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田喜地-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荷花听了价儿笑着说:“你倒是个老实的,这价儿报的第三百八十七章渐入正轨实在,我也不亏了你,你的赏钱我另给。”说罢就把东西交给洪元,让他跟着牙纪去衙门过户房契、地契。

这边准备好了,回去之后荷花吩咐下人去打扫屋子,让四房下人明天都搬过去,只留王嫂子一家和厨下的刘婆子,还有自己身边的苗儿和小真留下,在王嫂子一家对面收拾出了几间房子,定下规矩以后每天当值守夜的可以在宅子里住,其余的到了时辰就各自回去,晚上前后门和夹道全部落锁。

后面的院子又交给马勇和洪民两口子轮流负责,比宅子里晚半个时辰锁门,每晚锁门之前要清点人数,谁若是敢出去吃喝嫖赌或是夜不归宿的,一定都要报上来。

把下人的事儿安顿好了,荷花才叫人把新买的两家下人叫过来,让苗儿给讲了规矩,自己也叮嘱了几句。这两户都是些穷苦人家,没了活路才出来做事的,所以只安排了一些洒扫和院子里的粗活,交代王嫂子管着,就也不再多说什么。

晚上等齐锦棠回来,趁着吃饭的时候跟他商议了表叔一家的住处。最后安置在第三百八十七章渐入正轨了西面腾出来的跨院里。虽说地方不算太大,但是一家五口人住是绰绰有余了。

饭后荷花便跟齐锦棠商议了找人做零活儿的事儿,齐锦棠不在意地说:“你自己觉得怎么好就怎么做,用不着来问我了。你做事我当然放心的。”

“才不是找你拿主意呢,我是要找你借人。”荷花从苗儿手里接过茶盏,把丫头打发下去又说。“要开始做事总要贴告示的,而且很多穷人家的都不识得字,还有其他乡里村里的。总是要有人帮着去宣传宣传才好。”

“我说今个儿这么殷勤,原来是有求于人了。”齐锦棠闻言就笑了,“这个简单,明个儿我让巡街的衙役去帮你各处说说,这种事儿传得快着呢,至于村里乡里,到时候找几个人到一些大的村子里找里正说说。让他们再四下去告诉就是了。”

荷花见状便到桌边起草了一个差不多的告示,递给齐锦棠看。两个人斟酌着又改了改,便就此敲定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荷花便把先前买回来的样品就都让人抬到新房子的院子里,用木板架起几条简易的长桌,让人取了麻绳,把竹编的东西都拴在桌上,免得被人趁乱摸走了去。

绣品都摆在第一进的一楼屋里,也都是用丝线缀在一起的,屋里交给了洪民家的看着,只招待女的进来看样子领线和料子,外头交给洪元看着,暂时安排小真在屋里记账。

这才叫了齐永正两口子过来,荷花把里外的情况都跟二人说明白,然后交代了应该怎么做,便告诉里外的人都听表老爷和表夫人的吩咐,自己说要做甩手掌柜,什么就都不管了。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告示上说的开始的那天,荷花还是不放心地悄悄过来,到二楼的房里坐着,准备看看院子里的情况。

一来是担心齐永正和王氏没管过事儿,不知道能不能压得住场面,下人们能不能听他们的吩咐;二来也是担心自己这么折腾,万一没有几个人来,那岂不是白忙活了。

带着这么两重的担心,荷花一大早就领着苗儿和白芷到了新房的二楼屋里,下面的人除了小真,谁也不知道荷花也在。

荷花伸手推开朝南的窗户,院子如今大门还没有开,却能看见外面的巷子里已经有人等着了,大部分都是年纪不一的女人,零星的也有几个男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

到了时辰齐永正起身儿去开了院门,一堆人呼啦就拥了进来,齐永正不知道从哪儿拎出来一面锣,哐哐哐一敲,院子里吵吵闹闹的声音顿时就小了许多,他扯着嗓子嚷道:“要看绣品的都进屋去,一楼里头放着呢,看竹编的都在外头,可以看,可以摸,不许乱鼓捣,谁弄坏了都得照价赔钱。你们来都是想要赚钱的,别钱还没赚到兜里就得往外掏了。”

一番话说得气氛顿时活跃了不少,有几个人也还笑了起来,有人套近乎地问:“老哥儿,听口音是北方人?”

