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贵女生存手札-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氏一个后宅妇人懂得不多,说完后发现自己失言了,和一个孩子说这些做什么,洗了脸换了衣裳带两个孩子回了戏台。

☆、第37章 调理

从厢房路过花园,湘琪还要摘花,冯氏看看湘玉,湘玉道:“太太先回去,我陪着湘琪摘几朵。”冯氏心说孩子真是心大,刚在花园惹了不快,转头还惦记花呢,也不想扫了湘琪的兴致,就让湘玉陪着她。

花园里只有两个小姑娘和奶娘,奶娘刚犯了错,头都不敢抬,慢悠悠的走在二人后面,湘琪欢喜的摘了两朵花;转过头和湘玉道:“七姐姐,凉亭后是有个风筝吗?”

湘玉抬头看,哪里有什么风筝,凉亭后面像是有人,漏出衣衫,像是冰蓝色的丝绸,离得远看不真切,是个身量不高的男子。

湘玉纳闷,这后宅子里怎么会有男客出没呢?难道是这家人不成?在别人家做客,少听少看最稳妥,摘了花便带了湘琪回去找冯氏。

等回了家,冯氏转头便发落了湘琪的奶娘,不好越过曹姨娘去,毕竟是她房里的人,给了曹姨娘极大的面子,让赵妈妈请了曹姨娘过来,把寿宴上的经过一五一十告诉她,曹姨娘自然知道太太是为了女儿好,咬牙道:“奶娘真是个不顶用的,院子里的活计都不干,不过就是照看着小姐,连这都做不好,幸好有七小姐和太太护着琪姐儿。”

冯氏倒是没在乎曹姨娘是不是承她的情,曹姨娘向来对她言听计从,在后宅从没出过妖风,自然要看顾一二,再说湘琪正是憨态可掬的年纪,冯氏也喜欢她。

先把袁三少爷欺负人放在一边,如若奶娘尽心职守,哪里会发生后面这档子事儿?这种奶娘,不放心搁在小姐身边伺候。

奶娘都是从外面招进来伺候小姐的,签了契的,也是贫苦人家出身,冯氏也没多为难,直接让收拾包袱出了府,反正找到了合适的奶娘照看湘琪。

曹姨娘抱着湘琪出了正院,摸着女儿的脸问:“湘琪还疼不疼?”

湘琪一把搂住了曹姨娘,闻着生母身上的体香才安心:“不疼,就是有点害怕。”曹姨娘看着直心疼,身边的丫鬟道:“那家的少爷小姐也真是猖狂,在别人家做客还打人,应该跟咱们赔礼道歉,夫人怎么没提这个!”

曹姨娘白了丫鬟一眼:“你知道什么?湘琪没吃什么大亏,七小姐也都还回去了,只怕打的更狠些,他们家丢了脸面,连教养都被在场的太太质疑,若是太太强按着让小姐少爷道歉,显得咱们霸道了,不过是一句话的事,面子有什么要紧。”

参加夏老夫人的寿宴,对湘玉来说像是插曲一般,过去了也没多思量,倒是过了几天,冯氏闲来和赵妈妈、汤嬷嬷闲聊时,她坐在里屋的书桌上写大字,听了一些八卦。

说的是夏家的,说来也奇怪,夏家二夫人的侄女,许给了夏家大房的二公子为妾,前日一台粉轿抬进了府,没大肆宣扬,自己家里吃了顿饭,即使这样,城里也都传扬开来。

夏家是有根基的大户人家,家宅里的八卦私事引人注目,看客也好奇,这二公子媳妇还没相看呢,怎么就先把妾室抬进了门?以后谁家的贵女还能愿意嫁进去?没准到时候连庶长子都生了,真正讲究的人家,连疼爱的庶女都不愿意嫁呢。

人最爱猜测,琢磨着这么急着抬进府,肯定是出了什么岔子,不得已为之,不然实在算不上一个好打算。

冯氏不是一个喜欢说嘴的人,可也禁不住好奇:“夏老夫人寿辰的时候见了表小姐一面,那可真是一个漂亮小姐,杏脸桃腮,真是标致,虽气质不够大气,但做妾可惜了,做个正妻多舒心。”

赵妈妈递给冯氏一盏切成块的香瓜:“各人有各人的造化,想必这位小姐也是愿意的,不然也没人勉强的了她。”

汤嬷嬷说的更加直接:“通常大户人家男子都是成了亲才抬举妾室姨娘,婚前伺候的不过是通房丫头罢了,这般心急,就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越了雷池。”

