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赐良配-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帝已经听康保说了昨夜的事,自然知道详情,他打量了一眼,“颜烈和颜宁呢?”

“父皇,儿臣怕宫中守卫有失,让颜烈带着御林军去守宫门了。颜宁有些支撑不住,回府了。”

元帝点点头,楚昭恒这安排,深得他心。

颜家兄妹这一夜的功劳太大,大得他还未想好如何封赏。

听楚昭恒说完,他抬手往前指了指,“走,上朝!”

午门外,文官以太傅郑思齐和右相叶辅国为首,武将以颜明德为首,分列左右。这里远离内宫,但是闻着,感觉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血腥味。

昨夜的京都城,看着街道上空无一人。实际上,这些大臣们,谁没盯着宫里呢?

安国公赶着宫门开的时辰,赶到了午门外,进入朝班。

大臣中,有相熟的,互相窃窃私语打听着昨夜情形。有人对安国公的投机行为不屑,也有人佩服他的胆子。不管如何,安国公这一把豪赌,总算赢了。大家对他,比往日更多了几分关注。

宫门一开,“上朝”的叫声,满朝文武鱼贯而入,再无声音。

元帝已经坐在了龙椅上,看到朝臣们走进,他看了康保一眼。

康保会意,上前大声说道:圣上有旨,靖王谋逆已伏诛,二皇子楚昭晖有附逆之嫌,死于乱军之中。此次靖王谋逆一案,交由太子审理,着三皇子楚昭业辅佐。

朝臣们一听,纷纷下跪领旨。

随后,元帝与大家议起朝中政务来。

朝臣们都是人精,见此情形,无人再提起昨日之事,而是奏起与职责相关的事务。

二皇子楚昭晖和靖王的宫变,好像一滴热油掉进水锅里,泛起一点油花后,就无痕迹了。

这日早朝,退朝比往日还要晚一些。

退朝之后,元帝将楚谟召进宫里,其他人都退朝下去了。

颜宁回到家中,秦氏早已经等在门口了,看到她一身狼狈地回来,又是心疼又是着急。听颜宁再三保证未受伤后,才放颜宁回院中歇息了。

颜宁洗漱之后,换了衣裳,听绿衣说起虹霓受伤之事,强撑着探望,看虹霓无碍之后,才放心地睡了

这一觉睡下,直到第三天才缓过来。

颜明德本想斥责女儿的大胆,但是来了两次,女儿都躺床上睡着摇都摇不醒。到第三天,担心地请了孙神医回府,一定要让孙神医给颜宁把脉。

楚昭恒以为颜宁受伤,派了招福一日几趟地过来。

楚谟被元帝拖住了,说南诏之事,而且此时非常时刻。元帝正是忌讳君权旁落之时,他也不敢明目张胆探望颜宁,怕给颜家和太子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只好拉着颜烈再三打听,知道孙神医把脉之后,只说颜宁是脱力了,休息就好。他才算放下心来。

219章 贤明与冷血

颜宁睡饱了三天,才算歇过来。

从床上起来后,才听说,元帝当日退朝,回到宫中,就又支持不住了。

太医正说毒入脏腑,就算现在清了,也要调理,最好能静养。

而安禄的身份,居然是原大皇子的余孽。大皇子与元帝争位败了,安禄却一直留在宫中。后来不知怎么与靖王勾结上了。

这些,都是秦氏进宫探望颜皇后时,颜皇后那透露出来的。

颜宁点点头,前世,元帝可能就是查到安禄的身份,所以才在后宫大开了一次杀戒。这次,还没等他开始杀,就先被柳贵妃下药了。

元帝让康保将与安禄有牵连之人,都关入了内刑司,眼看着就是杀头了。

元帝早朝上已经说明这是靖王谋逆,而楚昭晖只是附逆。这,意思就是要给楚昭晖最后的体面了。

“刘妃娘娘也是可怜。这次,四殿下是被人乱刀砍死在内宫门前的。刘妃娘娘听到信后,要赶去看。圣上和皇后娘娘怕她受不住,都没让她去看。”秦氏与颜宁说起最大的新闻。

颜宁也听说了楚昭钰被叛军杀死的消息,她暗暗叹口气,当日楚昭钰派人对自己下手时,自己是想过要他命的。没想到,四皇子居然见机很快,投向了楚昭恒这边,自己也就没好意思再下手了。

现在,楚昭钰还是逃不过死劫啊。

“母亲,姑母有没有说起四殿下是怎么死的啊?”

