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长姐-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你们吃到过年了!等过年就到姥姥家去过!你们不愿意留下,就过完年再回来!”方婆子红着眼,拉了裴芩说话。

“娘还没过完七七,今年的年就算了。”裴芩婉言拒绝。

方婆子眼泪又掉落下来。

方立要劝话,就算不去他们家,去过年,看到他们的好,也想留在方家了。

裴芩却道,“去坟地吧!纸钱香烛都准备好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跟着她上了山。

按规矩,方氏晚辈,作为爹娘的方老秀才和方婆子不应该来。但这十多年来,让大闺女委屈了,临死都没能见上一面,又是匆匆葬的,俩人也就都过来了。

不管哭的出,哭不出的,哭了一场,烧了一堆的纸钱。

下山的时候,方老秀才脚步有些凄苍,跟裴芩道,“你们几个好好念书,练字,有啥不懂不会的,就拿来问姥爷!”

让裴芩讲讲《论语》和《孟子》还行,八股制艺她是一窍不通,真能请教方老秀才她也乐见。不过,翻过年,她就准备把裴文东送到镇上学堂去了。

方老秀才没有多留,直接就回去了。

方芳不满的噘着嘴,小声嘟呶,“为啥不留下吃了饭再走啊!家里的那点腊肉腊鱼拿来那么多!”她还想着过来走亲戚,能吃一顿好的,结果连饭也没得吃,啥吃的也没有。

四丫看他们走了,那正好。昨儿个吃她们一顿,今儿个还她们些东西。真要再都留下吃一顿,拿的那点东西,又要被他们吃光了!还不如不拿!

方立很是有些不甘心,想把裴芩姐弟几个带去方家不可,可他再劝,表现诚恳,裴芩都丝毫不为所动,只能不甘的走了。

后山村的众人却都真真切切的知道,方氏那血书上留的内幕,肯定是方家的人使了啥手段,才让她兼祧的。不然当初方老秀才放出话,再不认方氏这个闺女,十多年都没点来往。方氏死了,方婆子和余氏过来闹完,方老秀才又带人过来,还把钱婉秀差点逼走。

这方氏头七,又全家大小都来,还送那么多东西,这以后肯定不会不管裴芩这几个外孙了!

外面传的也更加激烈了,啥方氏兼祧是被老裴家使了手段的,她背了十多年黑锅,到裴宗理带了个有钱人家的小姐和儿子回来,终于被逼死了!要不然老裴家抢了方氏的血书干啥!?那就是心虚,怕人知道!

说起钱婉秀,明知道裴宗理家里有媳妇儿还嫁,那按规矩说,就是外室,回来就是小妾!以后就算是裴宗理的媳妇儿,那也是小妾扶正的!

妾不妾,扶正不扶正这些,对乡下的百姓来说,理解的没有那么深,也没那么在意。不过方氏是被他们逼死了是真的,有钱人都找小妾,他们也是都知道了,越不懂,就越议论。

老裴家越捂着,掩着,那些人越打听,越想知道,也传的越快。

常咏麟的车夫回到常家也是一通说,说的裴芩姐弟几个多可怜,一个外室,进门逼死正室,还要迫害裴芩姐弟几个。还自我猜测,裴芩长得标志,弟妹也都不差,那方氏也肯定长得好,还是秀才的闺女,识字的,她当初兼祧,八成是大伯垂涎弟媳妇的美色,强占了弟媳妇儿!

他这一说不打紧,那些快嘴的丫鬟婆子,有些帮厨的每日都还回家,见了人就说太平镇有家兼祧的有内幕,还逼死了人,如今就剩孤苦伶仃的四个姐弟,还夸了一番常员外慈善,让常小少爷给姐弟送了银子救急。

王庭就说,裴芩已经好些天不来县城教他了,就算下了大雪,那晴天了,雪也化了,她还不来,原来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又听常咏麟都去了太平镇,他也想要去。

大人们不同意他乱跑,让管事打听了,送了二十两银子,几袋子米面油盐过来。

家里的米面油盐都还有不少,但人家送来了,裴芩也不会拒收,道了谢,把东西收了。

管事又跟裴芩姐弟打听了一番方氏死的事和裴宗理带哪个地方的钱家的闺女回来的,都是啥情况,问完就告辞回去回话儿。

看王家的也来送东西了,村里人就有人像裴芩姐弟示好,送点干菜,还有人给她们送鞋样和花样子。

听她们姐弟在家里学字念书,也有大人让自家娃儿过来找她们玩了。

三丫四丫之前都不和村里的女娃儿一块玩,裴文东都是跟在裴文博的后面,听他指使,被村里的小娃儿嘲笑看不起。有人来找她们玩,四丫都撵了,“我们在家干活儿念书呢!没空出去玩!”

