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不为后-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铮点点头,抬手捋了捋自己的胡须:“为父知道如何做了。”

“父亲还需先停下暗中拉拢文臣的动作,等王爷这次回来再说,要是王爷侥幸得胜归来,父亲也王爷的联系也要更隐秘一些,毕竟,我们谁都不知道,皇上对良王府到底监视了没有,监视到何种程度,还是不要因此扯出父亲才好。”

徐父了然地点头,再次看向徐瑾素是,眼中满是赞赏的眼神:“如此,你堂而皇之地在仇皖出征后就回了娘家,倒是可以让上面的人猜疑不到徐家与良王府的关系了,”他欣慰地拍拍徐瑾素的肩膀:“素儿,你若是男儿,可成大业。”

徐瑾素微微地笑着,慢慢地站起身,弯膝跪地,整个身子扑在地上,向徐铮深深地行了一个大礼:“女儿让父亲如此操劳,是女儿不孝。”

徐父大惊,赶忙从椅子上站起来,扶起徐瑾素:“这是哪的话,你我父女,本就是世间至亲,何况你这般计较谋算,也是为了我徐家百年,为父欣慰还来不及,何来操劳。”

“女儿惶恐,让父亲继续为女儿操劳了。”

“应该的,应该的。”

第三十五章 瑾素回府

留在徐家的日子里,徐瑾素总是不时亲自下厨,为徐父徐母煲汤做菜,晚上更是常常拉着徐瑾纤同睡,两个姐妹说了不少私密话,整个徐家的气氛都是欣欣向荣,半点没有被外界的腥风血雨所影响。

“小姐,是王爷的信,”识理拿着手里的信,匆匆走进房间:“王爷派人把信送到了王府,刚刚二总管派人送过来了。”

徐瑾素看着识理手里的信好一会儿,终是皱着眉头接了过来,有些事,即使再不愿,也要继续下去。

信中,仇皖介绍了南蛮的象阵和如今的状况,更是把从副将高粱那里听到了已逝的曹将军失利的那场仗讲述了一遍,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希望徐瑾素做些什么,但是徐瑾素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徐瑾纤偷偷探过脑袋,在信上瞄了一眼,眼神奇怪地看着徐瑾素:“姐姐,良王连行军打仗的事也问你?他不是将军吗?还不会打仗?”

徐瑾素平静地把信纸折好,放回信封里,脸上露着淡淡地笑意:“这种事情,你懂?”她好笑地看了徐瑾纤一眼,眼神有些笑意:“你的荷包绣好了?”

“姐姐,”徐瑾纤撅着嘴巴,娇嗔一声:“这个也太难了,”她伸出手,让徐瑾素好好看看自己的手指:“你看看,纤儿这些天为了绣这个荷包,都伤成这样了,好可怜的。”

徐瑾素轻轻地拍了徐瑾纤的手一下,嗔怪道:“平时多练习,也不会是这样了,”她转头,吩咐知书把她收藏的金疮药拿来,小心地为徐瑾纤涂抹好:“你啊,要还是这样,以后姐姐不在了,你可怎么办啊,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姐姐如何放心吧父亲、母亲交给你照顾。”

徐瑾纤一听,撅着嘴扑到徐瑾素怀里撒娇道:“我姐姐是王妃,我怕什么?”

“你啊,”徐瑾素感叹一声:“快起来,我要去厨房看看,给母亲炖的汤熬好了没有,还要顺便去做几个菜,今天我们一家好好聚聚。”

徐瑾纤有些奇怪地看着徐瑾素:“姐姐,为什么你这段时间总是要亲自下厨,老说什么好好聚聚,让我心里有些不安啊。”

徐瑾素瞪了徐瑾纤一眼:“不安什么,良王这次出去打仗,父亲怪姐姐擅自回来,以后啊,姐姐回来的时候就越来越少了,可不就靠你照顾父亲、母亲了。”

徐瑾纤一听,也觉得是那么一回事,立马拍拍胸脯保证道:“姐姐放心,纤儿一定会照顾好大家的。”

徐瑾素一脸感慨地摸着徐瑾纤的发顶,眼神复杂,感叹道:“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饭桌上,徐父和徐母一脸高兴地品尝着据说是徐瑾素亲自下厨做的饭菜,嘴边的笑容收都收不住。

“素儿啊,没想到你如今的手艺,这般好,母亲以前怎么不知道你还会做菜。”

徐瑾素微微笑着,站起身为徐父、徐母亲手舀了一碗汤:“女儿也想学些手艺,好好孝敬二老。”

徐父听到此话,高兴地点点头,嘴里却还是责怪道:“你身为良王妃,又出身徐家,大可不必学这些手段的。”