三个人没说话,湘玉想欲盖弥彰是无效的,连吃瓜群众都心知肚明啊,估计夏大夫人要烦心了。

夏大夫人烦不烦心她不知晓了,她自己有了点小麻烦,自从上次去了夏府,湘琪似乎把自己当成了□□,每次跟着曹姨娘来冯氏这请安时,总会弱弱的问一句:“七姐姐呢?”丫鬟给她指了路,便从自己的小凳子上滑下来,晃晃悠悠的去找湘玉。

冯氏看湘琪的娇憨样觉得好笑:“她们两个倒是投缘。”

曹姨娘拿着帕子捂嘴笑:“我瞧着也是,湘琪才多大,她念叨的必然是极喜欢的,每日也是磨我,说要找七姐姐玩。”

韩姨娘搔之以鼻:这孩子真是随她生母,才多大啊,就知道攀着七小姐了,又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小院里待得不知适不适应,每次见她都是一切皆好,姨娘不必忧心。

冯氏和几个姨娘聊了一会儿,挥挥手让姨娘回去了,把嬷嬷留下,问了几个小姐的情况,又问在苏府有没有不如意的,有了尽管和她提。

正说着话,湘玉拉着湘琪进来,湘琪扒着门框,不往屋子走:“外面玩,七姐姐玩秋千。”

外面艳阳高照,虽然穿着纱裙,可还是热,湘玉拿着泥人给湘琪:“不去外面,咱们玩这个。”

冯氏把湘琪抱上了炕:“她倒是真的追着你。”

湘玉可没有当孩子王的念头,陪着湘琪玩了一会儿,便让奶娘带了回去,冯氏叹了口气,不经意间说了一句:“我要是生个孩子,不论男女都好。”

赵妈妈见冯氏的心魔又上来了,忙安慰她:“生男育女在缘分,太太别急,京城的丁大夫都说体寒无碍,不过是早晚的事儿,放宽心最要紧。”

冯氏道理都懂,刚见湘玉和湘琪玩的开心,才感叹一句,如今日子虽然顺遂,可没生个孩子,终究是遗憾。

三个嬷嬷站在一边,汤嬷嬷道:“可是丁鹤木大夫?”冯氏点点头。

汤嬷嬷笑道:“丁大夫可是妙手仁医,他既诊治过,太太便放心,太太体寒可治好了?”

赵妈妈接道:“太太这几年操心,生过几次大病,丁大夫开的药断了好几次。”

汤嬷嬷说:“老奴在宫里也学过一些妇人养生之道,跟着医女学了些简单医术,倒不是为治病救人,主要是针对妇人们的症状。”

冯氏大喜,汤嬷嬷谦虚的说学了一点,那必然是懂得多,不然也不会拿出来提,她站起来给汤嬷嬷行了个礼:“调理身子见效慢,也不急于一时三刻,汤嬷嬷懂这些,希望能传授一点经验。”冯氏给汤嬷嬷吃了个定心丸,不管有效没有都不会怪她。

汤嬷嬷道:“那既然如此,老奴也就托大了,宫里的娘娘们,每日都要运动一番,做的叫八段锦,最初是从民间传进来的,之前皇后娘娘身体不好,娘家人进宫告诉娘娘练八段锦,为了女子练更合适,又做了改良,皇后娘娘每日晨起都会练上一次,能强身健体,太太可以试试。”

宫里出来的就是不一样,皇后娘娘都练的,一定差不了哪去,身体强壮了才能做其他事,病病殃殃的连家务都操持不好,冯氏道:“那可感情好,就有劳汤嬷嬷了,若是做着有效果,我让别的太太也试试。”

汤嬷嬷温声道:“身子就像是屋子的大梁,只有大梁结实了,房子才不会塌,其他更细致的保养,还多着呢。”

冯氏追问:“还都有什么?”

☆、第38章 有孕

汤嬷嬷换了个姿势,笑着说道:“有些太太可能听说过,药膳要吃十全大补汤,养颜美容要喝四物汤,四物包含着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四味药,女子月事后容易虚亏,喝这个最补气血。既然说这些老奴再多说几句,在宫里当差的奴婢,仪容十分重要,体味、面容不佳是万万不可的,必然要以最好的面貌伺候主子,不然就是不敬之罪。”

冯氏没想过还有这些讲究,汤嬷嬷又说:“人不可思虑太杂,操心太多,不然再好的医术也枉然,太太可得好好保养。”

冯氏哪里不知道这些?她还算心宽的,不过料理一个宅子,内院的事儿都得经过她的手,幸好有赵妈妈帮衬着,这些年也算慢慢熟谙掌家之道。

她也是应该宽宽心,撂撂摊子了,第二日起,冯氏便跟着汤嬷嬷学起了八段锦,湘玉上早课去正院看见了,心说这不就是现代的健身操吗?不过是古代版而已。

湘玉以前练过一段时间的瑜伽,瑜伽对于女子塑性健身的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可是她暂时没有告诉冯氏的打算。

真是笑话,一个七岁的小娃娃,跑过来告诉你:我会练更好的操,太太我教你啊?估计会被当成妖怪,金手指不是随便开的啊。

冯氏唤湘玉过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玉姐儿也跟着我练练,不必紧跟着,能做几个动作做几个。”

汤嬷嬷也附和:“玉姐锻炼锻炼也有好处,咱们湖南地界的小姐们身子还好,京城有些大户人家的姑娘,真是弱柳扶风,走三步就得喘上一喘,这样的身子骨怎么行?”

