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易-第4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代鹿山郡城隍不肯让凡人大肆开采山岳,以免影响鹿山郡中封印的魔头以及九寒妖狱。

    但现在,新任郡城隍却支持荀易的这个想法。在妖狱被天庭监管的同时,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可以暂时拿出部分山川让凡人进行梯田计划。当然,同时妖灵们也会进行另一个绿化计划,修整荒山的风水。

    “这不过是陈腐之言,不知从哪翻找来了,不足为奇。至于北方蛮族的事情……”几个谋士沉吟后说:“他从北方归来,的确对北方多有了解。他提出‘尊夷王化’的理念。在教导北方蛮族大周礼仪的同时,确保他们的本土信仰不受影响。是为消除北方蛮族的抵触心理。”

    北方蛮族崇拜原始自然神,多为山神湖神这种地。也是不久前和龙城神决的那群神灵。既然他们不会遵从龙城旨意,保持一定自主权。荀易当然要出面帮一帮,用凡人的方法递上奏折,确保他们的地神信仰不受到威胁。当然,朝廷承认他们的合法神权,们也必须承认朝廷对北蛮的统治。

    可以说,这一次战争中真正受影响的,只有雪狼母神这一系。但她身后是九寒妖尊,荀易哪里会放任她胡作非为?限制她的行动,实属必然。这是为龙歌减压。

    “由朝廷立蛮王,位比亲王,再由北蛮择世子入京为质,这都是应有之意。”

    “所以,他提出的观点……能用?”

    “能用。只是怀柔安抚,德行教化,成效不显。需要十年或者二十年的时间,从下一代人开始培养,让他们认可自己的身份。”

    五皇子点头:“那么,将他的奏折修改,回头本殿以自己的名义呈上,该注意些什么,不用本殿多说吧?”

    “我等明白。”

    皇子们平日读书,多找人代笔。这代笔之人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一个,避讳字眼。每朝每代都有相应的避讳字,还有对父母长辈的避讳。从荀易呈上的奏折上,“莹”“源”“钰”“茂”等字眼的避讳,成元帝能猜不出来是谁的手笔?

    比如这一句“白素金秋,月明霜莹”被荀易写成“白素金秋,月盈霜晶”。很明显是避讳赵莹的名字。但五皇子的母亲小名为“晶”。假如五皇子要傻傻改一个名就送上去,这是找死呢,还是找死呢?

    第二个,文风的不同。五皇子平日书写文章是什么风格,他爹不清楚么?一看自家孩子拿出一份风格迥异的奏折对卷,立马就能猜出是旁人所做。而且,这些观点计划也合乎个人风格。五皇子平日心急火燎,怎么可能想出办法,并且有耐心用数十年来影响北蛮下一代人?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风格以及偏爱草木种植的观念,正是荀家人,尤其是荀易和姬令德的风格。

    所以,将荀易的部分观点隐去不提。在谋士的建议下,添上一条“王道在前,霸道辅之”的观点,让成元帝派兵把手北蛮,以兵力镇守。

    一个平日作风大大咧咧的主,突然蹦出一首感叹春秋,哀戚忧伤的诗词,并且说是自己作的,传出去有多少人相信?

    荀易也是前往鹿山郡游后,才有念头改造鹿山郡。

    第三个,笔迹的不同。这倒是最好模仿的东西。五皇子从少时开始,便让专人临摹他的笔迹,以帮助他逃过各种功课。

    将荀易对北蛮的观点修缮之后,当做自己的奏折准备第二天递上去。

    他这边一行动,荀易顿时有感。

    他在书房中养气作画,旁边任正温文尔雅给他添墨。荀易的画,只有任懂得欣赏。

    “傻小子终于上钩。他动作越大,越容易引起我这表叔的怀疑。”

    任笑道:“但是他修改部分计划,殿下的奏折面目全非,到时候也未必能看出是你的想法。”

    “所以,我才把两件事放在一起。那梯田农耕开垦的计划只有我敢说,只有我敢做,也只有我适合作。五皇子肯定撇弃不用。到时候,自然有人比我更着急。”

    这恩惠鹿山郡的大功德可是郡城隍更进一步的关键。本应该去年开始,但去年荀易失踪一年,拖到现在,郡城隍早就急了。

    所以当五皇子扣下奏折后,荀易根本不着急,反而是鹿山郡城隍被激怒。

    随着荀易奏折写完,冥冥中关乎鹿山郡未来的天数正一步步演化,百年之后他可登临天神。可随着五皇子扣下奏折,天数正一步步消失,他的道路进一步模煳。

    郡城隍在家中等待天数落定,眼睁睁看到未来再度变化,立刻施法推算天机。“阻我飞升,这是生死大仇!”

