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长姐-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芩就泡上了大米,做米粉,要比面条还繁杂,要浸泡大米,磨浆蒸煮之后才压片成米粉,才能下锅做。

在家里捣鼓了两天,裴芩终于压出了能看的米粉,给方氏一人煮了一碗酸辣米粉。

酸辣米粉很好吃,但这么折腾的功夫,实在费劲儿又累人。

裴芩叹了口气,“便宜了亏本,贵了没人吃!不是个办法啊!”

“那你还买那么多大米!”四丫不满道。

“咱可以自家蒸米饭,煮米粥啊!天这么冷米又不会生虫子!”裴芩白了她一眼。要是能直接买了米粉,拿来做就行了!

米粉的计划被推翻,娘几个选择了单做饸烙面,清水煮面,怼骨汤,麻辣肉片的,素面的,牛肉的,分了三种口味。

邹兴家已经把裴芩要的锅炉都做好了,非得不要钱。

“亲兄弟还明算账,你们真不要钱,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咱们关系就走不长了!”裴芩笑着把银子给了他。

邹兴拿着银子,觉得她这么聪明厚道又齐整的女娃儿,咋会那么命苦。那些人肯定都眼瞎,才看不到她的好!

裴芩又买了一堆粗瓷碗和筷子,连锅炉和木柴一块,放在孙铁柱家里。

没两天就逢集了。

方氏半夜起来就和了面,放在屋里醒着,把浇头也提前准备好,天不亮就娘几个就锁上门,集体出动。

到镇上的时候,天才蒙蒙亮,集上的人还没几个。孙铁柱和邹兴,孙婆子已经起来了,在门口等着。见她们娘几个过来,拉了板车帮她们搬锅炉和桌椅碗筷。

把东西拉到街尾树下,摊子支起来。

邹兴麻利的帮着挑了两桶水过来,“等快用完了,我再帮你们挑两桶。”

“不用!不用!实在是太麻烦你们了!”方氏感激又不好意思的道谢,想到前几天四丫悄悄跟她说的话,把邹兴打量了一遍。小伙儿除了有点黑黑的,倒是长得端正,人看着也厚道实诚,勤快能干。又看他那么殷勤,不由的心下挺高兴。这样的小伙儿,才是良配。

邹兴也很是聪明,方氏打量的眼神,瞬间就让他发现了,不由得身子有些发僵,心里怦怦直跳。看裴芩,她已经忙活起来了,忙道,“我来帮你们把锅烧着吧!”

“不麻烦了邹家大哥了!这就烧着了!”三丫把火点上,看木柴烧起来,才交给裴文东看着火。

裴芩把熬浓的大骨头添上水烧开,拽了块面,“先给你们下两碗饸烙面尝尝!”

孙婆子拦着不让下,“生意还没开张,我们哪能就吃起来了!”

“一大早的麻烦你们,我们也过意不去。这么冷的天,吃碗面也热乎。正好也尝尝我家这饸烙面咋样!”方氏让他们别客气,拿俩碗过来,捞了煮熟的面条,添上麻辣肉片的浇头,又给孙婆子捞了一碗,加的骨汤牛肉。

三人看着都挺稀奇,闻着香喷喷热气腾腾的面,就坐下吃了起来。尝了一口,就连连夸赞好吃,“这么好吃的面条,肯定好!你们就等着人排队过来买吧!”

这时候天也大亮了,街上的人也多起来。还没见过谁家的面条是这样压出来的,都很是纳罕。

裴芩吆喝着招呼吃客,她声音洪亮清脆,很快就有人来问。

看那面条奇怪,加了骨汤,浇头也不少肉,吃一碗五文钱也值,就坐下要一碗麻辣肉片的。

生意上门,三丫几个都很是激动,欢喜。方氏麻利的下了一碗面出来。三丫笑着端过去。

“这面条味道倒是奇怪,吃着怪好吃的啊!”

一听好吃,围观的人就上来了。

孙铁柱和邹兴回去干活儿,孙婆子留了下来,说是看看咋样,忙不过来帮把手,非要不走。见围观的人有意愿,就夸赞着面条好吃,“叫饸烙面,你们从来没吃过的!味儿香,量又足,还放了那么多肉!今儿个头一天,拿的面不多,你们想吃的可要抓紧了!”

第一个吃完的人把汤也喝完,喟叹一声,“够味儿!好吃!这啥饸烙面的,还真是没见过这样做的!尤其里面的肉片,嚼着不成渣,反而嫩嫩的,好吃!”

