下筷子,一抹嘴道:“我知道周兄弟是想收服那帮人,可那是人,不比牲口,这牲口烙上印记能是咱们的,那人烙上印记也能是咱的?”

    烙上印记?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周士相放下筷子沉思起来,许久,抬头对众人道:“咱们就给这帮人烙上印记,让他们不跟着咱们干也不成!”

第四十五章 好字

    周士相真打算给那帮清军俘虏烙上印记,因为他确实想收编这些江西绿营兵,但又怕这些人靠不住。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到他这里,却成了疑人也要用。这帮江西绿营兵毕竟都当了好几年兵,不比那些什么都不懂的青壮,要是能够让他们死心塌地参加太平营,绝对能起到很大作用,关键时候更是能派上大用场。可怎么才能让这帮俘虏为自己所用,而不用时刻担心他们反水,掉头捅自己一刀呢?

    葛五的话是糙,可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