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5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上圣明!”

    诸位署长对君上的干脆利落,一点都不意外。

    敲定直隶一事,欧阳朔回归正题,看向范蠡,笑着说道:“范卿之意,可是推荐原廉州郡郡守魏冉,出任潮州郡郡守一职?”

第七百四十二章 组建虎豹骑

    “微臣只是提议设立直隶郡,具体人事任免还请君上圣裁。”范蠡对君上的问话,却是避而不答。

    “老狐狸!”

    欧阳朔心中一叹,范蠡还是一如既往的谨慎,即便开始在领地事务上发声,在最敏感的人事问题上,还是不愿介入太深。

    范蠡虽然这么说,魏冉的任职还是很快讨论通过,解除其廉州郡守职务,转任潮州郡郡守。

    此番将魏冉调离中枢之地,怕是有人心里要松一口气了。

    魏冉虽好,能力也强,却是有点贪。任职廉州郡守期间,贪婪的苗头又开始展露,申不害多次跟欧阳朔汇报过此次。

    民间对魏冉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就连萧何,都对魏冉颇有微词。将这样一位官吏留在中枢,欧阳朔算是心胸宽广了。

    此番将魏冉调离,也算是对他的一番敲打吧。

    …………

    十月八日,三位郡守的任命就公之于众。

    除了三位郡守,接替霍光的税务署长人选,也一并公布。此人由范蠡举荐,是商家的一位顶级门徒,一直以来都是霍光的重要助手。

    随着消息公布,领地又是掀起一番波澜。

    宋家人得到消息,自然是欢欣鼓舞,一扫此前的阴霾。

    当然了,家主宋天雄不忘告诫家族子弟,切不可因此而骄纵,更不能借着宋文的权势,去谋取私利,否则的话就是自寻死路。

    宋天雄隐约从女儿宋佳的口中感觉到,欧阳朔手上怕是掌握着一支监察百官的秘密情报机构。

    由此,宋天雄联想到的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锦衣卫。

    一想到这,宋天雄就心中发寒。

    可以想见,一旦宋家人犯事,以欧阳朔的铁面无私,可没人救得了宋家。宋文、宋武两兄弟,已然成了宋家的核心支柱。

    宋家老太爷甚至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这两位孙子的赞赏与偏爱。

    阮氏一族的溃败,虽然让宋天雄等人大快人心,回头想想也是心中发寒。现实中的那位毛头小子,早就成长为需要他们仰望,甚至是敬畏的巨擘。

    就算是在宋家,连宋老太爷提前欧阳朔,也不敢直呼其名了。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

    霍成君小萝莉就很不高兴,因为她要跟着爹爹搬到韶州郡。如此一来,就不能再去南疆都护府,跟冰儿姐姐一起玩耍了。

    更重要的是,不能再见到她的君上哥哥了。

    离开的时候,欧阳朔亲自给霍光一家送行,霍成君哭得稀里哗啦的,很是惹人怜爱。

    霍光见了,只能对着君上苦笑,满是歉意。

    相比霍成君的不高兴,魏冉就显得有些落寞了。魏冉算得上是领地资历最老的一位郡守了,现在却被宋文等小辈骑到了头上,如何不落寞。

    魏冉不是笨蛋,他早就想过,有一天廉州郡会被撤销,划入直隶。他对直隶郡守一职,可是一直非常渴求的。

    没想到在跟臧文仲的竞争中,竟然落得一个惨败。

    落寞是落寞,魏冉却是不敢抱怨什么。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魏冉也是意识到,他在廉州郡的那些小动作,怕是都被君上看在眼里。

    再加上女婿白起,再不是领地唯一的神将,话语权大打折扣。而且以白起的性格,也不会去提他这位岳父斡旋什么。

    如此,魏冉也只能乖乖前往潮州郡赴任。

    对魏冉,欧阳朔并未真的放弃。

    临行前,欧阳朔交待魏冉好好治理潮州郡,只要有功绩,未来重归中枢,或者是更上一层楼,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谢君上!”魏冉听了,感慨不已。

