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田家的战国-第6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于是有倭国水军前去报复,将高丽的水军全灭,而且还在釜山杀人放火,也是你们黑田家做的是吗?”

    “是的,没错,那一次也是我黑田家所为,不过我们在釜山的屠杀就谈不上了,父亲大人说过,明国乃是天朝上国,而高丽国不过是莞尔小国,高丽国敢于杀明国百姓只当百倍奉还,那一次本家麾下明国水手死亡近两百人,我们就在釜山杀了两万人,不多不少,百倍奉还。”罗思源不卑不亢的说道。

    “说得好,高丽就是低贱的民族,我大明才是天朝上国,小家伙虽说你是倭国人,但是你又有才,说话又好听,你这个朋友我交了。”陈大成说道。

    “谢陈将军。”罗思源客气的说道。

    “如果是这样,这一次你们……”戚继光说到这里看向了罗思源。

    “对于这一次的事件,父亲大人说百倍奉还的誓言是不会变的,所以这次还是会如上次一般。只不过因为本家这一次已经即将一统倭国,所以父亲大人命我等前来,第一是向大明皇帝禀明此事,第二也是想要表明我们的态度。”

    “你们的态度?”

    “是的,本家即将统一倭国,倭国乃是明国的臣属之国,之前因为国内各种纷争,所以一直没有正式进行觐见,此次本家将会代表我倭国之国王,向明国称臣,同时乞求明国遵照祖制,永不侵略我倭国。”

    “称臣?”戚继光皱着眉头说道。

    “是的,就是称臣。”

    “根据戚英的言语,我知道黑田职高大人乃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而且有雄主之姿,其器量绝对不是一国一地所能够容纳,更兼现在还不到不惑之年,就真的满足于倭国这一地吗?”戚继光说道。

    “是的,没有错,父亲大人确实是心有诸多挂念,但是父亲大人一直崇尚明国之文化,仰慕天朝上国之风采,所以是绝对不会做出和大明为敌的事情来的。”

    “黑田大人有此心真是我明国之福,倭国之福呀!”

    “是的。”

    “既然这样,就拜托小黑田大人向黑田大人表达我的敬意吧!”戚继光说道。

    “在下不姓黑田,在下罗思源。”

    “什么,你是倭国人,怎么会有一个明国的名字呢!”

    “在下的父亲是倭国人,但是在下的母亲乃是明国人,在下从小也在唐城长大,说的是明国话,上的是明国的私塾。”

    “唐城……”

    “就是明国人的聚集地。”

    “也就是说你是跟母亲姓的是吗?”戚继光问道。

    “是的,家母姓罗,我还有一个双胞胎的哥哥,随父亲姓李。”

    “姓李?”

    “父亲大人自己为自己取的汉族人的姓氏。”

    “黑田大人看来还真的是很仰慕我中华之文明呀!”

    “是的,既然这样我们就先去京师了。”

    “恩,能够见到你们这几个小家伙,还知道倭国有那么一位黑田大人,实在是老夫的荣幸。”戚继光说道。

    “能够见到戚帅,也是我等之荣幸。”

    “对了,年中的时候原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大人逝世,且被京中言官弹劾,此去京师你们要自己小心呀!我对于目前京师的情况并不了解,但是我的几个儿子都在京中做事,我修书一封,你们上京之后,先去找他们了解一些情况之后,再去求见皇上,或许可以事半功倍。”戚继光说道。

    “如此就谢过戚帅了。”

    七月里的北平气候还是比较凉爽的,一队人马数十人压着大小物品向着北平的正阳门(即现在的午门)而去。

    人人都说北京城是个“八臂哪吒城”,人人都说只有八臂勇哪吒才能镇服得了“苦海幽州”的孽龙,或许这都是迷信的说法,但是确实是不能够否认,北京就是一个巨大的风水局。在古代还是非常关心风水的,尤其是像这样的都城,更是要考虑风水方面的各种因素。

