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智将-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长,成立地方游击队,区小队,区中队,县大队,还需要你来下命令。这些部队的指挥员也要你来定,毕竟,游击队成立以后,也会有作战任务,而且是配合主力进行作战?”几天后,政委程晓又找到了王平。

    “游击队组建得怎么样了?”王平每直接回答。

    “效果非常好!”程晓很高兴回答。

    “消灭各村的汉奸和恶霸后,每家每户都分了田,分了粮食。虽然田不多,但除去粮税,养活家人还是不成问题。”

    “为了守住这些土地,大家加入游击队的积极性非常高。村子小一点的,游击队规模有一个排,村子大一点的,游击队规模超过一个连的都有。整个涞源的大小游击队全部加起来整整有六千多人!”

    王平来到这个世界,这几天是他最清闲的。

    前几天听了程晓建立根据地的事情后,王平意识到,自己重生,虽然带来不少先进的军事思想和理念,但是也忘了这个时代八路军之所以能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一个根本原因,人民战争!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

    人民战争在八年抗战中的运用任何部队都取代不了。

    就说一个简单的数据,八年抗战中,晋察冀根据地主力部队从当时的几千人发展到后来的三十多万人,兵力扩充了一百多倍。但根据地民兵部队不仅从无到有,而且直接发展到九十多万人的规模。

    加入主力部队的战士,基本上都是从民兵过来的。

    而且根据地在八年中打得无数场战斗,几乎都离不开民兵的支持或者帮助。

    既然民兵这么重要,那王平肯定要重视。别的不说,光民兵能给主力部队提供提供经过训练的合格战士这一天,就足够王平重视他。

    所以,程晓没来之前,王平就想了怎么发展好民兵部队。

    但是,听到几天时间涞源的民兵规模就超过六千人后,王平脸上不仅没有任何笑容,反而皱成一个大大的川子!

第二百六十七章 王平的办法(第三更!)

    “团长,有什么问题吗?”程晓一脸不理解反问道。

    王平皱着眉头反问道:“肯定有问题,政委,我问你,整个涞源一共有多少人!”

    “十二万人左右!”程晓想没想就回答。

    王平马上分析道:“十二万人,除去妇女,小孩,老人,能当兵的青壮也就一万多不到两万人,同时,这些人也是涞源百姓中的壮劳力,十多万百姓秋收的时候有没有粮食吃,全部都靠他们。”

    “我独立团进驻涞源以来,前前后后招收的本地新兵两千多人肯定是有的,这次又是一千多人,加起来就是整整四千人。一万多青壮一下子去掉四千多人,对涞源的生产肯定会造成很大影响。现在一下子又出来六千多游击队,对我们独立团来说是好事,但对涞源境内的十几万百姓来说是坏事,都参加了游击队,谁来种地养活家人!”

    看到程晓下意识想要反驳,王平赶紧打断道:“政委,我知道你想说游击队是不脱产的抗日武装。但我要说的是,再怎么不脱产,涞源百姓的生产生活都回收到影响!”

    “还有,红军时候,我们每年对游击队员都有一定的补助。不管是粮食还是减税,都能让大家感觉到加入游击队是一件自豪而又可以给家人带来实惠的事情,只有这样,大家参加游击队的积极性才能一直保持下去。”

    “现在一下多了六千多游击队员,我们能出得起这个补助吗?”

    程晓不说话了,皱着眉头快一分钟后回答:“团长你说的对,六千多游击队员,的确太多了,不知道你的想法是?”

    王平马上把自己想法说出来:“改组守备营为涞源县大队,下辖三个步兵连和一个火力连,每个连的兵力控制在一百人以内。”

    “以县城为中心,四个方向分成四个区,每个区成立一个区中队,兵力控制在一百人以内,装备两挺机枪!”

    “每个区再分好几个更小的区,人口不要超过一万人,成立一个区小队,总兵力三十一人!”

    “县大队,区中队,区小队为脱产的地方部队,由根据地提供补给!”

