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205-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林彪离开抚顺,匆匆赶往四平。


第一部分 无惧风雨如晦 远赴白山黑水第15节 本溪就像一根铁钉子

    此时的东北正是初春时节,偶尔到来的暖风轻轻地吹开一层冻土,一两株迎着早春探出花蕾的杏树点缀在这片辽阔的松辽平原上。而四平恰恰位于松辽平原的中部,南接沈阳,北通长春,三条铁路交汇于此,是东北地区的交通纽带。    
    林彪抵达四平时已是4月4日。他弹落一路风尘,四下巡视一番,决定入住在四平西北郊梨树县的梨树镇。    
    早在林彪到来之前,四平已被东北民主联军所攻占。3月13日,四平苏军撤离的时候,驻在西满地区的黄克诚率3师主力迅速北上,由法库直逼四平,于3月15日攻占四平西郊飞机场,16日晚形成了东北西三面围城。l7日凌晨2时,攻城战打响,战斗持续到中午时分,除有200多名守军逃跑外,其余3;000多守军和政府官员全部被歼。蒋介石任命的辽北省主席刘翰东、保安司令张凯及匪首王大化、王耀东等皆被活捉。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四战四平”中的一战四平。    
    四平国民党军为何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呢?因为此时熊式辉、郑洞国等人及东北行辕、东北保安司令部正忙着从锦州进驻沈阳。直到3月18日,国民党各部才基本到位。    
    随后,新6军、第52军、新1军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发起攻势,分头齐下,于3月21日前先后拿下了辽阳、抚顺、铁岭这三个重镇。至此,在沈阳外围的重要城市中,只剩下本溪仍孤零零地控制在民主联军的手中。东北形势骤然紧张。    
    1946年3月24日,毛泽东致电东北局:国民党军在辽阳、抚顺等地巩固了地位后,则会派兵北上四平、长春,你们须及时将南满主力向北转移,同时要留下相当数量之部队保卫南满解放区。近日美国因苏美关系,急欲停战,蒋被迫亦不得不停战。故美方已派专机接周恩来赴渝谈判,望你们准备一切,尤其是不惜牺牲,打一两个大胜仗。    
    毛泽东想在谈判前打几个大胜仗,蒋介石也同样想要打胜仗。    
    只有用胜仗才能加强谈判者在谈判桌上的说话力度。    
    3月下旬,国民党集中新6军第22师、第14师,第71军第88师,第94军第5师,第52军第2师,第25师共6个师兵力,以沈阳为基地,展开了对南满的大举进攻。而新1军则向北扫荡,以待南满态势稳定后,力克四平。    
    要攻四平,必待南满平定;要南满平定,必待本溪攻克。因为在南满,只剩有一座孤城本溪尚控制在民主联军手中。    
    4月1日,国民党第25师、第14师分别由抚顺、辽阳方向同时向本溪进攻,成两路夹击之势。守卫在本溪的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以分头迎敌、各个击破的战略先于2日在石灰厂、三人沟、大甸子一带毙伤敌25师700余人,将其击退至山城子一线。随后,另一路民主联军则于铧子沟附近消灭了第14师1;000余人。尽管在国民党军的猛烈炮火下,民主联军的阵地前沿几次受到威胁,最终国民党军仍然未能越过防线一步。正在僵持之机,民主联军的另一路避开国民党军队的锋芒,突然对苏家屯之敌发动夜袭,敌军后方大乱,被迫撤退,第一次进攻本溪宣告失败。    
    进攻本溪失败,令熊式辉和郑洞国大跌眼镜。二人并没有把本溪看在眼里,以为马到即可功成,随后可全力进攻四平,不想初战即不利。熊式辉恼羞成怒,遂于4月7日再次下令:兵分三路再攻本溪,第52军军长赵公武亲赴前线指挥战斗。    
    8日,国民党军左路第52军第25师从抚顺西南直插本溪北端,在大田家屯东山和太平山北面与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的两个旅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守在大田家屯东山的是民主联军三纵7旅的一个连,经过浴血奋战,最终以全连伤亡71人的代价迫使国民党25师只得改变方向,转而攻向太平山。    
    而在太平山之北防守的则是三纵第9旅的一个连。自战斗打响后,这个连反复打退了25师的八次冲锋,阵地变成一片焦土。连长和指导员都身负重伤,到下午时,阵地上连一个班都凑不起来了,但国民党部队仍然难以前进半步。    