人要么有猎奇心理,要么对新事物的畏惧。

有了第一个吃的,第二个第三个也坐上去,后面的人就多了起来。

三张桌子很快就坐不下了。

看人越来越多,方氏有些手忙脚乱。

倒是裴芩,稳稳的站在的锅旁边,拿了面压面条,滚了之后,长筷子下进去捞碗里,动作利索流畅。方氏只用加骨汤,浇头,和三丫端给吃客收钱就行了。

那边吃完的碗筷,有孙婆子帮着四丫收拾,拿到盆里洗刷。

裴厚理也来赶集起子,如今起子也不咋好了,但他做出来了,没接到活儿的时候,好歹也挣俩买盐的钱。

见街尾树下围了一队人,还有人边走边擦着嘴,和同路的夸赞着饸烙面多好吃,还没见过那样奇怪的法子做面条的,那粗面做的实在好吃云云。

原来是个面摊,竟然围了那么多人,生意也实在太好了!裴厚理心里想着,朝集市中走去。

一直忙道日头高升,拿来的面全完了,还有等着的人没吃到,遗憾的不满。

“我家里还有半袋面,要不先拿我家的面先和了,过今儿个再说!?”孙婆子就建议。

“多谢婶子了!芩儿说了,一次就只这么多,多了不。”方氏笑着擦擦头上的细汗。

孙婆子看还有不少人感兴趣,很是有些遗憾,这样会少十几,几十碗。心里又觉得裴芩很聪明,她说的也应该有道理。

“越吃不到,心里就越会想着念着,下次再来,会早早过来排队的!”裴芩笑着解释一句,开始收拾家伙。

孙婆子恍然的点头,跟方氏夸道,“你真是有福气!有小裴这样聪明能干的闺女!”

方氏也与有荣焉。

桌椅板凳锅炉都收拾好,邹兴和孙铁柱过来,帮着又拉回家,问裴芩,“是每天都来,还是逢集的时候来?”

看这个势头,裴芩倒是想每天都来,“不逢集的时候,街上没几个人,摆晌午一会,不多少,还要支个摊子。”她是想去县城摆,可惜她们没车。就算借了架子车,一口气推几十里推到县城,可累的够呛。

“有人!有人!太平镇也不小,多的是懒散户,不想做饭的!那面馆天天都有不少人的吃的!”孙婆子听她们要摆摊,晌午的时候就出去溜达过好几趟。

“那我们就逢集的时候摆早上,不逢集的时候摆晌午?”裴芩问方氏。

“好!”方氏自然听她的,只要有的钱挣,她不怕辛苦!

这么说定,孙婆子非要拉她们在家里吃饭。

上次裴芩和四丫吃他们一顿,又是割肉又是杀鸡的,还回个鸡腿,方氏可不敢留,婉言谢绝了,把东西收拾好放在他们家,娘几个就拖着手拉车回了村。

裴厚理也赶集回了家,起子没掉几个,他也没见孙铁柱再起子,而是天天关在家里不知道做啥。他直觉和裴芩有关,想了想,还是决定出来找方氏问一下。结果门却从外面锁着,家里一个人没有。

他正要回去,就见她们拉着个带轮子的东西回来,他一眼就看到那是木材打的,想到了裴芩又拿给孙铁柱做了,所以孙铁柱才拎着肉和点心送过来,还有上次那个啥木板。裴厚理觉得不能让她们再这样了,站在门口等着,“你们去赶集了!?”

原本方氏还想着,他做木匠在外跑,认识的人多,让他帮着裴芩找个好人家。现在有个各方面都不错的邹兴,她就不想理会裴厚理了。

四丫戒备的看他打量手拉车,开了门,赶紧拉回到屋里去。

裴芩又累又饿,“还有笋子没?掺肉炒了,煮米粥吧!”

“还有几个呢!你先歇会儿,娘这就去做!”方氏把东西放下,就赶紧进了厨屋。

裴厚理要进来,裴文东把栅栏门关上,绷着小脸,不让他进。

“三郎!把门打开!”裴厚理皱眉道。

四丫跑出来,“我们已经分家了!大房不管我家的事!大伯要是想问我们手拉车的事,还是别问了!没人会教给你的!”拿了锁就把门锁上。

裴文东看大门锁了,赶紧跑回了屋。

裴厚理脸色青黑,“大丫!大丫你出来,我有事跟你商量!”

三丫帮方氏去烧锅做饭了,四丫正坐在炕上,拿着钱袋子数钱,裴文东趴在一边看着。裴芩躺倒在炕上,听着铜板响声,不一会就睡着了,哪还应声。

裴厚理在外面叫了好一会门,见没人应声,气的脸色发青。看都把村里看热闹的叫了出来,黑着脸转身回了家。

后面就有人议论,“那裴老二家大丫,想出了起子教给外人不教给他,让外人挣了钱,这是坐不住了!”