    但他一人之力难算龙气国运。于是,暗中请天界靠山,也就是上一代郡城隍相助。

    算出前因后果,已经是两天以后。五皇子早晨将关于北蛮建设的奏折递上去,刚刚得到成元帝夸奖,到晚上便出事了。

    成元帝看自己儿子学业有成,心中正高兴呢。在书房写字作画散心,忽然一阵清风吹来,朦朦胧胧入梦观神。

    有白鹿引他在鹿山郡中看到诸多百姓面临饥荒之苦。然后来到一座山下,山下有少年和鹿神论道,说起鹿山郡的山水改造计划。

    “尊神放心,回头我递一份奏折,五年之内保你郡中百姓再不受饥荒之苦。”

    “荀易?”成元帝看到少年心下疑惑:“他怎么在我梦里?”

    但接下来,白鹿将他一扯。只见荀易化作一只小鸟飞入龙城,就在进入皇宫之后被一只黑手抓去。

    “有人盗取奏折?”成元帝恍然大悟。

    这时候,白鹿口吐人言:“天数已定,荀家家主与我商谈,取三十三山供你大周开垦梯田恩惠万民。但机会只有一次,若此事再有波澜,就此作罢!望人王慎重!”

    说完,送成元帝归去,从梦中惊醒。

    醒来之后,成元帝神色变幻:“来人,去给朕查,把荀易的奏折给找出来!”

    不过五皇子早已经焚毁奏折,根本找不到。但他的行动露出痕迹,被成元帝抓到蛛丝马迹。

    成元帝神色变幻,最后前往大周图书馆。

    这图书馆连同弘圣之书,是皇家乃至天下众生的最高文道圣地。一应文章诗词都会记录在案。

    皇帝不知道也就罢了,一本奏折埋在档案库,没人去找。但如今既然知道,哪里能瞒得过去?

    加上吕侯暗中动手脚,奏折就明显摆在皇家档案室的最边缘。轻轻松松让奏折被成元帝拿走。

    翻阅奏折后,成元帝脸色发黑,再去取来五皇子的提案,两相一对比,气得他不断磨牙。

    “去把孽子给朕找来!”(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六章玉钗乱

    “请父皇赎罪!”五皇子跪在地上,身子瑟瑟发抖。

    见到他这副模样,成元帝气不打一处来。抓起桌子上的蟠龙紫晶琉璃盏对他摔去:“废物!”

    五皇子不敢闪躲,琉璃盏从他耳畔擦过,狠狠砸在背后摔成粉碎。

    “孩儿知错,请父皇饶命!”五皇子连忙开口,不敢有一点狡辩。

    见他这样,成元帝越发失望。

    如果五皇子能死不认罪,或者将事情推给身边人。虽说有点薄情,但是对皇家而言,这才是有能力的皇子。

    现在一出事,直接低头认罪,一点反抗都没有,这才让成元帝失望。

    “虽说荀易是我表侄。但亲儿子和表侄,难不成朕会偏帮外人?”就算五皇子盗用荀易的奏折,回头成元帝想办法给荀易补偿,将这件事掩盖过去,大家不揭开不就行了?早晨刚刚夸奖五皇子,宫里头的消息已经传开,成元帝自不会傻傻打脸。

    而今,五皇子低头认错,反而让成元帝下不来台。

    窝囊,蠢货,这种人哪里有一点皇家风度?老七比他好多了!成元帝默默对比几个皇子,就算是还没成年的七皇子也比五皇子要强一些。

    “算了,你回头闭门思过,将《太华经》给朕抄上一百遍!”

    打发五皇子离开,成元帝揉着脑门,继续打量荀易的奏折。

    “北蛮那边姑且不论。鹿山郡这边已经涉及神道,不能不谨慎。说来,这小子的确颇有神通,能和神灵打交道。当年陇川大旱,想必也是他跟神灵交涉?”

    这种沟通人与神的存在,在上古被称作“巫”,是生而具备灵力的存在。

    “荀易这小子生而怀有异象,若能沟通神灵倒也说得过去。”成元帝盯着奏折,心中有所揣测,已经想到如何对他进行安排。

    “殿下,你的计划仅止于此?”

