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行大唐-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女娃有名字了吗?”陈墨继续问道。

“尚未取名,平日是按排行来唤。”

“名字我来取,两人都签六年契,给你们三十贯养家如何?”

廖姓夫妇愣住了,三十贯只签一个六年契,这位公子也太大方了。六年之后两个小丫头等于恢复自由身,陈墨白白的把两个小丫头养大,还给三十贯钱,这是为什么?

“不要想得太多,我只是想找两个婢女伺候我的起居,没有别的,本公子。。。不差钱!”陈墨知道自己过于大方了,其实。。。他也不富裕,当然,用左睿的钱他会很富裕,但陈墨不是万不得已怎么会用左睿的钱。

哪里去寻这样的好人家?主家年少多金,住着豪宅,钱随便使,廖姓夫妇算是明白自己碰到好人了,妇人立刻表示反对:“公子,还是签一个终身契为好,两个侄女将来也算有个依靠,不然回到家也无法生活?”

这是礼让吗?陈墨直摇头。

其实。。。陈墨想错了。在豪门大户生活的奴婢生活优越,一旦回到一贫如洗的家根本无法适应,另外,她们回家后嫁出去还需要嫁妆,廖姓夫妇根本无法承担。最重要的是,廖姓夫妇想要给这对姐妹更好的生活,希望她们有机会成为陈墨的妾室。

陈墨的思想终究不完全属于唐人,他不想剥夺别人的自由,自然不接受廖姓夫妇的说法:“就按我说的,将来,她们若是愿意继续在我的府上我就继续用她们,若想嫁人,我来管,想回家我就让她们回家,就这样吧!”

陈墨在大唐的第一个长假结束了,这次,陈墨不敢让李三斤送自己了,包括田家父子。皇城并不远,一人更轻松。

太医署的课程依旧是放羊式的管理,陈墨继续着自己的事业,完善自己记忆中的那些东西,那些最先进,可以用的技术必须留下来。

午时的钟声响起,陈墨和姜粟一出门就被李戊等几人围了起来,李戊首先发难:“说好的麻油鸡呢?大郎你不会唬人吧?这都多长时间了还不兑现?”

“这段时间事情太多,过几日定会请诸位仁兄去我的家中,决不食言!”陈墨烦着呢,柳歪嘴的事情一天不解决他就有一种危机感,家里还有四个避祸的人,他哪里敢把这些人带回家。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无外是陈墨这个人不义气,说好的事情总是推却,别是吹大话。

好话说了一大筐,终于摆脱了几人的纠缠,距开饭还有一段时间,陈墨终于要去办正事了。

ps:新书,大家多支持!

040迷雾

杜怀山和孙解两人正在杜怀山的屋内整理文稿,因为月考就要来了。

本来太医署的月考是太医博士主持,可惜,太医署现在的太医博士就两个人,除了教学,还要在内宫值守,根本忙不过来。太医署现在本身就没几个人,本来寄希望于在地方上调些人上来,可惜,事与愿违,根本无人响应,不是那些人不愿意来太医署,而是各地节度使不放人。太医署其他几人也忙得脚不沾地,杜怀山和孙解这两位太医令只能亲自下手了。

午钟敲响,今天文稿的准备就到这里了,孙解向杜怀山招呼一声出了房门。

“陈墨,不如到我那坐坐,本太医令对疮疾很有见解,如何?”

出门就碰到了手握几张纸的陈墨,孙解知道陈墨还没有真正拜在杜怀山门下,他立刻开始**。

“学生见过太医令。”

这是拒绝的意思,孙解叹了一声:“老夫其实才最会教授学生,他杜景寒除了擅长抢人,会什么?”

“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孙文翰你这可不是坦荡君子所为!”杜怀山适时的出现了,而且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你抢人的时候就是荡君子了?你杜景寒也有脸与我提起荡君子?”孙解的话虽然不客气,但带着满脸笑容。

“孙文翰你还是赶紧走吧!人已归我了,以后自己再去找更好的,不送!”

孙解一撇嘴:“免送!”