裴芩有些头大了,她们的新棉袄都是红色系的,除了裴文东的能穿,她和三丫,四丫守孝都不能穿。可身上的旧棉衣一点不保暖。

想了想,裴芩到镇上的裁缝铺重新做了棉衣。除服要二十七个月,方氏给她们做的棉袄有两年都不能穿。等两年后,都长大了,也穿不着了。她就让裁缝铺把外面的料子拆了,重新换成月白色的。

加了钱,两天就做好了,还在领口袖口和衣摆绣了简单的纹样,没给她们算钱。

朱氏看村里的人态度都在慢慢转变,对裴芩姐弟几个好了起来,确定了她们不回老裴家之后,几次说要把她们撵走的话。因为少了两间西厢,两房人挤在一块,实在不够住的。

裴芩跑到镇上,找了孙铁柱,请他帮忙租个小院她们姐弟住,最好能买下来,明年开春把房子盖到镇上来。

孙铁柱听她们以后要搬到镇上来,很是高兴,当即就让她们搬到他家里去,“我家里够大,足够你们住的了!你们想住到啥时候就住到啥时候!等你们屋子盖了,你们想搬就搬!”

“我们是为我娘守孝,在自家没啥,要是住到你们守孝,就不方便了。银子这个常家送了些,王家也送了些,是不差的。”裴芩还是喜欢住自己的窝。

孙铁柱知道劝不动她,立马就去帮她打听,谁家的屋子租赁,谁家的宅院要卖的。

他言语上虽然没说老裴家啥话,但是催得很急,说裴芩姐弟几个要立马搬出来。

众人纷纷猜测,老裴家看拉拢无望,就把她们姐弟赶出来了。

有了这层消息,传的很快,当天就有信儿,有一家两院宅子,本来俩儿子一家一院,结果小儿子没长大。现在他们家翻盖了新房子,一家人都住在新宅院里,旧的那一院本来是要留给孙子的,现在卖给她们姐弟了,堂屋下大雪塌了,但还有两间西屋前些年翻修过,收拾一下还能住人。

另一家也卖宅子,不过是一块空地,离街上远,虽然便宜些,就是现在没法住。

裴芩花了二十五两银子买了先头的一院,孙婆子和孙铁柱邹兴过来帮着打扫,隔壁的住户也来帮忙收拾。

只用一天就全部拾掇好,孙铁柱和邹兴赶了两辆驴车过来,把被褥,方氏的箱子和柜子,锅碗瓢盆,和米面食材,连同柴炭。孙铁柱拿着斧子,把厨屋也拆了,木材都装上车。

四丫在一旁喊着话,“屋里的木板是钉上的不好弄了,但这两扇门是我们花银子做的!要带走!就算以后不用,劈了当柴烧!”

孙铁柱和邹兴又把两扇门也卸掉,只留个空屋和两床破铺垫。

朱氏等她们走后,急忙忙跑过来看,见拆干净了,气的倒昂,咬着牙,心里骂了一遍又一遍。

村人看她们搬走,是搬到镇上去了,顿时有些悻悻的。这以后想靠也沾不上了啊!立马有人倒到老裴家,凑去跟朱氏说话。

裴芩姐弟几个把新家简单布置了下,就在镇上住了下来。

两家离的不算远,走一段路就到,孙婆子就经常过来看看,见她们姐弟也不出门,就守在家里,念书练字,跟人说起来,就忍不住擦眼睛。

邹氏生了个大胖儿子,还没出月子,没法过来看,让邹兴常过去帮一下忙。

方氏死后,兼祧的事情有内幕暴出来,邹兴非要娶裴芩,还说愿意等她三年,邹婆子也觉得很不错,邹老汉也就不拦着了。就是裴芩三年守孝过完,也十七了,儿子等到那时候可就二十了。

也没有娘了,孙婆子再有做媒的心,也不好说,只能探一下裴芩的口风。

裴芩直接说三五年不会考虑。

孙婆子觉得她是聪明人,应该也察觉了邹兴的意思,这话就是回绝了,告诉邹兴行不通,还是另找人,不然以后见面都尴尬。

她那么觉得,是高估裴芩了。裴芩说三五年,那还是短的,十几岁就成亲生娃儿的,那真是拿生命在玩!来探她口风的也不止孙婆子一样,苗婆子也问过,说啥她有个娘家侄孙,还有个妹妹的小儿子条件多好多好。