    ************

    十月十日,白石城。

    岭南之战已经彻底结束,欧阳朔带着杜如晦等军务总署大佬,特意赶到白石城,主持新一轮的军队整编事宜。

    选择白石城,一是十五万盟军安置于此,二是此地意义非凡。

    孙膑、霍去病、史万岁、恶来、狄青以及樊梨花六位大将,悉数丢下各自部队,赶到白石城集结,汇报各自的战果。

    樊梨花军团不用说,此战最大的功臣,俘虏十五万盟军,战损两万。其他五个军团战损都在四五千左右,合计俘虏野战军九万余人。

    基本上将三郡之地的野战军一网打尽。

    除此之外,还有各地的守备部队,初步统计,不下五万人。只是相比野战军,地方守备部队的兵员素质要差上一截,不宜整编进野战军序列。

    对于守备部队,没什么好说的,除了整编出三个警备师团,剩下的兵员要么转入预备役,要么直接安排退役。

    此次军队整编的重点,就是这二十四万野战军战俘。扣除各大军团的战损,还能整编出三个军团来。

    如何安排这三个军团,在来白石城之前,欧阳朔大抵已经有了盘算。

    其一,组建禁卫军第二军团。

    主要从十万盟军骑兵部队中,挑选出七万最精锐的骑兵,组建禁卫军第二军团。

    盟军本就是【岭南城邦】各领地最优秀的部队,训练有素,兵员素质极佳,就算是直接整编为禁卫军都可以。

    此番从十万骑兵中挑选出七万来,可谓精中选精,优中选优。

    该军团将参照历史上虎豹骑的标准,进行整编训练。虎豹骑本就是禁卫军系统,可谓一脉相承。

    禁卫军统帅霍去病,最擅长的就是骑兵作战。奈何此前条件有限,原禁卫军团只有两个骑兵师团,其中一个还是特殊的铁甲兽骑兵师团。

    此番组建禁卫军第二军团,无疑就是为了补足这个短板。同时也给了天才将领霍去病,更大的发挥空间。

    虎豹骑的军团长,欧阳朔圈定了还在进修的马超。于此同时,历史上的虎豹骑统帅曹纯,被圈定为副军团长兼第一师团的师团长。

    马超跟曹纯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监督。

    除了这两位,马超的弟弟马休被任命为第三师团的师团长。原禁卫军团第一师团的师团长林逸,调任第二军团,担任第二师团的师团长。

    有林逸这位本土将领带着,第二军团将会比较容易融合到禁卫军体系。

    林逸调走之后空下来的职位,将由老将马腾接任。西凉五马,每一位都是骑战的高手,欧阳朔自然是要人尽其才的。

    至于禁卫军第二军团剩下的两位师团长,将从降将中直接提拔。盟军中可也不乏可堪造就的将领,毕竟都是各领地的首席大将。

    山海城用人,从不以出身论高低。

    说起来,现在的大军可不就通过整编战俘,一步步扩编而来的吗?!

    山海城很早开始,就没在领地征召新兵了。

    这也就是荒野,战争频发,才能让山海城如此施为。每次大战爆发,不仅不会减员,还将收获大量的战俘。

    此种模式,其他领地是模仿不来的。

    其二,组建豹韬军第三军团。

    龙骧、虎贲以及豹韬军三大集团军,唯有豹韬军目前只有两个军团。此番扩军,欧阳朔自不会再忘了豹韬军。

    豹韬军第三军团的军团长,欧阳朔选择了前盟军指挥官,也就是老将冯异。一则以冯异的能力,足以统领一个军团。

    二则也是借着冯异的晋升,安抚投降的盟军。

    于此同时,还在进修的曹洪以及马铁两位骁将,将在进修结束之后,分别担任第三军团的第一师团以及第二师团的师团长一职。

    西凉五马中的最后一马马岱,将被安排到龙骧军第三军团,也就是张辽军团,担任副军团长兼第一师团的师团长一职。

    张辽军团整体整编,欧阳朔自然要安排一位武将,平衡张辽的存在。

    其三,组建龙骧军第四军团。

    按理来讲,此番是在虎贲军主场作战,这最后一个军团名额,理应留给虎贲军才是。

    欧阳朔如此安排,也是出于战略考量。

    随着岭南行省全境纳入山海城治下,领地东面跟闽南行省接壤,东北面跟江川行省接壤,整体安全形势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唯一的威胁,就来自北面的【湘南城邦】。

