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混饭难-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宽城,比七里浦还要大,当然也就离上渔村更远。沈曦听赶车大爷描述的样子,估计着差不多是后世一个市的样子,当然了,沈曦并不太确定,因为这个社会是怎么划分地域的,她还没搞懂呢。

在马车上颠了整整一天,到天都黑了的时候,沈曦坐的马车才到达了宽城,赶车的李大爷是老把式了,直接将马车停到了一个相熟的客栈前面,沈曦下车后就直接住进了客栈。

这个客栈是一个比较大的客栈,据李大爷说字号很老了,做生意也很公道。而且客栈果然如电视上演的一样,将客栈的客房分为了天地人三等,天字号房一晚一两银子,地字房一晚五百文,人字房一晚一百文。沈曦先去看了看人字房,发现人字房一律都在阴面,房间里阴暗潮湿,而且里面比较狭窄,又特别简单,除了一床一柜再无他物。沈曦虽然身上的钱不富裕,不过怕夜深寒重的时候,那阴暗潮湿的房间会让小沈侠生病,她还是要了地字房。小伙计的服务态度相当好,不仅帮她打了一盆热水来,见她带着孩子呢,还特意告诉她店里备有熏炉,如果需要熏干尿布,他可以给她搬一个来。沈曦暗道,这老字号能存在这么多年,看来是有原因的。

沈曦将贝壳工艺品都放到柜子里,又洗了把脸,给小沈侠吃过奶后,才让伙计将饭菜端到房里,顺便向伙计打听这宽城哪里能卖东西。

收了沈曦十文钱后,小伙计很详细的告诉了沈曦,在城里,有一条叫十香坊的地方能卖东西,外地人来卖东西,一般都会选择那个地方。还有一个地方叫宣平街,里面都是卖一些从全国各地西域海外贩来的珍稀之物,不过那个地方的东西很贵,一般人都买不起。

沈曦琢磨着自己这东西到了十香坊,怕也卖不起好价钱来,不如去宣平街碰碰运气。沈曦吃罢饭,早早哄了小沈侠睡觉,一夜无话。

第二天,沈曦梳洗好了,吃过早饭,又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给小沈侠也穿暖和了,把小家伙背在背上,就拎了那大布口袋去了宣平街。一到宣平街上,沈曦有点傻眼了,这街道两侧都是店铺,一个摆地摊的都没有,沈曦赶紧拉了一个行人问了问,才知道在宽城是不能随便摆摊的,只能在官府指定的十香坊摆摊,否则会被官府扣拿货物的。

沈曦十分的郁闷,只能无奈的又将那大布口袋拎到了十香坊。十香坊类似于一个大农贸市场,里面整齐的摆着一排排的货物,买卖来往的人是人山人海。沈曦从南走到北,发现这里卖的东西应有尽有,十分繁杂。

沈曦虽然觉得自己来的很早,可事实上,这里的摊位已经摆的满满当当的了,沈曦找了好久,才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一块空地。沈曦连忙将贝壳工艺品拿出来,摆在了大口袋上面,权当摆了个摊。大概是这个地方实在太偏了,半天的时间,除了一个收税的收走了十文钱外,沈曦的东西根本就没有一个人来买,就连问的都寥寥无几。沈曦心中那个郁闷,自是不必说。小沈侠似乎还没见到过这么多的人,半天也没吵没闹,小眼珠骨碌碌的转着,看来是连眼睛都看花了。

不过等他饿了哇哇哭的时候,沈曦才发现自己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才六个月的儿子要吃奶,众目睽睽之下,自己要怎么喂他呀?总不能衣襟一解就喂吧,在这大庭广众自己可没那么大的脸,真做不出这事来。此时此刻,沈曦无比怀念后世的奶瓶和奶粉。

小沈侠不知沈曦的苦衷,只是一个劲的啼哭,小脸都哭红了,沈曦是又着急又心疼,一会儿功夫就出了一身汗。沈曦一边哄着小沈侠,一边左瞄右看,想找个合适的地方喂孩子,还别说,真让她看到附近就停着一辆带车厢的马车,沈曦看看离自己的摊位也不远,就走了过去问能不能借马车给孩子吃口奶,好在那做生意的夫妻很好说话,沈曦这才没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发的晚了,改了好几遍,不过好在没失约,今天真更了三章。

