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行大唐-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偌大的政事堂空空荡荡,陈墨第一次见到了侍中郑从谠。

郑从谠太老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平叛、御边多有功劳的年龄。常年奔波劳累加上疾病让七十岁的郑从谠须发皆白,他脸上岁月的刻痕让陈墨不得不叹息岁月的无情。

年轻体壮时的郑从谠貌温而气劲,沉机善断,奸无遁情,知人善任,性不骄矜,所至有声绩美声流闻。这就是历史对他的评价,可惜,眼前这位让李克用父子和宦官都深深忌惮,屡次被压制的老人已经失去了他往昔的光辉,仅剩下一双犀利的眼睛依旧。

“子涵与军中人相熟,你认为朝廷可有胜机?”郑从谠尽管老迈不堪,但他仍旧对军事和时局很了解,尤其是现在朝廷军队的样子,他知道很难取胜。无疑,他现在是想从陈墨这里得到一些有用的讯息。

大佬们看得起,陈墨也不需要隐藏太多:“郑翁,小子认为朱玫、李昌符不会倾力作战。”

一句话就解决了一切,此战几无胜利的可能。

这已经不是李克用与王重荣有多强的问题,而是朱玫、李昌符不会倾力一战,神策军的战斗力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

大败好像就在眼前,和大多人的判断差不多,杜让能皱着眉,随后向陈墨问道:“子涵认为我军必败,那么李克用与王重荣是否会来进攻京师?”

“当然会,他们需要的是展示自己的威慑力,需要的是田观军失势。”

“子涵是说李克用与王重荣会来到京师附近,但不会真正攻入京师。”萧遘插口道。

“李克用与王重荣需要的是展示自己的力量,他们不会冒着天下之大不讳拿下京师,因为他们的力量远远不够。”

杜让能也再次插了进来:“那就是说。。。我们不用担心吃了败仗陛下会被李克用挟持,陛下就不用。。。。。。”

陈墨稍稍思索,这三位大佬看来有些心思不定,对局势的判断出现了误差,他必须提醒:“李克用和王重荣现在不敢挟持陛下,难道别人不会?李克用和王重荣围困京师怎么办?某些人不会在京师让自己束手就擒。”

不是没有发生过,陈墨的话三人都明白,李克用和王重荣就是来到京师城下,皇帝没有生命危险,但田令孜有,而且非常危险,他怎么会不想办法。

这是最正确的判断,陈墨的话无疑给三人提供了最好的讯息。李克用和王重荣现在有挟持皇帝的能力,但没有维持的力量,他们不会选择做众矢之的。想要田令孜的命好像也不好做到,但最终李克用和王重荣也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展现自己的力量,让别人明白,虎须摸不得,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已经没有陈墨什么事,杜让能立刻下了逐客令:“没什么事情了。。。子涵记得多注意一下军中和宫中的动静。。。。。。”

深深的一礼,陈墨礼节用的十足:“小子告退,诸翁有事尽管召唤,小子定知无不言。”

失败只剩下时间,留下提醒就已经足够,陈墨也要去准备了。很多人必须带走,而有些人也需要得到辟护,陈墨要再一次忙起来。

战争让长安城仿佛也处在一种压抑中,午时的钟声好像也受到了影响,传到耳中再也没有往日那么悦耳。

虽然不是尽在掌握,但陈墨准备的可谓充足,他首先带着一帮人,身后跟着一溜马车,目标,恩师杜怀山的家。

“我为什么要搬走?我不怕什么?子涵你这是干什么?”

杜怀山可不吃陈墨这一套,竟然替自己做主搬家,呵斥陈墨不用商量。

可惜,一切都是徒劳,老师的面子要看什么时候才能给。现在就算了,陈墨指挥人就直接开始动手,他嘴里也不闲着:“恩师不怕什么,但现在京师有些乱,师母和师弟留在京师不太合适。总要人保护太麻烦,就让弟子尽尽孝心,请师母去子午村暂住一段时间。”

话是这样说,杜怀山哪能不明白陈墨的心思,这都是为了自己好,他只是嘴硬罢了。

这种保险措施不仅是针对杜怀山,陈墨自然不会忘了太医令孙解,另外还有顾民,太医博士刘荃等人。太医署的太医令,太医丞、太医博士、医师、医工家眷几乎被他一网打尽。无论同意不同意,有神策军士兵跟着足够吓人,后面就别管了,把你拉走没商量。几位太医署的好友在京师有家眷的更不能放过,当然,有些人和陈墨无关,比如白广生几人。陈墨现在不想和宦官的家人发生交集,让他们听由天命也是没办法。

咱有的是马车,有的是人,当一百多辆大车小车在长安城拉开,立刻引起了众人瞩目。但陈墨不担心什么,马车的护卫者是神策右军士兵,谁敢拦,当然,别人也没有理由阻拦,我搬家关你何事?