    相比之下,龙骧军所在的云南行省,将成为领地下一个主战场,仅凭龙骧军三个军团,有些捉襟见肘,因此更需要兵力的支援。

    综合考虑之下,欧阳朔还是决定优先组建龙骧军第四军团。

    第四军团的军团长,欧阳朔选定了青年将领罗士信。

    罗士信本就天赋不凡,只是因为英年早逝,才在历史上声名不显。这两年在白起的亲自调教下,罗士信已然迅速成长为一员不可多得的骑兵大将。

    兼且罗士信是山海城的“老将”,功勋卓著,由罗士信出任第四军团的军团一职,在军中几乎不会遇到什么阻力。

    于此同时,欧阳朔还安排了猛将夏侯渊,出任第四军团的副军团长兼第一师团的师团长一职,辅助罗士信。

    有此二位坐镇,再加上白起的统领,当无大的问题。

    至此,三大军团的缺额全部安排妥当。

    西凉五马、曹氏兄弟以及夏侯渊等三国将领,也都一一安置到位。

第七百四十三章 四大统领

    此轮军队整编,涉及三个野战军团,共计二十余万大军,对领地而言又将是一笔巨额的军费开支。

    据测算,如果算上抚恤金,仅一次性军费支出就达到一百五十万金币。

    更加恐怖的还是日常军费开支。

    等到三大军团整编完成,山海城野战军的军团数量将达到十三个,仅是每月的军饷支出就达到五十万金币之巨。

    再加上南洋水师的五大舰队,算上军队每月粮草物资的消耗,武器装备的补充、更新,战争抚恤等等加到一起,山海城每月军费支出将超过百万金币。

    山海城财政收入的六成以上,都投入到军队当中。再扣除其他财政支出,山海城虽然每月仅税收收入都破百万,依然没有一丝一毫的财政净收入。

    甚至于说领地一些大项目的上马,都得借助四海钱庄的贷款来完成。

    此番扩军的一次性支出,都是欧阳朔自掏腰包,从他的储蓄中单独拿出一百五十万金币。否则的话,财政总署就得再次找四海钱庄贷款了。

    如此一来,欧阳朔个人财富再次缩水至六百五十万金币。如果再扣除此前承诺的留给七号研究所的五十万经费,就只剩下六百万金币了。

    盖亚四年的全球拍卖会,欧阳朔至少需要准备五百万金币。也就意味着,欧阳朔现在能自由支配的资金,已是不多了。

    这也就是山海城了,不仅商贸发达,还拥有造船业、军工产业、纺织业、钱庄以及钢铁产业等支柱产业的支撑。

    换做一般领地,早就被如此巨额的军费开支给拖垮了。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欧阳朔为什么要大力推动远洋贸易了,如果没有远洋贸易巨额利润的支撑,山海城根本就养不活如此规模的军队。

    真要如此扩军,领地各项建设就将陷入停滞。

    山海城能在疯狂扩军的同时,还能引导领地工业化,加速领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教育跟基础医疗,也算得上是荒野的一大奇迹了。

    所以说,如果领地一味地对外征战,丝毫不考虑领地内政,夯实领地根基,促进各项产业发展的结果,就是被大军彻底拖死。

    穷兵黩武,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了。

    ************

    随着军队整编计划落地,各大军团也将开始调动。

    城卫军团不用说,战后就将启程回归,大军将先行赶到镇海城,再搭乘战舰从海路回到山海城。

    岭南大战,欧阳朔手中没有留一支总的预备部队,是非常冒险的选择。一旦西境或者北境出现什么紧急情况,救援都来不及。

    镇守在山海城外的城卫军团就是一支总预备队,随时都能通过传送阵,传送至各大行省,支援前线作战。

    等到立国之后,为了拱卫都城,城卫军团就无法再随意调动了。除非情况危急,城卫军团将永久性地驻扎在城外,时刻拱卫都城安全。

    同样的,就是禁卫军都不宜经常出征。

    否则的话,诺大的都城如果没有一支强悍的大军时刻拱卫的话,极容易造成朝局动荡,人心不稳,暗潮汹涌。

    一个不慎,王朝就有倾覆之祸。

    历史上哪一个王朝都是如此,即便在生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