第一百二十四章锦衣卫

    老人们都说北京城是个“八臂哪吒城”,传说里也都说只有八臂勇哪吒才能镇服得了“苦海幽州”的孽龙,或许这都是迷信的说法,但是确实是不能够否认,北京就是一个巨大的风水局。在古代还是非常关心风水的,尤其是像这样的都城,更是要考虑风水方面的各种因素。

    北京城据说从元大都时期开始,就是经过了很大的风水布局的,不过之后是究竟怎么样修造的这一座“八臂哪吒城”的,这在北京就传说下来一个民间故事,这其中还有刘伯温和道衍斗法的故事在里面,所以诸位有兴趣可以自行百度看看。

    不过其实有些假的就是,在明成祖的时候,刘伯温应该早就没有再为明国做事了,根本不会出现这种两个人抢功的事情来,各位可以只当是一个饭后谈资来看待。

    北京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其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脉;北部的军都山为燕山山脉,均属昆仑山系。两山脉在北京的南口(南口是兵家要地)会合形成向东南巽方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山湾环抱的是北京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河流又有桑干河、洋河等在此汇合成永定河。在地理格局上,“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背扼军都,南控中原”,一直都是利于发展和控制的战略。

    要知道在很多人喜欢的三国之中就属于广阳郡,名为蓟县这样的各种记载,这个地方还是前期刘备三兄弟寄人篱下的地方。

    北京在元朝称作大都,于公元1368年明朝大军攻占大都,标志着元朝的灭亡,这是北京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年率领明军攻占元大都的人,就是明朝大将军徐达。虽然今天在北京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了,但是在明朝时候,这位大将军是明朝的开国功臣第一人,也可以称得上是明朝与北京相关的第一人。当时的北京并不叫北京,而是称为北平。

    因为罗思源一行穿的都是明国的装扮,所以一路上倒是没有引起行人的注意,只当是进京的商队吧!他们到了北平之后,找了一个路人问明了戚继光的三子戚昌国的府邸之后,才继续赶路。

    结果到了地方他们却进不去,因为戚昌国现在乃是锦衣卫指挥使,是属于皇上身边的人物,其居住的地点也是在内城之中,不是寻常百姓,或者是往来商贾所能够见到的。

    这个时候还是了解明国文化的徐伏波立功了,他竟然找了一个往来的锦衣卫,而且还塞了五两银子给那个锦衣卫。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戚昌国就是锦衣卫指挥使。

    一开始那个锦衣卫知道他们是要托自己办事,所以也没有推脱,将银子接了过去。

    “这位小哥想要知道的想必是内城的事情吧!但是我提醒你,这儿地方乃是皇城脚下,不比别的地方,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你们最好心里有个数。”锦衣卫回答问题之前说道。

    “是的,是的,我们初来北京,也是为了找一个熟识之人,那个人恰好在锦衣卫做事,所以才找到了大人您,如果您愿意帮我们一个忙,稍后还有重谢。”徐伏波笑呵呵的对那个锦衣卫说道。

    那个锦衣卫听到了徐伏波的话之后,嘴角微微的笑了起来,他已经从徐伏波的话里面听出了一些什么,这些人在自己还没有为他们做事的时候,就先给了自己五两银子,这代表什么,代表着他们非常的有财力,在他们有财力的情况下,如果自己也帮他们做了一点小事,之后还会有重谢,那重谢又代表什么呢,总不会还是仅仅只有五两银子吧!

    对于他来说,五两银子其实也不算是一个小数字,他现在更期待的是之后所谓的重谢,只是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他弄清楚的,就是这些人出这么高的价格,到底想让他做什么呢,如果说是什么作奸犯科,或者是打探大内消息之类的事情,这都是要受罚的罪过,他是绝对不敢做的。

    “既然你们在这里如此的有诚意,那么我想问问你们到这里来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你们又想让我做什么呢?有些太过勉强的事情,我是不可能帮你们去做,这一点先要和你们说清楚。”

    “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希望大人能够帮我们送一封信,给我们所说的那个熟识的人。”

    “仅仅只是送一封信到内城是吗?”

