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定城中此刻已是乱成一锅粥,大火将所有人都从梦乡中惊醒,到处都是救火的百姓,也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人群,急于逃命的清兵更是在城中到处狂奔,惊得妇孺尖叫连连。

    火势正如秃子所担心那样,已经向民居蔓延开,房舍惨遭大火吞没、有亲人罹难的百姓发出的哭天喊地声音让人听了心碎。

    孔国良带领亲兵冲出来后就发现街上已经不通,连年战乱让罗定居民的神经一直紧绷着,听到城中传来明军进城的叫喊后,一些平日和清军走得近的大户便开始带着家人往城外跑,以免被明军清算。结果他们这一跑,顿时带动了更多的人跑。

    无论哪个朝代,中国的百姓都是从众的,即便知道自己并没有危险,可看到有人跑,他们也会一样盲目的跑,何况跑的那些人家都是士绅大户,这些人在百姓看来都是懂得多,有见识的人,连他们都要跑了,自己个苦哈哈还留着干什么。

    急于出城的罗定居民在无人组织的情形下搀老扶幼,大包小裹一窝蜂的冲到街上,顿时把不大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让开,让开!”

    急于逃出城的清兵为了活命,露出了凶狠的本色,他们开始屠戮前面的人群,当一个女子倒在清兵刀下后,人群炸了窝,你奔我逃的,使得街面上更加的乱,也使原本想杀出条路来的清兵更加无法行动。

    城外的鼓声越敲越响,明军的喊杀声也越来越近,孔国良如惊弓之鸟,大惊之下纵马便往人群冲去。亲兵们有样学样,瞬间,人群被撞开一条豁口,数十百姓连同几名清兵都被战马撞倒在地,践踏之下哀声一片。

    罗定虽是州城,可只有东西两个城门,东门那边显然是明军的主攻方向,喊杀声也大多来自那个方向,西门那边倒是静悄悄的,孔国良不假思索便选择往西门跑。

    看到千总大人带着亲兵骑马往西门跑,一些从营中逃出来的清兵也开始跟着往西门跑。他们大多只穿着件裤衩,有的人手中连兵器都没有,慌乱中,不少清兵的鞋子都被踩掉了,光着脚跑在石板路面上揪心痛。

    可怕的不是混乱,而是没有主心骨,眼下看到千总大人的身影,一众清军顿时有了目标,不顾一切的跟着千总逃命。往西门去的路上,又有上百名无辜的百姓不是惨遭战马践踏,就是惨死在清军的刀下。

    。。。。。。。。。。

    城中的大火让城外的周士相也吃了一惊,狂风的呼啸声中,他的眉头为之紧锁,他知道,这场大火下来,城中百姓定然死伤惨重,城中房舍恐怕也要烧掉一半。可事到如今,他也没有办法去挽救,在决定放火时,他就清楚死在大火下的无辜百姓肯定要比清兵多得多。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也是无法控制的事,谁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可如果为了避免百姓的伤亡而放弃夺取罗定城,周士相也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万骨又岂都是士兵之骨,恐怕平民死得更多。即便几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战争也无法避免平民死伤,何况这个时代。

    周士相尽可能的安慰自己,让自己放下后世的道德观,拿起鼓锤又奋力敲了几十下后,他扔下鼓锤,对一直站在身边的宋襄公道:“宋先生,我们进城。”

    “进城?”

    宋襄公犹豫了下,这会进城怕还是不安全,他这个人还是较惜命的,否则当年也不会做出接连转换门庭的事。但想胡老大他们已经夺得城门杀进城中,这会清军只怕早就乱了,入城当没有危险,何必叫周士相小瞧呢,便点头答应下来。

    当下,周士相拿起由云龙那柄佩刀,牵过大青马和宋襄公一起往城门而去,到了城门处,就见葛六领着几个人守在那,没看到胡老大的身影,宋襄公不由问葛六道:“胡老大呢?”

    葛六咧着嘴,一脸不满道:“大哥领着弟兄们去杀那鞑子千总,却叫我们几个干这守门的苦差事,好没义气!”