“我看不单穿玉米的起子,她们出门手里拉着的那个,也是木材打的,好像还带轮子,估计也是能挣钱的,也教给别人了!”

这话一出来,立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方氏端着饭到屋里,摆在小桌上,见裴芩都睡着了,心疼的过来叫她,“芩儿!起来吃了饭再睡吧!”

要赶早集,娘几个醒的都很早,这会都困了。

裴芩起来,把炕烧上,吃完饭,炕就热乎了起来,“下回逢集回来的时候,买一袋炭回来,还要买干柴,不然家里的柴火烧不几天。”

连四丫也没有异议,“今儿个一共了七百一十文钱!”

“除掉本钱也没赚几个。”裴芩皱着眉。

“慢慢来!刚开始没有亏本,就已经很好了!”方氏却很乐观,“只要有这个进项,每天都能到钱,就是好的。”

“咱会越赚越多的!”三丫打气。

方氏催促着都去睡,都累了半天了,明儿个还有得忙呢!

裴芩一觉睡到傍晚,起来见方氏在做针线,又揪了裴文东背书。

第二天再去摆摊,就不用起那么早,只要早上把浇头和面准备好,拿到镇上。

孙铁柱和邹兴已经把锅炉和摊子给她们支起来了,水也挑好了。

邹氏也在这边,说要看看生意咋样,面咋做的。

裴芩让孙铁柱和邹兴以后不用帮,只要把滑板和手拉车,手推车赶制出来就行了,“……晌午时间宽裕,我们人手多,就一个小面摊,忙得过来。”那边已经烧上火,给邹氏下一碗牛肉饸烙面。

邹氏推辞了下,把面吃了,“我早上吃那么多,这都不到晌午,根本不饿,竟然把一碗面吃完了!真是好吃!”

“很多人来吃!生意好的不行!”孙婆子笑着夸。非要给钱。

方氏哪里会要,“已经麻烦你们那么多了!”

倒真有人见这边面摊摆上,喊话等会要来吃面。

晌午的人倒是不多,三三两两的,多是太平镇上的。到快下晌,倒也把拿来的面都完了。

拾掇好,回到家,正好日头下山。

数了下钱,只有四百八十文钱。

“也有得赚头呢!比干其他活儿强多了!”方氏宽慰裴芩。

现在摆摊,镇上又不是天天逢集,只能慢慢来。

连着两三天,家里都没见有人。村里人奇怪,她们娘几个早出晚归。大房的人更猜测连连。

直到有人看到她们娘几个在镇上摆摊饸烙面,当成大事在村里说。大房的人这才知道,她们在外面摆摊了!

朱氏过来叫门。

明儿个要早早起来赶集,天不黑,娘几个就弄了点吃的,上炕睡下了。

没叫到人。朱氏次一天正好去镇上攒的鸡蛋,陈氏也跟着一块。

裴文博听赶集,那是一定要跟着的,就算给一文钱两文钱买糖吃也是好的。

裴文丽也紧跟其后,她要去看看那几个下贱的野蛋子啥奇怪的面条,说的还挣多少多少钱!

他们吃了早饭出发的,去的晚。到镇上一看,面摊上,方氏和裴芩几个人正在忙着,三张桌子坐满了人,还有不少在一旁等着的,孙婆子在一旁帮忙收碗筷刷碗筷。

看这样的情况,朱氏几个都一脸吃惊。

“她们竟然真的摆摊了,还这么多人来吃!?”裴文丽声音尖锐道。

三丫也看到了他们,心下一紧,差点把面端撒,“长姐!娘!”叫了她们俩,赶紧把面送过去,收了钱回来。

方氏看到朱氏和陈氏几个,脸色也变了变。不过如今都分家了,文书都写着,互不干涉,他们也不能干涉,不让她们摆摊,慢慢放松下来。

裴文博已经瞄上了她们的面,不客气道,“竟然还是放肉的,我也要吃一碗!”

当然,是不给钱的。

陈氏看着排队的那么多人,锅炉底下都已经烧出很多柴灰,肯定了不少,眼神阴了阴,端庄的过来,用不小的声音道,“二弟妹!本来因为兼祧的事,说啥骂啥的都有了,你咋还带着几个闺女出来摆摊!?四丫虽然还小,大丫和三丫可都不小了!你还是识字的人,秀才的闺女……”

她话没说完,一勺热汤哗的飞泼过来。

陈氏尖叫着躲开,还是被泼了半边身子,脖子被烫了一块,怒恨瞪着裴芩,“我是你大伯娘!你看见就拿热汤泼我!?你娘就是这么教你的!?”

正吃面的,排队等着的,一见这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