“是啊,老家北方的。”齐永正推开了对方递过来的烟卷儿,拍了拍自己腰间的烟袋锅子示意自己有。

“一看老哥就是个实诚人,北方人都实在仗义,你给咱们透透底,安安心,这买卖靠谱不?”那人见递出去的烟被推了回来,也不觉得尴尬,直接自己叼进嘴里吧嗒起来。

“你们也不用套话,我也不怕明告诉你,这也不是什么买卖,不过是县太爷的夫人心肠好,知道县里没啥产业,地也不多,好多人都没活儿干,家里也紧巴,这是从外头联系了几家店,给你们找门路换钱儿花。夫人说了,只要能按着样子做出来,东西做得好,我们就直接拿钱收,然后攒得多了一起运出去给外面的店家,这开头可都是县太爷自己垫钱的,就算卖不出去也不会再找你们要回来,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洪元在一旁开口解释道,“竹子啥的漫山遍野都是,你们平时也砍了回去用,该咋弄也不用我再废话,回去做好了东西送来,只要验货过关,当场就直接给钱,还有谁不明白的?”

听了这话所有人也都放心了不少,都连连点头表示明白了,三三两两地散开,看着桌上的竹编和其他竹子器物,偶尔小声商量这个该咋做,那个好做些的话。

“自己看清楚了,每个器物上面都用红绳儿栓了铜板,自己数好了,就是说东西做好了能换几个钱儿,自己掂量能不能做出来,价钱合适不合适,别等来交货了编得歪七扭八的或是跟我们矫情价钱。”洪元的嗓门也不比齐永正小,扯着嗓子嚷了两遍才作罢。

门口陆陆续续还有人继续进来,有人直接上前询问,还有人见到认识人就过去交谈,不一会儿就有人看完了,一边盘算着一边出门去了。

荷花见院子里进行的井井有条的,轻声对苗儿道:“平时看着表叔挺闷葫芦的,今个儿那几句话说得倒是不错。”

苗儿抿嘴笑着说:“毕竟是走南闯北的人,哪能就真的笨嘴拙舌了,不过是在奶奶面前不好意思开口罢了。”

“那倒也是。”荷花说着轻手轻脚地从楼梯下去,掀开帘幔的一角看屋里的情形。

屋里的女人们也聚了不少,挤挤插插地凑在桌前看绣品,王氏果然是不怎么会说话,只有人家问到她,她才解答几句。

小真见人凑得差不多了,也没人再进来了,便轻声问王氏道:“表夫人,用不用奴婢说几句?”

王氏自然乐不得地让给了小真说话。

“大家都看了桌上的东西,有绣帕、腰带、抹额、荷包、绦子,自己看好了花样儿和绣工,想清楚自己做不做得出来,谁也别瞎逞能。看好了自己能做啥,就到我这儿来领东西,丝线、料子、花样子我这里都有,只要把名字或者家里男人的名字还有住处留下,就能领了东西回去做,做好了把东西送来,我们按东西旁边拴着的铜板数儿给钱。”小真扬声说道,“不过咱们丑话可说在前头,我家夫人好心好意给你们找这个赚钱的门路,做不好可是拿不到钱而且还要赔料子和丝线的钱。大家都是头一遭来,肯定有些不放心,怕做了以后拿不到钱,所以丝线和料子都是让你们免费领的,每个人最多领五套,做好了拿回来结钱儿,以后再领东西就要押铜板了,都听明白没有?”

屋里的一群女人们听完了小真的话,顿时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人没听清楚要再细问的,有人互相讨论和研究的,屋子里顿时吵得一塌糊涂。

小真扯着嗓子道:“谁看好了要领东西就到我这儿来,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们表夫人,声音都小着点儿。”

不一会儿就有个三十出头的妇人来小真面前说了住址和名字,说自己要做绣帕和荷包。

小真从身后的箱子里给她拿了五个花样儿,问她都会绣吗?

见她点头这才取了料子和早就配好的丝线,用个粗纸包好,递了过去又嘱咐道:“活计要做得细一些,若是做得不好可是拿不到钱的。”

一屋子的人大部分是在观望,见有人先领了东西出去,又突然间一窝蜂地凑上前领,把小真闹了个手忙脚乱。

荷花见状也放心了下来,王氏虽说有些束手束脚,可慢慢应该也能练出来的,而且这事儿也就是开头麻烦,以后大家都清楚了就好做了。!!!