    听葛六说这话,周士相摇了摇头,城中的清军其实并不是满州鞑子,而是和他们一样都是汉人,因此称呼这些同为汉人的江西兵为“鞑子”似乎不妥。不过眼下不是纠正他们观点的时候,也不是为将来甄别分化做准备的时候,便没有说什么,抬眼朝城中看去。

    不远处,密密麻麻挤着一帮百姓正惊恐不安的看着这边,看他们样子是想出城,可却又怕守在城门这边的葛六他们会杀人,所以在那犹豫不决。

    周士相想了想,对宋襄公说了几句,宋襄公听后颇是赞同,周士相便牵马走到那帮百姓前面喊道:“诸位父老,我们是大明罗定胡参将的部下,此次攻打州城,只杀清军,不伤百姓,因此你们不必惊慌,也不必害怕,更用不着出城,眼下城中虽乱,可我军已经控制局面,故而你们可以放心回家去,不必聚在此处。”

    见周士相一身儒衫,长得像个读书人,不似城门那边几个凶狠,人群中有个胆大的后生顿时嚷道:“我们的家都被火烧了,哪里还有家回。”

    周士相道:“无家可回的暂且留在此处,有家可回的可以回家。”又道,“留在此处的我军绝不惊扰,眼下城中火势正凶,若你们愿意也可以自行组织救火,等天亮之后,我军可酌情给予各位补偿,总不会叫大伙衣食无着。”

    “你这话可是真的?”

    那后生有些不相信,其他人也抱着怀疑的态度,因为他们发现眼前看到的这帮人可不像是城中喊了半天的明军,否则何以连个兵仗旗号也没有的。看那城门口的几个,更像土匪而非明军。

    周士相也知道一时难以使这帮百姓相信,可解释起来也太麻烦,正沉吟如何有个好措词时,赵四海急匆匆的跑了过来,看到周士相和宋襄公,忙喊了起来:“秀才,宋先生!”

    宋襄公迫不及待拉过他就问:“四海兄弟,情况如何,胡老大呢?”

    赵四海气也没喘一下,就指着西边道:“那鞑子千总带了帮人往西门逃去了,胡大哥怕他们发现不对打回来,就带弟兄们去追了,怕你们担心,就叫我回来报个信!”

    周士相一凛,忙问他:“那千总带了多少人往西门去?”

    赵四海道:“总有百十号人!”

    周士相听后,扭头对宋襄公说了句,“宋先生,这些百姓就交给你安置了,我去助胡大哥一臂之力!”不等宋襄公答应,他已翻身上了大青马,“驾”的一声便向西门驰奔而去。

    “周兄弟(秀才),你不能去!”

    宋襄公和赵四海拦不住,急得直跳脚。

第二十三章 斩首

    周士相不能不急,入城的大樵山土匪不过三十几人,那清军千总却带了百十多人往西门跑,眼下他们是心惊肉跳只顾逃跑,可一旦等他们发现杀进城中的根本不是什么李定国大军时,那麻烦可就大了。

    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趁夜突然起事,杀人放火,大樵山众人干得是顺手,可真要和清军明火执仗的交手,只怕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更何况大樵山这帮土匪其实都是一群乌合之众!若不是清军畏李定国如虎,这狐假虎威之计焉能得逞!

    担心事情有变的周士相心急如焚,恨不得插翅飞往西门,唯今之计除了一举斩杀那清军千总,使得余下清军因无人指挥而彻底崩溃外,他已无其他办法可想,

    “驾!驾!驾!”

    周士相连甩几次马鞭,胯下大青马明显感受到背上新主人的心急,可是前方并非坦途,到处都是正在燃烧的房屋,到处都是仓皇失措的人群,它便是有心跑得快些也是不能。

    有几次大青马险些要撞到前面的人群,若不是前世当骑兵时练就的一手好骑术,周士相恐怕已摔落多次。

    既想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西门,又不想冲撞人群,这世上两全齐美的事可没有!

    尽管一万个不想,可是大青马还是将一正忙于逃命的中年男人撞倒在地,顾不得多看那人一眼,周士相已带着满心愧疚扬长而去,身后只传来那人的惨叫声和百姓们的咒骂声。

    “杀,给我杀!”

    还未到西门,周士相便听前方喊杀一片,借着火光看去,数十名清兵和二十几个大樵山的汉子正在城门洞下厮杀在一起。刀光火影之下,地上已经躺着二三十具尸体。

    城门洞下地方很小,几十人扭杀在一起,里面光线又暗,根本看不清谁是谁,只能凭着脑袋上有发无发判断是敌是友。

    周士相没有看到胡老大,心下一沉,以为胡老大已经遇难,但看到城门洞下的大樵山众人并无慌乱,隐隐又听到葛五的声音,心下不由一定,知道胡老大肯定没死,否则这帮土匪不会还在这死命抵挡清军,早就一哄而散了。

    清军蛇无头不行,土匪们没了头更不行!