冯氏十分赞同汤嬷嬷的话:“可不是么,你看她们姑娘家几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整日圈在院子里,也是该动动了。”说罢转过去和采茶说:“你们平时和小姐多踢踢毽子,动一动。”采茶点头说好。

冯氏练了半个月,觉得神清气爽,把这八段锦引荐给了其他的官太太练,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汤嬷嬷是京城来的,又是宫里待过的老人儿,本就是高看一眼,再见冯氏一个劲儿夸,也学了在家里练起来。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冯氏肚子没有消息,曹姨娘那却得了喜信儿。早晨姨娘们给冯氏请安的时候,曹姨娘没接丫鬟递过来的茶,说不宜饮茶,姨娘们大多生养过,韩姨娘迟疑的问:“曹妹妹是身子不适还是有喜了?”

曹姨娘心里欢喜,可也没露出笑颜,和冯氏回了一句:“只不过是一个多月没来月事,也摸不准。”

冯氏心下发酸,自己求菩萨求了好多年也没怀上,曹姨娘这已经是第二个了,但她是太太,还得操持着。

转过头和赵妈妈说:“去元福街把济世堂的李大夫请过来,给曹姨娘把把脉。”赵妈妈应声去外面吩咐,冯氏也没让姨娘们散,就坐着闲聊,给曹姨娘的凳子垫上一个软垫。

李大夫背着药箱在屋外等候,冯氏让丫鬟扶着曹姨娘去了外间,自己也跟了出去,待把过了脉,李大夫说道:“脉来流利,如盘走珠,是滑脉,恭喜恭喜。”

曹姨娘喜上眉梢,根本掩饰不住,李大夫又说道:“但是有一点,姨娘你身子虚亏,此时并不是怀孕的好时机,恐怕需要安心静养。”

冯氏忙问:“那孩子能不能保得住?”

大夫有些迟疑,回道:“老夫尽力而为。”送走了大夫,冯氏安慰曹姨娘:“大夫皆是如此,喜欢把事情夸大,这样免得以后承担责任,你别忧心。”

曹姨娘点点头,怀孕的喜悦瞬间被冲散大半,如今她有一个湘琪,若能再生一个儿子,凑成一个好,最圆满不过了,后宅里还是有儿子才踏实,庶子也好啊,但看重明、重宇,老爷太太哪个也没亏待,重明跟着重秉一起读书,看不出差别,等以后分出去住,姨娘能跟着享福。

人家韩姨娘万姨娘都有这样的造化,自己怎么这般命苦?怀湘琪时怀象不算好,她战战兢兢过了九个多月,生湘琪时也费了好大力气,生完后调理了许多,得有半年左右,老爷进不来她的房。

如今也过了两年,怎的还是虚亏,这当口又怀了一个,只能自己调养着,希望能生下这一胎。

老爷在外面有外室她听说了,后来听人说老爷处置了,从那之后,老爷经常宿在她的院子,连万姨娘都比不了。

曹姨娘心下琢磨着,想必是老爷对那外室还有些留恋,据说也是会吟诗作对的,是乡下的姑娘,红袖添香、诗情画意,老爷是在她身上找那外室的影子吧。不过曹姨娘想的开,她委身做妾,讨老爷太太的欢心对她来讲是应当的,老爷在她院子里这段时间,连下人对她都巴结恭维起来。

晚间老爷听说她怀孕过来看她,握着她的手连说三声好,曹姨娘温柔的说道:“可大夫说这胎的胎象不好。”

苏鸿良不以为意:“你只管尽心好好养着,太太那说了,以后你每日的请安先免了,等顺利生下这胎再去请安,补品吃食,你想吃的尽管和太太要。”

曹姨娘没受到过这样的重视,苏鸿良听说曹姨娘怀孕真是大喜,不为别的,最近家里烦心事一堆,用这喜事冲淡一下也好,他最近是真忙碌,为着宫妃省亲,官员们都被调动起来了,商议细节,晚上就陪在曹姨娘身边,哪里也没去。

万姨娘的小院在曹姨娘旁边,曹姨娘刚进府时,本来和万姨娘、芳姨娘住在一起,后来生下湘琪,冯氏说三个姨娘挤一个院子太挤了,就让曹姨娘搬了出来,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