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七扇门当差的日子-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烧饼闷声道,还不是因为胡宗宪的案子。

    我说胡宗宪乃朝廷二品大员,就算审案,至少也得是土豆司、萝卜司、白菜司来个三司会审,大人有为何愁?

    诸葛烧饼道,这正是让我头疼之处,昨日皇上话,要求锦衣卫、登闻院和六扇门在金陵共同审理。朝廷大员,不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偏偏用了锦衣卫和登闻院这种直属于陛下的队伍,皇上这是将这个案子当做私案来办理啊。奇怪的是,既然是皇家私案,把咱们六扇门拖进来,又是为何呢?

    我当然知道为何,胡宗宪昨日说的话,所涉及的层面已脱了官场之事,而是涉及到天下气运之争,涉及到了那把椅子,所以皇帝要审案,只能用自己的人。至于六扇门,负责稽查与江湖之事,被委派进来,也没有问题。

    至于登闻院,听说是三十年前,当今陛下还是太子时,建立起来的一个组织,后来被先皇解散了,不过陛下继位之后,却秘密保留了下来,不过这个组织十分神秘,极少露面。

    说起来,登闻院与六扇门还有些渊源。

    登闻院刚成立时,与六扇门还是一套人马、两套班子,只是后来却逐渐脱离,越来越神秘。

    如此一来,当日在松江府接走汪横之人,极有可能便是登闻院的人。

第98章 冯公公很生气

    刘三斤上去就是一巴掌,打的小厮转了三圈,怒道,这是你的人头?

    小厮说,这是我的人头。天籁小说2

    刘三斤指着小厮人头,那你脖子上这个又是什么?

    小厮这才意识到说错话,连改口道,差爷,这不是我的人头,这个是我三哥向老五的人头。三天前,他神神秘秘的跟我说,奉庞夫人的命令出去办事,结果一去就没有回来,想不到竟……说着,竟呜呜哭了起来。

    我问庞夫人,这个向五是贵府的什么人?三天前,你让他去做什么事?

    庞夫人淡淡道,这是我们的一个长工,我家老爷失踪后,我派他去打听情况,谁料……哎。

    我见她遇到死人竟面不改色,心说这娘们竟也是厉害的主儿。那小厮道,庞夫人,我三哥是奉你之命出去办事丢了性命,这算不算因公死亡啊,应该有抚恤金吧。

    庞夫人看了那小厮一眼,斩钉截铁道,没有。

    小厮一听急眼了,我们向家兄弟给你打长工十几年,没有个功劳也有苦劳,庞夫人,咱们不能翻脸不认人啊。

    庞夫人遭小厮抢白,脸上露出愠色,道,向六,赔不赔偿,这事我庞家之事,还轮不到你来教训我!

    小厮闻言,一脸阴笑道,庞夫人,当着这么多差爷的面,你竟这么不顾情面,那可别怪我不义。有些话,我本不想说的。庞夫人说你竟威胁我,有本事你说。

    小厮对我们道,几位差爷,我要举报这庞大奶奶,与庞家张管事通奸有染!

    庞夫人脸色大变,怒道,你休得胡说!

    我犹豫了下,说这位兄弟,这是风化案,我们是刑名捕头,这种事不归我们管啊。

第99章 当奸商的料子

    我把江南和刘三斤打发走,与张幼谦一起回六扇门。

    张幼谦对冯公公插手庞家之事愤愤不平,说这个死太监,早晚我给他点颜色瞧瞧。我说男人嘛,心胸放开一点,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天底下什么都顺着你的人,只有你爹了。

    张幼谦眉头一皱,说别提我爹,听到他我就烦。

    我说你可是京城首富张百万的儿子,你不想认这个爹,天下想认他当爹的多了去了。

    张幼谦说那就让他们认去呗,我又不稀罕。

    我好奇道,你爹究竟做了什么事,让你这么耿耿于怀?说实话,你进六扇门是不是你爹给你走的后门,否则凭你的智商,要进六扇门恐怕很难啊。

    张幼谦没好气道,你凭什么怀疑我的智商?不过,话说回来,我能进六扇门,还真是他在后面出了不少力。实不相瞒,我爹以前当过镖师,后来进了六扇门,不过后来弃官从商,运气好到爆,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我听别人说过张百万的发家史,那时候他还叫张翊,在江湖上有个“小剑人”的称号,当然,为何有这个有趣的诨号,却不得而知了。