“你姑母没细说。要不是我们说话的时候,有人来说刘妃娘娘闹着要见四殿下最后一面,也不会说起这事。皇后娘娘让人将四殿下梳洗体面了,让刘妃娘娘去见了。”

颜宁知道楚昭钰的死讯后,想到了二哥提起的那帮来去如风的黑衣人。幸好,当日守卫东宫的上下勇猛,自己带人去得又及时,不然……

“你姑母还说,那夜真是多亏你了,圣上也跟娘娘夸你巾帼不让须眉呢。”

“母亲,这话你以前不是不爱听吗?”

“这是圣上夸你的原话。”秦氏嗔怪地看了颜宁一眼,有些无奈地说道。

她不爱听,也不敢去跟元帝说,她家女儿是打算娇养的,没打算做什么巾帼啊。

颜宁听秦氏那无奈的语气,笑了。她知道,母亲是被颜家代代征战殒命的男人们,吓到了,不想颜宁沾上任何武事。

回家才听王嬷嬷说,那夜秦氏一夜没睡,就跪在小佛堂磕头烧香,还许愿要亲手抄一千遍金刚经献到佛前。

她爱娇地扑到秦氏身上,“母亲,女儿爱惜着自己呢。你别担心。”重生一世,她怎么敢不爱惜自己这条小命啊。当然,若是那夜注定不幸,她是打算拉着楚昭业和楚昭晖一起死的。

秦氏知道颜宁是故意做了小女儿样子宽慰自己,只好再无奈地一笑。

母女两个正说着话,颜明德大步走了进来,王嬷嬷带着绿衣跟在后面。

虹霓受伤后,绿衣只好担起了虹霓的差使,打听传话等等。

“夫人,宁儿,你们明日要去城外上香?”

“是啊,你不用安排人跟我们去,我都打算好了。明日一早走,下午就能回来了。”秦氏以为颜明德是要安排护送的人。

“明儿午门前要大杀一批人,那边可能不好走道呢。”颜明德劝了一句,“要不,换个休沐的日子,我和二郎送你们去?”

“我有宁儿,你们父子送不送有什么差别。你这当人父亲的,反正该在时也不在。”

颜明德听到秦氏这话,也是无奈。

那夜谋反,他不能带人去闯宫,秦氏知道轻重,当时并未说什么。没想到事后,倒是记起来了。颜烈不在,他求助的眼神,只好看向颜宁。

颜宁知道父亲的意思,先与秦氏说,“母亲,明日我们还是不要出门吧。这次,少说也要杀个几百人了。”

她一开口,秦氏自然答应。

原本是想挑个好日子去佛前烧香,感谢佛祖保佑颜烈和颜宁都平安无事。但是,这好日子居然杀人的日子,那她说什么也不愿选这天去庙里了。

“母亲,您也别提那夜的事啦。父亲这么做,也是为了顾全大局。”

秦氏当然也知道是这么个理儿,可明知道儿女在险境,却不能去帮手,这滋味,太过难受。看颜宁还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她岔开话问道,“太子殿下这次,不求情吗?”

太子楚昭恒接了元帝的圣旨,调查靖王叛乱一事。

他一改往日温文作风,做事雷厉风行,一下就拿下了不少靖王余党。

招福和封平都来颜府探望过颜宁,按着楚昭恒的意思,将这些事,当成闲话,告诉了颜宁。

楚昭恒与郑太傅、潘少傅还有封平等都商议过,趁此机会,一举扫除一些二殿下和靖王在朝中的影响,为楚昭恒立威。

对元帝来说,一个贤明在外的太子是不错,但更需要的是一个既有贤明也能冷血的帝王之才。

楚昭恒将谋逆一案调查之后,就具折上奏了。

据说楚昭恒去勤政阁递折子时,元帝当时拿着折子,看着上面那近两百多人的名单,列了哪些是参与谋逆、哪些是附逆,还有哪些人是往日与逆贼亲近但此次并不知情。这些人有京官也有外任的官员,且都证据确凿。

短短半个多月,能查得如此详尽,殊为不易。

“太子,这些人,你看如何处置为好?”