该走的走,该留的留,安排好这些人,陈墨开始安下了心。

家中已经只剩下百十名护卫,除了一直联系不断,陈墨也不回家了,他现在要泡在宫里等待。

光启皇帝现在很愁,李克用无疑是压在头上的一座山,这座山带着它的锋利,已经危及到皇位的安全。

因为急火攻心,无计可施,皇帝再一次犯病了,不但是皇帝,就是他的一个弟弟也跟着病了。襄王李煴不知道吃错了什么东西还是怎么回事,一直腹泻不止,不得不让两位太医令出动。

除了屡屡给皇帝诊查身体的陈墨,两位太医令和尚药局奉御向光彦都到齐了。皇帝的病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还是老病,这次好在不算太重,就是依照前例进行用药,然后继续调养。

襄王李煴是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尚未成年,也住在宫中,正好四人一起诊治。

“襄王殿下不是吃坏了东西,应该是风寒所致,请文翰兄、景寒兄和子涵再看看。”这点病难不倒人,尚药局奉御向光彦很快做出了诊断。

杜怀山和孙解也不多言,两人轮流把脉。

诊断出奇的一致,都是风寒所致。

陈墨当然也要做做样子,不过他比较细致,一边诊脉一边询问:“襄王殿下最近都吃些什么?”

襄王李煴的回答很正常,没有吃什么特殊的东西,宫中都有尝膳内官,食物没有任何问题,这是最基本的宫中制度。

“殿下可知何时受到风寒之扰?”

“。。。不知。”

“殿下屋内是不是有人,殿下要懂得节制。”

陈墨知道症结所在了,他在襄王李煴有些躲闪的目光中知道了真相。

“是。。。是的。。。”

杜怀山三人一阵愕然,陈墨这厮判断力太强了。襄王李煴虽然不是法定的成年人,但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他身边的宫女不少,而且漂亮的肯定很多,至于怎么受的风寒已经不用继续说下去了。

虽然通人事有些过早,但这还真是一个老实孩子,陈墨也不为难他了:“请奉御和两位老师用药。”

124不触即溃

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有军队六万余,至于有多少真正的战兵只有他自己知道。而来增援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这次带来五万骑兵,两支军队汇集在一起已经过了十万,可谓声势惊人。

朱玫和李昌符已经“严阵以待”了很久,就等着双方动手了。

双方现在是隔着一条渭水,当然,现在是冰封季节,这条渭水已经不是渭水,是一条很宽的冰面。王重荣大军压上后,朱玫和李昌符的军队开始退后,坐河不是最佳选择,这是用兵的基本常识。现在,双方就以冰面为界,已经对峙了将近一个月,期间有些小的缠斗,但无关痛痒,就是斥候间的游戏而已。

李克用的增援无疑让这种相持局面越来越有破坏的风险,朱玫和李昌符本来就是抱着目的而来,现在这种即将大战的情况也是他们的目的。总体来说这种情况有些风险,一个不慎就会损失很大,其实他们从内心不希望李克用出兵,就此战胜王重荣也会获得利益。可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要李克用和王重荣动手,他们不得不“应战”。

相持终究要有结果,王重荣和李克用两军之中响起了震天的战鼓声。

这是进攻的鼓声,随着战鼓,王重荣的步卒首先踏上冰面,竟然少有的出现了一些彭排兵。这个时代是骑兵的时代,唐军很少使用彭排,步兵最常规的武器以刀枪为主,弓弩手为辅,由于士兵普遍身穿厚重的盔甲,彭排兵有些鸡肋,因此很少有军队大量来使用彭排兵。

王重荣准备的很充足,这种准备充足的后果他自己都不敢相信,步卒刚刚到达冰面中间,朱玫和李昌符的军队果断再次后退。

过了冰面就可以放手一战,就是骑兵的天下,王重荣怎么会放弃这样的好机会。

鼓声在一瞬间急促的撼人心魄,王重荣的后续部队蜂拥而上。。。。。。

姚开一直在观察着朱玫和李昌符的军队,这种观察已经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尤其是得到李克用到来的消息之后,姚开更是神经绷到了极致。

河对岸的鼓声让姚开集中了所有精力,他的眼睛瞪得溜圆,浓密的胡须几乎都根根乍起。

管虎的信息一点都不差,当鼓声急促的响彻天空,姚开眼睁睁看着朱玫、李昌符的军队在顷刻间开始迅速撤退。

不。。。不是撤退,是在逃跑。

有所预料的逃跑果然发生了:“撤!”