    他在六扇门混的不如意,后来从商做珠宝生意,不过运气缺不咋地,几乎流落街头。直到一次,跟人前去波斯寻宝,找到了个千年龟壳,里面竟有三颗夜明珠,每颗珠子价值万两。

    不过,张百万很是精明,他没有出售夜明珠,而是用他作礼物,送了宫里的某个贵人,在那贵人协助之下,顺风顺水,没几年功夫,珠宝生意遍布大明,成为京城首富。

    张幼谦作为他的独子,跟他关系一度极差,其中有什么原因,却不得而知了。

    一路上我与他闲聊,说起了我准备在江湖司推动改革之事,张幼谦觉得很有搞头,说江湖上这些门派对我们六扇门向来敬而远之,我们武功又不行,凭什么凭我们的,除非,跟大掌柜那样,在江湖上来一次严打。

第100章 闵青天

    宴请的地点在金陵城最豪华的醉仙楼。

    倭寇之乱,大部分酒楼客栈都已停业或半停业,唯独醉仙楼这里灯火通明,作为主打高端的酒楼,这等倭乱对他们的生意影响不大,毕竟城门外有饿死鬼,城内依旧载歌载舞。

    我与张幼谦到达醉仙楼,有三个人早已等在那里,上次报到我与谢君衍之事挨揍的那个采风也在其中。另外一胖一瘦,分别是八卦周刊的东家卓小伟和总编宋有德。

    若说江湖媒介,创刊数十年的晓生江湖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向来以公正、客观标榜的晓生江湖和晓生资讯,在江湖上发行量高居榜首。不过近些年来,八卦周刊作为后起之秀,以有偏见性的报道、娱乐精神和花边新闻,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两个周刊个各有特色,晓生江湖的口号是“晓生资讯,不一样的江湖”,而八卦周刊的口号则是“你心中的江湖”。

    从两者的标语很能看出两家的特色,晓生江湖注重引领江湖潮流,热衷于各种排名、江湖大事。

    八卦周刊的主张比较特别,他们认为每个人心中的江湖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并不关心江湖排名,更热衷于各种狗仔新闻,对江湖采风的真实性要求并不高,去年他们曾经报道了青龙门掌门宋青平出轨一事,在江湖上引起了极具争议性的讨论。有人说他们侵犯了个人**,有人说公众人物需要监督,大家各执己见,不过八卦周刊的名声却越来越响。

    张幼谦的经商天赋在这席间得到了充分展示,整个席间,他谈笑风生,唯独不谈赞助之事,始终将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个叫三观犹在的采风口才不错,侃侃而谈道,如今江湖传媒界的主要矛盾,是江湖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同落后的、呆板的江湖报道之间的矛盾。如今的江湖精彩纷呈,可是各种八卦报道却极度匮乏,人们的猎奇心里得不到满足,我们八卦周刊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主推花边八卦,让大家见识到一个更真实、更有趣的江湖。

第101章 审案 1

    我大吃一惊,早就听说从蜀中过来一个姓闵的同知,但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竟然是鼎鼎大名的闵秋叶!

    大明朝有两大青天,一个是海瑞海刚峰,另外一位就是眼前的这位闵秋叶。在大明朝做官,能够有青天之称的,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刚正不阿,说难听点就是认死理;第二有官声,也就是清廉奉公,绝不贪墨;第三则是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这位闵大人战绩彪炳,三十年来倒在他手上的有一个藩王,二个巡抚,三个道台,在大明官场令人闻风丧胆。

    当年据说有个襄阳的县令被委任到成都当知府,堂堂天府之都的蜀中富得流油,多么肥的一个差事。那家伙死活不肯去,就因为闵秋叶在成都。可是任命已下,那县令无奈之下,整了个丁忧在家,躲过了这一劫难。

    真没想到,这位闵大人竟离开蜀中,来到了金陵,也不知蜀中的官场会不会弹冠相庆。

    在场众人听说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汉子竟是闵青天,呼啦跪倒了一片,说还请闵青天为我们做主。闵秋叶满脸动容的看着众人,说本官刚到金陵,就遇到这种事情,不过请诸位放心,只要我闵秋叶在江南一日,就保证你们头顶上一片青天!

