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犹记-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安王府被封,安王妃毫发无伤,而宫中也没有给安王妃的任何旨意,仿佛那个围封,与安王妃无关似的。

只是谁都知道,越是安王妃毫发无伤,越是跟安王妃有关系,夫妻一体,这种事自然就透出一股子不寻常来。

姚氏暂时住在敬国公府一处小巧精致的华轩之中,自前日她激愤之中进入父亲的书房,把安王图谋之事抖露出来之后,她就一直十分心神不宁,连着两晚都难以入睡,此时眼下青黑,连眼睛都佝偻下去了,竟显得有些骇人。

她的对面坐着来看她的弟媳妇陈氏,敬国公府长媳是当年的华安公主,如今的华安县主,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缘故,华安县主定然是不会掌家的,如今府里主持中馈的是四太太陈氏,姑太太回娘家,而且还是因为这样的事回娘家,陈氏不得不格外看重一些,不仅在这地方加派人手,自己也每天都过来看看姑太太。

姚氏很想不通,她就是没有生育,娘家也不大肯为安王殿下夺嫡出力,也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罪名吧?为什么安王殿下就要毒杀她呢?安王殿下难道不怕得罪姚家?还是说安王殿下这么相信这□□就这样毫无破绽?

是的,大概是这样,若是没有任大姑娘的提示,姚氏完全不知道自己中毒,而且根据姚家的调查,这□□最后发作起来也不会吐血溃烂等显示出中毒迹象,而是突然之间就心力衰竭,仿佛病死。

到那个时候,谁能知道她其实是被人害死的呢?如此难以查出来的□□,如此高明的下毒手段,姚家便是怀疑,到时候安王殿下毁去下毒的线索,把那批有毒的枣子烧掉,换成无毒的,便是天王老子只怕也查不出来了。

那她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死了,她连孩子都没有,用不了多久,就没有人记得她了,安王府很快就要有新的主母,会有子嗣,只有她什么都没有。

姚氏抓着弟媳妇的手,她最不明白的便是,安王殿下为什么定要杀了她,她哽咽着,在这两天里第三次说:“我真不明白,到底也是这么多年夫妻,我做错了什么定要杀我。”

杀人并不一定是因为有错,陈氏知道姚氏自己心中也定然明白的,只是事发突然,又是发作在自己头上,一时之间难以接受罢了。

她不是不明白,她只是需要宣泄,而且她也很绝望。

虽然没有死,可她的一生已经算是过完了,她没有子嗣,也不可能再嫁人,甚至不可能还留在帝都,她幸而还有个娘家,可以为她安排一个去处,有仆妇照料,终老于它地。

这样一想,这也比安王起事失败,随同安王一起被杀或者比圈禁强些吧。

陈氏心中怜悯,拍拍她的手:“姑太太快别想了,这也不是你的错儿,我瞧着姑太太这几日也没睡好,我带了些安神凝气的药丸子来,已经交给丫头了,回头研开了吃下去,好生歇着才是。”

劝慰了半晌,陈氏又眼见着姚氏吃了半碗清粥,吃了药,嘱咐丫鬟好生看着,才走了。

走到外头僻静无人处,她跟前贴身伺候的茶香忍不住道:“瞧姑太太哭的那样儿,夫人怎么不跟姑太太说,这其实是黄侧妃下的毒呢?姑太太只怕就好受些。”

陈氏看了茶香一眼:“只怕更难受才是,原本不过是后宅争锋,倒把一家子都害了,王妃的名分也没有了,还能好过吗?”

“啊对,夫人说的是。”茶香忙笑道。

只是有些话,陈氏连自己跟前的丫鬟都没说,安王妃回娘家求助,调查此事是由四老爷姚律一手主持的,是以陈氏格外清楚里头的关节。

有安王妃的线索,这件事并不难查,很快就查到了源头上,而且发现是安王的安排,当时报到姚律跟前,姚律便断言不可能,在这夺嫡未明之前,姚家再不肯明确站队,安王也不可能放弃姚家,自己切断与军中的联系。

可是姚律一边命人继续查,一边却也直接告诉了姑太太,是安王的安排。

果然姚氏闻讯崩溃,吐露出了那个惊天的消息。

这里头的关节,姚律没有多说,可陈氏隐约有点猜想,她主持中馈,知道自己公爹的昔日属下,如今的大理寺卿,主持密审江苏巡抚方鸿与的那位左梅生左大人,不仅与姚律过从甚密,这个月以来,还来了三次敬国公府,在外头书房与公爹密谈良久。

陈氏不敢监视公爹的外书房,可是她能知道进门的是谁,知道里头换了几壶茶,陈氏隐约的觉得,这些事情大约有点联系,方鸿与不就是宫里那位贤妃娘娘的亲兄弟,安王殿下的亲舅舅吗?