后来见裴芩不理会,知道没戏,就又说张婆子现在又反悔了,又想让张大运娶她了,说啥她热孝里嫁人也不算早,真等三年就成老姑娘,嫁人都嫁不掉了。

所以才有,有人探口风,裴芩的一句三五年不考虑亲事。她现在考虑的是钱。

滑板和手拉车再分的钱只能作为她们以后的开销,明年裴文东的束脩和笔墨纸砚。盖房子,五十两银子花了一半,剩下的有三十两,想盖一圈青砖瓦房却是不够的。

给三人布置了课业,裴芩就出去找了做算盘的,把三十两银子都花上,一口气买了一百多把算盘回来。

四丫看到那些算盘,一下子就跳脚了,“你买这些东西干啥?还能卖多少钱不成?那么多银子,你都拿了去买这个,过了年还要盖新房子,这些东西砸手里了咋办!?”

“过了年盖新房的银子你挣?”裴芩斜着她。

四丫一口气堵住,“那你把银子都祸败了,我们以后咋办!?”

“你哪只眼睛看见我祸败了?”裴芩白她一眼,该过年了,她这时候买一批算盘,正是便宜的时候。说完看也不看四丫,招呼一声就去了孙铁柱家。

四丫气的小脸阴沉,直跺脚。

三丫皱着眉,看她的眼神满是不赞同,“四丫!长姐上次就说过让你把脾性扭过来,你咋还这样?长姐做事也没有不靠谱的,每次干啥也都能挣到钱,她都是为了我们几个考虑的。你对长姐不尊敬,也一点不信任,会寒了长姐的心的!”

四丫抿着嘴不说话,过了一会儿闷声道,“我不是怕砸到手里了吗!?咱就那些银子了,就指望着那些银子了。要是砸在了手里,哭都没地方哭!”

“长姐不会的!我相信长姐!”三丫肯定道,“而且,家里的银子都是长姐努力挣来的,就算真砸在了手里,我们又没饿着。长姐自己养活我们仨不容易,不能抱怨指责长姐!”

“你就把她的话当圣旨吧!”四丫气哼一声,回了屋。谁说长姐就不会做不靠谱的事了?家里的那一大袋米,说是做米粉,结果做不成,她们到现在都才刚吃了点头,要吃完早呢!她脑子一热就想干个啥事儿!

三丫相信,长姐肯定又想到了别的法子。明年开春要翻盖新屋子,她们的银钱不够,长姐肯定会想办法的。这些算盘,八成就是长姐想的办法了!

裴芩找到邹兴,有个活儿要找他大哥做。邹老汉打铁有徒弟,做手拉车和手推车也顾得上,所以她想找邹福帮忙,给她买的那些算盘全部装上清盘器。

邹兴还要赶制滑板和手拉车,手推车,不想让别人偷学了,就要自己多费点功夫,多做。他帮不了,就答应下来,回家找了他大哥来。

邹福听她要做的清盘器也不难,算盘都是成品,说赶一赶,年前就能做好。

裴芩付了一吊的定钱,让邹福把家里的算盘都拉走了。

没两天,方家的人就找了过来。快过年了,把她们姐弟赶出来了,方婆子恨不得把裴家的人都骂死。又看她们姐弟住着破烂的屋子,又劝她们去方家过年。

裴芩直接说有事忙,准备过完年就送裴文东去学堂,住的屋子也只住到开春,就翻盖新房子。

方婆子没想到她性子那么固执,劝不动她,只好叮嘱了一番,和余氏走了。

很快到了小年,孙婆子给她们送了一锅拍的包好的饺子。

汝宁府这边的守孝制度没那么严苛,只要服制,婚嫁和酒乐做到,饮食上倒没那么苛刻。

所以裴芩也剁了点馅儿,准备包饺子,她买的是羊肉,这个吃了身上暖。

包好,裴芩让三丫也给孙铁柱家送了一锅拍,煮了饺子,吃完,姐弟几个又拿着纸钱香烛和饺子,跑到山上给方氏烧纸。

到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几天,家家户户都要蒸花馍馍,喜庆的过年。孙婆子让她们不要做了,她多蒸些,分她们些,够上供的就行。

裴芩已经拿钱买了。

孙婆子有些无奈,也只得由着她们了。

四丫嫌买的贵,裴芩别说不会做,她也没有时间去做。只和了面,用饸烙面机压成面条,下油锅扎了一大筐子的馓子,给孙铁柱家送了些,留了些自家过年吃,另外一分两份装好。

二十四这天,邹福把那一百多把算盘全部做上清盘器送了过来。

裴芩又付了余下的一吊钱。

邹福非不要,“已经收过钱了,哪能再收!”

“这是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