    徐伏波的要求提了这么简单,这倒是让进锦衣卫,有些发愣,因为他原来以为会是比较麻烦的事情,现在没想到仅仅只是送一封信而已,这确实有些出乎了他的意料。

    你要知道内城普通人确实是不能够去的,但是如果送信的对象不是特别重要的人,不要说是五两银子了,就算是一两银子,也会有大把的人愿意做这事情。难道说他们要送信的对象是什么特殊的人,会有一定的危险。

    “没有错,我们要找的这位大人,也是锦衣卫之中做事的人,所以我们希望大人能够帮我们将信送到,将那一封信送到内城之后不管如何,我们都会给予大人一定的报答,只是希望大人能够给我们回个话。”徐伏波笑着说的道。

    “送信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到底来说你们想找的也是我们锦衣卫之人,那就是我的同僚,那自然没有什么拒绝之理。”

第一百二十五章拜见戚昌国

    “送信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到底来说你们想找的也是我们锦衣卫之人,那就是我的同僚,那自然没有什么拒绝之理。”锦衣卫说道。

    “那就实在是多谢大人了。”

    “你们要找的这个人是谁呢?你们先跟我说下名字,或许我还知道他呢,毕竟都是锦衣卫之人,我也还是有一些熟识的人的,不过要先跟你们说清楚,这锦衣卫可是有整整有五千人之多,并不是每个人我都认识。”锦衣卫说道。

    明初军制为“卫”和“所”,每卫辖正规军士约五千人,这乃是明国的祖制,而且五千人保卫皇帝安全还真的是不多,黑田职高在山城国都安排了五千人保护自己的安全。

    “这个人或许大人也认识,乃是之前抗倭名将戚继光之子戚昌国大人。”

    “什么……你们要找的是戚昌国大人”听到戚昌国的名字之后,那个锦衣卫不自觉惊讶的张大了自己的嘴巴。

    “是的,我们正是要寻找戚昌国大人,因为我们之前有前去拜访过戚继光戚帅,所以受其拜托前来看望戚昌国大人的。”

    没想到这个时候锦衣卫马上对他们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叫他们不要言语,然后马上左右看了一下,确定周围比较安全,之后把他们拉进了一个茶棚,在那里因为没有什么人,所以说话倒是比较方便,有什么都可以畅所欲言。

    “你刚刚说你们要找戚昌国大人?”

    “是的,没错,我们正是来找戚昌国大人的。”

    “戚昌国大人乃是我们锦衣卫的指挥使,想找他一点问题都没有,在下汤广明,添为锦衣卫百户,正是戚昌国大人麾下,说起来的话我和戚昌国大人的亲弟弟,也是戚继光将军的儿子戚报国大人乃是同僚。如果是帮戚昌国大人带信的话。我就可以帮你们做到,你们也不需要给我任何的报酬。”

    “汤大人不需要推脱,因为我们现在还是普通人的身份,所以不能够到内城,还需要大人帮忙送信,这银两什么的都乃是应当的,也算是给大人一个辛苦费。”

    “你们有所不知,我还真不能够收这个钱,之前在下曾经和戚昌国大人出过任务,当时是抓拿一批朝廷反贼,在任务之中在下差点就失去了自己的性命,当时还是戚昌国大人拼着受伤的危险,把在下救了下来。

    在下之后一直跟着戚大人,才有机会成为这锦衣卫百户,所以一直以来对于戚大人都非常的感谢,既然你们是受到戚继光将军的委托而来,我自然当帮你们完成此事。”

    “好,原来是这样,那为何还要如此的躲闪,看样子大人似乎有何顾虑呀?”

    “不知道这位几位小哥都如何称呼?”

    “我叫徐伏波,乃是福建人氏,这一位公子叫罗思源,乃是本家的少主人,另外这几位就都是本家的手下了。”

    “原来是从福建过来的,怪不得能够和戚继光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