贤妃娘娘这两日也闭门不出,韩元蝶成亲后第三日就递牌子进宫给淑妃娘娘请安,自然难免知道这个。

淑妃娘娘一丝儿不变的艳丽,穿着一身银红妆花缎海棠花的薄衫儿,只是乌油油的头发梳着极为端庄的牡丹髻,带着五尾凤钗,不似平日里只挽个慵懒髻般随意,倒叫韩元蝶讶异了一下,歪着头打量了一番,笑道:“娘娘这是有什么要紧事不是?要不然我改日再来吧,别在这耽搁事了。”

杨淑妃招手道:“胡说什么,快过来,让我瞧瞧你去他们家,有没有被谁咬上两口。”

韩元蝶笑:“瞧您说的这样,哪里至于呢,我也这么大了。”

“我还不知道你?”杨淑妃道:“你胆子又小,又没见过什么事,平日里见的又都是和气的人,哪里知道有些人胆大心黑不要脸呢。”

韩元蝶笑道:“我真没事儿,您不用担心我。倒是您这是怎么回事,就好像有什么要紧事似的。”

“我能有什么要紧事呢。”杨淑妃‘瞎’了一声,拉着韩元蝶的手坐下,又吩咐宫女:“去请宁国公主,跟她说圆圆来了。”

宫女答应着去了,杨淑妃才道:“连娇儿都去躲清闲了,我躲不了,可不得见人么?就是前儿你成亲那天晚上的事儿一出来,这递帖子请安的人多了那么许多,贤妃娘娘又在宫里关着门一个人也不见,难道连我也不见人?也就只得见见了,既然要见人,还不得略微收拾收拾么,到底跟平日里和你们玩笑不一样的。”

“您说的是。”韩元蝶道,皇室发生这样大的震动,哪家勋贵高官的眼睛不看过来呢?皇上不见人,只宣了内阁议事,消息封闭的厉害,这条路走不通,很自然的就想到内宫了,勋贵高官的夫人们,宗室的贵人们,纷纷进宫请安,无非是想见一见方贤妃和杨淑妃了。

安王殿下和齐王殿下的母亲,自然是目光焦点了,方贤妃闭门不见,那杨淑妃这里自然就陡然热闹起来。

这里才刚说两句话,就有宫女进来回道:“亭乡侯夫人请见娘娘。”

杨淑妃就笑道:“你看。要说不见又不好。”

韩元蝶道:“那还是您见客吧,我去跟宁国公主说话去,等您闲点儿咱们再说罢。”

“也罢,那你去跟娇儿玩去,倒是别急着走,回头陪我吃饭,我还有好东西给你呢。”杨淑妃道。

她其实是一个懒人,虽然生就了一副奸妃的长相,一副奸妃的做派,但却实在懒得做奸妃的事,不想干奸妃的活,她觉得,自己托家族之利,进宫就是主位,又生了儿子,升了妃位,就算是不错了,儿子也看着差不多懒的样子,可到底排行较长,今后得个王位是不难的,不拘亲王郡王,今后也有希望去儿子府里安度晚年。

儿子不错,媳妇也好,孙子孙女都乖的不得了,这就足够了。

这样一想,杨淑妃觉得自己也就满足了,算不得最美满,却也过得去了,就是这两日累点儿,过去了也就好了。

能过一日算一日!杨淑妃想着,端坐在上头位子上,吩咐道:“请亭乡侯夫人进来说话。”

亭乡侯夫人坐了片刻,才刚说两句闲话,瑞华郡主又带着自己的姑娘来请安了,又过一会儿,诚安伯家的老太太也来了,杨淑妃端着那淡然的微笑,心中却想着,今儿只怕要管饭了!

不过杨淑妃嘴里真没一句准话,说真的,她本来就不知道这些事,且又不是很爱理,齐王殿下也没进宫来,再者,皇上在御书房关着门不知道和阁老们商议着什么,一句话都露不出来,且,谁敢去打听呢?

窥探圣躬这个罪名,那是要掉脑袋的。

杨淑妃不明白的是,就算自己离皇上近点儿,难道自己就能知道的多些?这朝堂上的事,后宫其实得消息更慢吧?

不过,想是这样想,她对这一套还是很拿手的,浅淡的微笑高深莫测,说话不疾不徐,只谈着天气热起来,眼见得立夏了,今年新出的当季的罗纱料有两种花色不错,夏天还是带白玉珍珠的首饰轻巧,金子太沉了……等等。

谁也看不透这位淑妃娘娘到底知道些什么?安王府变故,齐王殿下有什么动静?这宫里头除了贤妃娘娘闭门不出外,又有些什么变化?

