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田家的战国-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这些明国百姓被当做是货物,那你们和南蛮人是如何交易的?”黑田职高平复了心情之后,才再次问道。

    “根据我们从渠道得来的消息,我大明百姓被抓之后,小部分会被送去南蛮人的农场去做苦力,其他的会被送往马尼拉、三宝隆等几个主要港口,被当做是货物来贩卖。

    我们最开始其实并不知道这些事情,是之后和我们有联系的原来的(五峰船长手下时期的)同僚,因为本家接纳明国百姓,所以主动和我们取得了联系。希望能够和我们一起,来做这个生意。

    因为只有他们和当地的南蛮商人比较熟悉,所以由他们前去马尼拉和三宝垄等地,以长期的较低的价格,来大量的购买明国奴隶,之后运到明国境内的海上,再和我们按照人数,然后再转卖给我们,只是价格会比购买时高上不少。”张江抚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既然这样通过你们的关系,在明国还能够买到大吃水量的海船吗?”黑田职高问道。

    “大吃水量的海船是吗,通过我们之前在福州和泉州造船司的关系,倒是还可以弄到海船,不过在海祸频发之后,目前大明对于海船的下水控制的极为严格,所以即使能够弄到,估计也最多只是一千料的小海船,大吃水量的海船是基本上不可能弄到的,即使是出大价钱也很难。”张江抚回答道。

    “买不到也很正常,既然这样那就先买一些很够出海,并且适合本家远洋贸易的小船,然后麻烦你去本家的几支水军,先挑选一些能够远洋航行的战船,也归入你的船队,这个我会和他们的首领先打招呼的。”

    “少主大人,目前本家的船队的规模已经很大了,而且目前的贸易收入也已经很多了,这样大规模的扩大船队又是为何呀?”张江抚不解的问道。

    “为什么,我告诉你,正常的贸易不能够停滞,不过在同时你们给我去全力购买这些被明国遗弃的可怜人,绝对不能让他们在海外受苦。”

    “只是本家明国的聚集地南揖保郡已经饱和了,数万明国百姓早就已经超过极限了,很多人都是通过在黑田家其他的领地,做手工业或者小买卖在过活。如果本家继续接纳的话,我恐怕……”张江抚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看向了黑田职高。

    张江抚的心理实际上很好理解,现在的黑田家明国人聚集地,只算农业产出的的话,实高为三万不到。

    为了能够多养活一些人口,只要是能够耕种的地方,他们都已经开垦成了田地,连水军大寨外面都是一块块的农田,而且通过围海造陆的方式,也已经开拓了不少的田地。还有黑田职高告诉给他们的两年三熟的技术(一年两熟的技术乃是黑田家绝密)。

    即使是这样做到了极致,仅仅只是农业的话,根本就不足以养活目前黑田家已经接纳的十余万明国百姓,将三角贸易、商业、手工业、各种工匠的收入全部都算上,才能够保证他们的基本温饱问题。

    要知道就算是这样,还是因为最消耗粮草的三千水军,以及一千多的商队人员,他们所有的供给都是由黑田家供应的,否则很可能已经出现饥荒了吧。

    现在如果按照黑田职高的说法,继续接受明国百姓,还是大量引入的的话,本来就已经非常紧张的粮食供给,本来就已经过的非常拮据的百姓的生活,势必会更加的紧急,这是张江抚不愿意看到的。

    汉族人从来都是世界上最勤劳勇敢的民族,也从来都是最坚强的民族,但是华夏人从来都是具有很强的民族劣根性的。

    互相之前的歧视是最明显的,中国地大物博,因为地域辽阔,人口之间因为地域的差异,拥有极强的排他性,这也造成了华夏历史上经常内斗不止的局面。没有民族凝聚力,互相排斥,这就是华夏民族在没有大灾大祸时候的常态。

    “张大人,我可没说让这些人都到播磨国来呀!”黑田职高有些不快的说道。

    “啊!那少主的意思?”