这时有一名身穿学生服饰的人却在不远处的假山后,他有意无意的观察着这里,眼中分明透出不屑、嫉妒,好像。。。还有着幸灾乐锅的表情。他的眼光慢慢的尾随着杜怀山和陈墨,看着他们进屋。

“这是学生整理的一份文稿,是关于清创用药的小小见解,请夫子指正。”给杜怀山施过礼,陈墨立刻进入正题。

杜怀山接过陈墨的文稿,刚刚看了一下就皱起了眉头。

随着杜怀山的眉头越皱越紧,陈墨的心开始忐忑起来,难道自己被顺走的文稿杜怀山看过了,别人投给了他?否则,杜怀山不应该有这样的表情。

杜怀山看的非常仔细,看到最末他的表情终于轻松下来。随后,杜怀山转过身在一个书橱的书堆中拿出一份文稿。

“陈墨你看看这份文稿。”

其实不用看也知道,杜怀山的表情说明了问题。自己的原稿被盗,这一定是一份别人抄录的稿子,至于结尾残缺的那一小部分,稍有医学常识都能补充。

果然不出陈墨所料,还是出现了不愿看到的局面,这是一份抄录的稿子,除了结尾部分,前面的内容和自己的初稿分毫不差。陈墨很有心计,他就怕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他的稿子经过了再次修改,内容变得更加细致,而结尾部分也更完善。

“夫子,此稿与学生的文稿几无二致,但学生也不想解释什么,此方剂学生用过很多次,没有丝毫问题。此方对我太医署的清创来说是最好的一个方子,值得推广。”

杜怀山看着陈墨,随后开口:“这份稿子是来自于一名二甲学生,我已派人去了解了这名学生,他是长安人。虽然学的也是疡医,但凭借了解,我认为他不可能有这样的见解,否则在京师我怎会不知?这位学生文稿的末尾部分看着很完善,但与前面部分文稿还是有着细微的文风差别,而你的文稿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谢夫子信任!”陈墨仍旧不解释,事实胜于任何雄辩,杜怀山以后会看到让他震惊的医术,这只是时间问题。

杜怀山对陈墨的淡定很满意,他微笑着继续道:“这份文稿毕竟是别人首先投给我,所以要属于他人,陈墨你认为这样是否公允?”

“但凭夫子做主,一个虚名学生还不太看重,以后学生会让夫子看到学生的努力。”

陈墨依旧从容,对他来说,这个方剂只是冰山一角。他的目标是推广先进的医术,让这个时代的医术得以提高,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一个方剂的表面拥有根本不算什么。

杜怀山点点头:“下一个月会有义诊,陈墨你到时多多努力。若月考、季考满意,年考被评为上上,会有一些人直接晋级为医生,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相信不相信自己其实已经显露出痕迹,杜怀山透露的这些消息无疑很重要,直接升为医生预示着成为真正的初级太医,可以给人诊病了。一年就把优秀者充做太医,内宫看来真的很缺人,如果再进一步升为医工或医师,可以给皇族诊治疾病,不得不说杜怀山已经很观照自己。

就在陈墨告辞出来的同时,一抬眼好像有一个人影在不远处的影壁处一闪消失。陈墨轻轻摇头,他微笑着,偷窥的有些耐人寻味,但自己行的正坐得端,该干什么干什么,谁奈我何?

陈墨告辞了,杜怀山看着他的背影思绪万千。这样的年龄对这件事关史册留名的事情如此从容淡定,加上之前的言论,陈墨不是有大才的人,就是一个大奸之人,杜怀山很期待,期待看到真相的那一天。

吃过午饭,陈墨立刻拉住李戊跑到了空无一人的教室。

表面淡定,可陈墨还是要有所行动,这不是文稿归于谁名下的问题。文稿归谁无所谓,问题是陈墨需要了解的是不是有人在特意针对自己,再加上那一闪而过的身影,这个迷雾一定要解开。

呈给杜怀山的文稿没有署名,但杜怀山透露的讯息足够了,二甲班级,疡医,京师人士。

疡医在太医署本来就不多,加上局限在长安城内,很好确定目标。李戊是直脾气,陈墨也没瞒他事情的经过,直接说明了原委,而李戊稍加思索就给出了怀疑对象。

“二甲班的疡医加上我只有七人,京师内的人还有两个,一个是尹瑄,尹瑄我了解,此事不应该是他所为。另一个人姓马,名叫马永存,这个人应该最有可能。”“那就注意一下马永存,看他和谁走的较近,注意不要透出任何口风,这件事没法说得清,维瀚你明白吗?”