杨淑妃想着,这些人不急着走,估计还得管饭了吧,还是打发人先预备着才好,正要吩咐,却听得外头一阵喧哗,众人都条件反射般起身去看。

出什么事了?

宫里走路向来轻巧无声,除了主子之外,说话谁敢高声呢?而主子们,向来有姿态,也自然不会高声,这样明显的喧哗之声,毫无疑问预示着有变故。

众人往外看一眼,又转头去看杨淑妃,杨淑妃自己都心中一沉,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面上却也丝毫不露出来,仿佛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似的。

只是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越发的浓烈,谁也不知道什么事,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猜疑,又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景阳宫掌宫大太监徐章瞬间额头上已经出汗了,躬身道:“禀娘娘,有旨意,请娘娘接旨。”

杨淑妃嘴唇抿成一条直线,静静的起身往外走,众人都自然后退,拼命的竖着耳朵,要第一时间听到到底出了什么事。

前来宣旨的是御书房伺候的大太监张越,他脸上含笑,捧着圣旨,见了杨淑妃便道:“皇上有旨,淑妃杨氏接旨。”

杨淑妃从容跪下:“臣妾杨氏恭聆圣谕。”

御曰:淑妃杨氏,秉性端淑,敬上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堪为六宫典范,实能赞襄内政。今册为皇后,执六宫奏笺。钦此。

一时间,天地间仿佛没有了声音,不过也就是那么一瞬,众人立刻就反应了过来,整个景阳宫沸腾起来。

“恭喜娘娘!”张越宣了旨意,交了圣旨,不再是钦差了,便麻利的打个千儿:“奴婢也是有福,才得宣这道旨意呢,奴婢给娘娘贺喜了。”

杨淑妃幸而在宫中二十余年,早就练就了心中就算翻江倒海,面上也不露分毫的本事,此时心中便是惊讶万分,难以置信,面上依然是微笑从容,看不出一丝一毫震惊来,忙亲手扶了张越道:“这是陛下赏的福气才是。”

又吩咐封了红封儿赏张越。

一时间,景阳宫从掌宫大太监徐章起,一起一起的到杨淑妃跟前贺喜,尚留在景阳宫中说话的几位贵夫人,不管心中怎么想怎么惊讶,也都忙上前贺喜,瑞华郡主笑道:“恭喜娘娘!我说今儿一早好似听到喜鹊叫呢,原来是因着我是要进宫沾了娘娘的福气,不然怎么我不早不晚的,刚好赶上呢!”

“可不是吗!万万没想到今儿竟有这样的大喜事,恭贺娘娘!”诚安伯老太太也跟着道。

这不管心中怎么想,至少到了跟前,谁都是满嘴的好话。

在后头的韩元蝶和宁国公主听到这旨意,两人都大吃一惊,却又满面喜色,忙赶到前头来。

韩元蝶想:“哎哟,齐王殿下这是要当太子了吧!”

景阳宫立刻忙碌起来,事起突然没有预备,但这样的大事,内务府没有不来伺候的,册封典礼金册金印等事当然不是这两日就成的,不过景阳宫里立刻要挂红,起卧坐用种种用具仪仗,连同衣服穿戴等,立刻就要照着皇后娘娘的例来换,只是宫中已经十来年没有皇后了,原本的东西都老旧不堪用了,须得即刻造新的来使。

这些都是随着旨意一下立刻就开始运作起来的事。

淑妃娘娘着礼服大妆,诣临敬殿谢恩领旨,是为皇后。

接着各宫主子,有封号的没封号的,都赶着到景阳宫来贺喜,只除了方贤妃依然没有露面。而此时,旨意明发出宫,宫外的各级诰命,自然也都要纷纷按品大妆,进宫贺喜了。

至于景阳宫中给宫女太监的赏赐自然也有,连整个后宫都加月例一个月,贤妃娘娘的宜德殿也不例外,不消赘述。

一时间,前朝后宫,随着杨淑妃正位中宫的消息的蔓延,都开始躁动起来。

几乎听到这个消息的每个人心中都清楚,虽然是杨淑妃正位中宫,但其实这个消息真正的主角还不是杨淑妃,而是齐王殿下。

这个时候,景阳宫早飞马报齐王府,齐王殿下也是差不多前后脚得了消息,正带着齐王妃韩又荷,抱着儿子女儿预备一起进宫呢。

最初的震惊之后,杨淑妃再怎么着也是喜气洋洋了,拉着韩元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