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医妃-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盏腔刮醋攘蔚拇箨沙

好不容易坐上了朝思暮想的龙椅,屁股还没坐热就面临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孟天珝自是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大赦之余,却独独对煊王府下了一道旨意昭告天下。

煊王孟元珩擅自撤军,置大晟江山黎民百姓于不顾,着削其爵位,罢其兵权,即刻押回京城予以严惩。

☆、第117章 起兵,思念之殇

正阳关以北五十里,靖州,邺城。

正阳关是大晟在西北对抗北狄等周边邻国的最后一道屏障,而靖州则是捍卫正阳关的一座重要城池,因此靖州虽地处西北贫瘠之地,却是兵家必争之处,一直以来战火纷扰,硝烟弥漫。正因如此,百年来,这里基本上都是由大晟朝战斗力最强的孟家军驻守。

孟元珩选择靖州作为三十万孟家军的集结之处,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三十万兵强马壮的孟家军从四面八方迅速向同一个目的地集合,一夜之间犹如神兵天降,浩浩荡荡全部进驻靖州城,还没等大晟驻军反应过来,便不费吹灰之力的占领了靖州所有城池。至于大晟驻军则全部被驱逐,不服反抗者杀无赦。

可怜那些大晟驻军直到人头落地或者被驱逐出境才明白过来,百年来以忠君爱民保家卫国为己任的煊王府孟家军,已然成为大晟叛军!

从此以后,在战场上,他们已经不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而是需要对战厮杀的敌人。

邺城地处靖州中心地带,在贫瘠的西北算是比较繁华之地,靖州太守府邸正坐落于此。

太守府书房内,黑衣白发的清瘦男子懒懒的坐于书案后,斜眼扫视着眼前一卷明黄的圣旨,嘴角扯出一抹不屑的弧度,清冷的眼眸却没有任何温度。

“削其爵位,罢其兵权,哼,孟天珝就这点能耐吗?”一声轻蔑的冷哼过后,男子随手一拂,便将那卷明黄的圣旨扫到了书房不知哪个角落里。

站于一旁的云翳和闻人渊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云翳看着眼前这个冷硬如冰的白发男子,只能暗自长叹。这家伙到底有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孟天珝此举是在将煊王府和孟家军刻意丑化,收买民心。孟家军和飞云骑从此在大晟已不再是地位崇高战无不胜人人称道的守护神,而是意图谋反滥杀无辜十恶不赦的叛军了。

他几次想劝阻,想忠告,可是每次话到嘴边,看到他那一头让人晃眼的白发,就把话咽了回去。他劝不出口,或者说他不敢劝。

这个男子,已经不是他认识了十多年的孟元珩,这样嗜血暴戾的眼神,这样冷肃如冰的气势,都让他觉得陌生而心惊。

距沈千沫坠崖已过去了一个多月,除严漠率领几十名煊王府暗卫继续留在雪岭附近寻找之外,其余飞云骑和孟家军已经全部撤出了锦阳关。看起来,孟元珩似乎逐渐接受了沈千沫已经离开的事实。在邺城的十多天里,他将军中事务全部交给闻人渊和云翳二人,每日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看着沈千沫留下的几份案卷发呆。

他不知道孟元珩心里有什么计划,或者说他其实根本就没有计划,只是单纯的在发泄他心中的悲愤和戾气。

长叹一声后,他还是忍不住出言道:“王爷,孟天珝将这道圣旨昭告天下,摆明了就是要将煊王府推入万劫不复之地,让煊王府失却民心,受尽天下人唾骂。听说他正在试图联络北狄西凉南谵三国,看样子是打算四国联军,将煊王府置于死地。我们是不是也得想个应对之策?”

“民心岂是他孟天珝这样一道圣旨就能轻易收买的,所谓的四国联军?哼,依本王看来,也不过是他一厢情愿。”孟元珩的声音素来低沉,如今更是冷的能结出冰来。“孟家军上下军心如何?”

煊王爷,你总算还没完全丧失理智,还知道稳定军心的重要性。云翳暗自翻了个白眼,听得闻人渊在一旁禀报道:“孟家军进驻靖州十余日以来,军心暂时稳定。只是……”

闻人渊停顿了一下之后,眼角余光掠了孟元珩一眼,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只是将士们都在猜测纷纷,不知王爷接下来有何打算?”