徐瑾素轻轻摇了摇头:“只是希望能为爹娘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罢了,”说着,她转头,吩咐旁边守着的识理,拿来一个木箱子,转手交到徐父手中:“父亲,今日仇皖来信,女儿怕是明日要回王府了,之后也不能再这般轻易回来,这是女儿为二老亲手做的衣物、荷包和一些常用的养生药丸,二老可不要嫌弃啊。”

徐父微微皱着眉头,打量着手里的木箱子,心里感觉怪怪的,但是又从徐瑾素的话里听不出什么不对来,终是点点头:“如此也好,你也好好在王府里做你的王妃,有什么事,尽管叫人告诉为父,为父会帮你的。”

徐瑾素点点头,脸上一片温和。

徐母看到徐瑾素父女两这般样子,心里也是明白这桩婚事背后的艰难,不禁拿起帕子微微地抽泣起来。

徐瑾纤愣了愣,脸上强挂起一抹笑意,撒娇道:“母亲,你看姐姐,都没有什么东西要送给纤儿的,纤儿好可怜啊。”说着就是一番撒娇卖痴。

徐母看着徐瑾纤这般摸样,终是破涕为笑,整个桌子再次其乐融融起来。

这一晚,是徐瑾素在徐家的最后一晚,徐瑾纤照旧躺在徐瑾素的被窝里,靠在徐瑾素的肩头,看着床顶的床帐撒娇道:“姐姐,你明天就要回去了,纤儿又要好久不能看见你了。”

徐瑾素同样看着床帐上昏暗的花纹,识理在外间守夜,她和徐瑾纤并排躺着,就像是纤儿刚到徐家的时候,那时候她很小,因为从小被亲人嫌弃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她当时的眼睛,就像是一只受了伤的小狼,孤寂、渴望温暖又戒备地看着对方。

她当时,就是把纤儿抱在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瘦弱的脊背,安抚着,如今,一转眼,她已出嫁,而纤儿,也从那个自卑又戒备的小女孩,变成了如今的徐家二小姐。

徐瑾素侧过身来,伸出手慢慢地轻拍着徐瑾纤的背,脸上的表情甚是温馨:“纤儿,如今,你长大了,再不需要姐姐为你遮风挡雨,你只管记得,你是徐家的二小姐,到哪,都不要失了徐家的气度。”

徐瑾纤把头往徐瑾素的怀里蹭了蹭,就像是一只乖巧的小猫一般,微微眯着眼睛:“姐姐,纤儿永远都记得,姐姐对纤儿的好,也永远都会记得,纤儿是徐瑾纤,徐家的二小姐。”

徐瑾素鼓励地拍拍徐瑾纤的肩膀,纤儿,你要记住,即使没有姐姐,你也要帮姐姐撑起整个徐家。

第二日,徐瑾素就告别了父母亲人,带着一众仆人,浩浩荡荡地回了良王府,一进门,就看见二总管在二门外恭恭敬敬地站在,显然是在迎接她。

“有事吗?”徐瑾素挑眉,这个府里,除了她所住的素轩斋,别的事情,她一贯是不搭理的,既然良王相信二总管,而她又和仇皖是同盟关系,那么,在这种小事上,还是不要引起仇皖的戒心,影响到他们的同盟,比较好。

二总管鞠躬行了一礼,表情毕恭毕敬:“王妃回府,做奴才的当然要出来迎接。”

徐瑾素不答话,冷着一张脸,静静地看着他,配上府中九月不时飘来的桂花香,整个气氛诡异的下人。

二总管抿抿唇,又是深鞠一躬:“王爷来信,不知王妃打算如何处理。”

“王爷镇守西南多年,行军打仗自然不要本王妃来干涉。”徐瑾素微微侧头,带着众人从二总管身边走过,向素轩斋走去。

二总管看着徐瑾素的背影,咬咬牙,终是抬脚跟上,到了素轩斋门口,自是被徐瑾素的人拦住,他只能毕恭毕敬地拜会:“府上二管家,拜见王妃。”

不一会儿,知书就出来,带来他进去。知书的嘴撇了撇,心里对于这个虽然没有刻薄过自家小姐,但是也没有热情对待的二总管,如今吃了派头,心里有几分高兴,觉得这是自家小姐终于在良王府上,说上话来。