    月明星朗,任和荀易坐在屋顶观星。西方某个星辰暗淡,紫瑞之气渐渐流逝。

    “这次,只是让五皇子略略被训,天眷折损一二,不足以坏他根基。”

    “所以,接下来还有呢!不急。”荀易老神在在,拿起酒杯小酌:“我们家在龙城又不是没有布置,你且瞧好吧!”

    五皇子曾经暗中毒害荀易,这件事荀易不用自己露面,只需将把柄往其他几个皇子那边一推。如今五皇子被贬斥,自然有人愿意痛打落水狗。

    次日大早。有朝臣在议事的时候禀报,将当初五皇子买通太医暗害荀易的事情爆出。

    成元帝坐在龙椅上,心脏抽搐,差点没被逆子气死。

    这种残害勋贵世家的行为,尤其是荀家这种开国勋贵,这是找死呢!

    世家明争暗斗,但彼此之间有自己的联盟。荀家作为世家之中血统最高的一等,如今被皇子迫害。这件事要不给一个交代,日后岂非轮到他们?

    众人纷纷声讨,好多世家官员要求严惩彻查。

    而且,出来捅破的人并非和荀家有关的人,而是三皇子的人。显然,这是三皇子想要摁死五皇子,不让他有夺嫡的可能。

    太子对此也早有知,本就是他将消息传给老三,让老三出来当刀。于是,在朝臣出来启奏后,他马上落井下石,联合半朝之臣声讨五皇子。

    荀泷和嬴霄听闻之后,两个人精立刻垂泪,出列请成元帝明察。

    事已至此,成元帝也没用回转的可能。只好下令彻查此事,给荀家一个交代。以免各大世家倒向南周,动摇江山统治。

    原本只准备给荀易一等侯爵的位置。但如今处于补偿的缘故,加上北方蛮王被擒,于是只能进一步加封。

    国公之位,乃国之重爵,等闲不可授予。自成元帝开始,不曾授予国公爵位。哪怕是荀易立下这么大的功勋,成元帝也不肯给予国公之位。于是,他从另一方面进行补偿。

    第一,追封已逝的荀源为“荣德公”。

    第二,为赵莹加封“国夫人”头衔,位列一品。因其母以子而贵,称为赵国夫人。

    第三,封荀昙为“云昙县主”,地位等同郡王之女。

    借助册封荀易家人,将荀易的功劳拆分,最后仍然是一等侯爵,在诸侯之首,尊为赵侯。

    “同等分量的龙气,被拆分四份后,落到殿下手中所剩无几。”任抬头一看,冥冥中有紫色龙气垂入荀易身上。他头顶的天鼋得紫气之助进一步壮大。龙须飘飘,龙尾成型,但天鼋距离化龙还差一点。

    “无妨,让老爹追封国公,也算是不枉费我辛苦这一场。”

    荀茂是国公,荀煜是一品国公,荀尘是三品国公,荀钰前些年刚刚被追封为国公,而今荀源也被追封。

    一家五公,天下独此一家,也是一桩美谈。

    荀易等了会儿,使者前来传旨。

    荀易代替家人接旨,命人给宦官送上打点。随后对任说:“今天收拾一下,明天我们动身去开明城。”

    嬴失踪的消息,任也知道了。点头说:“也好,涉及异域战争,这是殿下走上天神之路的第一步。不过,你真去开明城,而不是去轩辕国么?”

    “人是在开明城丢的。不去开明城怎么找人?至于轩辕国……当我进入战场的那一刻,自动进入成年礼。随便立点儿功勋,回头给三位长老一个交代就成。难不成,还真按照规矩,老老实实去轩辕国进行仪式?”

    “也对,毕竟殿下的身份在这,也不用担心什么。”

    二人合计后开始为动身做准备。

    顺带将烈融、孟晨一并找来,众人在龙城进行采购,避免在开明城没东西吃。

    “虽说我对军队的食物没什么抵触,但万一断粮缺水呢?去找几个粮商进行采购,也不需要太多,每个粮行买上几百斤,回头凑一凑,差不多就够用了。”

    见荀易的银子哗啦啦往外流,孟晨吐槽:“主神购买这些粮食,别说个人吃,就是让军队来消耗,也足够支撑好几天。你这是要养军吗?咱们泰乙界的天兵,可不需要吃饭啊。”

    泰乙界的天兵,都是阴魂塑体,不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