自从七年前前任煊王战死,孟元珩身中奇毒双腿残废之后,煊王府的势力已大不如前,常言道虎落平阳被犬欺,孟家军也难免遭受一些落井下石之人的趁机打压,心里早就憋着一把火。如今王爷冲冠一怒愤而起兵,自然是热血沸腾,跟随者众。

自古以来,在孟家军的心目中,他们忠于的是煊王府,而不是大晟朝。这也是朝廷如此忌讳煊王府的最重要原因。

闻人渊说完之后,静立于下侧,心中忐忑。他也猜不透自家王爷心中有何打算,他只是隐隐觉得,王爷已不再是以前那个韬光养晦隐忍而为的煊王了,现在的王爷,虽然表面上看似平静,可是内心就像是一座火山,不知何时会爆发出来,燃烧整个天下。

唉,王妃的死,对王爷的打击真是太大了。

孟元珩听了闻人渊的话后良久无语,正在两人暗自忐忑之际,淡然无波的声音才冷冷的传来。

“告诉孟家军全军上下,七年前的鬼怒川惨案,孟天珝才是主谋,是他暗中勾结江湖上的歪门邪派,下毒暗害,火烧峡谷,夺我父王和十万将士性命。本王说过,定要洗雪沉冤,誓报此仇,以慰亡魂,如今也是时候了。”

闻人渊听到孟元珩这番话,心中便已了然他的打算。原本他们也只是凭墨寒山与孟天珝有勾结,才怀疑这两人与鬼怒川一案有关。可是现在王爷这么说,那么不管他二人是否真与此事有关,这个罪名他们是坐定了。

王爷是打算以这个借口,向大晟朝发兵了。

果然,随后闻人渊的猜测便得到了证实,孟元珩低沉而肃然的声音响起。

“号令三军,以靖州为据点,加固城防,备足粮草,十日之内,本王要看到孟家军和飞云骑攻下正阳关。”

“是,属下遵命。”闻人渊拱手领命,离去之前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弓身问道:“王爷,靖州太守姜天裕好像病了,该如何处置,还请王爷示下。”

他们进驻邺城之后,便直接占领了太守府,将靖州太守姜天裕一家上下三十七口全部收押,至今还关在府中地牢。今日听狱卒来报,说是姜天裕感染风寒,病的不轻,急需诊治。

孟元珩剑眉皱了皱,似乎是为这种小事还要来请示他而不耐烦,不假思索的说道:“看在姜天裕还算识相的份上,暂时留他一命,如果没别的事,都退下吧。”

云翳和闻人渊领命退下之后,书房便只剩下孟元珩黑衣白发的孤独身影。

世上最心酸最无奈之事,莫过于睹物思人。

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摊在桌上的一张白色信纸。这封信,是沈千沫在决定代他领兵出征那晚所写。这些日子以来,他将这封信看了不下数百遍,上面的每一个娟秀字体,都已深刻的烙印在他脑海中。

她说,等他治愈腿疾之后,希望他能够跃马扬鞭,赶去锦阳关接她回家,然后他们就成亲,从此携手并肩,畅游天下。

这何尝不是他心心念念之事。可是这样美好的日子,他还有机会得到吗?

沫儿,你到底在哪里,你知不知道,我很想你……

他低垂着头,几缕银丝散落在信纸上,掩去了他哀伤的眼眸。

蓦然,信纸上滴落了几滴殷红的血迹,随即在白色的纸上渲染开来,犹如绽放的红莲,触目惊心。

孟元珩小心的将信纸上的血迹擦干,收进自己袖中,却满不在乎的用手将嘴角的血迹抹去。

他又翻开旁边的几份案卷。这是沈千沫在驻守锦阳关那几日随手记录的一些札记,被孟元珩细心整理之后做成了案卷保存。

沈千沫习惯于在思考一件事情时把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随手记在纸上,这是她在现代时养成的一个职业习惯。这些想法看似随意,毫无逻辑性,可是有时候却能成为破案的关键。来到这里之后,她也一直没有改掉这个习惯。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孟元珩低沉沙哑的嗓音轻轻读出纸上沈千沫潦草写就的一句话,嘴角轻轻勾起,冰冷的眼神瞬间变得温柔无比。

他的沫儿,似乎永远都有这么多的奇思异想,总是有让人意外的本事。

窗外蓦地射进一道白色的影子,快如闪电,落在孟元珩身侧的桌案上。

通体雪白的小狐狸,蜷缩在桌上摊开的案卷中,就像它一直以来趴伏在沈千沫怀中的姿势一样,随后抬头朝孟元珩呜呜叫了几声,一双水汪汪的碧色大眼中满是思念和哀伤。

孟元珩伸手轻抚小乖的头,动作轻柔,眼眸中却逐渐充斥了淡淡的猩红。

沫儿,你说的对,这个世上能够永远的只有利益。哼,你们不是喜欢打仗吗,喜欢争夺吗,那就让你们打个够,争个够吧。你们最好祈祷沫儿能够早日平安回来,否则本王定会将这河山搅得永无宁日,让整个天下都为她陪葬!