二总管这一次,是乖乖地磕头行礼,等徐瑾素开口叫起了,这才站起身,想要询问仇皖信中之事。

可是还没有等他开口,徐瑾素就先说话了。

“本王妃说了,行军打仗,本王妃比不上,王爷,但是,”她转身,从桌上拿起一本书,说道:“帮王爷一些力所能及的忙,本王妃还是做得到了,毕竟,我们也算是同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拿着书,不自觉地在二总管面前晃了两下:“只不过,也请二总管,在王爷回京之前,一切都听本王妃的吩咐,毕竟,本王妃才是这良王府唯二的主子不成。”

“奴才自当听候王妃差遣。”二总管连忙跪地表忠心。

在二总管看来,仇皖不仅是他的主子,更像是他的子侄,他把一腔长辈的慈爱,都给了仇皖,所以仇皖信任他,他也同样忠心于仇皖。如今,仇皖西南一战,是人都看得出来不妥,可是仇皖却会来信向这个名义上的王妃求救,那么,王妃自然有可以解王爷燃眉之急的东西。那么,只是在王爷回京之前,听从王妃的调遣,就也不是什么大事了。

徐瑾素手里的书,是一本线装手札,由于经常翻动的关系,可以看到书的封面已经有些泛黄而且微微圈起,二总管眯了眯眼睛,想要看到书页的写的是什么名字,但是却发现,这本书,原来根本没有名字。

他心里不禁泛起了嘀咕,就听见徐瑾素吩咐道。

“今日已晚,城门已关,二总管先去准备马匹包裹,明日一早,本王妃会派夏来带着几个亲信,赶往西南。”

夏来是徐瑾素当初出嫁时,徐铮特意拨给她的侍卫队长,主要是保护徐瑾素在良王府的安全,不让良王府的人欺负了她,如今,她这次却派夏来前往西南,尽管二总管还是想知道徐瑾素到底有何帮助仇皖的方法,心里也是微微有了些底,认为徐瑾素这番做派,想来也是真心帮助自家王爷的。

徐瑾素重回良王府,也就意味着,这外界的腥风血雨,朝堂的变幻莫测,也终于入了她的耳,过了她的手。

第三十六章 西南大胜

“你此去西南,就跟在王爷身边,听从王爷差遣,等到西南平定了,再和王爷一起回京,”徐瑾素拿起刚刚写好的书信,吹了吹,把上面的墨迹吹干,就放在了信封里:“这封信,还有这本书,你要亲手交给王爷,若是王爷还有什么要求,只管派人通知,但是,你不能回来,你带去的人也不能回来,让王爷自己派人送消息回来。”

夏来皱着眉,单膝跪在地上:“老爷当初把夏来交给王妃,是为了保护王妃在王府中的安全,不是为了王爷奔走战场的。”

“既然爹把你交给了我,你就应该明白,以后,谁才是你的主子。”

徐瑾素微微眯着眼睛,满脸寒霜地看着夏来,让夏来没由来的背脊发凉,他猛然想起,徐瑾素在观音寺外,看着他们斩杀林焱的眼神,心里一凛,越发恭敬地低下头:“属下遵王妃令。”

等到第二日,徐瑾素看着夏来带着几个出身徐家的侍卫出门后,她微微转头,看向皇城的方向,脸上挂上一抹诡异的微笑:“传令下去,王爷身在边关,本王妃寝食难安,即日起,本王妃斋戒施粥数日,不日起,便踏遍京城内外百余寺庙,为王爷祈福。”

良王府,即使迎来的它的女主人,也照样和之前一样,闭门谢客,即使是外边的腥风血雨,也不影响到良王府分毫。

没错,就是腥风血雨,据西南军报回禀,良王带领的讨蛮军遭遇了南蛮国的象兵军队,导致我军连连失利,整个战局都非常不好。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皇上气得把军报拍在了御桌上,看着书房里站着的军机大臣和几个老将军,发问道:“难道你们就没有什么的办法吗?之前镇守西南的曹将军,就对抗不了南蛮的象兵军队,如今朕都已经把骁勇善战的良王派去了,但还是失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派兵打仗,您老不派熟悉西南的齐家国大将军,不派熟悉南蛮作战的安宇将军,派镇守西北八年的良王,能不失利。低下的人各个把头低得更低,心里不由腹诽道。

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不说这天时和人和,就这地利,良王就半点占不到,而且一上来就遇到了传说中的象兵,能不全军覆没或是临阵脱逃,就已经算是良王的本事了。

皇上仇皑看着下面人的表情,心里更是火起,他派良王去,本是要除了良王,就算良王侥幸回来,也好趁他不在京的时候,彻底查查良王底细。如今这般,倒是让满朝文武觉得他不善用人,失了武将之心,真的得不偿失。

“怎么回事?派错人去打仗,自然仗打不好,皇上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书房外传来太监的通报“太上皇、循亲王驾到”,紧接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