    黄昏时分,民主联军三纵的大部队集中第7、第9两旅主力,经过长途迂回终于包围了敌第25师的一个团。经过勇猛冲杀,除一部集体投降外,该团全部被歼。在随后的追歼战中,国民党第25师师长刘世懋被打伤,另有1;800余敌军被消灭,52军军长赵公武差点被活捉。侥幸漏网后,赵公武不敢再战,仓皇带着余众逃出战区。    
    这个时候,正从右路发起进攻的国民党军新6军第14师得知第25师被追击后,急速北进,企图迂回到民主联军侧后,为第25师解围。    
    得知此情后,三纵部队抢先埋伏在大英守屯地区。由于新6军14师一路急奔,抵大英守屯时已是疲惫不堪,当时正是黄昏时分,太阳刚刚落山,余霞穿过云层洒满大英守屯的北山坡上。    
    14师正欲休息,突然四处枪声大作,三纵主力从四面杀了出来。14师仓促应战,死伤惨重,只得慌忙溃逃。逃到长岭地区,再遭民主联军重创,14师师部及一个团先后被消灭,师长龙天武受伤,副师长以下共伤亡1;380多人,另有600多人被俘。    
    见到左右两路皆遭惨败,从中路进攻的国民党第60军182师推进到马家寨等地,不敢继续前进。民主联军获得了第二次保卫本溪的胜利。全部战斗共历时四昼夜,歼灭国民党军4;000余人,致使新6军第14师损失1/3,第52军第25师损失近半。    
    而本溪,仍像一根铁钉一样,牢牢地钉在南满的大地上。    
    南边的战斗打响后,北边的战斗也打响了。    
    坐镇四平的林彪绝不会呆坐着等待新1军的进攻。他率先向稳步推进的新1军发起了进攻。    
    4月8日晚,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12个团的兵力在兴隆泉、柳条沟、兴隆岭一带盯住了新l军的新38师。在这个湿暖的南风徐徐吹起的月夜,林彪利用我军善于夜战的特点,聚歼了新38师的4个整连,使得一向以“天下第一军”自诩的新1军首遭重创。    
    林彪这里枪声未息,黄克诚带领部下在四平以南的泉头车站一带却是激战正酣。向泉头车站发起进攻的是国民党新1军的第50师,黄克诚于4月5日在那里投入战斗,面对来势汹汹的第50师,民主联军迎头痛击,直战了7天7夜才退出战斗。    
    新1军刚被林彪狠咬了几口后,陈明仁带着第71军就紧跟着冲了过来。    
    刚进入东北的陈明仁奉了郑洞国之命,想从侧面迂回到四平外围,以配合新1军攻城。一路上,该军所属的第87师、第91师顺利占领法库县城后,争先恐后向北开进,渐渐地拉开了距离。陈明仁未入东北就得知林彪不太好惹,不想一路北上,却连林彪的影子都没见到,不禁放松了警惕。    
    未料此时,林彪却正在暗中打量着他呢。    
    陈明仁的两个师一拉开距离,林彪就立即下令民主联军独立旅从金家屯地区开始,对87师节节抗击,诱敌深入。孤军深入的87师果然中计,带着胜利的喜悦,径直推进到大洼、金山堡地区。丝毫未曾察觉一张大网正悬在他们的头上。    
    4月15日下午17时,林彪一声令下,集中了14个团,由西北、东面、西南三个方向同时向金山堡一带发起了突击。黄昏时分,87师的一个先头团即被歼灭。随后,黄克诚一部赶赴大洼地区,拦住正在前来救援的91师,其余部队将87师陆续赶到的部队分割压制在大洼以南金山堡周围十余个村落之内,逐个歼击。经整夜激战,至4月16日上午7时,国民党军第87师主力所剩无几,师长黄炎落荒而逃。前来增援的第91师紧接着亦被击溃。    
    此一战,国民党军800余人被消灭,1;669人受伤,2;000余人被俘,刚进入东北的国民党第71军受此重创,陈明仁心痛不已,再也不敢大意。    
    郑洞国本想先取本溪,再克四平,不想反而兵力分散,两处作战。正在一筹莫展之时,长春又响起了震天的枪炮声。    
    彭真调动其余部队,乘国民党军队两处被牵之机,展开了夺取长春、齐齐哈尔和哈尔滨三城的战斗。    
    4月14日下午14时,在彭真的统一安排下,东满军区司令员周保中、政治委员林枫指挥杨国夫、曹里怀、贺庆积三路人马共两万余人首先打响了夺取长春的战斗。经过4天的奋战,于18日晚19时胜利攻取了长春。共毙伤敌军2;000余人,俘获16;000人。长春解放后,民主联军于4月25日攻下齐齐哈尔,4月28日夺取了哈尔滨。    
    长春、齐齐哈尔和哈尔滨相继解放后,民主联军少了后顾之忧,主力部队纷纷奔赴四平。    
    小小四平城骤然成为东北的焦点所在,国共双方的兵力正在从四面八方聚来。    
    一场血战在所难免。


第一部分 无惧风雨如晦 远赴白山黑水第16节 化四平街为马德里(1)

    烟花三月,江南草长。正是一年好光景。    
    可蒋介石却正对着这副好光景火冒三丈。    
    四平总攻迟迟不能开始,本溪又久攻不下,而长春却转而落入共产党之手。蒋介石背着手在屋子里踱来踱去,“熊式辉,无能!”他愤愤地骂道。    
    蒋介石不能不恼火。十几天前,他还大肆叫嚷:不拿下四平,不停止战争,不打到长春,不商谈和平。而如今却是两处受挫,这让他的老脸往何处搁?    