    “如果让他们去相对贫瘠的地方,而且比较靠近本家的前线,你觉得他们会接受吗?”黑田职高问道。

    “这个……如果只是靠近前线的话,估计问题不是很大,因为他们现在的情况几乎已经是水深火热了。能够正常的生活,总比他们现在在南洋做奴隶来得好。”

    听到黑田职高说这些人不是到播磨国来,张江抚马上就来了精神,只要不是来分薄他们的利益,张江抚还是非常愿意看到黑田家多接纳一些自己同胞的。毕竟黑田家领内的明国人多了,以后在倭国的话语权应该也会更多一些吧!

    黑田职高摇摇头说道:“你只管接收南洋的明国百姓,至于明国那边的流民也不要放松,继续接纳,之后我会在周防国相对安全的地方,给他们规划一块地方,供他们生活。那个地方经过了数次的战争,人口稀少,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很多豪族、国人都因为那里接近前线,所以不愿意前往,我正在为如何处置周防国在发愁,现在正好适合本家接纳他们。”

    “本家新得到的周防国呀,原来是这样,那就好,那就好。”

    “张大人。”黑田职高说道。

    “少主有何吩咐。”

    “我只是一个倭国人,你是一个明国人,而那些正在南洋受到压迫的,也同样是明国百姓,作为同一个民族的同胞,本来应该是相亲相爱的,说实话我对于你刚刚的表现非常的失望。”

    “啊!”张江抚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了黑田职高。

第九十二章戚狄平

    “不要惊讶,既然是同胞,在知道对方落难的情况下,张大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帮助他们一把,而是如何保护现有百姓的利益,我即使是作为一个异国人,我都觉得有些不妥,不知道张大人有何感想。

    是的,你张大人之前确实当过一段时间的假倭,我也知道你和本家的水军众一样,都没有参与那场祸乱大明的入侵之战,不过你们毕竟是参加了五峰船主的行动,也没少到明国输送物资吧!这同样是给明国,给你自己的同胞造成了很大的损害的。

    既然这样这正好是一个机会,通过你们来解救这些被俘虏,被人动作牲口一般的同胞兄弟姐妹,给你、给徐大人、给本家所有的水军众之人一个积德行善,抵消之前给大明造成的不良影响的机会,这有什么不好呢?”

    张江抚一时间被黑田职高说的有些抬不起头。

    “张大人,我并不是在怪你,你的想法我也能够理解,这些年确实明国百姓增加的很多,你和徐大人他们的努力,我也都看在了眼里,你们确实也做得很不错。而本家确实也有疏忽,在土地上确实是没有给与太大的支持,这也是我个人的失误。

    但是张大人,在面对自己同胞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可以不顾别人生死,我想土地不够这一点,还不足以支持你之前的表现。你想想如果你们的子孙后代都有样学样,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管别人的死活,你知道最后他们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吗?”

    张江抚有些羞愧,但是那个同来的青年却不自觉的点了一下头。

    “黑田大人,您刚刚说得非常好,小生非常的赞同,只是小生可以说一句吗?”这时候那个青年开口说道。

    “公子有话无需拘谨,还请畅所欲言。”黑田职高示意他有话直说。

    “谢大人,小生的父亲曾经跟小生说过一个故事,那还是很多年之前,他刚刚成为威海卫指挥佥事,倭寇大肆肆虐的时候。他曾经因为得到了情报,到过威海卫所辖下一个被倭寇攻击的村子。

    他说当时攻击村子的就只有六个倭寇,但是村子里面的一百多个村民,全部被他们集中在一起,没有一个人试图反抗,最气人的是其中大部分是青壮年男性。他们宁愿被倭寇肆意欺辱,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抵抗。

    即使是在下的父亲,因为气愤不过,已经杀了那几个倭寇,并把尸体拖到了他们的面前。这些村子里面的百姓,不但没有感谢父亲,还因为怕被之后可能出现的倭寇牵连,纷纷指责父亲大人多事。这就是刚刚黑田大人所说的,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管别人的死活的结果,最后一但有祸事,谁也不敢出头,全部成为待宰羔羊。”