“父皇,儿臣以为,对谋逆者,当诛九族。附逆者斩立决。往日亲厚此次未参与的官员人数较多,不如徐徐换了,也免得再有余孽。”

“哦,这可要杀不少人。”

“儿臣以为,本朝从未有谋逆之事,得重惩才可以儆效尤。”

“好,那就这样办吧。”元帝赞同了。

这才有了明日的处决。

颜宁没有告诉秦氏,明日的杀人只是一部分,内刑司里还关着几百个太监宫人,还有抄家灭族的那些人。

这一杀下来,好歹也要上万人吧。

从来谋逆,不论成败,都得死一大批人。差别,也就是死的是哪些人罢了。

220章 亲密不再

颜明德陪着秦氏和颜宁聊了几句,看夫人脸色稍缓,对颜宁说道,“宁儿,你跟为父到书房来一下吧。”

又要跟女儿说什么政事了?秦氏柳眉一皱,就想反对。

王嬷嬷在门外高声禀告道,“夫人,姑娘,安国公夫人和姑娘来访了。”

秦氏只好忍下想说的话,“快请进来,我和姑娘这就去迎迎。”

颜宁也去不成书房了,“父亲,晚点我再来书房找您吧。”

颜明德听到是安国公夫人和姑娘来访,皱了皱眉,“也好,晚点再说话吧。”走了几步,他又回身道,“安国公前两日碰到我,说起过选秀这事。皇后娘娘还没意思透出来,你们可不要自专了。”

秦氏明白了,“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颜明德听夫人这么说,也不耽搁,自己走出院子,先去外书房了。

颜宁虚扶着秦氏,两人快步走出去,在二门内,迎到了安国公夫人母女两人。

一段日子没见,李锦娘清减了些。原本圆润的下巴,都有些尖削了,脸上带着笑,只是那笑里,多了几丝愁滋味。

安国公最近,混得风生水起才对,颜宁看她那样,再想起她对太子哥哥的心思,难道李锦娘是为父亲刚才提起的选秀担忧?

她心里想着,步下不停,与安国公夫人见礼后,拉着李锦娘的手,“李姐姐,好久没见了。”

“宁儿,你没事吧?上次来府,听说你睡着,就没敢来扰你。”李锦娘拉着颜宁打量了一眼,放心地说道。

“我没事,谢李姐姐关心。”

颜宁回府后,第二日李锦娘就来探望过。

那是颜宁正脱力昏睡,叫不醒她,家里也没人忍心那个时候叫醒她,一概拜访都挡了。这事,她听绿衣提过。

秦氏和安国公夫人聊了几句,看颜宁和李锦娘在后面,吩咐道,“宁儿,快招待李姑娘去园里玩吧。”

颜宁应了,拉着李锦娘到自己的蔷薇院去坐着。

李锦娘到了蔷薇院,更自在了,“宁儿,你可真厉害。现在大家私底下都说你救驾的事呢。”

“都说?很多人说吗?”

“这几日母亲带我出去访客,很多人都说起你哦。刘侧妃还说后悔自己没习武呢。”

刘侧妃?

太久没提起这人,颜宁楞了一下才想起来,刘侧妃是济安伯府的刘琴。

“刘侧妃怀着身孕,也出来见客了?”

“昨儿在南安侯家遇见的,她比以前清减了些。靖王谋逆那夜,她刚好回济安伯府去,才没事了。听说三皇子府也冲进叛军了,三殿下在宫里,家里没主子在,那些叛军就走了。”

“那好端端地,刘侧妃怎么说起我啊?”

“就是……闲聊提到那夜凶险,就说起你救驾的事了。刘侧妃还说圣上和皇后娘娘都感激你呢。”李锦娘话到嘴边,转了个方向。

颜宁知道那闲聊的内容肯定不是随口提到的,话题是刘琴挑起的?

“就先不说圣上和皇后娘娘身份尊贵,光是皇后娘娘是我姑母,我那夜不就应该那么做吗?再说,除了舞刀弄枪,我别的也做不了啊。”颜宁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

李锦娘看她神情淡淡的,显然不想再谈这个,就说起了明日的事。这种事,安国公自然也会听到消息。

“宁儿,我父亲说太子殿下提议要杀鸡儆猴,怕会寒了人心呢。他听说今儿我母亲要来府里,还让我母亲把这话告诉你母亲,看看能不能透给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知道。”

颜宁看着李锦娘双眼一瞬不瞬地看着自己,那眼神里,有紧张,有担忧,还有……一丝算计的打量。

她叹了口气,人,一旦长大了,就身不由己,就多了算计。何况,自己和李锦娘,本就不是一直亲厚的人。

“李姐姐,这些话,我母亲怎么可能说啊。安国公现在是太子殿下的人,他劝诫才合适啊。”她重重地咬字,叫了太子殿下。

李锦娘笑容热切了一些,“那夜,我父亲说要带人去救太子殿下,还交代我母亲,说他要有个万一,就让母亲带着我们一家子回乡去。那时,可把我们一家担心死了,还好,大家都平安。”

“是啊,我二哥回来说过那夜的凶险,我父亲也说安国公是忠心为国的忠臣呢。听说安国公为了护卫太子殿下,还受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