    “收拾东北,必须得有一个有才能的人。”他自言自语,“看来,还得杜聿明去。”想到此,蒋介石令手下人立即电告杜聿明:速回东北,收复主权。    
    在北平医院里,杜聿明正躺在病床上,等待着肾切除手术的痊愈。在这个寂寞的春天,他看着来自东北的战报,不禁自叹,不知自己是否还有机会重返东北。正在此时,忽接到蒋介石的电报,杜聿明欣喜若狂,一跃而起,早忘了身体尚未康复的现实,星夜北上,赶回沈阳。    
    杜聿明又回来了,犹如未熄的灰烬里加了一把柴,烽烟更浓了。    
    “立即进攻四平!”这是杜聿明的第一道命令。    
    军令如山倒。何况是杜聿明的军令?国民党军各部不敢怠慢,全力前进。4月18日,新1军率先推到了四平的西郊。    
    四平城内外的战火一触即发。    
    林彪站在四平城头,举起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敌人的部署,不禁眉头越皱越紧。虽然已调集梁兴初、黄克诚、万毅等向四平靠拢,但他仍觉得实力不足。走下城头,林彪只扔下一句话:“急电长春部队南下增援。”    
    这个时候,陈明仁率领的第71军与由郑洞国暂时指挥的新1军已从西面和南面两侧对四平形成了半月形包围圈。    
    陈明仁因第71军已遭到林彪重创,不敢分散,一直紧跟在新1军左右。而新1军由于前一阵一直由东北保安副司令梁华盛指挥,连遭民主联军打击后,杜聿明对这个王牌军的表现极为不满。此时,原军长孙立人在英国尚未回来,杜聿明撤换梁华盛后,决定暂将该军交给郑洞国指挥。郑洞国接手后,正想凭借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一展自己的雄风。所以,在杜聿明要求力克四平的命令下达后,新1军进攻速度最快。    
    就在4月18日这一天,郑洞国令新1军的新30师、新38师和第50师轮番轰炸四平外围的民主联军阵地。在飞机、坦克支援下,国民党军首先对四平南郊展开重击。    
    炮弹如冰雹一样落在民主联军的阵地上,平均每分钟30多发,各种工事堑壕瞬间被夷为平地。到处弹痕累累,每五六米就有一个弹坑。国民党步兵紧跟其后,潮水一般冲入民主联军的阵地纵深之处,虽然各部民主联军奋力抵抗,但仍是占据下风。    
    到21日,新38师突然离开南郊,转而向四平西北的三道林子北山方向迂回,企图占领北山制高点,与新30师形成南北夹攻之势。    
    “必须死守三道林子!”林彪命令,“附近部队立即增援,丢了三道林子等于丢了四平。”原来这三道林子距四平城的中心四平街只有1公里,在地势上居高临下,可俯瞰大半个四平城,是关系到整个四平城安危的重要支撑点,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要攻,一个要守,三道林子立即成了四平之战的新焦点。双方兵力潮水一样迅速向三道林子涌去。枪炮声如暴风骤雨一般又急又密,山坡上的大小树木跳动着烈焰,嘎嘎作响。新38军连续四次冲锋,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