    “剩下的就是民兵部队,我的要求是,小一点的村子,游击队规模不能超过一个班,大一点的村子,游击队规模不能超过一个排。农时干农活,闲时训练,但巡逻警戒不分农时和闲时。”

    “至于游击队员的补助,我的原则是不能太低,这样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百姓加入游击队,同时增加游击队训练巡逻的积极性!”

    “成立游击队和地方部队以后,游击队给地方部队提供兵员补充,地方部队抽调优秀的干部战士给主力提供兵员补充。”

    “这个想法好!”程晓忽然打断道。

    “以后不管是主力还是地方部队,战斗力都不会因为战损而受到影响!团长,我完全同意,而且还要把这个想法上报军分区,争取在整个军区推广!”

    “还有,按照这个编制和规模组建游击队,游击队人数可以直接压缩到两千人,加上地方部队,主力部队,整个涞源就有五千多的抗日武装。”

    “那就这么做!具体怎么划区,政委你和邓主任两个人商量。你们有地方上的工作经验,做这些工作应该轻车熟路!”王平直接做出决定。

    军分区司令部,司令员刚刚看完程晓发过来的电报。

    先是不理解,然后是若有所思,最后是惊喜,顺手把电报放到桌子上就问道:“参谋长,我们一分区所属几个县的县大队有没有成立!还有有游击队,司令部知不知道他们的具体规模!”

    参谋长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摇头,最后才回答:“县大队成立了,一共四个县大队,都是营级规模的,两百人到五百人不等。至于区中队,区小队,还有各村的游击队,因为都是地方抗日政府组建的,具体情况军区并不清楚!”

    “那就把清楚的同志叫过来!”司令员直接命令道。

    然后盯着参谋长继续问道:“我没有记错的话,军分区三个主力团平时补充的新兵基本上都是在当地直接招兵,经过一到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以后才补充道部队。”

    “是的,司令员!三个主力团都有自己的新兵连,专门训练新兵,补充主力平时的损失!”参谋长肯定道。

    司令员的眉头一皱,继续问道:“那为什么不按照独立团电报中的办法来补充新兵,地方部队的战士都训练过,而且打过仗,有战斗经验,补充主力后马上就能投入战斗,肯定比他们自己训练的新兵要好!”

    熊伯涛苦笑道:“司令员,地方部队的战士几个团长早就盯上了,而且不止一次向分区打报告,想要从县大队抽人直接补充部队。但是,县大队不同意,地方政府也不同意!”

    “县大队是地方政府自己组建的,里面很多指挥员都是地方干部兼任的。如果把老兵和精锐都抽走了,这些部队就会失去战斗力,那县大队就不能承担维护地方治安,消灭小股日伪军和汉奸,保护百姓安全的职责!”

    “胡闹,他们这是搞小山头,不顾全大局!”司令员毫不留情骂道。

    “他们也不想一想,如果主力部队战斗力受到影响,没有主力部队牵制日伪军主力部队,以县大队的实力,能保护好老百姓吗?简直是胡闹,没有大局观!”

    参谋长赶紧提醒道:“司令员你可不要乱说,他们也是按规定办事。他们不是部队,他们有自己的规定!”

    “我也知道独立团这个提议的好处,但想要在整个军分区推广,必须要得到总部和聂司令员的支持!”

    “那就给军区发电报!这件事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必须要推广!”司令员直接决定道。

    然后继续命令道:“一团和二团不是再扩展根据地吗?把这份电报给两个团长转发过去,让两个团战按照电报内容去办!”

    “还有,我想知道,两个团现在发展得怎么样了!”

    “很好!”熊伯涛马上回答。

    “一团已经扩充到四千五百人,二团已经扩充到四千人,防守根据地的三团也扩充到三千五百人!”

    “另外,独立团送上来的武器弹药也到了司令部。”

    “我们从涞源城缴获的武器弹药也陆陆续续送回司令部。这一统计还真不少,除了轻重机枪数量少了点,剩下的步枪足够我们组建五个团。特别是王平送上来的,清一色三八大盖和中正式,整整两千五百条!”