    “对就是这样的心理,都害怕因为自己反抗,最后倒霉的是自己,而别人都活下来,自己没有获得任何好处。宁愿一起死,也不愿意为大家做出牺牲,如果是大家都死掉却没有任何的意见。张大人,这样的思想其实汉人一直都有,所以才会看似强大,却一直受到外族的欺凌。”

    “父亲也多次说过这样的观点,并且对于这样的现状,却已经是深入人心,很难够逆转,非常的失望和唾弃,但是却无法改变,所以每每思之都是痛心疾首。”

    “那令尊的观点又是什么呢?”黑田职高问道。

    “敢于为国为民而战的精神,比强大的体魄更加重要。”青年认真的说道。

    “说的不错,现在为国为民的思想实在是太难得了,可惜这大明朝堂之上多的是清谈误国之辈,而少清廉实干之人。”

    “大人对于大明很了解?”青年皱起了眉头,他很害怕这个看起来很贤明的倭国领主,对大明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在下只是倾慕中原之闻名,所以多关注了一点,而且这并不是很难知道的事情,只要稍加打听就知道了。北方鞑靼族,南方的倭寇,还有四起的民间起义,其实就很能够说明问题。”

    “大人说的是,之前蒙古人讲汉人比喻为两脚羊,而倭寇称我百姓为走猪,如果不能改变普罗大众的思想,身体的强健也只代表大家是身体不错的两脚羊和走猪,一样是被人杀戮的对象。”

    “大人说的非常的好,只是还不知道这位大人如何称呼呀!”黑田职高问道。

    “小生戚英,字狄平,不过现在小生乃是一介白身,当不得大人的称呼。”青年毫不掩饰的说道。

    “戚英……戚狄平……”黑田职高似乎觉得这个名字非常的熟悉,自己是在哪里看到过呢,自己还是很有印象的,但是真的是记不得了。

    “大人可是北方人士?”黑田职高问道。

    “小子乃是山东蓬莱人士。”戚英回答道。

    “山东蓬莱人士?”

    “是的。”戚狄平确认到。

    说道山东蓬莱,时间还是明朝,还是在现在这个时间段,而且姓戚这样一个很少见的姓氏,黑田职高还真的就想到了一个人,就是他刚刚怀疑的人物。

    于是黑田职高对着戚英问道:“哦!大人既然姓戚,而且还是山东蓬莱人士,在下非常敬仰的一位明国英雄戚继光大人,不知道是戚大人的……”

    说到这里黑田职高停顿了下来,眼睛看向戚英,等着他的回答,他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不是对的。

    “不瞒黑田大人,戚继光将军正是家父。”戚英没有隐瞒。

    “果真?”黑田职高虽然刚刚就已经有所猜测,但是现在得到了答案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只是我听说阁下不是已经被……”后面的话黑田职高觉得不方便说,所以也就没有说下去了。

    “以为我真的被父亲大人斩首了?”

    “厄……似乎如果阁下真的被斩杀了的话,现在的场景就有些吓人了。”黑田职高笑着说道。

第九十三章戚继光斩子

    “黑田大人玩笑了,神鬼之说只是虚幻而已。”

    “那当时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戚大人可否告知一下,我还是很感兴趣的。”黑田职高好奇地问道。

    “既然这样,告诉大人也无妨,当时父亲大人受到直浙总督胡宗宪胡大人的器重,带着人马在浙江台州一带抗击倭寇,那也正是三、四年前的事情。本来在父亲大人到来之前,俞大猷俞帅也有一些功绩,但是斩获确实是不如父亲。”说到这里戚英思考了一下,从他刚刚的话里,黑田职高听到的是对自己父亲满满的自豪感。

    “之后因为胡大人的关系,家父率领浙江招募的军队在浙江抗击倭寇。”

    “戚家军?”黑田职高这时候插嘴道。

    “外面确实是这么说我们的。”

    “不好意思打断你了,你继续吧!”

    “大人客气了,家父在浙江和倭寇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作战,几次大的战役都是连战连捷,打得倭寇是闻风丧胆,收复了许多被占领的地方。”

    说到这里,戚英看了黑田职高一眼。戚继光抗倭,他的对手除了大部分的假倭之外,还是有很多从倭国前去大明的真倭的,所以涉及到了倭国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