果然是在玩投机取巧,不接触就败退,败的毫无道理。可姚开有心理准备,可他的士兵没有,传令兵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姚开挥鞭就是一下:“给大将军传信,撤退!”

一旁的西门重遂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他不解的看着姚开:“姚将军,这是。。。。。。”

“我们被朱玫和李昌符耍了,赶紧撤!”姚开也不详细解释了,他向前提马掉头。

就在姚开下达撤退命令的同时,他侧翼的神策军骑兵中十几匹战马已经启动,正是管虎带领的手下。

骑兵是速度的代名词,当姚开完成一个掉头,他的手下骑兵终于反应过来,众多的骑兵向前提马,随后紧跟着姚开纵马离去。。。。。。

长安距离双方交战之地仅仅有两百余里,这两百余里的路程就是不停换马也需要整整一个白天的时间。管虎派出的几名骑兵是每人三马,尽管是急速不停换马,当他们到达长安城东侧的姚家碳场已经是傍晚时分。

一整天不吃不喝的几名骑兵已经累得摇摇欲坠,尽管这样,消息还是第一时间被传到。

田六就等在这里,用最快的速度顶盔掼甲,他带着几十名士兵燃起松明提马而去,而另几名骑兵则是奔向了子午堡方向。

长安东城的春明门已经关闭了很久,城墙上的火盆在寒风中摇曳,守卫在这里的士兵一刻不停在城墙上来回巡视。因为,这个门晚上经常要打开,这可是来往军中探马的必经之门,谁也不敢疏忽。

田六到了,这一身衣服不用说就是神策军士兵,城楼上的士兵立刻向田六喊了一句:“是右军行营的吗?”

“加急军报,文书在这里!”也不多说,田六在怀中掏出一张纸。

一个提篮被放了下来,田六把文书放入提篮,随后用一个小铜符压好向城墙上挥了一下手。

人是真的,文书当然也是真的,这种八百里加急文书叫做“马上飞递”,春明门吱呀呀的打开,田六等人在门洞前列队。这是神策军的规矩,进城不允许蜂拥而入,守城的士兵把铜符和文书在门洞中还给田六,田六扭头道了一声辛苦,随即进入城内。

众人再一次打马,直奔皇城而去。

惊雷样的马蹄声摄人心魄,尤其是这紧张时时刻。沉重的马蹄声惊动了街上巡逻的坊丁和禁军士兵,不过,看到这身装束和焦急的状态后,巡逻队立刻避开了,禁军的事情可没人敢随便参与,躲得越远越好。

夜间的皇城显然不可能给开门,但消息必须第一时间传到,田六等人的讯息不仅是要传给陈墨,还要让京师的重要人物们知道。

“八百里军报!八百里军报!”

田六等人马蹄声和他的大喊划破了皇城的宁静,而这喊叫声也注定会让整个皇城和内宫成为一个不眠之夜。

皇城上的一点点夜火更加明亮起来,随着一名禁军军官出现在皇城的门楼上,周围的松明立刻亮如白昼。

“神策右军行营斥候队正田六送来河中八百里加急!”

“呈上来!”城楼上的军官属于神策左军,他们是权力最大的宿卫,也是守卫宫城的最重要力量。

现在属于非常时刻,最重要的朝臣和军将几乎都宿卫在皇城之内,前线的战况无疑是重中之重,田六的加急军报被火速送到皇城之内。

军报的第一个经手者不会是别人,只能是晋国公、观军容使田令孜。

这样的关键时刻,田令孜不会让别人经手第一手的消息。当田令孜打开加急军报,简单的内容看完,田令孜傻了。

邠宁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的军队未经一战全线败退,神策马步军五万人溃散,李克用与王重荣的军队越过汾水已经开始追击。

125心病

田令孜没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