    除了城门洞下正在夺门的几十个清兵,胡士相又看到有几个骑马的清军正在距城门不到十丈的地方,因为逃跑时太仓促,这些清军都没有带帽子,身上也胡乱穿着些号服,单从衣服看不出哪个是那清军千总。

    不过这难不倒周士相,他定眼仔细瞅了一会,发现有一人不断朝城门洞那边打手势,不时喊些什么,而其他几个骑马的清军只是围在他身边并无手势动作,周士相微一琢磨,便知道那打手势的清军肯定就是那个千总,而其余的人多半就是他的亲兵。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判断出要杀的目标是哪个后,周士相秉住呼吸,从刀鞘中抽出由云龙的佩刀,双腿猛一用力,大青马顿时嘶鸣起来,撒开双蹄便向前方冲去。

    。。。。。。。。。。。

    此时的孔国良已经是急得七窍冒烟,他倒没有察觉杀进城的并非明军,也没有发现正拼力阻止他逃跑的就是对方的主要人马,只以为这些人是明军潜进来的内应,明军大队人马还未赶到。

    之所以如此,还要感谢那些比清军还要惊慌的罗定百姓,正是他们的大呼小叫掩盖了城中真正敌人的声音,使得孔国良无法分辩敌人到底有多少,只以为明军已经杀进了城,若是再不逃出城就只有死路一条、

    耽搁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离出城只差一线之机的孔国良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几次想要下马亲自夺门,可又怕这一下马就没机会再骑马逃奔,便只得把希望寄托在正指挥人手夺门的邵九公身上。

    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时,身后突然传来战马的嘶鸣声,孔国良心下一惊,有种不详之感:难道明军的骑兵追过来了?!

    扭头一看,哪里有什么明军的骑兵,只有一人一马向他疾驰而来。孔国良怔在那里,不知对方是敌是友,待看到那人手中的刀尖正是指向他时,霎时就醒悟过来,冲着手下亲兵喊了声:“拦住他,拦住他!”

    “喳!”

    两名孔国良的亲兵应声挥刀打马向周士相冲了上去,身为亲兵,他们的生死已与将佐一体,平日吃喝拿饷也比其他人多得多,这会不为孔国良卖命更待何时!

    孔国良的兵是江西的绿营兵,绿营兵没有骑兵配署,都是清一色的步兵,只各级将佐配了些蒙古马做为座骑,而他们手下的亲兵多半只是配了些劣等马代步,故而和周士相胯下这匹夺自由云龙的大青马相比,那两名孔国良亲兵的座骑显得又矮又小。

    有大青马的高大优势,前世又在马上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周士相如何会把那两个孔国良的亲兵放在眼里,在他二人纵马冲到之时,他居高临下挥刀就劈了过去,顿时正中那右侧清兵面庞,但听一声惨叫,整个人便从马上翻落下去,无主的座骑犹自不知向前冲去。

    左侧那孔国良的亲兵看到周士相身下那匹蒙古马时,就已心中叫苦,等看到同伴被对方一击而中,心下已是凉透,哪里还有杀人之意,掉转马头便想避过,奈何大青马的动作比它更快,马屁股刚转过去,后背就已经被周士相一刀击中,刀刃带着大青马的惯性生生将他从马上抛落。

    周士相连杀两人,动作之快,惊得由云龙目瞪口呆,知道此人不可力敌,下意识便想赶紧出城跑,可城门那边邵九公带人拼死也未能夺下,他是又急又恨,而周士相又挥刀向他冲来,不得已之下只能咬牙勒马亲自迎上去,人在马上,却是心惊肉颤,眼皮不住打跳,哪里有半分昔日勇武。

    孔国良都冲了上去,余下三个亲兵也忙抽刀跟了上去,却是慢了些许。

    狭路相逢勇者胜!

    气势上已经稳压孔国良数头的周士相毫无惧意,单刀冲上,二人座骑相交那刻,一缕血柱喷向半空,紧随其后便是一截断臂落在地上,那断臂的手中兀自还紧握着一把腰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