☆、第118章 离村,惊闻巨变

而被孟元珩心心念念的沈千沫,此时在双溪村却是不胜其扰。

“谢神医,谢神医,你在家吗?”一个犹如魔音一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正在厨房帮顾大嫂一起做饭的沈千沫皱了皱眉,郁闷的暗叹一声。

她很想当做没听见,可是屋外那个声音一直坚持不懈的传来,终于顾大嫂听不下去了,她朝沈千沫无奈的笑了笑,放下手上的活,走出厨房,把院门打开。

门外,是一个五官颇为清秀的年轻人,只是头发凌乱,衣着随意,看上去显得有几分不修边幅。

见到顾大嫂,年轻人咧开嘴角笑了笑,露出两排白牙,巴巴的问道:“顾大嫂,谢神医在吗?”

顾大嫂侧身让年轻人进了院门,奉劝道:“百里大夫,你如果找谢姑娘还是为了求她收你为徒这件事,还是趁早别多费口舌了,谢姑娘不会答应的。”

顾大嫂虽然没见过什么世面,可是也看的出来,自家男人救来的这个姑娘,无论是气度,还是学识,都是拔尖的,肯定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子。

他们没有问她为何会孤身一人流落在双溪村,因为这姑娘已经坦然跟他们说过,自己的夫君在锦阳关,或许正在四处寻找她,所以等她养好身子,就会赶去锦阳关跟他会合。因此,就算谢姑娘医术再高明,她也不可能在双溪村收徒的。

年轻人敏捷的钻进院子,直接便往厨房走去,边走边说道:“顾大嫂,常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就不信谢神医是铁石心肠,只要我表现出足够的诚意,谢神医一定会被我感动的……”

他一路念叨着,在见到厨房门口那个沉稳冷静的身影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高声叫道:“谢神医,谢神医,我知道哪里能找到重楼草了!”

看着这个向她一路飞奔而来像是献宝似的年轻人,沈千沫也真是无语了。早知道这个百里笑这么难缠,她是宁死也不会在他面前显露出她会医术的。

没错,这个年轻人,就是双溪村唯一的那名大夫,百里笑。

而她口中的谢神医,自然就是沈千沫了。

无论是国公府大小姐还是未来煊王妃,自己的身份总归是敏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顾大哥顾大嫂问她名讳的时候,她便撒了个谎,称自己名叫谢千百。

谢是她的母姓,而“千百”二字当然取自“阡陌”。虽然在自己的救命恩人面前撒谎好像有点不道德,但是她更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她现在只想尽快养好身体,然后想办法回到锦阳关去。

近日,她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而这种感觉让她很是担心孟元珩。

百里笑口中的重楼草,其实是一种在南方比较普遍的草药,因此在段老头的医书中它出现的频率很高,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对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等效果极好。

可是这种草药在北方却不常见。几日前村里有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忽然惊风之症发作,由于发病较急,孩子一直抽搐,等父母发现时已经陷入昏迷,生命垂危。

百里笑虽然也知道这是惊风之症,无奈他从医时间不久,而且在儿科方面显然经验不足,面对着又小又软的婴儿,他一时居然无从下手。最后还是沈千沫看不下去,接过他手中的银针,一番扎针施药面不改色,气定神闲,下手又快又准,把百里笑看的是目瞪口呆,佩服的五体投地。

自那之后,百里笑便一直阴魂不散的跟在沈千沫身后,自作主张的开始唤她“谢神医”,嚷着要拜她为师。被他这么一叫,村里的百姓也都开始唤她“谢神医”了。沈千沫不胜其烦,便拿段老头医书上的内容随便应付了他几句。没想到这个百里笑却是个医痴,对医术怀着一种异乎寻常的狂热。她上次也不过是随口提了一下重楼草,这家伙居然一直孜孜以求的寻找到现在。

百里笑所说的能找到重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