第二百六十八章 自杀事件(第一更!)

    “给我挑一千条三八大盖,一千条中正式出来,每条枪配子弹一百五十发,我要亲自去一趟军区。部队扩编这么大的事情,不能只在电报里汇报,说不定还会惊动总部!”司令员马上做出决定。

    “还有,王平和程晓的这个提议,我也要一起带到军区。这么好的提议,肯定要想办法在整个军区推广!”

    王平和程晓并不知道,他们的提议正通过司令员之手一步一步王上传,最后竟然连总部都给惊动了。

    压缩民兵和地方部队的规模,尽管独立团不少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但后勤处长蒋红春却非常高兴。

    部队一下少了这么多脱产的战士和干部,独立团的后勤压力肯定会少很多。

    而地方上的劳动力多了以后,大家就可以多开荒,多种地,秋收打出来的粮食肯定要比平时多。这样的话,独立团能从涞源获得的补给也会多很多,完全是一个有利于独立团的良性循环。

    就在王平认为独立团各种事情慢慢走入正轨,自己也可以长松一口气的时候,邓洪涛来了。

    “团长,出事了!”一走进作战室,邓洪涛就着急说道。

    尽管现在还非常冷,但从邓洪涛额头上的一颗颗汗珠可以判断,他是一路飞奔过来找自己的。

    “什么事?”王平,程晓,还有参谋长曾全同时看向邓洪涛。

    “野战医院一个排长自杀了,还是一个老红军战士!”邓洪涛马上回答。

    政委程晓皱着眉头反问道:“老红军,而且还是排长,他为什么自杀。不出意外,回到部队以后,他至少也是个副连长,表现好的话,当连长都不是问题!”

    邓洪涛摇头回答:“关键是他不能回部队了。战斗的时候,一条腿被鬼子炮弹给炸了,没保住。”

    “得知自己就剩一条腿后,他的**就非常不稳定。然后再听说我们准备给她二十块大洋让他离开的消息后,直接想不通,然后就从护士手里抢了一把刀,直接自杀!”

    “野战医院是怎么搞得,一个重伤员都靠不住。多好的战士,长征和日本人都没有杀死他,最后竟然死在了我们自己的野战医院。这要是传出去了,影响多不好。不行,这件事一定要严肃处理。”政委程晓一下就怒了,站在指挥部毫不留情破口大骂道。

    然后就对王平提议道:“团长,我建议记野战医院院长大过一次!”

    王平没有说话,而是皱着眉头对邓洪涛反问道:“邓主任,野战医院有自杀想法的战士和干部肯定不止他一个吧!”

    邓洪涛赶紧点头回答:“是的,团长,好多因为伤残不得不离开部队的战士都有这种想法。为了劝导他们,我专门从政治部抽了五个干部守在野战医院,天天劝导他们!”

    “这不行,不解决根本问题,这种自杀事件还可能再发生!”王平直接摇头回答。

    “还有政委,你就是给野战医院院长再多的处分,甚至换人。如果那些战士咬定了要自杀,他们想拦都拦不住。”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是,我们对待这些伤残战士和干部的做法太一刀切,不负责任了!”

    “二十块大洋,而且还是少了一条腿的干部,附近又没有家人,让他们离开部队,他们能活下去吗?”

    “就算附近有家人,残疾以后,那也会成为家里的累赘而不想回去。”

    “还有,他们中间好多的干部战士,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干。就这么让他们回去,凭什么养活自己后半生,我们给他们的二十块大洋吗?”

    “可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而且他们确实不适合呆在部队。”邓洪涛皱着眉头反问道。

    王平想想后回答:“如果当年长征的时候,这么做无可厚非,毕竟我们不可能带着他们一起走。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根据地,完全可以想办法让他们继续留在部队,发挥余热!”

    “要知道,他们都是老兵,有的还是干部,对我们八路军绝对忠心耿耿。”

    “团长说得对,这些立过功,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