请记住:;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八十八章 迎春打春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荷花这边忙得热闹,齐锦棠却也没闲着,回家后眼瞧着就是立春了,跟县里的几个官员大致沟通了一下修整河道的事儿,大家自然都很是高兴,没想到齐锦棠出去过个年还能带回来这么好的消息。

齐锦棠自然不会说自己花了多少功夫,所以县里的人全都以为是荷花的大哥那边有什么本事和门路,对他的态度也与以前大不一样。

不过现在还在年里,公务上的事儿就也暂时放在了一边,马县丞就跟齐锦棠开始讲立春的仪式,南方特别重视立春,每年的迎春礼各地都会办的很隆重,虽说清溪县不是农业为主的地方,但是也马虎不得。

齐锦棠听了马县丞的讲解,这第三百八十八章迎春打春才明白县衙大堂东侧的那个青石开凿的石头池子是做什么用的,原来那池子还有个名字叫做迎春池。钦天监的官员去年六月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今年春牛和芒神的样式、颜色,图纸已经发到了各府州县。县里的迎春节目都是早就选好排好的,如今只剩下立春的前一日,从迎春池中取无根水和泥塑好春牛和芒神,由百姓送到县衙安置,然后在立春这日由县太爷住持打春牛的仪式。

初八这日,县里的各级官员都按照品级穿着朝服,坐着各自的轿子,全都摆起仪仗,按照品级高低一路浩浩荡荡地来到城门口迎请芒神和春牛。

芒神和春牛是当地的巧手匠人前一日就做好的,泥胎塑身,彩漆勾画,中空的里面装着五谷杂粮和各色干果。芒神身长三尺六寸五分,手上鞭长二尺四寸。衣颜和带色都是按照每年的天干地支确定的。春牛身长八尺,尾长一尺二,绘着各色的图案。除了前面最大的一个春牛之外,后面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也有用竹篾编织又糊上彩纸的,都是百姓们自己第三百八十八章迎春打春做了来凑热闹的。

齐锦棠下轿后。率领众官员上前。衙役高举仪仗和“春”字牌,领着迎春的队伍,拥着芒神和春牛到县里的农坛,祭祀芒神和春牛。上前跪地展开“喜报阳春”的红贴来报春。听完赞礼官诵读祝词,随后到农坛后的一小块特意开辟的春场内扶犁耕了两垅地,表示代御亲耕。劝民农桑,以迎春气而兆丰年。最后迎春的队伍把芒神和春牛一起抬到迎春池边安放,等着第二天的鞭春大礼。

荷花白天虽然听见外面热热闹闹的。但是也没顾上问是怎么回事儿,晚上回家见齐锦棠一副疲惫的样子,忙打发人烧热水,伸手接过他的朝服问:“怎么,今个儿忙什么了?怎么还穿了朝服出去?”

“明天是立春,南方重视这个节气,有好多仪式。今个儿跑到城门去折腾了一圈儿回来,又到田里去耕了两垅地。回来之后他们硬要出去喝几杯,结果就弄了这么晚才回来。”齐锦棠说着脱掉沾了泥巴的鞋子,伸了个懒腰躺在榻上,有气无力地说,“你明个儿忙吗?若是不忙也领着下人出去看看热闹,听说很是热闹。”

荷花坐在榻边轻轻给齐锦棠揉着太阳穴,见他很快就睡熟了,忙摆摆手,示意端着水盆进屋的苗儿放轻声音,结果拧得半干的帕子,给齐锦棠擦了脸和手,扯了条丝被给他盖好,也没舍得叫他起来,叫人在屋里加了炭笼,两个人便在外屋的榻上凑合了一夜。

立春这日早晨,荷花刚起身儿理好衣裳头发,马勇家的就进来请示道:“奶奶,北边儿立春的时候吃食有啥讲究?还是按着当地的习惯来?”

“说说看当地都有什么讲究?”荷花一边往手上擦护手的脂膏一边问。

“要不叫刘婆子进来给奶奶说说?”马勇家的搓搓手道,“奴婢知道得没有她那么清楚。”见到荷花点头,忙招呼在门口候着的刘婆子进来。

“回奶奶的话,咱们这儿,立春当日要做春盘春饼送给亲友咬春,春盘里一般都放葱姜、萝卜、时令的水果还有饼饵,讲究一些的还要放各色的炒菜,熏肉、酱肉之类。春饼就是自家烙的薄饼,吃得时候抹上甜面酱,按照自己的口味夹上各色的菜式放在饼里,然后紧紧地卷起来吃。另外各家也都会炸春卷儿,亲朋邻里之间也会互相送些讨个吉利。”

“那就照着当地的讲究准备,既然亲戚邻里之间还要互相送,咱们总不好只收不送不是?”荷花吩咐按照最好的材料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