李戊立刻道:“大郎你放心,我李戊是什么人?知道轻重,这件事早晚会是水落石出,大郎只管静候佳音。”

“你就这么相信我?”陈墨笑道。

李戊嘿嘿一笑:“就凭大郎住的宅子和身边的跟班也知道你不是一般人,听说那栋豪宅。。。算了,不说了,大郎在京师比我李戊厉害,再被太医令看重,将来我还要指望你呢!”

京师人消息灵通,李戊看来很容易就打听到了自己的住处。这让陈墨更加警觉起来,宅子中的力量太薄弱,李三斤和田夏两人的不够用,为了防止意外,看来还是要赶紧增加人手。

ps:继续求票票,求收藏!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041夜中忐忑

夏日的夜来得很晚,暮鼓也敲得很晚,今天天气不错,夜色中,吃过晚饭的陈墨和李三斤惬意的在院落中闲扯。

“三斤,我再叫几个人来陪你吧,否则太寂寞。”

李三斤闷声道:“大郎,这京师真的没意思,也不知为什么都往这儿跑?哪里比得上咱们子午村?”

陈墨笑了笑,李三斤的世界太局限,京师有京师人的活法,李三斤有李三斤的世界,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一份生活天地。李三斤这样的憨直人在山村活得舒服自在,但真的不适合长安这繁华世界。

见陈墨不回应,李三斤又道:“再来人记得让他们带上我的大弓,这样下去,我就成废物了!”

“别想长弓的事情,长弓不准随便带出来,宅子的后院有几张弓,也有横刀之类的自保武器。”

“大郎,廖家夫妇求见。”

这时候,田夏远远的出现。不远处还跟着田喜,田喜不时抬头看向李三斤,李三斤看到田喜只是嘿嘿的傻笑。

廖家夫妇求见估计应该是为了两个小丫头契约的事情,陈墨起身:“让他们去我的屋子吧!”

当陈墨回到自己的屋子,廖家夫妇很快就跑了过来。

廖家男人在这里好像过的不错,那副狼狈潦倒的样子消失了,露出一副淳厚的模样。

夫妇二人给陈墨见过礼,廖家男人这次很意外的首先开口了:“有些事还是要告诉一下公子,小人在家被唤作廖二,大名廖建修。大兄本名廖建文,字文山,原是一名秀才。几年前,因黄巢之乱攻占长安,大兄被携裹而去,后来。。。就再也没有消息,阿嫂因此抑郁成疾病故。这两个侄女和一个侄子只能跟了我,只可惜,小人实在无能,养不起这一大家子。只能留下侄子给大兄留下香火,两个侄女一个十二岁,一个十三岁,都通文墨,还请公子以后善待。”

陈墨没想到这廖家还是诗书之家,兄弟二人的名字取得也算文雅,两个小丫头也识字,还真是意外。

想了想,陈墨明白了这对夫妇的意思,立刻道:“那就唤她们过来我有话说。”

廖家娘子向陈墨施了一个礼,随后出门。

“廖二郎你也识字吗?”陈墨问道:

“家里穷的很,支撑大兄读书已经很困难,小人没去过学塾,只是简单认识一些字,还是大兄当年所授。”

陈墨继续问道:“看样子,这几年民间年景都不怎么好是吗?”“一直是天旱,还总是有蝗灾,加上兵乱了好几年,很多人家都是无以为继。”

这时,廖家娘子带着连个小丫头过来施礼,显然是有准备。

“既然识字,那就写上几个我看看,也好给你们取名字,就写‘冰清玉洁’四个字吧!”

陈墨拿过纸笔摆在书案上,还亲自开始研墨,一个小丫头很有眼力,她乖巧的上前就接管了陈墨的工作。

研墨是一个细致的活,小丫头做的有板有眼,看来真的对研墨有些熟悉。

两个小丫头都长得很文秀,看样子,身材稍矮,皮肤稍稍有些黑的应该是妹妹。而这个很机灵,皮肤白皙,有着一双妙目,接手陈墨工作的小丫头就应该是姐姐了。

两人执笔很规范,字写得还可以。两个小丫头也很认真,虽然仍旧不开口说话,但那种怯怯的表情也随着时间也消失了。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陈墨对他们很满意,看着眼前的几个字:“冰清玉洁!我看阿姊就叫廖冰,阿妹就叫廖清吧!”

“谢公子赐名!”

两个小丫头的声音柔柔的,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陈墨满意的道:“过几日我寻一个中人前来做契,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廖家夫妇不停的道谢,两个侄女保留了本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