明天将会有新人物登场。

明天肯定更不了三章了,今天一天眼睛盯着屏幕,感觉双眼的焦距都有点对不准了。今晚要早早睡,明天要晚晚起……亲们,晚安吧。

第41章

小姑娘在沈曦的摊位上磨磨叽叽的不肯走;一直叫沈曦带她去赶海;沈曦自然不答应,两人一直聊了小半天,小姑娘才带着沈曦送给她的那个傻乎乎的小猪;一步一回头的离开了沈曦;并和沈曦约定,明天她还来,要沈曦带她去看海。

她走了以后,又来了一对青年男女,那男的似乎在追求那女子,见那女子拿着一只贝壳小狗爱不释手;痛快的掏了二两银子;买下了那只小狗。沈曦惦着那三两银子,心中暗道,这本钱总算是回来了。

临收摊前,又来了一个不知哪个地方的人,讲话又快又含糊,沈曦一句也听不懂,两人鸡同鸭讲了半天,他买走了一只小狗和一只小鸟。

看着天快黑了,沈曦就收了摊,回了升平客栈。

第二天,沈曦起了个大早,连早饭都没吃就跑到十香坊占位置,到那一看,她又傻眼了,地上摆满了草绳和木桩,看来是人家占的位置。看到此情此景,沈曦不由想到了上大学时在自习室占座的样子,也是在桌子上扔本书,就代表这个位置是自己的了。

沈曦找来找去,找到了一个基本还算靠门的位置,这个位置没有人占。她从别的摊位上拽了两块砖头,摆在了上面,就赶紧去买东西吃了。卖早点的来的早,可惜没有卖粥的,豆腐脑更是没有,沈曦只得买了两个馅饼。

等到太阳升起来后,十香坊就热闹了起来,沈曦这个贝壳工艺品也受到了一些姑娘和小孩的青睐,沈曦坐地起价,小猫小狗三两一个,一会儿就卖光了,只剩下那个孔雀开屏,由于沈曦要价五两银子,一直没有卖出去。中午又买了个饼充饥,沈曦继续在那卖那个孔雀开屏。过了午,摊位前来了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蜂腰削背,神态严肃,颇有一股慑人的气势。

他看了一眼那孔雀开屏,开口却问道:“怎么称呼?”

沈曦心道,你又不是查户口的,你管我姓什么,不过出于礼貌,还是回道:“小妇人姓沈。”

“做的不错,你家住哪?”

语气硬的,好象在审案一样,沈曦不想惹这种一看就知道霸道惯了的人,点头回道:“多谢夸奖。我是从七里浦来的。”

那男子眉头一拧,又问道:“七里浦哪里?”

“上渔村。”和这种利落人说话,连沈曦说话都简短了。

那男子掏出十两银子往摊上一扔:“买了。”说罢,拿起那孔雀开屏就走了,竟然连价都没问。

沈曦拿起银子,看着那男人远去的背影,不由的赞了句:“这才叫酷!”

东西都卖完了,沈曦赶紧收摊回了客栈,把东西一收拾,背起小沈侠,沈曦租车就打道回府。在车上,沈曦清点了一下自己的收入。自己来的时候,一共带了八件东西,那个送人的小猪不算在内,一件卖二两六件卖的三两,一件卖的十两,算起来,自己收入三十两,除去住店的一两,上税和吃饭三百来文,这一趟,自己赚了二十八两多。

沈曦一边算着,心里乐开了花,要是这样再做几次,养小沈侠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了。

到七里浦时候,沈曦让车稍作了一下停留,去买了两罐胶,又买了些熟食卤肉,生菜生肉,又找了辆车,匆匆的回了上渔村。

车刚走到村口,就见一个黑影在黑暗中问道:“是沈妹子回来了吗?”

沈曦连忙叫赶车的李大爷住了车,探出头来一看,竟然是张二郎站在这里。沈曦高声问道:“张二哥,你怎么在这里?”

张二郎呐呐道:“你怎么两天没在家呀?我嫂子怕你出事,让我来这里接接你。”

沈曦连忙拎着大包小包下了车,付了钱给车把式,车把式赶着车走了。

旁边张二郎过来,伸手接过沈曦手中的东西,小声道:“我来拿吧,你背小沈侠就够累的了。”

沈曦知道他劲大,这点份量在他手中不算什么,就将东西递给了他,然后道:“你回去帮我谢谢芳姐,多谢她挂念,今天太晚了,今天我去找她说话。”

张二郎道:“好。”

两个人没有话谈,气氛有些沉闷,沈曦只得没话找话说:“小红和小海都睡了吧?”小红和小海是芳姐的两个孩子。

张二郎闷声“嗯”了一下。

沈曦又道:“张二哥,以后不用来接我了,我和赶车的李大爷很熟了,我都是雇他的车回来,不会出事的。”