    有了闵秋叶调度,流民委员会很快就达成了遣返的协议。为了避免引起纷乱,这些难民分三日撤离,由官府发放回去的粮食。当然一次不能发放太多,否则很容易引起打砸抢,剩下的赈粮等到了松江府后,由官府统一发放。

    等处理完毕,我们才上前见礼,六扇门江湖司捕头苏犹在、张幼谦见过同知大人。闵秋叶倒也随和,说我刚来还摸不清情况,你俩赶紧带我回知府衙门,廷文上让我五月二十日前报到,我已经耽搁了两日了。

    早有人将闵秋叶处理流民之事报告了宋知府,等我们抵达知府衙门时,宋知府带着众人在门口迎着。老远就见到宋知府道,闵兄,可把你盼来了。

第102章 审案 2

    胡宗宪一身麻衣,很是朴素,倒也干净,显然是没有受到太多的折磨。毕竟是朝廷二品大员,除非皇帝发话,谁也不敢为难他。不过,这些天下来,他瘦了一整圈,头发也越发灰白了。

    锦衣卫、登闻院都派了人员听审,锦衣卫派来的自然是指挥使陆兵,登闻院那人一身黑衣,却不知是何方神圣。胡宗宪来到大堂,静立不语。

    冯零感本来对胡宗宪就不顺眼,尖声道,大胆胡宗宪,今日受审,竟不下跪!

    主审官闵秋叶看了他一眼,要不你来?

    冯零感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闵秋叶说胡部堂,姑且称你一句部堂大人,是为你在崇明之战立了大功。本官闵秋叶奉旨来审你案子。

    胡宗宪缓缓道,原来是闵秋叶闵青天,当年你在蜀中的威名可是如日中天啊,本官心向往之啊,只是却没有料到,今日你我相见,竟是在这种场合之下。

    这种场面话,闵秋叶并不感冒,凛然说道,哪里来的虚名,不过是本官能秉公执法,行事无愧良心、无愧大明律而已。胡大人放心,对你的指证,本官会一一核实,若有虚假,绝不冤枉你,但若坐实的罪名,本官也绝不姑息。

    胡宗宪淡然一笑,这世道哪里有非黑即白的,闵大人尽管来问。若能说的、该说的,我自然会说。

    冯零感怒道,什么叫做该说的,什么叫做能说的,你这是什么意思?

    胡宗宪反问道,这案子还没开始审呢,冯公公怎么如老猫烧须般坐不住了?

    锦衣卫陆兵嘴角露出微笑,登闻院那黑衣人面无表情,似乎睡了过去。与锦衣卫和登闻院相比,这冯零感还是沉不住气啊。

第103章 英雄联盟

    冯零感走后,审问继续。

    闵秋叶边翻阅卷宗,边问道,好,我们来谈这个月初,你私调五十万两内库银钱之事情。这一点,你有如何解释?

    胡宗宪不急不缓道:江浙遭受倭乱向来已久,今年尤甚。年初至今,江浙军与倭寇大小三十余战,二十多万人,每月耗银十六万两,可是自今年年初,户部拨了四十万两银后,便没有进项。

    如今战事危急,三月份我向兵部、户部奏请军需,内阁发来的廷寄却只有“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八个字,上月我见军需无法满足一月之需,向江南制造局冯零感借钱,冯零感在这月给我凑齐了五十万两银,这才有了崇明大捷。当时他给我这些银子时,说的是以我胡宗宪的名义,向江南若干大户强行借的。

    闵秋叶翻着卷宗道,可据我们所掌握的信息,这五十万两银子,是江南制造局几十家分销商用来采购丝绸的钱,而且是准备今年押解京城充实内库的。

    原来如此,我心中恍然。

    内库是皇帝自己支配的钱财,难怪朱润泽连夜派锦衣卫前来押解胡宗宪,原来是因为胡宗宪动了皇帝的私房钱。

    胡宗宪道,当时倭寇攻占崇明岛,情况紧急,我收了银子,也只是权宜之计。

    闵秋叶道:可是事后,那些借你钱的七八个商户,却被你以通倭的罪名给法办了,可有此事?

    胡宗宪不屑道,闵大人太看得起在下了,当时倭寇正乱,胡某人银子到手,没有功夫去理会这些秋后算账的事儿。

    闵秋叶接着道:传冯零感!

    没过片刻,方才走掉的冯零感又回到了大堂之内,冯零感正要到侧边坐下,闵秋叶一拍堂木,站在那里回话。

第104章 无形的线

    我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