张二郎道:“我帮你拎东西。”

沈曦……无语了,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

两人就这么一路无话的走回了家,实在是尴尬的要命。

回到家中,张二郎将东西放下就要走,沈曦说留他喝口水,他也没应,只是嘱咐沈曦早早休息,就径自去了。

沈曦先将小沈侠收拾妥当喂好奶,然后将买来的馒头和卤肉热了热,又放了个鸡蛋汤,暖暖的吃了一顿。吃完后,又烧水洗了个澡,洗去了一身的风尘,然后躺在床上,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过罢午饭,沈曦就带孩子去了芳姐家,和芳姐闲聊了一个下午,当芳姐追问她这两天去干嘛时,沈曦就将贝壳手工艺品的事情告诉了她。芳姐一直对她很好,沈曦不想用其他方式回报她,帮她发家致富是最好的选择了。

一听沈曦说一次赚了二十八两银子,芳姐眼睛都瞪圆了,看那样子是既吃惊又怀疑还带点惊喜。

等她清醒过来后,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拉了沈曦去捡贝壳,要沈曦做给她看。沈曦笑眯眯的说今天已经涨潮了,还是等明天吧。

从第二天开始,沈曦跟着芳姐又开始赶海了,不过别人都是捡海鲜,她们则是捡一些漂亮的贝壳海螺海星等,好在大家各忙各的,也没人关心她们都捡了些什么。

将贝壳处理好,沈曦在芳姐的热烈注视下,轻车熟路的做了一只小狗,一见沈曦真的做出东西来了,芳姐一下子就把沈曦搂在怀里,狠狠的抱了她一回,那力道大的,差点把沈曦的腰勒断了。

“妹子,快教我,我也要学。这要真能挣钱,那大郎和二郎就不用天天出海打渔了,我也不用担心他们了。”

沈曦自然是点头了。

芳姐的手虽然没有沈曦灵活,不过她学的很用心,倒是张二郎,手十分的巧,他做出来的东西,连沈曦都得啧啧称赞。

沈曦的手没有张二郎巧,不过她好歹在后世看到过不少样品,所以她做出来的东西也不差。这一次她做了许多小猫小狗小鸟,还做了两个大型的孔雀开屏、马到功成。一些颜色好看又太少的贝壳,沈曦就做了好多巴掌大小的可爱的小动物,还有一些贝壳簪子呀项链什么的……等积的多了,张大郎亲自赶了车,拉着沈曦和芳姐就又去了一趟宽城。

这一次,由于女孩用的小饰品比较多,又都新奇有趣,价钱也不是太贵,沈曦的贝壳首饰受到了大家的欢迎,顾客多了,带动的那些小猫小狗小鸟也卖了不少。特别是那个大型的马到功成,竟然被个想送礼的顾客花了三十两银子买走了,那个孔雀开屏,比上次那个要大,也是卖了十两银子。沈曦在宽城住了三天,东西就卖光了她又得了不少银两。

芳姐家由于做的多,自然卖的钱也多,特别是沈曦画图样张二郎做的一个大型的白梅迎春,竟然卖了三十五两,这让芳姐是喜极而泣,又给了沈曦一个狠狠的拥抱。

尝到了甜头的两家人,回到家后,又尽快的捡了不少的贝壳,如果沈曦没有料错的话,随着她们做的东西越来越多,相似的东西必定会有人去做,那时候利润可就得下降不少,自己必须要趁机多做一些,多赚点钱。

两家人又急匆匆的做了一批,芳姐家还好,人多力量大,就连两个孩子都被打发着去捡贝壳了,几天就做了不少。沈曦又要看孩子又要捡贝壳的,做的东西就没那么多了,沈曦见小件东西卖不上钱去,就专做大件的东西。

托年关将近的福,这一次宽城这行,仍是满载而归。

两家人赚了不少钱,沈曦就和芳姐商量,是不是让村子里的人都做,这东西以后肯定会降价,趁现在是刚起步,让大家共同致富,也算还了当初大家的相救之情。这本来就是沈曦想出来的主意,芳姐自然没有反对。

沈曦和芳姐把村里的妇女们全都召集起来,将这门手艺传给了她们。一听说这个很挣钱,妇女们争先去捡贝壳,然后和沈曦学怎么制作贝壳工艺品。当她们去宽城卖掉第一批东西后,每个人几乎都赚了二三十两银子。一时间,沈曦在上渔村的地位节节攀升。对于会赚钱的沈曦,女人们对她是崇拜有加,她们第一次知道,原来钱是这样好赚,原来自己只待在家中,就可以比男人挣的多。

回来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